牙科宣传图片大全 图:佛教的极乐世界是指什么地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52:16

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铺地”。这几句话是说极乐国土,有七宝所造成的池子,七宝就是除了四种以外还加上了车磲,白色的宝物;赤珠,红色的宝物,玛瑙,形状象马脑一样,多种色彩的宝物。加上金、银、琉璃就称为七宝,这是七宝造成的。七宝池不是我们想象的池塘。七宝池有一千由旬,一由旬有四十里,象大海一样,一千由旬有十多万里,有八功德水充满其中。这种水也不象娑婆世界的水。它有八种功能,它澄清没有污染,没有混浊,而味道是甘美的,这种水是清软的能够向上流,这种水是能够润容安神,能够消除饥饿。我们娑婆世界的水只能解渴,不能消除饥饿。八功德水能够随着我们的善根,想热就热,想冷就冷。能使我们生起欢喜心。这就是八功德水的功能。池的“四边阶道”,阶是阶沿,道是道路,都是以“金银、琉璃、玻璃”等七宝“合成”。“上有楼阁”,七宝上面有楼阁,也是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严饰就是庄严修饰,不象我们是用砖瓦造成的。“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池子里面的莲花,不是我们想象的汽车轮胎,这个车轮很大很大,一朵莲花大的有十二由旬,十二由旬就等于四百八十多里。这个车轮是指梵天王的车子。不是我们看到的汽车轮子。我们发心念佛求生净土,七宝池里头就有一朵莲花出现,如果我们念佛的心精进,念到了一心不乱,那么这朵莲花就越来越大,光明也越来越好。如果我们念佛退转了,这朵莲花就枯萎了。所以念佛的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是拿这朵莲花来接引我们往生西方。我们就坐上这朵莲花投生到这朵莲花当中,所以说九品莲花为父母。莲花化身,往生的人,上品、中品,很快就花开见佛。下品往生的人坐在莲花中修行都胜过了天堂快乐。莲花有四种颜色,“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不同的色彩,“微妙香洁”,就是概括了莲花的四种功德。微就是说它精微,因为它是七宝造成的,妙就是说它不可思议。我们在娑婆世界能发心,那么池中莲花就有了,标明我们的姓名在上面。随着我们的念佛功夫增长,莲花就会越来越大。莲花的清香不是我们娑婆世界的莲花能够比的,所以念佛往生的人有时能够闻到一些清香,就是莲花的清香。洁,莲花洁净,清白,出污泥而不染。这就是微妙香洁四个字,说明了花的功能,也就是莲花的功德,下面又喊到舍利弗,“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如是,就是所指的上面谈的极乐国土有七重栏楯、罗网、行树、宝树、楼阁、莲花等等。功德庄严这是阿弥陀佛愿力所成,阿弥陀佛的功德所成的。因为阿弥陀佛在修因当中,无量的愿行的力量来成就极乐世界无量的功德庄严殊胜的环境。说明了境由心造。娑婆世界也就是众生的种种污染恶业所形成的,所以环境非常恶劣。

下面介绍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在那个环境当中所享用的,“又,舍利弗”又喊着舍利弗说:“比佛国土”,就是这一位佛的国家。“常作天乐”,常就是经常,作就是演奏天乐,这是自然而然出现的音乐就称为天乐。“黄金为地”,地面是黄金,这个黄金和我们娑婆世界不同,任你怎么走都是不污染的。“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昼夜六时是古代印度计算的时间,白天分三个时间,就是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晚上也分三个时间,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和起来昼夜就是六个时间。雨天曼罗华。这个雨是天上降落下来的曼陀罗花,曼佗罗就是适意的意思。“其土众生”就是这个国土的众生,包括了菩萨、罗汉,凡是往生的人都在内。“常以清旦”就是早上起来。“各以衣裓”,这个衣裓不是衣襟,这个衣裓,道源法师讲,他说讲成衣襟就错了,这个衣裓是专门的口袋,布口袋。这个口袋很大很大是用来专门装花的,就如我们所说的花篮一样。“盛众妙花”,盛就是装满了,众妙花是多种多样微妙的鲜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就是大家早上起来后,拿上很多的鲜花去供养十万亿佛土的佛。这个时间很快,地方很广,但是还要回来吃早饭。这说明了往生的人都有神足通。回到极乐世界,然后用斋。“饭食经行”,饭食以后绕行,在七宝池周围念佛经行。这里告诉我们极乐世界众生的生活情况。那里的众生都有神足通,早晨起来到十万亿佛土去供养佛菩萨后,又回到极乐世界吃饭,这个,我们凡夫的思想无法理解,但千万不要怀疑,因为我们是凡夫,假如你往生了,自然就会知道。这里顺便介绍郑颂英居士一篇文章,江苏南通有一个叫徐益修的教授,他在解放前曾经害病,一个通宵都停止了呼吸,但没有死,第二天早上他醒了就向家人说他到了极乐世界了,看到那里的环境之好,那个环境与《阿弥陀经》上描述是一样的,空中有楼阁。他走到一个地方看见很多人,在那里绕佛念佛,殿堂里面供奉的鲜花从来没有看见过,有这样好的鲜花,大家都围绕着当中供的鲜花绕佛念佛。然后他走到一个地方看见那些栏杆都是玉做的,他坐在那里,感觉得环境实在是说不出的好。空中有楼阁,空中也有菩萨在那里经行。他心想:到底这个是什么地方?当时耳边有人给他说,这里是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他非常高兴,当时看见观世音菩萨在空中用杨枝甘露向下洒,洒在他身上,他感觉很清凉。正在这个时候就听见他家里人的声音在喊他,他才醒来。醒来后,家里的人说你通夜都停止了呼吸,以为你死了。病好后他赶紧把这件事情记下来,后来一直到解放后在五十年代他才往生。在往生的时候情况非常好,临终前十多分钟,他坐起来写,说我已经看见“观世音菩萨”了,没有写完就往生了。《净土圣贤录》上也记载有念佛的人常去游极乐世界,那些记载与阿弥陀经上叙述的也是大同小异。

下面就从极乐世界常有种种奇妙杂色雀鸟,也能够说法,说明极乐世界的环境庄严,不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不是业报所生,而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变现出来的。它们说的都是念佛、念法、念僧。三十七道品说的这些都是告诉我们学佛的方法。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在那个环境里面,就连雀鸟都在说法,所以我们生在那个环境里面,就不会退转。念不退,不会产生其它的妄想。三十七道品,当然也包括了六度万行,种种的法门都在内了。“其土众生”,那个国土的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因为生在那个环境里到处闻到的都是佛法。听到这种声音以后必然产生念佛、念法、念僧的心。就不会产生别的想法,就不会起贪、嗔、痴那些念头了。自然我们的思想就得到净化了,时时刻刻处处都听到念佛、念法、念僧。在极乐世界修行与在娑婆世界修行的条件是没有办法可比的。娑婆世界的退缘太多太多,你想清净,或者用了很大的功夫,有些时候你进一步,就退二步,退三步。极乐国土就不会有这个问题,因为环境太好了,时时刻刻我们接触的都是佛、法、僧。这样自然我们心地就清净无染了。极乐国土的说法分两方面,一方面是有情说法,各种各样的雀鸟给我们叙述微妙的法门。另一方面是无情说法,“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佛又喊舍利弗说:那一位佛的国土,“微风吹动,微微的风吹过来了,风吹都是说法。“诸宝行树”各种七宝所成的宝树,七宝所成的罗网都发出微妙的声音,好像是百千种乐器同时演奏,演奏的内容都是念佛、念法、念僧。所以说闻是音者,听到这种音乐的自然就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这种清净心。这里说的行树、罗网都是无情的,但是都能够演奏各种各样的音乐。极乐世界的音乐不是娑婆世界的音乐能够比的。就是刚才说的那个徐益修教授,他曾经听到过极乐世界的音乐,他把那个调子记下来后,他就唱给他的兄弟听。他的兄弟是个音乐家,他就把它记下谱出来。他说在人世间,他参加过很多的音乐演奏集会,从来没有听见过这么好的音乐。
参考资料:《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释迦世尊一开始就告诉舍利弗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注意这段经文中二个“有”字。所以报恩论说:‘极乐世界,实有其地,阿弥陀佛,实有其人。’极乐世界,实实在在是有这一个国土。极乐国土中,真真实实有究竟圆成佛果的阿弥陀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在极乐世界说法度众生。以九品莲华接引十方世界,念佛的众生,往生佛国,所以我们要深信真实有他方世界,有西方极乐世界。以前科学未发达,说这个世界以外,在太虚空中还有很多世界,人都还未必相信。现在科学家的经验,在太空中有无量无边的世界。由此可证明,佛经所说的十方世界真真实实是有。既然十方世界真实是有,所以西方极乐世界也绝对是有的。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中,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真实有的。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说法度众生,绝对是真实,千真万确,释迦世尊绝对不说不实的话。金刚经中说:‘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释迦世尊所说的话,决无虚妄,要信心坚定,认真念佛。

他们说的太复杂,最好你去看<阿弥陀佛白话经>,如果你对佛教有研究的话,看这本书是不错的,可以说是入门的吧,他把原经文都翻译好了,就是讲西方极乐世界及其教主阿弥陀佛的

类似于高级佛学院,具有良好的学习环境

【极乐净土】

又称极乐世界、极乐国土、安乐净土、安乐世界、安养净土、安乐国、安养国等。又名西方净土、西方极乐,或单称为西方。指阿弥陀佛的净土。如《阿弥陀经》所说(大正12·346c)∶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极乐’之原语,在梵文的《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法华经》皆作sukha^vati^,此‘sukha^vati^’一语,意为‘乐有’或‘安乐’,并无极乐之意。然而‘极乐’此一名称,除见于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之外,其他如佛陀跋陀罗译《观佛三昧海经》卷九、法显译《大般泥洹经》卷一、玄奘译《称赞净土经》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一、不空译《无量寿如来修观行供养仪轨》等六十余部经典皆有此词。此等译家中,尤以玄奘其人,系一忠实之译家,亦将意为‘乐有’之sukha^vati^译为‘极乐’,其理安在?兹试检汉译古经以明之。

《般舟三昧经》、《拔陂菩萨经》、《方等般泥洹经》卷下音译该语为须摩提,《大阿弥陀经》卷上译为须摩题,《平等觉经》卷一译为须摩提,卷二译为须阿提,《慧印三昧经》译为须呵摩提,或须摩提,《三曼陀■陀罗菩萨经》译为须呵摩提,《菩萨受斋经》译为须诃摩持。

此中,《平等觉经》之须阿提,应是须呵提之误写,亦即将‘须呵摩提’,一略‘呵’,一略‘摩’字;又,《般舟三昧经》等经所译之‘须摩提’,亦略‘呵’字。

据日本荻原云来氏所述,‘须呵摩提’系俗语之suha^mati^,此语可转换成梵语之su-kha^vati^(乐有或安乐),或sukha^mati^(乐无量或极乐),或sudha^mati^(有甘露或安养)。极乐净土的思想经由各时代之流传,其原语逐渐转讹,乃至梵语、俗语交相使用;或许罗什、佛陀跋陀罗、法显、玄奘、不空等人所览之原本有‘suha^mati^’或‘sukha^mati^’之语,故译为‘极乐’。

有关极乐净土之功德庄严,今依《无量寿经》所说,略示如下∶彼佛国恢廓广大,无变异衰灭,微妙奇丽,超逾十方一切世界。以自然七宝合成为地,无山岳海洋溪渠井谷,亦无地狱饿鬼畜生等恶趣;无四时春夏秋冬之别,不寒不热,常和调适。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有百千亿叶,其华光有无量种色。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一一诸佛亦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之法。

又有七宝诸树,周满世界;清风时发,吹之,从树演出无量妙法。散华遍满佛土,随色之次第,毫无杂乱。足履其上,陷下四寸,举足已还复如故。又用华讫,化没无遗。又有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以七宝庄严;阿弥陀佛常在讲堂中为众说法。其内外左右有七宝浴池,其中八功德水湛然盈满,味如甘露,扬无量自然妙声。池岸上有旃檀树,华叶垂布,香气普薰。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意欲食时,自然饱足。又有万种伎乐,清畅哀亮,悉演法音,无量光明焕烂,照耀国中;观音、势至等无量圣众,往还其间,神通自在,以种种供具供养教主阿弥陀佛,又往诣十方世界供养诸佛。此上所述诸境界,系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所成就之相状。

此外,《阿弥陀经》、《观无量寿经》等也曾说净土庄严之相,又,天亲《往生论》具列二十九种庄严,怀感《释净土群疑论》卷五揭举三十种胜益,《安国钞》标二十四乐,《往生要集》卷上列出十乐;此外,说其一事一相者,则不遑枚举。此中,《往生论》二十九种庄严中,国土功德庄严有十七种,佛功德庄严有八种,菩萨功德庄严有四种。国土庄严中,第一是清净功德,第二量功德,第三性功德,第四形相功德,第五种种事功德,第六妙色功德,第七触功德,第八三种功德,第九雨功德,第十光明功德,第十一妙声功德,第十二主功德,第十三眷属功德,第十四受用功德,第十五无诸难功德,第十六大义门功德,第十七一切所求满足功德。佛功德是第一座功德,第二身业功德,第三口业功德,第四心业功德,第五大众功德,第六上首功德,第七主功德,第八不虚作受持功德。菩萨的四种功德是∶(1)于一佛土身不动摇而遍十方,种种应化,如实修行,常作佛事;(2)彼应化身于一切时,不前不后,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众生,种种方便修行所作,灭除一切众生之苦;(3)于一切世界无余,照诸佛会大众无余,广大无量,供养恭敬,叹诸佛如来功德;(4)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实修行。

此二十九种庄严之说与无著《摄大乘论》卷下及天亲《摄大乘论释》卷十五所出报土十八圆净之说,大抵相合;比之于《无量寿经》等,其说颇为高妙。即以极乐为莲华藏世界,胜过三界之道,广大无边际;二乘种不生等等即是。

关于净土是否摄属于三界,《大智度论》卷三十八以其在地上,故不名色界,无欲故不名欲界,有形色故不名无色界。同书卷九十三说‘有净佛土,出三界’。《十住毗婆沙论》卷五〈易行品〉说‘超出三界狱’。《往生论注》卷上、《略论安乐净土义》、《安乐集》卷上等说弥陀净土非三界所摄,即承此等所说。

然慧远《大乘义章》卷十九以为净土系有漏业所成,故为三界所摄;吉藏《观无量寿经义疏》列举南北两地异说,谓北地师依前引《大智度论》之说,而判非三界之摄;南地师以‘未断三界烦恼,亦得往生净土’,故判为三界所摄,而吉藏本人系左袒后说。据怀感《释净土群疑论》卷一所述,如来所变无漏净土原非三界所摄,但就凡夫所变有漏净土有二说∶一说有漏心不离三界,三界即有漏,有漏即三界,故彼有漏净土为欲色界所摄;一说三界之名较狭,有漏之名较宽,故虽是有漏所变之净土,但极乐不为三界所摄。

关于极乐净土之住人,《大阿弥陀经》卷上、《平等觉经》卷一、《无量寿经》卷上等云彼国无有女人,女人往生皆变成男子,但《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说阿弥陀佛有父母及子。古来多以后者之说系约弥陀化身而言。又,《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大智度论》卷三十四、《十住毗婆沙论》卷五等悉说彼极乐有无数声闻,但《悲华经》卷三、《大悲分陀利经》卷三、《如来智印经》及前引之《往生论》等皆云并无二乘,系纯菩萨所住之土。慧远在《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曾会通此等经论之相违。据其所述,弥陀菩萨正处,唯修小行不得往生,必临终时发菩提心,种大乘种,方乃得生;《往生论》之二乘种不生,系就终而言;《观经》等云小乘人得生系约始为言。昙鸾、智、吉藏及善导诸师亦有通释。然而,《无量寿经》等所说与《往生论》之间,其思想原已大相迳庭。《往生论》以弥陀净土为出过三界之处所,为大乘善根之界,纯属菩萨所居之土;但《无量寿经》等不说过三界之义,故不仅准许二乘凡夫往生,其庄严色相等亦与彼所谓莲华藏世界并不相类。此因极乐净土之思想经时代岁月之流逝,已有种种变迁发展;若强欲会通此二说,恐不能得其正鹄。

◎附一∶印顺〈弥陀净土〉(摘录自《华雨集》(二)第五章第一节)

菩萨在发心修行的过程中,不退菩提心(bodhi-citta)是最重要的。于菩提心得不退转(avivartika),才能不断进修,成就佛道。如退失了菩提心,那就是退转——退入二乘,或退在五趣生死,那就不能成佛了。可是菩萨道广大难行,容易退失,非怯劣众生所能成办,所以经说‘往生净土’的易行道。中国佛教界,说到‘净土’,似乎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说到‘往生’,就是往生西方∶这表示了中国佛教界,对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信仰的普遍、深远。如依‘大乘佛法’来说∶十方的清净国土,是无量无数的。‘往生’是死此往彼的一般用语,如往生天上,往生地狱。以‘往生净土’来说,‘十方净土,随愿往生’,所以也并不等于往生西方极乐国土。然往生西方极乐,在大乘经中,有他独到的意义,这才会形成中国净土宗那样的盛况。

十方的净土虽多,然专说净土的经典,并不太多。主要是东方不动——阿■(Aks!o-bhya)佛的妙喜(Abhi^rati)净土,西方阿弥陀(Amita)佛的极乐(Sukha^mati^,Sukha^-vati^)净土。大乘经中,说到这东西二佛与二净土的非常多,可说二净土是旗鼓相当。但说东方阿■佛土的,仅有《阿■佛国经》一部(二种译本),而说西方阿弥陀佛净土的,有三部经,更多的译本。差别的理由何在?阿■佛净土是重智证的甚深行,阿弥陀佛净土是重信的易行道;在通俗普及的情况下,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净土的法门,当然要比阿■佛净土法门盛行得多了。其实,在中国佛教界,阿■净土法门,可说已经忘失了。

专明阿弥陀佛净土的经典,汉译的有三部∶

(1)大本《阿弥陀经》,共存五种译本,经考定为∶{1}《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二卷,(传为吴·支谦译),后汉·支娄迦谶(Lokaraks!a)译。{2}《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四卷,(传为支娄迦谶译,或作曹魏·白延译),吴·支谦译。这二部,是二十四愿的古本。{3}《无量寿经》,二卷,(传为曹魏·康僧铠译),晋·竺法护(Dharmaraks!a)译。{4}编入《大宝积经》的《无量寿如来会》,二卷,唐·菩提流志(Bodhiruci)译。这二部,是四十八愿本。《无量寿经》保存了‘五大善’(五戒)及乞丐与国王的譬喻,可说是从二十四愿到四十八愿间的经本。{5}《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三卷,赵宋·法贤译,是三十六愿本。

(2)小本《阿弥陀经》,有两种译本∶{1}《佛说阿弥陀经》,一卷,姚秦·鸠摩罗什(Kuma^raji^va)译。{2}《称赞净土佛摄受经》,一卷,唐·玄奘译。小本虽不说阿弥陀佛的本愿,也没有说到三辈(九品)往生,然叙述极乐国土的依正庄严,而劝人念佛往生,简要而容易持诵,所以最为流通。

(3)《佛说观无量寿经》,一卷,宋·尧良耶舍(Ka^layas/as)译。立十六观,九品往生,是属于观相念佛的。

在十方佛净土中,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的特胜是∶在弥陀净土法门集出时,表示了一项信念∶一切佛中的阿弥陀佛,一切佛土中的极乐国土,是最殊胜的。阿弥陀佛初发心时,是世自在王(Lokes/varara^ja)门下的出家弟子——法藏(Dharma^kara)。法藏菩萨愿求佛道,希望成佛时的国土,在一切佛国土中是最理想的。世自在王如来为他显示了二一0亿佛国土(唐译作‘二十一亿’;宋译作‘八十四百千俱胝’。在这么多的佛国土中,选取最理想的,综合为一,从菩萨大行中,成就圆满庄严的净土。换言之,这不是某一净土所可及的,这是集一切净土庄严的大成,所以‘令我为世雄,国土最第一’了。依菩萨大行而庄严佛土,成佛也就胜过一切佛,如初发大心时说∶‘于八方上下诸无央数佛中最尊’。如来智慧光的殊胜,表示身光明第一,如说∶‘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所所不及也’;‘阿弥陀佛光明殊好,胜于日月之明,百千亿万倍。诸佛光明中之极明也!光明中之极好也!光明中之极雄杰也!光明中之快善也!诸佛中之王也!’经中广说诸佛的光明差别;极力赞扬阿弥陀佛为‘诸佛中之王’,表示了阿弥陀佛第一的意境。

依‘佛法’说∶诸佛的法身是平等的,而年寿、身光、国土等,是有差别的。依‘大乘佛法’说∶佛与佛是平等的,但适应众生的示现方便,是可能不同的。这样,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的最胜第一,虽不是究竟了义说,而适应世间(印度)——多神中最高神的世俗心境,在‘为人生善’意趣中,引发众生的信向佛道,易行方便,是有其特殊作用的!这可以说到佛的名号∶阿弥陀(Amita),是‘无量’的意思。无数无量,‘佛法’是形容涅盘(nirva^n!a)的,与阿弥陀音声相近的阿弥利哆(amr!ta),译义为甘露,也是表示涅盘的。涅盘——现实生死的‘彼岸’,‘佛法’是究竟寂灭;‘大乘佛法’是毕竟寂灭中,起不思议的妙用。据大本的古译本,阿弥陀(在一切无量中)特重于光明的无量,所以也名阿弥陀婆(Amita^bha),也就是无量光佛。如《往生咒》作∶‘南无阿弥多婆耶,哆他伽多夜’(南无无量光如来)。《楞严咒》作∶‘南无阿弥多婆耶,哆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南无无量光如来、应、正遍知)。《普贤行愿品》也说∶‘速见如来无量光。’光明(abha)与清净(s/ubha)的音相近,所以古译经名为《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这都可以看出,无量光是阿弥陀——无量佛的主要意义。这使我们想起了东西二大净土;东方阿■佛土,如旭日东升,象征了菩萨的初发大心,广修六度万行,长劫在生死世间度众生,而归于成佛、入涅盘;是重智的。西方阿弥陀佛土,如落日潜晖,不是消失了,而是佛光辉耀于那边——彼土(彼岸,也就是涅盘异名);重于佛德的摄受,重于信行。这所以极乐世界在西方;佛告阿难(A^nanda)∶‘西向拜,当日所没处,为阿弥陀佛作礼’;十六观中,初观落日,‘见日欲没,状如悬鼓’。阿弥陀佛起初是重于无量光的,应有适应崇拜光明善神的世俗意义,但晋·竺法护译本以下,都作无量寿(Amita^yus)佛了。生命的永恒,是世间众生所仰望的,所以有‘长生成仙’、‘永生天国’的宗教。无量光明——慧光普照与慈光的摄受,对一般信众来说,不如无量寿,所以后代都改为‘无量寿’了。小本《佛说阿弥陀经》说(大正12·347a)∶
‘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只劫,故名阿弥陀。’

鸠摩罗什的译本,以阿弥陀——无量佛为本,综合了无量光明与无量寿命,还是无量光在先。玄奘译本及现存梵本,以无量寿在先而无量光在后,这是适应世俗所起的转化。

◎附二∶印顺〈极乐国土〉(摘录自《往生净土论讲记》)

(前略)净土不但有,而且极多,且有殊胜各别。佛教界又有言唯心净土者,认为净土唯在人心中,心外实无净土。如是说法,大违佛意。须知世界唯心所现,是说固是,但既如是说,须知秽土亦是唯心所现。今承认唯心所现之秽土为现前实有,何以又不承认唯心所现之净土为实有?故既信净土,必信其实有,不可执理废事。

又关于极乐世界,向有小小论诤。即此净土究为佛之报土,抑化土(即佛应化之世界)?向来言佛(姑约二身说),有法身、应化身。法身之土为实报土,应化身之土为化土。今此净土如为报土,则罪恶众生何能到达?如为化土,则未断烦恼众生,亦可仗自愿力及佛愿力,得以往生,但此土似又不甚究竟。今此问题,虽不必深究,但如从各本《阿弥陀经》看,此土似专为化导秽土众生,而现为摄引者。若依《般舟三昧经》言,修成者得阿弥陀佛现身为之说法,而行者是时起念作观∶‘佛宁有来?我宁有去?不去不来,而佛现前,知由心现。是心念佛,是心作佛。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如此观法。从而悟入诸法实相,如此往生极乐,则极乐世界即非应化土。彼华开见佛,悟无生忍时,其净土不在东方,不在西方,乃遍一切处,而为报土矣。大藏经中有关极乐净土者极多,非止今一般所说三种而已。其各经所述净土,有叙为佛之报土者,有为应化土者,故引起古人种种诤辩。如云‘念佛即生极乐’。一种人解释为念佛必定往生,如所谓带业往生。另一种人则认为此乃‘别时意趣’,即说为往生,非即往生,乃累世展转进修,终必往生之义,非指现生即往,如俗言一本万利,乃逐渐营生,攒积而得,非投一文即可得万利也。此种异解,当然皆从对佛身土之不同了解而生。其实净土只一,而见为报土、化土,全视众生修行程度而定。而修行功深,仍可在化土得法身,则此化土亦不离报土也。

何故欲往生极乐耶?何故发是愿耶?须知净土法门乃大乘法门,小乘无十方净土,故求往生净土为大乘特色。而大乘要义,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念佛不离此大乘心境,则与生极乐意义相符。如只为离苦得乐,则是小乘根性矣。但发大乘心,何故求生极乐?因秽土因缘不具足,学佛不易,虽发菩提心,而障碍特多。生老病死,毫无把握,故须往生极乐。‘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决不致退失大心。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说∶如来有胜方便,勿令退转(退失菩提心),即此之谓。可见往生之究竟意趣,乃在不失菩提心。至于八地菩萨马鸣与初地菩萨龙树之生净土,与凡夫求生,大不相同。登地菩萨之已悟无生忍者,随愿往生净土,如水之趋壑,乃势之所必至,与发心求生者不同也。故众生无高下,悉可生之,惟不发菩提心者不预焉。

〔参考资料〕 《法华经》卷六;《大乘起信论》;慧远《无量寿经义疏》;智顗《观无量寿佛经疏》;吉藏《无量寿经义疏》;《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七;窥基《阿弥陀经疏》;元晓《阿弥陀经疏》;《释净土群疑论》卷四~卷六;《净土十疑论》;《西方要决》;《念佛镜》;矢吹庆辉《阿弥陀佛の研究》。

FROM:【中华佛教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