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idc:谁知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什么意思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33:57
偶然看到这样一句话 感觉挺不错的
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啊 ?

对于苦难根源的不同看法,必然导致救赎和解脱方法的差异。基督教认为苦难的根源来自于原罪,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作为上帝的子民就只能是向上帝祷告,坚定地仰望上帝的救赎。佛教把欲望当作一切苦难的根源,佛法虽然有四万八千门,归根结底却是为了觉悟,为了超越欲望的束缚,因此一切修行方法都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性欲望,佛教三宝: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而觉悟成佛。佛学中有般若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都是般若学的经典,而所谓般若,即是菩提智慧,波罗蜜即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即是要靠智慧抵达彼岸世界。如六祖《坛经》云:“梵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而《金刚经》开篇就提出关于心的最根本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佛对此毫不回避:“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金刚经》)。当然,“心”的含义很广,但主要所指的即是人的意识和欲望。所谓“五毒”贪嗔痴慢疑即是,而贪为五毒之首。又如《心经》谈色空,虽然说得十分抽象,却都是在围绕一个“心”做文章。其“五蕴皆空”、“心无挂碍”,不过是为了让人明白“心外无物”,从而达致静心息欲、圆融无碍的目的。因此,修行即修心。六祖所谓“心动”即是此意。六祖慧能开创禅宗一派,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宗教家们对此自然有成熟的解释:“所谓明心,就是明白烦恼未生以前的那个心,烦恼是后来有,有无明便有烦恼,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始劫以来的烦恼迷了心,烦恼本来无,本来无烦恼的心是如何?……生死未生以前本来是无生死,无生死的本来心就是我们的菩提心、涅般心、真如心、佛心,我们以这个无生死的涅乐心修行,直至成佛。”(一行禅师:《一行禅师文集》,《佛之心法》(上),明洁、明尧译,P14,虚云印经功德藏;)这也就是六祖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是佛教中的智慧果,佛祖也是在菩提树下顿悟
慧能大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晓一居士:菩提可为树,明镜亦作台。清风明月里,岂能惹尘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为佛教修行法门,对"空"的道理描述得非常深刻.神秀的偈语说明他心中仍有物,而六祖慧能的偈子则说明他已完全领悟了什么是"空".这和红楼梦中林黛玉续的那句"无立足境 方是干净"是一个道理.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楼主的那首是回答这首的,禅宗语录里面的,六祖惠能的故事。

弘忍知道了惠能求道之志,一夜,将他叫到自己的房间,告诉他:“不知心,学佛无益,看清此心便为佛。” 不久之后,弘忍对弟子们说:“我想把禅法传给人,谁都好。只要你们把自己的悟境用偈语表达出来,而且能适中禅之真髓,我就给予印可。”当时弘忍的弟子有八百人之多,但是届时大家都畏缩起来, 不敢去做偈。后来有一位高徒神秀终于做了一首偈贴在弘忍经常走过的走廊。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此偈一贴出,人人称赞,连弘忍也很欣赏,但是惠能却说:“神秀 的偈虽然点到真实,但称不上十分好。”大家对于他的评语都不理睬因为神秀既通内外之学,德望又高,常代弘忍讲道,而惠能被认为只不过是个不学无术的捣米小鬼,于是惠能和韵做了一首偈,请人代为书写后就贴在神秀的偈旁:“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众人看了大吃一惊,因为这首偈把禅的绝对性明明白白地点出来了。弘忍的正法终于传给了惠能。

对于苦难根源的不同看法,必然导致救赎和解脱方法的差异。基督教认为苦难的根源来自于原罪,作为亚当和夏娃的后代,作为上帝的子民就只能是向上帝祷告,坚定地仰望上帝的救赎。佛教把欲望当作一切苦难的根源,佛法虽然有四万八千门,归根结底却是为了觉悟,为了超越欲望的束缚,因此一切修行方法都是要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性欲望,佛教三宝:戒定慧,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而觉悟成佛。佛学中有般若学,《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都是般若学的经典,而所谓般若,即是菩提智慧,波罗蜜即是到彼岸,“般若波罗蜜”即是要靠智慧抵达彼岸世界。如六祖《坛经》云:“梵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而《金刚经》开篇就提出关于心的最根本问题:“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世尊佛对此毫不回避:“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金刚经》)。当然,“心”的含义很广,但主要所指的即是人的意识和欲望。所谓“五毒”贪嗔痴慢疑即是,而贪为五毒之首。又如《心经》谈色空,虽然说得十分抽象,却都是在围绕一个“心”做文章。其“五蕴皆空”、“心无挂碍”,不过是为了让人明白“心外无物”,从而达致静心息欲、圆融无碍的目的。因此,修行即修心。六祖所谓“心动”即是此意。六祖慧能开创禅宗一派,主张“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宗教家们对此自然有成熟的解释:“所谓明心,就是明白烦恼未生以前的那个心,烦恼是后来有,有无明便有烦恼,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始劫以来的烦恼迷了心,烦恼本来无,本来无烦恼的心是如何?……生死未生以前本来是无生死,无生死的本来心就是我们的菩提心、涅般心、真如心、佛心,我们以这个无生死的涅乐心修行,直至成佛。”(一行禅师:《一行禅师文集》,《佛之心法》(上),明洁、明尧译,P14,虚云印经功德藏;)这也就是六祖所说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惠能的师兄曾经作了一首诗,叫做"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常多拂拭,莫使染尘埃''.然后惠能就回应了这首了.结果被师父称赞其有慧根.从而引起了他师兄的嫉妒,要迫害他.结果惠能就逃到南方来了,创下了南方禅宗.
其中的意思也是类似佛教所说的身外无物,惠能他师兄还惦记着自己身心像菩提明镜什么的,可是惠能却已经本来无一物了.境界明显比他师兄要高.
要理解这首诗,必须先要了解这个故事才行!

意思就是:“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有事为证: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
空即使色,色即使空
施主,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真山 真水 真性情
假古 假董 假模样

再加一句,真水无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