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春天驾校教练照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23:07
老子的一句话

  1. "道可道",这三个字里第一个"道"字是名词,指的是世间大道。第三个字也是"道",却是动词,指的是表述。"名可名"的结构也是这样。这几句话翻的意思是:道,可以说得出的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可以说得出的也不是永恒的名。
    老子的思想非常反传统,他认为不管是自然大道、宇宙大道或是人间大道,一旦我们自认为讲明白了,其实就偏离它了。道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而语言恰恰是一种限制。因此老子认为,只要我们把大道付之语言表示,就是对大道的一种剥夺,一种侵蚀,一种或多或少的切割。
    后半句“名可名,非常名”,更进一步否定了以概念、名号去定义不同的对象。有几位西方现代哲学家特别喜欢老子的这个思想。当你试图去定义时,用的是过去产生的类别划分。类别划分本来就是一种最粗浅的概括,已经取消了事物本身的独特本质,更何况是过去的。

  2. 老子开头这句话,其实也摆明了一个著作者的矛盾心态。他很谦虚地告诉大家,后面文字所传达的意义并不是他心中的终极意义。终极意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是如果完全不言传,人们就很难抵达意会的入山口。

  3. 这就是天下很多第一流著作者的共通心态。他们明知任何表述都是一种错位却又不得不略加表述,为了引导别人却牺牲了自己。真正的智者总是在这个关口上进退维谷。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

扩展资料:

一、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恒)道。出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二、原文。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三、《老子》开篇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后人在诠释这句话时,产生了歧义。在北宋以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诠释。

1.道若可以言说,就不是永恒常在之道。

持此种观点的人为《老子》注家的主流。从战国末期的韩非,到西汉严遵、东汉河上公、曹魏王弼、唐代成玄英、陆希声等人,都主张道不可言说,主要是为了体现美感。

2.道可以言说,但不是人间常俗之道。

唐代李荣说:"道者,虚极之理......以理可名,.称之可道,故曰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非常道者,非是人间常俗之道也。人间常俗之道,贵之以礼义,尚之以浮华,丧身以成名,忘己以询利,失道后德,此教方行。今既去仁义之华,取道德之实,息浇薄之行,归淳厚之源,反彼恒情,故曰非常道也。"李荣把"常道"解释为"常俗之道",认为老子之道不是常俗之道(儒家)。司马光的诠释接近第二种观点。司马光说:'耳世俗之谈道者,皆日道体微妙,不可名言。老子以为不然之所谓道者曰道亦可言道耳,然非常人之所谓道也。......常人之所谓道,凝滞于物。"司马光跟李荣一样,都主张道可以言说,都不从本体的意义上诊释"常道"。这是他们的一致之处,也是他们跟绝大多数《老子》诊释者不同的地方。但他们二人对"常道"的具体解释,一个指人间常俗之道,一个指常人所谓的道。虽然二者的字面意义相差无几,但实际内涵则大不一样。李荣作为一个道士,他所说的"常俗之道",从其解说来看,显然是指儒家的仁义礼教。'而司马光作为一个正统的儒家学者,他不可能认同道士李荣的观点。他对老子之道与常人之道的区分,是从认识水平来说的。他批评平常人所谓的道"凝滞于物",是说平常人的·认识局限于具体事物,只能认识表现具体事物中的"道",而不能超越具体事物,认识道休之大全。

3.道可以言说,但道非恒常不变之道。

唐玄宗说:"道者,虚极妙本之强名也,训通,训径。首一字标宗也。可道者,言此妙本通生万物,是万物之由径,可称为道,故云可道。非常道者,妙本生化,用无定方,强为之名,不可遍举,故或大或逝,或远或返,是不常于一道也,故云非常道。"唐玄宗把"非常道"解释为"不是常而无不变之道",认为老子之道是变化无常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是: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述的“道”,它不是永恒的道;可以用语言说出的“名”,它就不是永恒的名。也可理解为:道路是可以行走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走的道路;名是可以求得的,却不是平常人所追求的名。

出自老子《道德经》九九八十一章的第一章的开头句,也是道经的总纲。

“道可道,非常道。”前一个“道”同于后一个“道”,都是名词“道路”的意思,但前一个“道”特指圣人之道。中间的“道”,是名词用作动词,为“行走”的意思。“常道”,指没有体道的平常人行走的道路,也即追求外在的名利之道。


“名可名,非常名。”前一个“名”是指沿圣人之道行走所得到的名也即“朴”之名(二十五章);中间的“名”,是名词用作动词,即“求得”、“占有”的意思;后面的“名”,指功利之名。“常名”,指常人所追求的名也即功利之名。

圣人内求,所得之名,虽虚而实;常人外求,所得之名,虽实而虚。首章开宗明义,确立了道的哲学概念,并向世人说明:人类的康庄大道不是常人之道而是圣人之道,人生的意义也不应是追求外在的名利而是追求内在的真朴。

拓展资料: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创始人,被道教尊为教祖。曾担任守藏史(藏书室室长)。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他的学说后被庄周发展。

道家后人将老子视为宗师,与儒家的孔子相比拟,史载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到了唐朝武宗时期老子被定为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但是早期的道士却认为老子是太清神的手下。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在函谷关前著有五千言的《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或《道德真经》。《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册,共81章,前37章为上篇道经,第38章以下属下篇德经,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上下共五千字左右。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道德经>>中开篇的两句话。
  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要弄明白这两句话的意思,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老子的<<道德经>>要阐明的是什么。
  老子著道德篇,旨在向世人指明可以免祸于身、免祸于社会的圣人之道。

  “道”是什么?
  “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
  在<<道德经>>中,对“道”进行了详细的解说,其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存在”与“无为”,是对立统一的两方面,详解可看<<道德经>>。

  “名”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即平常所说的“虚名”。
  “名可名非常名”是说,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

  这两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生的规律,只有从人生的规律中才能求得实实在在的名与利,即老子所说的“非常名”。

  当然,这里所说的“名”并不是只指名字,否则老子也太肤浅了。

  但也说明了名的重要性,好名可以让人名上加名。
  参考资料:http://www.fannets.com/dm.htm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意思:

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但并不是我们平常所认识的那样。真正的名与利是可以求到的,但不是平常所认为的那种“虚名”。                         

“道”就是规律,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生的规律。

“名”在这两句话中有两个含义,一是名利,二是指人或事物的表象。“道”是内在的、实际存在的东西,而“名”是外在的,是虚的东西,即平常所说的“虚名”。

这两句话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正确认识人生的规律,只有从人生的规律中才能求得实实在在的名与利,即老子所说的“非常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老子中的《道德经》。

拓展资料:

《道德经》:

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道德经》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被誉为万经之王。

《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传统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