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眼哮天录漫画图片:满族的来历起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7:23:43
我有一点满族血统
不过户口上是汉族
我想了解一下满族的来历起源和一些历史事件
谢谢大家

满族概况
人口为10682263人。
由于历史的原因,满族散居全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满族人口数为10682263。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16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的。后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点”,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以前的被称为“无圈点的老满文”。由于清代以来大量满族迁入中原地区和大量汉族移居山海关外,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现在,只有黑龙江某些边远的满族聚居村屯,还有少数老年人会说满语,其他地方绝大多数满族人民已通用汉语文。

满族历史有悠久的渊源。其直系认为为明代女真( 亦称女直),往上可追溯到隋唐靺鞨、北朝勿吉、汉代挹娄与周代肃慎。女真的名称出现于唐末五代,当时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12世纪初,以完颜部为核心的女真人,在首领阿骨打领导下,起兵反抗辽朝的奴役,并建立了金国政权,不久灭辽与北宋,成为与南宋对峙的王朝。金代大量女真人进入中原地区后,接受汉族先进的经济文化,绝大多数已融入汉族当中。到元代,这些进入中原和散居辽东一带的女真人,与华北地区的汉族和契丹人一同被视为“汉人”。仍留住在今黑龙江省依兰一带的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怜、孛苦江五个军民万户府的女真人,和分布于松花江两岸、黑龙江中下游以及乌苏里江流域、东达海岸的女真各部逐渐演化。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努尔哈赤以建州、海西两部女真人为主体,把这些分散于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统一而成为共同体。

在统一过程中,努尔哈赤把被合并的女真各部部众分别编入原有的以氏族、村寨为基础的生产和军事组织“牛录”之中,并把这种基层组织逐步扩充成为八旗制度。初只设有黄、红、蓝、白四旗,后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各旗的固山额真和贝勒既是本旗的所有者,又是本旗的最高军事统帅。八旗制度具有政治、军事和生产三方面的职能,成为满族社会的根本制度。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政权,国号金,史称后金,年号天命,称金国汗。天命三年(1618)以“七恨”誓师,起兵攻明,数年间先后攻占抚顺、辽阳、沈阳等东北重镇。关于后金政权的性质,学术界较多的人认为是奴隶主政权,也有人认为是封建政权。努尔哈赤进入辽、沈地区后,下令实行“计丁授田”及稍后“分屯别居”等措施,在汉族封建经济、文化的影响下,满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后金太宗天聪九年(1635)正式改女真为满洲。努尔哈赤去世后,其第八子皇太极继位,于崇德元年(1636)改国号为“大清”。随着辖属的蒙古归附各部与汉人俘降人众日益增多,先后增编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和满洲八旗共同构成清代八旗制度的整体,进一步推动了满族社会的进步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军事力量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

顺治元年(1644)清军进入山海关,定都北京,从顺治初年到康熙八年(1669)明令停止“圈地”,以后几年间满洲贵族“圈地”仍未完全停止,总计入关至康熙八年,满洲贵族在畿辅各地强制推行3次大规模的“圈地”,圈占汉民田地17万多顷。与此同时,相继推行了剃发、易服、投充和逃人法等民族压迫和奴役的政策,一时加剧了满、汉之间矛盾。清圣祖玄烨亲政后,进行了许多改革,如永停“圈地”,奖励垦殖,整顿赋役,兴修水利,大规模地治河治运等。推行这些政策、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各族人民获得比以前较好的生产条件,全国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从而使满族在发展经济、文化和巩固祖国边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康熙初开始到乾隆初年为止的80年间,仅辽宁地区满族和汉族人民耕垦的土地面积,就增加了5倍多;吉林、黑龙江开垦的土地也日益增加,耕地面积达61万垧之多。由于大量满人进入中原地区和大量汉人移往东北地区,迄至清王朝被推翻以前,东北3省满族的农耕技术水平和山海关内汉族地区日益接近或趋于一致。这就使东北地区粮食不仅能够自给,还有余粮供应关内,而且有大批大豆远销国外。其他如柞蚕、人参、鹿茸的产量也有增加。这些都是满、汉各族人民共同辛勤劳动的成果。

在维护祖国统一,抗击外国侵略方面,清朝前期的功绩不可否定。从康熙初年到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通过平定“三藩”与准噶尔部贵族分裂集团,以及统一台湾等国内战争,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特别是通过历次制止外国侵略的自卫战争,巩固了中国的边疆;又根据各地区不同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其中包括中经雍正一朝对西南各省进行的大规模“改土归流”,确定了对全国各地区由中央直接派员进行管辖而又适合各地特点的地方行政制度。因而,在鸦片战争以前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不仅有明确的疆域范围,而且有完整的稳定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巩固和确立中国统一和领土主权,起了关键的作用。这是中国各民族共同树立的伟大历史功绩,同时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处于组织和统帅的历史地位,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然,清朝后期,统治者腐败无能,在帝国主义侵略面前,投降卖国,激起了满族人民和其他民族大众的愤概和反抗。终于,1911年爆发了资产阶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911年以后,正式称满洲人为满族。

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分北部和南部两个方言。满族先人曾经使用过女真文,明代失传。满文创制于十六世纪末,是借用蒙古字母创造成的。史称“老满文”。由于借用蒙古字母不能完全表达满族的语音,十七世纪,皇太极下令对“老满文”进行改造,改造后的文字称“新满文”。满文通行约三百年。满族人大量入关以后,因满、汉民族杂居,满语文的使用范围逐渐缩小。现在,除黑龙江某些边远乡村少数老年人还会讲满语外,其他地方的满族一般通用汉语汉文了。

满族的传统建筑形式是院落围以矮墙,院内有影壁(照墙),立有供神用的“索罗杆”。住房一般有东、中、西三间,其中东、西两间为正房,门向南开。西间称西上屋,设南、西、北三面炕,以西炕为尊,俗称“万字炕”,供有祖宗神位,西墙上有祖宗神板。

口袋房:满族传统住房样式。因其从正面一侧开门,厨间以外居室为敞间,形似口袋,故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