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征集志愿:简述 汉代文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53:24
简述

汉代文学继承了《诗经》、《楚辞》和先秦散文的传统,鲜明地反映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要求。汉代文学的独特贡献是开拓了辞赋、史传、乐府诗等新的文学领域。两汉文学向以辞赋著称,汉赋的产生主要是为“润色鸿业”、歌颂帝王功德服务。而汉赋的作者,论身份不少是所谓“言语侍从之臣”,他们或是依附于帝王的文学侍从,或是在朝为官的贵族显宦,大多活动在京畿之地。如辞赋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等一生主要在京师度过。作为两汉的时代文学,辞赋在汉代非常流行,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封建统治者更是招纳大量的文学侍从之臣在自己身边。因而以京师(西汉长安,东汉洛阳)为中心,围绕宫廷出现了一大群辞赋家,除了前面提到的“马扬班张”四大家外,名家还有枚乘、王褒、刘向、傅毅、崔骃、马融、蔡邕等,他们创作了大量辞赋作品。仅《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汉赋就达900余篇,作者60余人。

汉代文学虽以辞赋著称,但其最高成就的代表却是司马迁的历史散文巨著《史记》。作为一部中华民族的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史记》不仅在两汉,甚至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都是罕与伦比的散文杰作。班固的《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一部卓越的历史散文著作,它开启了我国断代史的先河。司马迁出生于今陕西省韩城县,班固出生于今陕西省扶风县,二人先后在朝为官,大部分时间活动于京师(长安、洛阳)一带,其所作《史记》、《汉书》产生于京师,理所当然属于北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代政论散文也相当发达,其代表作家贾谊、晁错各有建树,他们的作品“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而贾、晁均属今河南人,都曾长时间在京师长安做官,他们也都是北方文学的重要作家。

汉乐府诗在汉代文学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汉书·艺文志》收诗歌共28家,314篇,其精华部分为各地民歌,占了138篇,而黄河流域的诗歌就占114篇,主要分布在今河南、河北、山东、陕西一带;而长江流域一带的诗歌仅占了24篇,主要分布在今江苏、湖北、湖南等地。汉代收集乐府歌谣的范围很广,地区遍及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但以黄河流域所作诗歌为主,可见,当时乐府诗在北方的创作实绩明显大于南方。

从以上的分析可见,两汉时期的主要文学样式辞赋、史传散文、乐府诗等在北方的创作成就大大超过南方,中国文学的中心仍位于北方黄河流域,而以长安—洛阳为核心地区。

汉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散文,上继先秦,与战国的散文一道共同构成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它和唐宋的诗歌、元代的戏剧、明清的小说,分别雄踞于各个时期的文坛。汉代散文中一类是叙事文,代表是《史记》和《汉书》;另一类是论说文,主要是指名臣的奏议和文人的哲学、政治学专著如《盐铁论》《论衡》《潜夫论》《政论》等。

不过相比之下,汉代散文都是有为而作。在汉代真正“为艺术而艺术”,并且风靡一时的是辞赋。这种文体直接继承了战国纵横家的辩术和屈原、宋玉的“楚辞”。它们在屈原、宋玉的基础上踵事增华,变本加厉,越来越不重视思想,而一味在文字、在形式上下功夫,争奇斗艳。汉代人写赋成为一种时尚,似乎不写赋就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才华。

汉代的诗坛是相对寂寞的,除了楚歌之外,几乎找不到激动人心的文人诗歌作品。不过,汉武帝建立乐府机构,搜集了许多民歌。这些诗歌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汉代乐府以其光荣的现实主义传统直接而极其巨大的影响着我国后代文人的诗歌创作。汉末的《古诗十九首》,曹家父子及建安七子直接承袭了汉代乐府的衣钵。而汉代乐府中的五言体、杂言体,直接影响着文人五言诗的形成,影响着南北朝及唐代七言歌行的发展。

  汉代文学发展史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起完整的社会统治思想,并在政治制度上把读经和士人求官谋禄的出路密切结合,使读书人全都成为儒生,从而有效地结束了百家争鸣、众说纷纭的历史。
  汉代的儒学本来意义上的孔孟之道,虽然也是为统治者提供统治方法的政治和伦理学说,但毕竟是在野的、带有相当理想色彩和批评成分的学说。汉武帝时代,国家的经济力量十分雄厚,利用这样的经济力量,汉武帝一方面大兴土木,广建宫室,以满足他的奢侈欲望,同时大力向外开拓。控制西南,北击匈奴,沟通西域,不但稳定和扩展了国家的边疆,解除了长期以来北部地区受游牧民族武力侵扰的威胁,而且大量引进了外来文化,形成历史上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的热潮。汉王朝以前代所未有的恢宏气度,出现在世界舞台。
  通过“独尊儒术”建立思想统治,自然会极大地束缚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特别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方面,再也看不到战国时代自由活泼的气氛。但儒学本身又包涵以文化手段调节社会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意识;统治阶级也需要总结历史经验,需要精神文化的享受,因此汉王朝的文化建设,在受到严重束缚的情况下,仍然取得很多成就。
  汉王朝统一强盛的局面,为汉代文学提供了新的基础。
  汉代的情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文学的地位即使不如政治、哲学那样显要,至少已经被看成是人类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就是文学的价值开始受到了重视。
  具体表现之一,是出现了汉赋(又泛称辞赋)这一种完全以文学感染力本身为目标的文学样式。
  具体表现之二,是文学创作的兴盛,以汉武帝时代为例,写作辞赋的,有武帝本人,有淮南王等诸侯,有御史大夫倪宽等公卿大臣,有董仲舒、司马迁这样的名儒学者,更不用说还有司马相如等一批专门家。
  具体表现之三,是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文学活动的文人群,他们仅仅或主要凭藉文学才能而得官职,并以文学写作为自己的主要事业。
  具体表现之四,是由于辞赋的兴盛,作品的增多,汉代初步出现了区别文学与非文学的意识。
  以上四点证明:在汉代,以辞赋的创作为中心,文学的价值确实开始受到重视。但同时也需要指出:这种重视的程度依然是有限的,并且是受到其他价值观的束缚的。至少在理论上,文学还没有被承认具有完全独立和高尚的价值。
  汉代文学又一个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在大一统的局面下,出现了普及于全国的文学样式,和以京师为中心的全国性的文学网络。这一点截然不同于先秦时代,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现并在后世得到长期延续的现象。

辞赋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