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爱情故事电影简介:第一次国内革命时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4:24:22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即北伐战争,又称“第一次大革命”。是1924年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随后,创办了黄埔军校,建立了国民革命军,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恢复和发展了工农运动。所有这些,都为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1926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七军一部和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等作为先头部队,先行出兵湖南,援助正被吴佩孚部击败而退守湘南衡阳的第八军唐生智部。7月1日,广东国民政府发出《北伐宣言》,7月9日国民革命军的8个军约10万人,兵分三路,从广东正式出师北伐。共产党员李富春、朱克靖、廖乾吾、林伯渠分别担任二、三、四、六军的党代表。参加北伐军各级负责工作的共产党员还有陈毅、陈赓、蒋先云、张际春、包惠僧、叶挺、周士第等。7月12日至18日,共产党为了讨论党在北伐战争中的方针政策问题,在上海召开了四届中央第三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第五次对于时局的主张》,号召全国民众积极推动和响应北伐,迅速扩大民众运动,巩固革命的联合战线,推翻国内军阀与打倒帝国主义。北伐战争打击的对象是占据中国广大地区、受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吴佩孚、张作霖和孙传芳。在西路主攻方向上,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主力同第八军会合后,在7月11日胜利进入长沙;8月22日,占领岳州;随后又攻克汀泗桥、贺胜桥,击溃吴佩孚的主力,直指武汉;9月6日、7日第八军主力占领了汉阳、汉口;10月10日,第四军主力和第八军一部攻克已被围困月余的武昌。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叶挺独立团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一些关键性的战役,如汀泗桥、贺胜桥和武昌战役中英勇搏杀,建立了重大功勋,因此,独立团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北伐军中路部队进展缓慢,蒋介石的嫡系一军一师在南昌附近屡遭挫折,溃不成军,不得不向武汉求援。第四军、第七军先后转入江西,于11月初在南浔铁路一带发动猛烈进攻,终于歼灭孙传芳部主力,占领九江、南昌。在东路福建战场,原来留驻粤闽边境的第一军两个师也乘势向福建发动进攻,于12月中旬进占福州。在北伐军攻占汉阳、汉口的同时,冯玉祥领导的国民军也在苏联顾问团和共产党员刘伯坚、邓小平等的帮助下,于1926年9月17日在五原誓师,绕道甘肃东进,参加北伐。北伐军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打垮了吴佩孚,消灭了孙传芳主力,进占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以两湖为中心的全国工农运动亦迅猛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还得到苏联政府的援助,苏联政府不仅以大批武器弹药、军需物资装备北伐军,还派遣了大批军事干部担任顾问,参加作战指挥。

革命势力的猛烈发展,直接威胁到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1927年3月,帝国主义命令它们在下关的军舰对南京市内的北伐军和市民开炮轰击,制造了中国军民死伤2000余人的南京惨案。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同帝国主义和中国资产阶级右翼勾结起来,加紧反革命阴谋活动。4月12日,蒋介石公开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即“四一二”政变。蒋介石叛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也加紧反革命活动。6月10日,汪精卫和冯玉祥在郑州举行会议,策划反共。19日,冯玉祥又和蒋介石在徐州会谈,达成反共、反苏、宁汉合作等协议。这时,中国共产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放弃革命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对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活动采取妥协退让政策,拒绝党内的一切正确意见,对国民党不但不加戒备,反而还命令武汉工人纠察队将武器交给汪精卫的武汉政府。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公开宣布与共产党决裂。随即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大屠杀,还提出了“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大批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遭到杀害(“七一五”政变)。至此,蒋汪反革命合流,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1922年至1927年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下,以打倒北洋军阀为直接目的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决定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1924年1月孙中山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广州召开了有共产党人参加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改组了国民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随后创办了有共产党人参加领导的黄埔军官学校,组建了革命军队,平定了商团叛乱,建立了国民政府。从1925年至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行了东征和南征,统一了广东全省。此期间,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先后爆发了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等革命群众运动,掀起了群众性的革命高潮,为北伐战争准备了强大的群众基础。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会议上提出了以革命战争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得到广大群众支持。5月初,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担任北伐军先遣队,向湖南挺进。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当时军阀吴佩孚共有兵力20万人,盘踞在湘、鄂、豫、陕、冀一带,控制着京汉铁路;军阀孙传芳的20万兵力,占据着苏、皖、浙、赣等省。国民革命军共八个军,约10万人。7月,国民革命军进入长沙。8月,在湖北咸宁汀四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吴佩孚主力。10月10日攻下武昌。11月占领南昌、九江,歼灭了孙传芳主力。12月占领福建、浙江两省。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并发动了广大工农群众予以积极的支持和配合。1927年春,刘少奇等领导汉口、九江工人驱逐英帝国主义者,收回两地的英租界;周恩来等在上海组织领导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也迅猛的开展起来。革命势力很快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这时帝国主义已看到北洋军阀政权有面临总崩溃的危机,为了维护他们在中国的利益,就加紧对中国革命的干涉,一面以武力恫吓,一面分化革命阵营,寻找新的代理人。而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正和帝国主义相勾结,准备背叛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内,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麻痹,对国民党右派采取妥协退让政策,并在紧要关头交出了工农武装,放弃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在上海和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使已经发展到6万多党员的中国共产党只剩下一万多党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遂告失败。

这是1924-1927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合作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国内革命战争。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建立了与国民党合作的统一战线,创建了黄埔军官学校,成立了广东革命政府和国民革命军,发动了工农群众运动,经过东征、西征,肃清了广东境内的军阀势力,统一和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战争作了充分的准备。

1926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了中央特别会议,明确提出了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政治主张,受到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当时,直系军阀吴佩孚的军队约20万人,集中在湖南、湖北一带。从直系分化出来自成一派的军阀孙传芳的军队20万人,盘踞在江西、福建、安徽、浙江、江苏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控制着东北三省、津浦路北段以及北京、天津地区,军队约30万人。国民革命军根据敌众我寡和军阀内部分裂的情况,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先打吴佩孚,再打孙传芳,后打张作霖。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出师北伐,约10万人,分三路进军。主要一路有第四、第七、第八军进攻湖南、湖北。第四军中以共产党员为主力的叶挺独立团担任北伐军的先遣队,7月进入长沙,8月在湖北汀泗桥、贺胜桥两次战役中,击溃吴佩孚主力,10月10日攻下武昌。第二路有第二、第三、第六军进攻江西,11月占领南昌、九江,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第三路有第一军向福建、浙江进军,因敌人内部分化,于12月占领了这两个省。

在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发动工农群众,作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1927年春,汉口和九江工人驱逐英帝国主义者,收回两地的英租界;上海工人举行了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上海。以湖南为中心的全国农民运动也迅猛开展起来。革命势力迅速发展到长江、黄河流域。

帝国主义看到北洋军阀已不能阻挡革命的发展,就加紧对中国革命进行干涉,增兵上海,炮击南京,并从革命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和帝国主义及中国大资产阶级勾结起来,积极准备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内,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党的领导机关中占了统治地位,他们放弃革命领导权,压制工农运动,对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活动采取退让政策。1927年4月12日和7月15日,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遭到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