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青医附院预约:谁能具体的结实一下老子的无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0:15:30
好象很抽象?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老子论无为

--------------------------------------------------------------------------------

http://www.ruiwen.com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2005-01-28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精髓,“无为”是道的体现。但“无为”的含义,未见有明确的解释,我们初步的体会如下: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器,无之以为用。”(11)用三十根辐条造一个车轮,当中空(无)的地方,才有车子的作用。泥土烧成的器皿,当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窗户建造房屋,当中空的地方,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的器具,用的是空间。“辐”就是支撑车轮的车条,车轮当中有一个孔,圆孔是空的,才能通过车轴,有车轴才能转动,起到车子的作用。碗、碟等器皿要有空的地方,才能装东西。房屋的作用在空间。这是说:“无”并不是“真空”或“虚无主义”,而有其重要作用。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5)天地当中好象一个大的风箱(橐龠),当中是空的,但抽动起来,可以发出无穷无尽的风力。这也说明“无”的作用,所有“无为,无不为”的“无”,都要从这一角度来理解。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37)“道”是永久存在(常)的,“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是老子哲学的一个专有名词,不能照字面直译作“没有作为”,或误解为“无所谓”。老子主张行道,认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客观性与规律性。人们对待自然(客观现实),以至处理政治,必须依照自然发展规律(道)办事,而不加以任何人为的措施。这颇有“客观存在,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意味。“为”是指“人为”的事,“无为”不是一动也不动,什么也不干,而是不作违反自然的事。老子还体会到:天地万物,包括人民生活在内,有其自然发展规律,而不能加以任何人为的限制。可是当时的统治者都不是这样想,他们以天下为己有,以人民为砧上肉,予取予携,作威作福,这是违反自然的。因此,“无为”不是消极的,而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老子以“无为”对一切违反自然的事儿作斗争。老子提出“无为”,用意在推翻当时的政治制度。但他不便明言,只用“无为”二字,以至引起了无数的猜测,就字面上作了各种不同的解说。

“无不为”在“无为”的条件下,没有什么不可为的事,一切都会自然进化。老子看到一切客观事物如:日月四时自然运行,草木鸟兽自然生长,红花绿叶不需要加以人为的渲染,鸟飞兽走各具本领,不待人教。俗语说:“天上一只鸟,地下一条虫,”一切都不需要加以人为的措施,有其自然的安排。所以说:“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无欲以静,天下将自定。”(37)侯王们如果能够遵守它(道),万物都会自然进化,在进化的过程中,如果发生变异(欲),就本着客观规律(无名之朴—道的本质),去克服它。道本身是没有变异的,没有变异就可以安定(静)下来。那么,天下就太平了。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48)“为学”是指从事于当时的所谓学问,如:仁、义、礼、智、信等,则“人为”的程度日益增加。相反地从事于“道”,则“人为”的程度会日益减少,以达到“无为”的境界。

“无为”是从客观出发的,但老子是纯客观主义者,他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也。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29)人们想要把客观世界(天下),照主观意图加以人为的措施,(“为之”——“无为”的反面,可能是“改造”的意思,)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宇宙(天下)是自然(神)的现象(器),是不可以“改造”(为)的。改造它的人就会破坏它,(自然发展规律)坚持、执行改造它的人就会失掉它。这就是机械唯物论,他认为人们在客观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他否定了“主观能动性”,这是不够全面的。所以,有人认为老子是唯物主义者,也是不够正确的。

怎样“无为”呢?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判,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64)事情在稳定的时候,就容易维持;在没有定局的时候,就容易筹谋;在脆弱的时候,就容易分判;在微弱的时候就容易消散。在没有发生困难的时候就要去做,在没有发生紊乱的时候就要去处理。

“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以为难,故终无难矣。”(63)解决困难的事要从易事入手,作大事必由小事入手。天下难事必由易事作起,大事必由小事作起。凡是轻易于答应别人的就难得守信用,凡是认为事情很容易的,就会遇到困难。 “圣人”遇到事情还认为其中有困难,而善于处理,所以终于没有困难。这是说:要重视困难,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阶段,抓到有利的阶段去做,就容易成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64)双手搂得过的大树,是从细小的幼苗生长起来的。九层高的楼台,是从一堆土建筑起来的。千里的旅程是从第一步开始的。事物的成就都是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到远发展起来的。这一定的步骤必须循序渐进,不可躐等。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36)凡事必先有所张开,才能有所合拢;先有所强大,才有所削弱;先有所兴举,才有所废弃;先有所给予,才有所夺取。这叫做“微明”。(不很明显,而事实必然的现象。——矛盾的辨证关系。)其间的关系好像鱼不能离开了水,国防设备不可以显示于别人。凡事必有一定的先决条件,才能有所成就。

这一定的阶段,一定的步骤,一定的条件,就是自然发展规律(道)。“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64)如果不遵照自然规律去做的人(为者),就会破坏它(道),坚持去做的人(执者)就会失掉它。因为“圣人”实行“无为”,所以不会破坏它,不坚持去做(无执),所以就不会失掉它(道)。“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64)人们做事往往“功败垂成”,必须始终如一地谨慎为事,才不会失败。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计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27)善于走路的人,不会留下脚印;(指做事没有痕迹)善于讲话的人,不会出差错;(指不会被人抓住话柄)善于计算的人,不用筹码;善于关闭的人,不用钥匙而人不能开;善于打结的人,不用绳索而人不能解。这是说:一切顺着自然规律,利用自然条件办事,其结果要比人为的可靠得多。

老子的“无为”学说是针对当时的政治思想状况而发的,他反对一切人为的措施,特别是“仁义礼智”的一套封建政治制度。这是富有斗争性与革命性的。

“大道废,有仁义。”(18)老子认为当时的统治者都不能行道,因为大道不行,才有所谓仁义。“仁义”是一套人为的制度,是违反自然的。必须“绝仁弃义,民复孝慈。”(19)把这虚伪的仁义去掉,人们才会回复到自然孝慈的本性。“仁义”是我国士大夫一向所尊崇的,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子为了抨击当时的政治,对仁义也提出反对,可谓卓见。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38)老子把人类的修养,包括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处理政治的方式方法,分为二级;高级的修养(上德)不求有所得(德),所以就有所得(有德)。低级的修养(下德)不放弃求有所得,所以无德。这是说:最好的修养不是为了自己有所收获,而是在于把事情办好。最高的修养是“无为”,一切依照自然发展规律去做,而没有什么需要加以人为的措施,所以说:“无以为”。低级的修养“为之”(“无为”的反面),而以为种种有人为的措施之必要,所以是“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38)最好的仁术是“为之”,而“无以为”。最好的义行是“为之”,而“有以为”。最好的礼制也是“为之”,但结果是没有用的(莫之应),就伸手把它扔掉。“上仁、上义、上礼”都是“为之”,属于“下德”一类,老子认为是不可取的。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薄,处其实,不处其华。”(38)所谓“礼”是由于人心不够忠厚,社会开始混乱而订出来的。以前的智者不认识“道”的精神实质,而去追求一些表面现象(华),这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采取忠厚实际(道),而不采取虚华(仁和礼)的体制。封建时代的所谓“礼”,不是单纯的礼节仪式,而是一套统治人民的特殊制度。是人为的,违反自然的,所以要把它扔掉。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38)人们对待自然,处理政治,在依照自然法则(道)实行“无为”,而不应加以人为的措施(为之)。可是人们都不懂得这个道理,放弃(失)了“道”这个最高原则,而去求其次(仁义礼),可谓舍本逐末。“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23)所以,从事于道的人就能一同行于道。从事于德(仁义礼)的人,就同是属于德(下德)一级。没有德的人就是“失”(无德)。反过来说:不求道的人就不会得到“道”。老子强调“道”的重要性,否定“德仁义礼”。

按:老子以“道”(无为)为上德,以“仁义礼”为下德(为之)。但“失道而后德,失道而后仁”的“德”,未知何指?如果以一般的“道德”来解释是不恰当的。因为当时的道德,就是指“仁义礼”,那是“下德”。

“智慧出,有大伪。”(18)“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者,国之贼;不以智治国者,国之福。”(65)“绝学无忧。”(19)人们有了智慧就会利用它,来做出虚伪的事儿。人民的所以难于治理,就是由于他们的智慧多了。所以,以“智”来治国的,是国家的侵略者。不以“智”治国的,是国家之福。总之,当时的所谓学(智),一切烦恼由此而起,去掉它就没有忧虑了。

老子的“无为”学说,以“道”(自然法则)和“名”(自然现象)为基础,对待自然和对待人民都要依照自然发展规律。而当时的政治以“仁义礼智”为基础,这是一套违反自然和违反人民的措施,老子反对它。

当时的所谓学者都在大读其“仁义道德”,统治者凭这一套法宝以欺压人民,剥削人民。老子提出“无为”与之对抗,可谓难能可贵!

无为——全体人性的自我实现

对于人类德性的自我实现,或者说是人类德性所能达到的最终境界,老子同样从道论哲学思想内容中加以推导而出。老庄道论哲学其实就是一种生命哲学。尊道而贵德同时也成为老庄道论哲学的生命价值论内容。那么,老庄生命价值观又有何特征呢?从另一方面来看,就老子道论哲学思想来说,其生命价值观同时也与其社会理想密切相关。而人类生命存在的内在德性的充分实现,或者说全体人性的自我实现,其根本途径就在于通过天地万物之道的“明”达和静“观”来加以达到。“明”道或“观”道,其实也就是对于大道的体认和证达。在老子看来,对大道的“明”达或静“观”才是人类真正的生存智慧,而并不是世俗伪“智”。老子说:“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又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所提出的静“观”和“明”达的体道方式,大致来说具有以下三种基本特征:其一,必须彻底消除种种主观性识见,并努力超越种种主观性识见;其二,必须取消对于事物的差别性认识,并尽量超越对事物的差别性认识,如老子曾明确地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其三,必须保持一种无立场的思考立场,对此老子明确地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正是基于上述三点才能真正实现老子所明确提出的生命理想和社会理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从而真正与道合一,并进而使存在大道的实现法则真正转化为人类德性的成就法则。

生命实存乃是无限的相互关联的普遍存在。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具有无限的创造性和潜力。这就要求人类生命的内在德性应该是、也必须是活动的、有机的和平衡的。老子认为,作为天地万物之根本始源的道,与德的生存境界或最终成就乃是无为。老子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即是此意。“无为”可以说既是老子道论思想的运思起点,同时也是其思考的逻辑终点。如果说天地自然之道体现了宇宙生命的创造法则,那么也可以说无为则体现了人类生命的自由法则。或者换言之,老子“自然”道论所关注和表达的是“存在”问题,而“无为”思想所考虑的则是“意义”问题,或者说是人类生命所关注的精神境界问题。老子所坚持的“自然-无为”原则,出于一种深刻的哲学经验,同时更是出于一种深厚的生命体会,因而构成为一种诠解生命道德价值的意义世界。老子之所以由道而德,由天地玄同之境转向人与世界共在并存的秩序,恰恰表达了对于调适人类生活以臻生命和谐的普遍愿望,而这不失为是先秦老子道德论宇宙生命哲学对于现实世人的重要启示。

从老子所着重关注的“自然”——宇宙生命哲学的基本运思来看,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其实也就是强调了人类生活的自由中的自我创造问题。而这一自我创造并不能脱离人类内在德性的自我成就或自我实现。那么,如何臻达自由自在的自然无为的生活状态?老子认为,由无为而无不为,由道而德,即是人类生命自由创造的自我实现或自我成就,这也就是人类实现自由创造的生命伦理。对此,老子明确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庄子进一步扬弃了老子“自然-无为”的宇宙生命观,而是更进一步提出自发、自为、自化、自成的思想。庄子提出:“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六通四辟于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庄子在此所谓的“道”,指的是宇宙存在的自然法则,明于天道,通于圣道,达于帝道,最重要者莫过于达到“自为”之境,即任其自性而达到自在自为的心灵境界。庄子不仅认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而且庄子同时也明确地说:“德充于内,物应于外,外内玄合,信若符命而遗其形骸也。”道作为天地万物的终极存在,道既超越于天地万物的个体存在,同时也内在于天地万物的个体存在之中,这就标明了全体人类及个体生命都分有道的终极存在。这同时也就是说,道作为存在的普遍形式,或者说作为存在的根本状态,道的超越性终将进一步转化为内在于天地万物之中的遍在性。

由老庄哲学关于道遍在一切的根本设定,可以合理地推导出“道在人身”以及“道在人世”的思想结论,从而使老子道德论宇宙生命哲学具有丰富的实践义蕴。老子主张人类所能达到并最终实现的生命理想和社会理想,就是“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而这正是由道遍在一切而导出“道在人身”、“道在人世”的运思结论。据此可见,老子哲学思想并非如有的学者所说的属于“避世的超越”,而是表达了某种具有人世关怀的人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