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推广的好处:弄堂发展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11 23:53:24

里弄住宅

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年)左右,多为砖木立帖结构。其总体布置采用欧洲联排式,单体平面结构脱胎于中国传统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该种建筑由于住宅单元入口采用石库门的大门而得名,成为上海租界内在19世纪末期以后一种较为普遍的居住建筑类型。

早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其单体平面设计受民间传统建筑的影响,外观呈现江南传统民居特色,大门用石发券上砌三角形或长方形,半圆形或弧形凹凸花纹。封火墙做马头形式或观音兜压顶。清末民初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因渐受国外建筑影响,在局部装修方面模仿西洋建筑细部处理手法。

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平面布局共同特点是大门置于房屋的中轴线上,大门内有一横向长方形或方形天井,屋正中为客堂间,左右为次间和厢房间,横向扶梯在客堂的后面通向二楼。扶梯间之后有横向长方形天井,最后排为单层灶披间等。早期开间(指明间)平均在4米左右,客堂进深(指明间)在6米左右,总进深为15米左右,偶有18米者。

后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增加了后厢房的布置,因而长方形后天井的面积相应缩小。同时又出现了比较经济的单开间平面,主要将早期的横向后天井改为纵向小天井。这种布置方式,在后来建造的里弄住宅中较为普遍。

清同治九年~宣统二年,早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的总平面布置,为结合地形多建房屋起见,对通风、采光、朝向多欠考虑,往往形成房屋排列拥挤和凌乱。清宣统二年~民国8年后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总平面布置比较注重排列整齐和好的朝向,支弄数量也有增多,但弄的宽度仍在4米以下,加上石库门围墙甚高,因而外观比较封闭。

〔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的构造和用料主要沿循传统做法,承重内外山墙及木柱多数用清水三和土、灰浆三和土做基础。木桩基础之上常置柱墩,桑皮石再上置圆形石墩,以防木柱脚受潮。非承重分间墙,则多用半砖墙,筑于碎砖基础之上。所用砖料多为土坯制黄道砖。正屋一般所用立帖为5柱落地,后期也有4柱落地,进深较大的房屋则常用7柱落地,木质地板。客堂地坪常铺方砖或实铺木地板。屋面采用蝴蝶式泥瓦。天井前面的围墙为一砖墙,常用条石为基础。

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初期建筑规模不大,一般在10~20个单元之间。随着市内人口激增,工商业日益繁荣,建筑材料大量倾销于市上,房地产商以其租金收益扩大投资,建筑规模逐渐扩大,如民国5年(1916年)建于新闸路的东西斯文里,住宅高达510个单元之多。

上海早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有:北京东路兴仁里;中山南路吉祥里;豆市街敦仁里;中山南路棉阳里。这些均为清光绪二年(1876年)以前的老式石库门住宅,约于宣统二年(1910年)后翻建过。此外还有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的厦门路仁兴里;建于二十六年左右的广东路老昌兴里;建于三十三年的浙江中路洪德里;建于清宣统二年的广东路公顺里等。

后期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有:建于民国3年的淮海中路宝康里;建于民国4年的北京西路联珠里;建于民国5年的云南中路老会乐里;建于民国8年的北京东路余荫里和湖北路迎春坊等。

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也称为改良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民国8年以后出现于上海。民国8~19年前后是该式建筑建造的最盛时期。

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在房屋结构上有所改进,由老式石库门的立帖式改为砖墙承重,一般使用人字屋架,有的局部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由3间2厢改为2间1厢,层高降低,层数由2层增至3层。楼梯靠分户墙布置,楼梯平台处设亭子间。立面上有的采用了阳台。外墙由原来的纸筋石灰墙面,改为用机制红砖或青砖砌筑、石灰勾缝的清水墙面。石库门的框料由天然石料改为斩假石、汰石子等材料。因受欧化影响,大门上的凹凸花纹条及花格子小门已较少采用,改用简单线条。厢房间的窗槛和客堂楼、厢房楼窗槛下的窗肚墙处有代以砖墙的汰石子或水泥磨石子饰面。围墙开始降低,由5米降为4米。里弄规模较前扩大,弄道较前放宽,一般在4米以上,改善了空气流通和采光条件。弄堂、天井、厨房及浴厕间等处,多用水泥铺地面,客堂地面一般用洋松地板,较考究的则用颜色花砖。房屋设备方面日臻完善,除一般水电设备外,质量高的住宅用暗装电线,有用三件大卫生设备的,少数装有壁炉,甚至有汽车间。

〔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

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较集中于公共租界西区。由于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设备比较完善,居住对象大都为高级职员及工商业。大部分1号1户,独户使用。

较典型的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有:民国13年建造的淮海中路尚贤坊,民国14年建造的建国西路岳阳路建业里,民国17年建造的延安中路四明村,民国19年建造的浙江中路厦门路新德里,民国20年建造的延安中路福明村,民国23年建造的延安中路慈惠南里等。

花园式里弄住宅

花园式里弄住宅由新式里弄住宅演变而来,它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出现,其总平面布置上具有里弄形式,住宅标准接近高级独立式住宅。

花园式里弄住宅前面一般围有庭院,庭院规模较大,常超过建筑用地,有的达三倍以上。花园式里弄住宅可分为早期和后期两种,早期平面一般为前后套间的间半式布置,后期平面很多用横向居室,以间半式或双间式居多。后期花园式里弄住宅除联排式外,还有独立式和双联式两种,立面形式以西班牙式和近代立体式居多。徐汇区是后期花园式里弄住宅的集中地区。

花园式里弄住宅早期常以砖木结构为主,后期则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层数有3层、4层或兼有假层处理,注重朝向及通风采光。墙身粉刷常用水泥拉毛或粉刷成各种颜色。如淡黄、天蓝、深绿色等。梁挑或板挑屋外阳台。

早期花园式里弄住宅常在门窗及平台、门廊等处砌筑砖拱,有平拱、弧拱、圆拱及连拱等。砖用料以机红砖为多。在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以前,楼层的浴厕间常做夹沙楼板,楼板先铺一层油毛毡,上浇水泥煤屑混凝土,再平铺一层马赛克或红砖等。

花园式里弄住宅屋面有用机红瓦或瓦楞白铁等。屋架以毫氏式屋架,做二坡或四坡顶屋面;或采用孟沙氏屋架,利用屋架内空间做假层,常在层面上开老虎窗,屋内常做吊平顶。应用钢筋混凝土后,有采用钢筋混凝土平屋面的,隔热用钢丝网吊平顶。室内设备甚为完善,一般均装有壁炉或暖气、煤气以及大小卫生设备。卧室内大多设有壁橱。

典型的花园式里弄住宅有:建于民国9年前后的延庆路4弄,建于民国14年的长乐新村(凡尔登花园),建于民国30年的上海懿园以及泰安路的卫乐园等。

公寓式里弄住宅

公寓式里弄住宅大多数建于民国20~34年间,集中在公共租界西区。它在单体设计和使用上受西方建筑影响较多,具有近代公寓住宅的特征。

公寓式里弄住宅以半独立式的为多,也有独立式或联列式。取消各幢房屋之间的围墙代之以弄口大门,弄内集中绿化和宅前绿化相结合,绿树成阴,环境优雅。总平面规模一般不大,外观有西班牙式、近代式和日本式等等。层数有2层、3层及4层,层高在2.80~3.20米之间。从公用楼梯进入各单元,楼上下有2单元、4单元、6单元,其中以1梯2户的基本单元为多。每单元内一般设有起居室、卧室、浴室、厨房。起居室前设有阳台,阳台一般不再挑出,采用较深的凹台。室内装修崇尚适用简洁。外墙除清水墙外,大多饰面用拉毛、压毛水泥。屋顶一般均为2落水机红瓦或简瓦屋顶,也有4落水屋顶的。卫生设备标准较高,偶有1户使用两套大卫生设备的。

〔公寓式里弄住宅〕

典型的公寓式里弄住宅有西班牙式的新康花园(淮海中路)、中西式的茂海新村(东长治路)、日本式的紫苑庄等。

2004年6月,静安区委区政府开始对该地块内的闲置厂房现有功能进行综合整治。特别是2004年10月15日至11月30日短短一个半月内,静安区各部门先后出动1200多人次进行整治。截至去年底,共取缔61家“四小企业”、2个废品回收站、2个民工聚集地。整治之后,江宁路街道以“统租统借”的形式向厂方业主租赁下了该区域的土地和房屋,并邀请众多知名开发设计单位、专家对该地块的综合改造进行规划设计,最终确定建设同乐坊时尚社区。

据了解,同乐坊时尚社区项目改造将以“整旧如旧”为原则,外部环境保持上海传统民族工业厂房的特色,力图形成由文化创意产业导入的文化时尚社区、工业文明博览会、国际现代服务业基地、创意产业基地,成为国际化休闲、文化、娱乐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