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打不发怎么补救:灯谜的起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20:58:43

灯谜溯源
灯谜的前身是隐语(即隐意的语言)。隐语的含意是“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文心雕龙》)。别出一说曰遁辞,不直言曰谲,以彼喻此曰譬。所以隐语是隐去本事而假以他辞来暗示的语言。隐语的性质可分为密言、测智、谲谏三类,现分别举例如下:
(一)密言:密言一般只有对方才能理解。史籍最早的密言事例是“麦鞠河鱼”。公元前597年,楚国大夫申叔展与萧国大夫还无社的密言对话,当时楚强萧弱,因萧人杀了楚国两个大夫,楚欲兴师伐萧。申与还很友好,欲将伐萧事告知还,还正与同僚谈话。申就以隐语暗示还,问还有无麦鞠,还不解其意,答:“没有”。再问“有没有山鞠穷”,还仍不解,答曰:“没有。”直至讲“河鱼腹疾”还才解其意,暗示申拯救之。“河鱼腹疾”指河中之鱼,久在水内则生腹疾,暗指还在萧国会遭难,劝其避难。
(二)测智:用
隐向谜过渡
隐语经过发展和演变,到了战国末期,起了质的变化。隐语少了谲谏内容,带来了隐语的缄默。这时隐语已发展为“赋体隐”和“离合”两类形式。谜语正是隐语经过这两种类型的过渡转化而成的。
(一)赋体隐
赋是古代文学体裁的一种,以赋的体裁出现隐猜一物,则为赋隐。赋体隐从战国末期开始,到了汉代由自己说底改为让对方猜破,这就具备了谜的完整雏形,只是尚未定名罢了。
典型的赋体隐就是东方朔与郭舍人对隐:
郭先出隐曰:“客从东方,且歌且行,不从门入,逾我垣墙,游戏中庭,上我殿堂。击之拍拍,死者攘攘,格斗而死,主人不伤。此何物也?”
东方朔不但知此何物,而且立即编了一则同底隐语回敬郭舍人:“利喙细身,昼匿出昏,嗜肉恶烟,指掌所扪。臣朔愚戆,名之曰蚊。”
赋隐的特点:
1、以文为主,或是文学化口语,便于记录,便于猜射。
2、对象是物或是事。
3、内容带有普遍性。
4、面上叙述完整一件事,用拟人来写,符合隐“以此喻彼”的原则。
离合
如果说赋隐是事物谜(谜语)的过渡形式,那么文义谜(灯谜)是由离合过渡而成的。
汉字经过秦代改革以后,为增损拆拼创造了条件。以离合形式出现的隐字谜,要数“曹娥碑题隐”最为典型。
故事出在公元143年浙江上虞地方,曹娥觅父自沉江中,县令尊其为孝女,设庙立碑,故事曲折动人,碑文生动感人。中郎蔡邕夜过其地,边摸边看,读完这篇碑文,遂题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于碑阴,无人能解其意。后曹操、杨修路过此地,杨修解出此隐:“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所以后世称蔡邕为谜界宗匠,杨修为猜谜鼻祖。而“黄绢幼妇”成为谜的代辞了。后来出现了谜格,人们也就把曹娥碑的这种离合猜射法称为“离合格”,又叫“曹娥格”。
离合有如下特点:
1、它是以文字为主,对象没有限制,除事物外,也可以用于人,取其字。
2、此时的离合,面上只能各自成文,还不能全文连贯成意。
谜字的出现
谜”字约出现在公元450年左右,是南朝宋鲍照(414-466)所创。鲍照写了“井、龟、土”三个字谜。50年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给谜下了定义:“谜也者,回互其辞,使昏迷也。”因此“谜”性质确定了。谜从一开始就孕育着双胎,即文义谜和事物谜。
(一)文义谜
例如“井”字谜:“二形一体,四支八头,一八五八,飞泉仰流。”
第一句用“二”字形成一个字体;第二句有四个支柱,八个头;第三句,一八指一个字八个角,五八为四十即四个十。前三句,每句皆为一个“井”字,第四句为会意。这与绝妙好辞一样,是在文字上做文章的,称之为文义谜。
(二)事物谜
眠则同眠,起则同起,贪如豺狼,赃不入己,谜底是筷子。
这个谜是通过事物的特征来猜射的,所以称之为事物谜。
(三)谜的特征
1、谜通过赋体隐及离合的过渡成为有定理,有规律,有完整含意的一门学科。
2、谜的对象主要是物。
3、谜以求底为目的。
4、谜包括事物谜与文义谜两类。
五、灯谜的产生
谜自战国以来经历两千多年的时间,盛行不衰,同时也不断发展和演变,到了明代分成两支,灯谜从谜语中派生出来,分支立户,自成体系。分支后的文义谜称为灯谜。为何称为灯谜呢?
自宋代开始,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人们张灯结彩。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就在灯上粘上谜语,或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就这样灯与谜结合在一起了,至明代已相习成风。“灯谜”因此而得名。也做为专以文义为谜的一个专用名词沿用至今。初时粘谜于灯上,会有事物谜夹在其中,只是大量为文义谜而已。此后文义谜迅速发展,谜底的文字允许作音、形、义和位置的变化,遂产生了谜格。谜格产生后,灯谜与谜语的界限就更明确了。因为以文义为谜,才有产生谜格的可能。至此,灯谜就成为有体有格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了。

灯谜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明高雅的文字游戏,也是民间
文学花园里一枝色彩诱人、异香扑鼻的奇葩。它曲折别致,变化多
端,寓意奥妙,耐人寻味。猜灯谜既可启发思维,锻炼智协,也可使
人增长知识,增加学习能协,提高文学修养,享受生活情趣。因而历
来深受群众喜爱。

灯谜与民间谜语一样,最早起源于古时的隐语和瘐词。至于灯谜
的问世,则可追溯至南宋。宋乾德年间曾下诏上元张灯,金吾夜放。
那一夜百戏骈陈,奇术异能,斗智竞技,猜谜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
容。宋周密在《武林旧事·元夕灯品》中首先提到了灯与谜的结
合:“又有以绢灯剪写诗词,对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
诨语,戏弄行人。”可见南宋杭州(旧称“武林”)元宵节开了猜谜
用灯之先河。“灯谜”的命名始于明代。据明王鏊《姑苏志》
载:“上元灯市,藏谜者曰‘弹壁灯’”又《江震记》云:“好事
者,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灯谜’,亦曰‘弹壁’”。所
谓‘弹壁灯’,是指灯笼一面靠壁,三面粘贴谜条。由于在灯上粘
谜,所以叫“灯谜”。因为是元宵佳节的点缀,所以也叫“春灯
谜”。灯谜与民间谜语不同,它是以文字的含义而入扣的“文义
谜。”它主要着眼于文字的意思或字句字形的结构方面,凭伶汉字的
一字(词)多义,笔划组合,摹形象形等特点;通过别解,会意、假
借、象形、拆字、谐音等手法,来使谜面与谜底在字义或字形上达到
相扣。由于灯谜是以文字作为谜底的,那末凡是用文字来表达的任何
词语都可以作为谜底。因此,灯谜谜底的范围相当广泛,单字、成
语、词汇、诗词、古文、中外地名、书刊、电影、电视、戏剧、各类
事物名称等等,通通可以入谜。可谓包罗万象。灯谜谜面一般文字较
短小精悍,讲究炼字炼句,多为一 些常见的词汇,成语或有名的诗
句,其特点是用字精巧简洁,概括性强。灯谜的猜制方法有不少严格
的规则,如谜面要成文,谜面和谜底不准有相同的字出现,面底在扣
合上要讲究贴切,严谨,不允许出现无法相扣的闲字等等。此外,灯
谜还设有各种谜格,猜射有格谜必须按照谜格要求进行。由于灯谜涉
及到的文化知识比较广泛,这就要求猜制者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
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