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龙市政府:土家烧饼由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58:06

真正让土家烧饼名气大噪的,是山东汶上的一名大学生。他的家乡在汶上,他一直认为,如果能在汶上开一家烧饼专卖店,或许也能受到顾客的欢迎。于是他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关系,筹资、建店,第一个把土家烧饼送进了店铺销售。当时,根据土家烧饼每咬一口,就会掉饼屑的特色,并结合年轻人之间一句“土的掉渣 掉的时尚”的流行话语,他给自己的烧饼取了个“大土即大雅”的名字——“土家掉渣烧饼”。“土掉渣”烧饼从此出现。土家掉渣烧饼走红,不仅成为了各个商家的“热门产品”,其做法也成了网上的热帖。
  土家烧饼即土掉渣烧饼
  山东汶上名吃,土掉渣烧饼其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位于楚国境内的恩施土家族各部落——“土司”变以土家族烧饼作为贡品进贡给楚王,受到楚王及王宫内后妃大臣们的极大赞赏和喜好,是土家族的传统贡品。这种烧饼成为恩施土家族和苗族人一种必不可少的美食。

土家露馅烧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当时一批移民迁移到恩施这块神奇的土地上,从而美味的烧饼随着迁移的人群来到恩施。这项独特的烹饪方法最先为杨氏所创,在恩施,烧饼这一美食广为传播,成为了恩施土家和苗族人民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美食。

露馅烧饼拥有独特的馅料,以油而不腻、口感柔和、入口即融、鲜香可口而闻名,露馅烧饼的另一特色就是其松软细腻的面质,此面发酵过程极为精细,而且不同的季节需要以不同的方法发酵面粉,才能作出美味的烧饼。

无怪人们称之为——中国式比萨

[追访土家烧饼3]她创造了一个现代神话——访“烧饼皇后”晏琳

--------------------------------------------------------------------------------
[日期] 2006-2-10 [来源] 恩施新闻网

记者薛辉 文林 通讯员龙学军

“恩施土家烧饼”,自去年在江城武汉火爆热卖后,迅速风靡全国大中城市。而把这个被饮食行业誉为“中国式比萨”的小小烧饼第一个引进武汉的,却是一个恩施姑娘。小小烧饼,不仅成就了这个女大学毕业生的创业梦想,而且似乎使她在一夜之间净赚了100多万元。
她就是人们称为“烧饼皇后”、老家在恩施市胜利街的晏琳。1月13日,晏琳在武汉接受了我们的专访。

恩施姑娘晏琳在武汉环保宾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晏琳1997年考上湖北工业大学,学的是生物工程专业,2001年毕业后到一家环保企业做销售。凭着出色的工作,一年后晏琳当上了该公司鄂西北区域的经理,成为地道的白领丽人。
内着青蓝色毛衣,上穿一件黑色冰丝棉袄,下配一条灰白牛仔裤的晏琳,看上去略显疲惫。棕色的头发呈现着一层又一层波浪,让人对这位搏击市场风浪的漂亮女子产生无限遐思。记者问她:“你怎么想起把家乡的土家烧饼卖到大城市?”
晏琳说,有次回家,发现妈妈做的烧饼特别好吃,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何不将烧饼拿到大城市去卖呢?现在城里人不是时兴吃农家饭菜吗?这种烧饼说不定也会有市场的。
晏琳有这个想法但没有多大把握。于是,她做了一个小小的试验:特意让妈妈多做了几个烧饼带回公司,给同事们品尝。同事们觉得好吃,晏琳心里有了底。她决定从烧饼入手,进行创业。 “要干就到大城市干,越是大城市就应该越有市场!”事实证明晏琳的判断是对的。市场调查的结果让晏琳感到兴奋:武汉没有一家卖真正的土家烧饼,土家烧饼肯定有市场!
“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你的烧饼天地?”晏琳说:“主要是媒体的炒作。最初我只是想自己办直营店,没想过办加盟店。”晏琳的丈夫接过话来:“《楚天都市报》报道后,我们每天都接到几百个电话,都是要求加盟的。要办加盟店,必须注册公司,我们就在樱花大厦办了公司。现在我们的烧饼店已发展到近40家了。”
交谈中,记者得知晏琳从小到大最爱吃外婆亲手做的烧饼。外婆曾是恩施一家饮食服务公司的技师,做的烧饼在州城很有名气。去年2月,她与哥哥和男朋友一道筹资4万元在武汉大学门口租下一间约20平方米的门面,并亲自设计,用竹子对店面进行了一番别致的装修,对烧饼包装袋进行了环保和土家族文化理念的设计。一时间,几百人排起长队购买她店里的烧饼。
她认为卖烧饼也是事业,前期店面的装修、烧饼的包装、后期的推广等都需要精心设计。而这一切,晏琳认为都要归功于自己以前在大学学习的知识和在公司工作的经历。如今,晏琳正在给自己经营的包括烧饼在内的食品系列申请注册商标,并给烧饼馅料申请专利。在媒体的炒作下,这一火爆现象迅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晏琳也因此创造了“全城火爆恩施土家烧饼、恩施土家烧饼风靡全国”的现代神话。
记者走访武汉三镇,发现很多烧饼店都关门了。记者问及原因,晏琳操恩施话说:“主要是鱼目混珠。一些人看到恩施土家烧饼很火爆很赚钱,就乱打恩施土家烧饼的牌子,其实并不会做,弄出来的味道怪里怪气的。” 一度时期,武汉市大街小巷,土家烧饼、掉渣烧饼、掉渣儿烧饼、掉渣渣、掉渣儿、烧饼皇后、西施烧饼、恩施烧饼、土家掉渣烧饼等有着“掉渣”字样的烧饼店,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
晏琳轻啜一口特为她泡的家乡绿茶后说:“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就是跟风,把别人挤垮后,他自己也莫想得到好处。”
据她介绍,去年仅武汉就一下冒出300多家土家烧饼店,现在还有200多家。真正地道的恩施土家烧饼生意还是可以的。问下步打算,她充满刚毅与自信:“加强管理,拯救自己,独树品牌。” 面对萧条的烧饼市场,晏琳今年推出“马打滚”和“泡椒软饼”两大恩施传统小吃新产品。她说,推新品是为了走出“跟风”怪圈。
“听说其他城市正热卖恩施土家烧饼,你参与没有?”晏琳说:“那些都是假的,外地人学我们开店,主要是看到武汉烧饼卖得俏。”其实,正是晏琳创造的现代神话,使全国各地的商家看到了投资不大、收益又快又好的商机,从而使恩施土家烧饼满足了市民品尝新鲜的需求,在恩施土家族文化的包装和商家的精心营销下,恩施土家烧饼成为去年和今年大都市的一种时尚。
网民发出了这样的感叹:“现在全社会只流行感冒和烧饼。” 晏琳说出了她的心得: “恩施的农特产品、传统工艺品要打出去,其实很好做,关键在策划,要找到一个好的卖点!”
“请谈谈你对恩施的建议。”晏琳有些自谦但也充满着期待:“说到底,关键是人才,要把人才用到地方,用到该用的地方,用该用的人才。”她强调说,建始的矿泉水水质那么好,但为何没做红火?在我看来,恩施人的智商比别处的人要高,但差经济头脑,缺乏“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队精神。也许是恩施这个地方太舒适了,恩施人很容易小富即安。她特别对记者说:“恩施交通等基础设施改善后,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政府发挥引导作用,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把创业文化渗透到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深处,把城市的创业环境抓好。”
采访结束,晏琳感叹道:“人要活下来很容易,但只要稍为动一点脑筋就比别人活得好。这取决于你是否有思想。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握手言别,看到她走在市场风云中的背影,记者陷入沉思:她曾经创造了辉煌的现代神话,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串串思考。

[相关链接]香味诀窍

土家烧饼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人要打烧饼铺子前面经过,一定会闻到那股窜鼻子的浓香。很多人吃过之后觉得油滋滋香喷喷,觉得里面一定放了不少油,事实上土家烧饼在制作的过程之中,没有经过任何在表面“刷油”的过程,表面的那层油是从肉馅之中烤出来的。
面粉:土家烧饼用的是“中筋面粉”,因为面粉筋度太高,松泡性不强,做出来的烧饼有的会发硬,低筋面粉不容易成型。
和面:“老面”做引子,气温和水温决定了发酵的时间;通常一袋面和出来的面团需要一个半小时的发酵时间。
馅料: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摆在案板上的一大盆肉馅,实际上是由不同部位的猪肉混合剁碎而成,其中还添加了土家族的特殊香料。这种土家风味的肉馅在经过高温烘烤的时候就会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详细内容新一期的外滩画报上也有

因为有了掉渣。跟风嘛

在哪里有的买啊,

装烧饼的那个袋子背后有写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