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村拓哉配音的动漫:抗美援朝时中国援助朝鲜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3:44:43

因为美国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同时,美第7舰队开到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美空军还侵入中国领空,严重威胁中国安全。

简单说就是。北朝鲜自行迈过三八线进攻南朝鲜,南朝鲜几乎被吞并,美国出兵支持南朝鲜。并将北朝鲜打到中朝边境附近。北朝鲜向中国求救,中国政府出于自身考虑本来是不想出兵的,但苏联胁迫中国出兵。
同时战火也引向中国东北边境,并轰炸中国安东(今丹东)等地,威胁中国安全 。
最后中国被迫出兵。

注:高考前的同志,不要看我的答案,一定只看初高中历史书。(但事实证明初高中历史书是不全面的,甚至有些观点是错的)

美国侵略朝鲜威胁中国安全
为了取得苏联信任
提高中国地位
报复美国阻碍中国收复台湾

我顶carefreecat - 见习魔法师 二级 2-23 16:08的
回答

官方的说法大家都知道吧。那就还听我说几句。我国出兵的原因就是对美国的极不信任,美国帮助南朝鲜统一朝鲜可能对我国构成严重威胁,历史上日本就是利用朝鲜作为跳板侵略我国,值得关注。我国出兵前美国人就对我国有很多善意的表示:台湾划在美国战略防御圈外,韩国把朝鲜统一后中立化美国人不会驻兵而是把他作为东西方的缓冲地带,老蒋政权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直想出兵被美国拦住。开战以后也只是把战争控制在朝鲜,没有把战争引向中国,凭美国人的军力完全可以做到的,相反中国是没有力量打到美国本土的。美国第七舰队是在中国参战一年多以后才开入台湾海峡,中美第一次和谈破裂后,美国才改变了对台湾的态度,由弃蒋改为援蒋。
我国出兵是受了苏联很大的影响,总的来说就是上了苏联老毛子的当了,他一直在教唆。战争最后的结果中美双方人力物力损失惨重,两个朝鲜成了焦土,最大的却受益者是苏联,自己不费一枪一弹,白白重新拿回北朝鲜这个小兄弟,把中国和自己绑死,企图全面控制中国。中国欠了他一屁股债,和西方国家和许多邻国关系恶化,只能依靠苏联。美国在朝鲜专心恶搞三年其他地方不得不分心,苏联趁机大搞扩张捞足好处。
坚定我国出兵的却是今天看来很意外的事件,就是美国自称的几起误闯,误炸事件,从现在解密的美国文件来看,美军曾通令所有美军部队不许接近中朝边境,闯入中国领空当事人全部都受了处罚,从很多细节的证据来看美国当局是无意和我国开战的。个别美军人员不服从军令在追击北朝鲜军的战斗中造成的“意外”,激怒了我国。加上苏联提供的“可靠情报”使我们最高决策层认定美国的善意都是烟雾弹,美国在为准备更大规模的战争争取时间。

中国为什么要出兵朝鲜?
“中国出兵主要是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是不得已的选择。”
抗美援朝战争是美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战争,是在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爆发的。
在朝鲜战争历史研究领域很有影响的美国学者艾伦·怀廷(《中国跨过鸭绿江:决定介入朝鲜战争》)认为,中国领导人在朝鲜战争前夕正专注于解决压倒一切的国内问题,而中国的介入是由于中国安全受到现实威胁的结果。他的结论得到拉塞尔·斯珀尔(《龙的参与:1950~1951年中国在朝鲜对美国不宣而战》)和安东尼·法勒-霍克利(《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回忆》)的支持。美国学者乔纳森·波拉克通过对披露的新材料的研究认为,中国参加朝鲜战争是受形势支配的。他说,关于是否介入战争的争论在1950年10月份甚至在周恩来与印度大使潘尼迦著名的深夜会见后还在继续进行。只是到了10月13日,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再次权衡了中国介入的风险和代价之后,才重新确定有必要在朝鲜部署军队,因为如果中国军队不介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安全就会受到明显的威胁。当美国决定越过“三八线”、美国强大军事力量出现在中国东北边境的时候,“中国领导人似乎没有别的选择”。美国著名作家约翰·托兰(《漫长的战斗》)认为,中国进入朝鲜冲突是被迫的,中国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遭一个威胁要使用核武器的强大敌人的入侵。他说:“麦克阿瑟想拿下整个朝鲜,而且或许向更北的地方推进,迫使毛介入一场他几个月来一直试图避免的战争。”他在一次与中国学者的学术交流会上强调说:“中国出兵朝鲜,是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是不得已。如果苏联侵略墨西哥,那么美国在5分钟之内就会决定派军队去的。”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大外交》一书中评论说:“刚在国共内战中获胜的毛泽东,把杜鲁门的宣告视为反映出美国人害怕共产主义阴谋,色厉内荏;他把它解读为,美国开始想采取行动,扭转共产主义在中国内战得胜的局面。杜鲁门保护台湾,等于是支持美国仍然承认为中国合法政府的国民党政府。美国逐步加强援助越南。北京视之为资本主义包围中国的行径。凡此种种加起来,都促使北京采取美方最不愿见到的措施。毛泽东有理由认为,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将会在中国领土上和美国交战;最起码,他没有得到理由去作出相反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