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测试仪器:详述鲤鱼的生理特征,生活习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42:22
我想写一篇关于鲤鱼的论文,字数约为两道三千

锦鲤的形态与生理特征

  1、形态特征

  鲤鱼在生物学上属于鲤属(Cyprinids),其特征是具两对须,三排咽喉齿,成1.1.3-3.1.1的排列。学名为Cyprinus
  Carpio Linne,英文称为Carp。

  鱼鳍可分为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和尾鳍,是锦鲤的确良运动器官,胸鳍和腹鳍相当于人的四肢。鳍切除或折断后有再生的能力。

  嘴边有两对须,是在泥中索食的感觉器官。

  鱼体两侧中央各有一条纵点线从头一直延伸至尾部,称为侧线,是鱼的感觉器官。

  鱼体外而补以外皮,外皮又分为外侧的表皮与内侧的真皮。表皮有粘液细胞分泌粘液,可保护身体或有效地防止寄生虫的附着。表皮下面为真皮,内有血管、神经,鱼鳞基部埋在真皮中。

  锦鲤的皮色具非常重要的观赏性。锦鲤各种各样的色调是由于埋藏表皮下组织之间及鳞片下面的色素细胞收缩与扩散的结果。该种细胞含有四种色素:Melanophore(黑色),Xantho-phore(黄色),Erythrophore(红色,Guanaphore(白色)。色素细胞的收缩与扩散与感觉器官及神经系统均有关连,对于光线尤其敏感。

  鱼鳞由真皮分化而成,上有同心圆状的凸起线,它令随着鱼的年岁增加,像植物的年轮一样。因此可根据鱼鳞推算鱼的年龄。

  鲤鱼无胃,食道直通肠部。肝脏与胰脏合在一起称为肝胰脏。浮鳔在体腔的背部,分为前后二室。心脏色在心囊内,由一心房与一心室组成,另附有一动脉球。

  鳃盖中有五对鳃弧,前四对具气体交换作用的红色鳃瓣,鳃瓣上布满无数据微血管。

  臀鳍基部前端有排泄孔与生殖孔,分别连通直肠、尿道与生殖腺,精子、卵子就在生殖巢中形成。

  2、生理与生态特征

  锦鲤属于温带性的谈水鱼,适温范围8-30℃。锦鲤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但是对水温的急剧变化抵抗力差。当水温变化超过5℃时,鱼体表面往往产生白膜,此即为感冒症状,所以搬运锦鲤应避免水温的急剧变化。

  锦鲤幼时主要摄食水蚤等甲壳类的动物性饵料,生长时可摄食水生昆虫、贝壳及水草,长成后变为杂食性。它能吞食饵料,也能从泥中析取食物,对不合口味的食物从嘴里吐出。

  通常雄性二年,雌性三年锦鲤就成熟了,每年产卵一次,每次产卵20-40万粒。锦鲤为体外受精,在水温20℃时约四天受精卵即可孵化成幼苗,水温愈高则孵化时间愈短。

  锦鲤生长速度快,但同一胎幼苗中依水温、饲料、性别、遗传与摄食能力不同而出现大小相差很运的锦鲤。一般来说,雄鲤体形细长,雌鲤则较丰满。二岁以前雄鲤生长较快,二岁后则雌鲤生长快。

  锦鲤的寿命长,平均约为七十岁左右,一般在保证良好的生活环境情况下,如良好的水质、饵料、无疾病干扰等,它们能达到或超过60-70岁。

  锦鲤的色彩是由真皮中的色素细胞呈现此来的。这种色彩加加深或消失。遗传因素、饵料、光照、水质等均能影响到锦鲤的色彩

  鲤鱼又叫鲤拐子、黄河鲤鱼等,种类繁多。体形呈纺锤形,侧扁,吻长而坚硬;眼小鳞大,有两对须;尾鳍下部为红色,体侧两面近金黄色,背部鳍硬刺,微黑。属大型淡水鱼种之一。分布范围广,江河、湖泊、水库、沟塘,到处都有它的踪迹,是我国淡水鱼中产量最高的鱼种,也是垂钓的主要对象。
  (1)属底层鱼。栖息于水域的松软底层和水草丛生处,喜欢在有腐殖质的泥层中寻找食物。早晚风平浪静时,也常到岸边浅水区游弋觅食。
  (2)食性杂,荤素皆吃,以荤为主。幼鱼期主要吃浮游生物,成鱼则以底栖动物为主要食物。小鱼、小虾、红虫、俎虫、螺肉、水蚯蚓以及藻类果实等,都是它的美味佳肴。尤其喜吃红蚯蚓和薯类,对有香味的甜面饵特别感兴趣。随着气候和水温的变化,其摄食口味也会发生某些改变,有时有明显的选择性。鲤鱼的吻部长而坚,伸缩性强,吃饵常常翻泥打洞,有点像猪拱食,并随之泛起气泡。在鱼塘抽水干枯后,可以看到塘底和岸边那无数的圆形坑窝和孔洞,便是鲤鱼所为。
  (3)喜弱光,喜活水。鲤鱼喜欢在水色比较暗褐、透明度较低的水域中生活,阴天时比晴天时活跃。特别喜欢在有新水注入的流水口处游弋和觅食。
  (4)机警聪明。鲤鱼较比其他鱼类要聪明机警得多,素有“鬼子鲤”之称。鲤鱼上钓后,为逃避“灭顶之灾”,会使出浑身解数与人对抗。如在水底原地不动“打桩”。躲进障碍物或草丛之中等等,有时甚至能够制造某种假象来迷惑你。鲤鱼胆小,一有动静便立即逃窜。
  (5)生长快,寿命长,个体大。当年鱼可长到250~800克(指人工喂养),三龄鱼体重可达2000克。在江河、湖泊和大中型水库中,二三十千克以上的大鲤鱼为数甚多。鲤鱼的寿命比较长,一生能活四五十年,素有鱼中“老寿星”之称。
  (6)摄食量与水温关系密切。水温是决定鲤鱼食欲的关键因素。水温20℃~25℃时,食欲最旺,从早至晚不停地摄食,上钩率最高;水温低于10℃,活动量很小,基本上不进食;水温在2℃以下时,躲进深水处越冬,不吃不动。
  (7)生性好动,到处游弋觅食,有逆水而上的习性。在一个地方呆不了多长时间,爱跃出水面蹦跳。鲤鱼虽好动,但较孤僻,不大合群。大鲤鱼喜欢单独行动。
  (8)适应能力强,能耐寒、耐碱、耐低氧,对水体要求不高,能在各种水体中生活,只要水域没有被污染,就能生存。
  (9)繁殖力强。两冬龄鲤鱼便开始产卵,产卵数量大。在我国北方,每年的五月上旬至中旬(长江以南地区早些),雄雌鲤鱼相互追逐游到岸边浅水区水草稀疏处(无水草则找岸边僻静处),进行交尾和产卵,卵贴于水草或其他物体上发育、孵化成幼鱼。鲤鱼交尾期不进食,产卵后食量大增。每年春夏之交、盛夏和初秋,摄食量最大,初春和深秋次之。冬季南方仍可钓到鲤鱼,在北方则相当困难了。

鲤鱼

鲤鱼是在亚洲原产的温带性淡
水鱼。喜欢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
湖泊,或水流缓慢的河川里。
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作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作为食用鱼被养殖。
背鳍的根部长,没有脂鳍,通常口边有须,但也有的没有须。口腔的深处有咽喉齿,用来磨碎食物。
鲤鱼的种类很多,约有2900种。

观赏用的鲤鱼

观赏用的锦鲤鱼,被养殖在全世界。以日本最为先进,是由各种颜色美丽的鲤鱼交配出来的。颜色虽不同,但都属于同一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