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王国窃案在线全集: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的解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57:53

深于炼意 精于选材
——《战于郎》赏析

○巩衍杞

〔原文〕 战于郎①。公叔禺人遇负杖入堡者息②。曰:"使之虽病也③,任之虽重也④,君子不能为谋也⑤,士弗能死也⑥,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汪踦往⑦,皆死焉。鲁人欲勿殇重汪踦⑧,问于仲尼。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赏析〕

本文选自《礼记·檀弓下》。《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孔子以后的儒家所记,里面有不少短小精炼又很有意义的记事散文。《檀弓》的上下两篇就是由许多这样的散文组成的,《战于郎》是其中的一篇军事题材的散文。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春,齐国进攻鲁国,鲁国的军队在郎地抗击齐军。《战于郎》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次战争的一些情况。全文只有86个字,可是提供的讯息量很大,含义十分深刻,称得上"酝藉吞吐,言短意长"。文章精炼到这种程度,与作者的深于炼意、精于选材是分不开的。

所谓炼意,就是提炼主题。所谓选材,就是选取材料。炼意讲究深,就是要向纵深开掘,揭示出事物的本质。选材讲究精,就是要精益求精,从大量的材料中挑选出最典型的来表现主题。材料是主题的基础和载体,主题是材料的灵魂和统帅。炼意和选材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辩证的统一。这种统一,最后落实到文章写作上,就是用典型的材料表现深刻的主题。《战于郎》的作者就做到了这一点。

这篇短文的主题相当深刻。一个国家的执政者没有把国家治理好,给人民造成深重的苦难,甚至在国家遭到别的国家进攻的时候,还麻木不仁。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国家的人民应该怎么办?是否应该为保卫祖国而战?文章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这样的主题比一般意义上讲爱国的主题深刻。同时,为了表现这个主题,作者选取了典型的环境、典型的人物、典型的细节、典型的情节。

据史书记载,当准备进攻鲁国的齐军在齐地清邑(今山东长清东南)集结时,任季孙氏家臣的孔子的学生冉求,就向在鲁国专权的三桓(指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皆鲁桓公的后代)提出了抗击齐军入侵的建议。由于三桓与鲁哀公的矛盾很深,三桓之间也相互勾心斗角,所以迟迟不能做出抗齐的决策。好不容易作出了出兵的决定,可是右师将领武伯彘竟拖延了5天才把部队带到指定的位置。这些情况作者想必是了解的,他却舍去不写,落笔便是"战于郎"。郎这个地方离鲁国的都城曲阜很近。这说明齐军已逼近鲁国都城,形势十分严峻。这样,文章开头就交待了人物活动的特定环境:强敌兵临国门,国家危在旦夕。之后,便推出了人物。

这场战争涉及的人方方面面,形形色色,许许多多,可是作者只写了"负杖入堡者息"的农民士兵、公叔禺人及其邻童汪踦。这几个人是具有代表性的。春秋时期各国实行的都是征兵制,服兵役的主要是农民。公叔禺人是贵族,住在都城,他的邻居家的孩子,当然也住在都城。这就说明,当时鲁国的形势十分危急,全国实行了总动员,除了农民以外,连前国君的儿子及其邻居的孩子都来打仗了。对这几个人物,又从表现主题的需要出发,各有侧重,采取了不同的写法。

对农民士兵,用的是侧面描写手法,是从文章中的人物公叔禺人的视角来写的,而且只写了一个细节:"负杖入堡"。春秋时期各国普遍使用的刺杀格斗兵器是戈、矛、戟、剑。这里写农民士兵带的却是扁担之类的"杖"。这说明当时武器不够用,不得不以"杖"为武器。"杖"既然作为兵器,应握在手里或扛在肩上,这里写农民士兵把杖横挑在颈上,这说明他们是刚刚被征集来的,还没有经过训练。这既反映了鲁国处境的危急,也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

上面是通过写公叔禺人所见,从侧面写士兵。接下去写公叔禺人看到前来服役的农民极度劳苦的样子,不由地感慨:"使之虽病也,任之虽重也;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意思是说,繁重的徭役纵然使人民劳累到了极点,苛刻的赋税纵然使人民负担极其繁重,人民还是为保卫国家而战斗,可是在国家危难的紧要关头,那些身居要位的"君子"却不能为挽救国家的危难出谋划策,肩负重任的"士"却不肯为国家牺牲,这是不行的呀!开头写"战于郎",埋下了伏笔:鲁国到了如此危急的境地,原因何在?而这里作出照应:是由于贵族的腐败。可见,公叔禺人的感慨不是空发议论,而是极有针对性的。由此也可见作者构思的匠心。公叔禺人自己也是贵族,他能对人民群众抱同情的态度,能对高官厚禄却不能为挽救国家尽心尽力的贵族表示极大的义愤,是可贵的。更可贵的是,他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而能付诸行动。"我则既言矣",我既然这样说了,就应该去做,"与其邻童汪踦往,皆死焉。"于是他和邻居的孩子汪踦一起投入战斗,两人都英勇地牺牲了。看来公叔禺人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人物,但是只写了他简短的两句话和一个行动,就把他的爱国精神表现出来了。

对汪踦用的是又一种写法,除了写他与公叔禺人奔向敌人英勇牺牲外,着重写了一个情节,"鲁人欲勿殇重汪踦",鲁国人想不用葬孩子的礼仪来葬汪踦,而用成人的丧礼来葬他。这个情节精炼之至。我们至少可以从中读出这些意思:汪踦是孩子,但是他能为国家牺牲,所以用成人的丧礼来葬他,表明他的精神感人之深。举行葬礼的不是他家里的人,而是鲁国人,这反映出鲁国人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鲁国人为汪踦举行葬礼,还反映出公叔禺人和汪踦牺牲后,鲁国人打得非常英勇,终于打退了入侵的敌人,解除了国家的危机,鲁国人才有可能举办公葬。这也说明公叔禺人和汪踦的牺牲是有价值的。

鲁国人要以成人的丧礼对一个孩子进行公葬,这毕竟是一件新事,就去请教孔子。孔子说:"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不亦可乎?"孔子的意思是说,能拿起武器保卫国家的孩子,即使不把他当孩子看待,用成人的葬礼举行公葬,不也是应该吗?孔子是儒家的权威,他的话自然很有分量。文章到此戛然而止,简洁有力,又深化了主题。

"历史是当时的新闻,新闻是未来的历史。"读一读《战于郎》这篇当时的新闻,揣摩它深于炼意、精于选材的写作特色,这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把新闻写得短小精炼些,不是很有启发吗?

注释:

①郎: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附近。

②公叔禺(yú)人:鲁昭公的儿子。负杖: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解释为"把杖?(扁担之类)放在颈上,两手扶着,等于今天的横挑。"

③使:役使。之:代词,指人民。病:劳苦。

④任:指赋税负担。

⑤君子:指上层贵族统治者。为:筹划。谋:计谋。

⑥士:指下层贵族统治者。死:指为国牺牲。

⑦重:当作"童",儿童。汪踦(qí):人名。

⑧殇:未成年(不满二十岁)而死称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