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服第一吸血鬼视频s7:高中政治做单选题的方法有哪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5:15:39
答案不要太短 也不要太长 打印出来的话 一两页就好了 谢谢

解,就是讲解,解疑,解题答问。也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解教材之疑,解教师设疑,解学生质疑,解作业之疑。“解”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解”的能力直接制约着学生学的能力。教师解得明白,解得深刻,解得透彻,解得形象,解得艺术,学生就会听得清楚,理解透彻,学得灵活,记得牢固,用得准确。下面谈谈笔者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解”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一、用哲学思维法“解”

教学中讲述政治概念、观点、原理,引导学生解答有些问题时,利用哲学上关于联系、两分法、两点论、抓主要矛盾、分清重点、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和支流等哲学思维去解决问题(包括解决哲学问题),让学生容易抓住问题的实质。

例如考因果联系特点的同一个单选题,选项中分别出现了因果联系的“先行后续关系”和“引起被引起关系”两个特点,而教材上讲的是“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既是先行后续关系,又必须是引起和被引起关系。”学生对此犯难了。此时我讲:做单选题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选择最优,那么,这两个特点谁最优呢?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最“特”)呢?通过引导分析后选择了后者,因为“引起被引起关系”最能体现因果联系的特点。

又如学生对教材中:运用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的观点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题,普遍认为没有看到内因的作用,因而判断其完全错误。对此,我引导用两分法、两点论的观点去分析,让其懂得了它既看到了外因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又指出了它又只看到了外因的作用,而没有看到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因而,又是片面的。这样分析才是全面看问题的观点。

二、用数学思维法“解”

政治课理论性强,内容抽象难理解,教学中恰当应用学生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讲解有些知识,会具体形象,学生容易理解,能省时省事,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如讲一些概念的含义、理解一些政治观点和原理,可以用数学上讲的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充要条件的知识来分析讲解;需得出某些结论性的政治观点和原理,可以用数学上的列举法、归纳法、穷尽法、综合法等方法来证明;需证明有些政治观点和结论是错误的,直接说明有困难时,可以用数学上的反证法、递推法、逆推法、换元法等方法证明;讲有些概念的关系,可以用数学中集合的知识来分析说明等等。

学生学了“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哲学原理后,考试出现了这样一道单选题:

政治文明不是一个新名词,马克思早就提出了政治文明问题,但在党的第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却是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问题,这体现了:A、B(略)C、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

学生答题时没有认真分析“不是新名词”、“早就提出”、“十六大第一次提出”等条件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而是只看到“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之间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原理,因而普遍选D项。当指出答案应该是C项时,学生都不理解,就连平时在班上基础最好的同学也振振有词地说:肯定应该选D项。

这时,我运用数学知识讲:“具体的统一”就是要求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当地”是就空间位置而言;“历史的统一”就是要求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当时”是就时间顺序而言。如果用数学上的“坐标法”来表示,空间和时间分别为坐标的横轴和纵轴,“当地”可以由过去、现在、将来描绘出一条直线;“当时”可以由本地的当时、无数个外地的当时描绘出一条直线。“当地”就空间而言是矛盾的特殊性,但它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一条直线,无法确定是直线上的哪一个点,也就是无法确定是什么时间的“当地”;“当时”就时间而言是矛盾的特殊性,但它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一条直线,也无法确定是直线上的哪一个点,也就是无法确定是什么地点的当时。如果“当地”与“当时”这两条直线相交,它们就有一个确定的唯一的“交点”,这一交点就是主观与客观的最佳结合,也就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样C项不仅包含了D项的寓意,而且也最符合题的主干,因此,选C项比选D项更正确。

我这样一讲,学生消除了困惑,表现出了口服心服的感觉,其中,基础最好的一名同学还自言自语地连声发出“太好了”、“太好了”的叫喊。

三、用逆向思维法“解”

政治课有些观点和原理虽然本身正确,但其逆命题或推论不一定正确,学生习惯于从“顺向”思考理解,不善于从“逆向”思考、比较,这样经常出现认识上的片面性、误区和错误。诸如下面列举的一些问题,如果教师讲解善于引导学生去逆向思考、判断,分析其逆命题或推论,学生就会较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原理。

如:商品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世界观不等于哲学;主观符合客观,但不是主观等同于客观;发展是变化,而变化不等于发展;发展是质变,而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化学性质改变是质变,但质变不一定是化学性质改变;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但质变并不都是量的增加而引起的;新事物是后出现的,但后出现的不一定是新事物;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并不是说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国体决定政体,不等于国体相同政体就相同;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但不等于实行宗教自由政策等等。

四、用发散思维法“解”

发散思维是从一个信息源中导出多种不同结果的思维方式。它可以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刻。教学中引导“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法”,分析“一因多果”、“一果多因”,对同一时事热点问题分析其所体现的经济、哲学和政治学原理等都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思维受局限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适当发散。高一经济常识讲政府债券时,教材说“风险最小,安全性最好。”为了让学生全面理解,思维不局限在新中国发行的政府债券狭小的范围内,我问:能不能用事例说明政府债券也有不安全的一面?学生讨论在我预料之中,以新中国发行的国库券等为例,只说明“信用度高”,思维跳不出新中国政府债券的范围,谈不出有风险的例子。这时,我列举了国民党败逃台湾前,在国统区发行了很多政府债券,其跨台后,给债权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同时,我又讲了当天网上的消息:美国人想通过中国政府和法定程序讨还90年前袁世凯发行的政府债券,中国人民政府拒绝还债,因为连国民党政府都没有认这一笔帐,新中国的人民政府更不该还这一笔债。这一讲,学生的思维发散开了,准确全面地理解了这一知识点。

有些知识有一定难度,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思维发散,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理解。在讲我国“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时,我设计了三问:①从我国税收的来源看,如何理解我国的经济基础要以公有制为主体?②为什么要努力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③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我国的农业发展?在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时,其思维得到了发散,把我国税收的主要来源与学过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大力发展农业等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这样理解既全面又深刻。

又如:在讲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时,我问:①怎样从国家征收个人所得税去理解社会主义先富帮后富,从而实现共同富裕?②如果不通过征收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能全面做到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吗?随着教师的引导讲解,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充分发散,同时,也培养了迁移思维、聚合思维以及联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用立体思维法“解”

所谓立体思维,是在三维间,把事物与事物进行纵横联系和比较的一种思维方式。其特点是思维不受时空限制,对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去分析综合,能够比较全面地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高一经济常识讲“资源”问题,把其分为不可再生和可再生两类。但要讲清:从总的讲它们都是有限的。学生对不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无异议,但对可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就难以理解。于是我讲:“再生”要受时间、空间、规律等因素的制约。如森林资源,生长有其规律,需要时间、土地等条件,时间受限,土地资源有限,这些决定了森林资源总是有限的。又如,讲“税收的性质”,需要向学生讲清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制度的税收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这两个“不同”也需要引导学生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立体思维分析。

高二哲学讲“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但不等于说每个人的意识随时随地都是正确的”时,学生问:既然是正确反映,为什么不是随时随地都正确呢?我讲:“随时随地”可理解为“时间和空间”。如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对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祖国统一问题,无疑是创造性思维,是正确的。如果在社会历史条件比较复杂(分析略)的建国初期提出这个问题正确吗(生:不正确)?为什么在八十年代提出就正确呢(生:社会历史条件已经成熟)?这就是时间关系;“两制”是指在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如果交换过来行不行呢(生:不行)?这就是空间问题。因此,意识的正确反映要受客观时间和空间的制约。这样讲,学生的思维驶聘于时空之间,不仅问题解决了,而且思维也放开了。

六、用事例对比法“解”

政治课中的有些问题,就是论事地直接去讲,很抽象,不容易讲清楚,效果不好。如果选择一个恰当的事例对比讲其道理或重要性,效果就会大不一样。

高二哲学讲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时,指出道德素质是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学生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是老话题、空的、假的、软的,甚至有同学说法律还可以吓人,道德连人都不能吓。为了解决学生的认识问题,我以法律为例讲:社会的发展就象人走路一样,是靠道德和法律两条腿前进。在某种程度上,道德比法律更重要。第一,从产生的时间看:道德有源远流长的文明史,有人类社会就有道德产生,它不仅比法律在先,而且居主;法律却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渐渐发展起来的。第二,从约束人的主体看:法律属于他律的范畴,具有强制性;道德属于自律的范畴,主要靠人的自觉性来体现。第三,从约束人的作用看:法律和制度不是万能的,不能涵盖一切,一个从法庭上向儿女讨回赡养费的老人,其晚年生活是绝对不会幸福和快乐的;有了道德的儿女,父母就不会上法庭,也不会担忧晚年生活无着落,所以道德的自律比法律的他律作用更大。第四,从约束人的行为范围看:法律只是约束人们不做违法之事,惩罚做坏事之人,法律没有规定禁止的事就可以为,但从道德角度讲有些事就不能为。道德是支配人做好事,属于主动利他性意识。因此,道德比法律约束人的行为范围更广、更宽。社会的进步仅靠法律和制度还不行,在很大程度上要靠道德来营造和调节,要靠德治和法治齐头并进。学生听了讲解认识偏差得到了纠正。

既然是单选题,就要好办多了。首先是概念,书上黑体字标出的概念一定要记清楚,其他有材料的题,主要选择与咱们平常价值观一致的,不要选极端绝对化的选项,一般不对。

先用排除法啊
政治常识里的好多都是靠概念就可以搞定的!把黑体字看看就行了~~
哲学的有的比较难,需要把哲学常识好好理解了
经济常识的选择题都比较简单的~~看看概念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