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远 中石化西北局:古代中国为什么对外来的佛教情有独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5:32:34
古代中国对外来的佛教情有独钟,进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佛教文化。
但是后来基督教天主教等进入中国,却受到了中国大多数人的排斥。要知基督教在西方也形成了它别有风味的基督教文化呀。
请问中国人氏为什么排斥基督教而喜爱佛教?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在此只能简单说一点:

佛教进入中国最早是在汉代,第一次兴盛时期在两晋,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而且士人好谈玄论道。佛教关注形而上的问题,正好迎合了世风。此外佛教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生为什么有这么多痛苦”,而处与两晋、十六国时代的人们饱受离乱,容易对此类问题产生共鸣。

佛教第二次兴盛在唐代,玄奘领导了大规模的译经活动。唐代也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人们对本民族的文化十分自信,同时又兼收并蓄,包容各种宗教,不仅是佛教,还有摩尼教、景教(基督教的一支)、伊斯兰教等等。

当然佛教也经历了三武一宗的灭佛运动,然而到了宋代,佛经翻译基本结束,而佛教的本土化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开始。禅宗、净土宗的兴起,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两个宗派完全是佛教汉化的结果,其仪式简化、由强调戒律、仪规转向强调内心的开悟或者强调他者的救赎。同时,佛教和道教、儒家逐渐合一,到明代形成了三教合流的状况。此时,已经很难说佛教是一种外来的宗教,而更像是中国人征服了佛教,使佛教成为千真万确的本土信仰了。

基督教进入中国,在近代以前共有三次。

第一次为景教入华。在唐代。当时被当成与佛教类似的宗教,受到礼遇,尤其是在武则天时代。可参考西安碑林《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但终究影响太小,于唐武宗灭佛时受到致命打击,却无佛教深入人心,未能复兴。

第二次在元代。天主教入华。孟高维诺在当时的大都开教,受到元代统治者的欢迎。然而由于当时天主教主要走上层路线,也就是说,归化的信徒主要为蒙古贵族。当明代驱逐蒙古之后,在汉人中就没有任何天主教的留存了。

第三次在明代。就是大家熟悉的天主教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等人入华。一直延续到雍正全面禁教为止。这一次天主教入华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耶稣会士主导之下,传教士被要求学习汉语,熟悉中国儒家文化,结交儒生、士大夫官员,并在很大程度上适应中国礼俗,如将拉丁文“Deus”(即英文God)翻译成中国上古典籍中本来就有的“上帝”一词,并认可中国人祭祖、祭孔等。但也造成了很多争论。如耶稣会中的另一派认为如此的妥协有损于教义的纯洁,反对适应祭祖祭孔。同时,另一些传教团体如道明会、方济各会等主要向下层民众传教的修会,由于非常熟悉中国人迷信的传统,也坚决反对耶稣会的适应政策。因此引发了著名的“礼仪之争”。“礼仪之争”的结果是,罗马教廷最终裁决禁止祭祖祭孔,并派使节来华宣布决议,最终触怒了康熙帝,使康熙帝对天主教的好感无存。雍正即位后由于传教士曾参与康熙死后的夺位之争,对天主教本无好感的他宣布全面禁教。一直到1840年后,在舰船厉炮的殖民主义者打击之下,清政府才宣布开放传教。(1844中法黄埔条约)

回到问题,我的感觉是:
在近代以前,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基本上是在“夷夏之辨”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中国人认为华夏文明是一定胜过其他文明的。而其他文明(也就是“夷”)的宗教进入中国虽无不可,但绝对不能对华夏文明指手画脚,尤其是不能告诉中国人华夏文明不如这些“蛮邦”文明。佛教的进入基本上走了完全适应中国文化的路线。因而最终形成了与印度佛教风格迥异的汉传佛教。但在天主教这样一种非常严格的宗教系统眼中,教义的纯洁性与传教的成功两者,肯定是前者更重要。可以设想,若天主教在明清没有引发礼仪之争,走完全适应的路线,可能最终形成的基督教文化会与欧洲很不相同,例如在民间我们至今还可见到画得宛如观音娘娘的圣母圣子像。但在欧洲传教士、罗马教廷的眼中,这是非常成问题的。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绝对无法容忍崇拜其他偶像,是非常严格的“一神教”,这与佛教很不一样。(佛教在教义上应该不属于多神教,但也不属于一神教。佛教希望人们破除执念,以达到解脱人生痛苦的境界。因此对其他宗教的存在与活动并无先天恶感,除非其他宗教先起而攻击佛教,就像晚明天主教对佛教的攻击,也曾引发了佛教很大的反击。)

当然,从一个无信仰的现代人角度看,宗教之间的融合是很有利于世界和平和人与人相互理解的好事。

因为佛教的根本教义与中国的思想相同所以才会这么快被中国人接受,因为中国的儒、释、道都是建立在孝道上的所以佛教才会在中国发展起来。因为基督教的教义不准崇拜偶像这一条跟中华文化相抵触其实是天主教,并且祖宗牌位也属于拜偶像所以在中国才会被排斥,在后来天主教改变来教条认为以偶两种拜一种是只能给天主的朝拜,而另一种是给前人的敬拜所以是不一样的,中国改变融合别的宗教的能力是世界上最高的,至于为什么中国人喜欢佛教而不喜欢基督教楼主应该心理明白拉吧。

因为佛教讲述的是宇宙间的真理。

真理是禁得住考验和推敲的。

中国人热爱真理,不推崇迷信,因此,对佛教情有独钟。

深入研究中国佛教史就可以看到,如果没有禅宗,中国佛教是难以承受唐武宗灭法运动打击的。在那次遍及全国的灭法运动中,佛教在中国,除禅宗外的所有宗派都全军覆没了。这些宗派,失去了寺庙、寺庙经济和经典文化的支撑,就难以有生存能力(印度后期佛教也是如此)。事实也是如此, 唯识、三论、天台、华严、律宗和密宗在那次打击之后就一蹶不振,有的便永远地消失了。只有六祖大师开创的禅宗,不仅安然度过了这一劫难,反而如雨后春笋一般迅速发展,在灭法运动后的几十年间遍布全国,取得了中国佛教的主导地位。所以,如果没有禅宗,佛教在中国的生命能否延续至今就成了问题。而历史本身也表明了,唐末灭法这一千多年来,中国佛教的发展,主要就是禅宗的发展(不包括藏传佛教)。正是因为禅宗结合了中国文化的实际,所以才有如此绵长、如此辉煌的发展,也才有今天播及欧美世界的能力。
大家知道唯识法相这一宗派。玄奘大师到了印度,在那烂陀寺求学,这可是印度当时的最高学府。在留学期间,玄奘大师几乎学尽了印度佛教,并且成就超越了他的老师,成为印度当时最优秀、最权威的大师。梁启超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千二百年前的留学生》,讲玄奘大师在印度备受尊重,全世界当时像玄奘大师这样的留学生是没法找的。当时印度有两个部落,为了争取玄奘讲经而大动干戈。玄奘大师在中国译经,成就是超越前人的,不论文彩和逻辑,其严密、庞博和系统,是前人无法比拟的,在中国也曾轰动一时。唐太宗对他极为尊敬,曾集王羲之的字为玄奘作了那篇有名的《三藏圣教序》。但玄奘大师所传的法,也就是唯识宗,在中国只传了四代,以后就传不下去了。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传不下去呢?其主要原因,就是其学术方法与中国人不那么融合,中国人喜欢简洁,对繁琐的印度经院哲学不感兴趣。今天的学者们,若读那套经论,同样会感到头痛和不耐烦。所以除极少数专业学者之外,大多数僧人、士大夫是钻不进去的,遂难以产生大的社会影响,也难以在社会中、在民众中普及。所以唯识宗只传了四代就销声匿迹了。三论宗、密宗也是这个原因,当然还有上面提到的唐武宗灭法这个因素。
诸宗消沉,禅宗独盛的原因是什么呢?大家知道,禅宗的旗帜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由于禅宗在当时没有寺院,寺院经济及经典文献上的包袱,唐武宗灭佛几乎毁坏了全国的寺院和典章文献,但却没有伤到禅宗的一根毫毛;同时,禅宗的方法简捷可行,与传统的儒道思想方法不相矛盾,并能贯穿和深化儒道思想,易为士大夫们接受,有普及性;另外,禅宗本身含摄了佛教的全部精义,有蓬勃的生命力,一个禅者本身就是一粒种子,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可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禅宗的这些特点,较其它诸宗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遂使它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和主体。
禅是印度语,有净虑、思维修、定等多层含义。大乘佛教讲六度万行。中国佛教在此基础上又归纳为戒、定、慧三学。戒是约束,定是收心,在此基础上引发智慧。有了智慧,就可以断除无明,超越三界而成佛。
以印度佛教而言,“禅”、“禅那”就是禅定,思维修、净虑。其功行和含义是扫除精神中的杂质,进入最优越的思维程序,并且把精神中的“力”集中起来,对所研究的对象加以深切的关注和体会。禅与般若的智慧是并行的,与戒一样,是单独的一个学科,它们的统一是在修行者的更高层次上。这里的禅,还不是禅宗之禅,要知道,在印度佛教里是没有禅宗的。
禅宗既然是佛教里的一个宗派,为什么要称自己是“教外别传”呢?禅宗产生于佛教鼎盛的盛唐,当时天台、唯识、华严、三论几大宗派在学术上极为繁荣,是中国佛学的黄金时代。禅宗认为这些派别都是通过语言文字、善于使用逻辑思维来阐扬佛教的,故称之为“教下”。而禅宗自称为“宗下”——宗者,万法归宗也。禅宗认为,这些讲经释论的人,说的是空头理论,听起来头头是道,但具体个人却往往在戒定慧上功行不够,教理愈演愈繁,学习者个人的体验证悟并没有多少。禅宗针对这种状况,就特别强调修行的实践,并在其中了生脱死,当下解脱,顿悟成佛。禅宗认为这是佛法归宗之处,所以特别加以强调。如教下常讲“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这应该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阐述呢,还是为人直接在“转”“圆”上用功呢?禅宗强调的是后者,并在实践中总结出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所以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形成了一个专题。http://www.hhfg.org/fjyj/f117.html#p0

佛教于西汉末年由印度传入我们中国,由于当时的民心动荡,民不聊生,土地兼并严重.佛教的传入,它宣传完全的服从和讲求来生的幸福,宣扬今生的忍耐.所以它一传入就为当时的统治者所利用,大肆地宣扬和倡导大家信奉佛教.而且佛教的隐忍和服从谦让和虔诚善意的思想又刚好和我们伟大的儒家思想不谋而合,所以大家接受比较快而且乐于接受.但是西方的基督教传入我们国家的时候已经是清朝时期了,中国历经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各种顽固的封建腐朽落败的思想已经是根深蒂固地植在当时中国人的心里.基督,它宣扬崇拜的是上帝,耶稣.而中国的皇帝是天子,是黄天之子,是上天之子,所以不论是皇上还是一般的平头老百姓对基督一直持有排斥的态度.加之,当时的传教士逼信奉基督的中国百姓不许记拜自己的祖先和孔孟之道,所以导致所有的中国人都接受不了.雍正皇帝还曾经下令驱逐西方的传教士呢!我想这就是原因吧.

我不是知道很多,但是我知道因为天主教/基督教是伴随着各国列强的侵略来到中国的~~所以中国人把枪炮说成是物质上的侵略,把天主教/基督教说成是精神上的侵略,所以有些人到现在还在抗拒天主教/基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