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馄饨馅的做法图解:琵琶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56:21

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中国秦朝出现。
大约在秦朝,开始流传着一种圆形的、带有长柄的乐器。因为弹奏时主要用两种方法:向前弹出去叫“批”,向后挑起来叫“把”,所以人们就叫它“批把”。后来,为了与当时的琴、瑟等乐器在书写上统一起来,便改称琵琶。
到了南北朝时,从西域传来了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条弦的乐器,有人就把它和中国的琵琶结合起来,改制成新式琵琶。在演奏方法上,改横抱式为竖抱式,改拨子拨奏为右手五指弹奏。经过不知多少艺术家的改进,才成为如今的四相十三品及六相二十四品的两种琵琶。
【资料来源】http://baike.baidu.com/view/9360.htm

“琵琶”二字,是从秦代筑长城的时候起,有模拟弹乐器上所发的音而得的状音字,在一个位置竖放或斜放乐器上,"琵"是模拟向左弹所得的音,“琶”是模拟向右弹所得的音。在较古的时候,凡用类似方法弹奏的乐器,都叫"琵琶"。所以在那时候,"琵琶"是多种乐器的总名,连现在的三弦,琵琶,阮,月琴都包括在内,后来同类弹乐器中的每一个有了专门的名称。琵琶这一名称变成为现在这样的一种琵琶所专有。琵琶在唐代被视为主要的乐器,当时的大曲,常以琵琶开始,现在琵琶在中国的中部和南部的民间仍相当流行,主要用来在伴奏说唱伴器合奏的,它也有着很多独奏的曲调。
??现在琵琶上依着曲调的不同,有着好几种定弦方法,其中最普遍的是"正调"定弦法,四根空弦由左而右,依次定为A,D,E,A四个音,即D调的5,1,2,5四阶。宋代沈括(1030-1094)曾得到《唐贺怀志》琵琶谱一册。序文中说"琵琶八十四调,内黄钟,太簇,林钟宫声,弦中弹不出,须管色定弦。其余八十一调,皆以此三调为准。这就是说,琵琶上定弦,是用管定黄钟,太簇,林钟三音,亦即1,2,5三音。可见唐代的定弦法直到现在亦没有改变。――摘自1959年编著的《中国历代乐器说明》
??琵琶的制作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工艺流程很完善了,根据要求的不同,普及品为白木,中档品为红木,高档的为老红木,血檀,紫檀。琵琶枕有檀树,红木,牛角。琵琶镶有胶木,红木,牛骨,牛角等。琵琶的头花有塑料,牛骨等,面板为泡桐木,根据要求的不同挑选面板料。琵琶的制作工艺日益的提高,在音色的基础上,外观的木工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制作者的木工技艺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的专业民乐已不仅是以器乐的标准来衡量,更是用艺术工艺品的要求来衡量了。
琵琶的分类
??五弦琵琶:汉魏之交,由西域乐人经“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我国。最早的记载见于《隋书·音乐志》。公元五六世纪时盛行于中原。后来又流传到我国的南方。自南北朝至隋唐的500年间,五弦琵琶盛传不衰,并成为隋唐九、十部乐中西凉、龟兹、天竺、疏勒、安国和高丽诸乐的主要乐器。在唐代张祜 、白居易等许多诗人的作品中都有对五弦琵琶的描绘,五弦琵琶的构造和古老的四弦曲项琵琶大致相同,到了宋代教坊己经不见使用,而被四弦琵琶所取代。
南音琵琶:琵琶经过历代的流传,在外形式样、规格和演奏姿势等方面,都有程度不同的改变。而南音琵琶则是因演奏民间音乐“福建南音”而得名。琵琶自唐代发展为竖抱,但福建南音一直保持古老的横抱姿势,因而又有“横抱琵琶”之称。南音琵琶流行于闽南和台湾一带。是演奏福建南音的主要乐器之一,在乐队中起着指挥作用,和南音洞箫配在一起,共同演奏乐曲的旋律,使清淡、委婉的福建南音,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响琶:在琵琶的基础上,将原来仅起音响反射作用的背板改薄,使之能够振动,缚弦也改为能上下移动,以增大琴的音量,并能采用大提琴的定弦法。它可以参加乐队演奏,最适于弹奏现代题材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
月琶:具备月琴和琵琶两种乐器的优点,可以按琵琶的传统方法来定弦和弹奏,也可采用小提琴定弦法和使用小提琴弦。“月琶”的发音比月琴铿锵有力,音量宏大,音质纯净,音色清脆、饱满而透亮、最适合与京胡合作为京剧伴奏。
高音琵琶:琴身右上部为新月形,腹面上开有音孔和音窗,琴内音柱可调,发音比一般琵琶高一个八度,高低音平衡,音色动听。
电琵琶:外形上保持了原琵琶的民族风格,只在琴箱面板上装了一些电器元件,拾音器置于靠近缚弦的琴弦下面,通过电磁感应把琴弦的振动转变成电讯号,然后经扩大器和扬声器发出声音来。为避免由于共振而造成的混响,电琵琶增加了面板的厚度,减小了共鸣箱的容积,使音质更为纯净。电琵琶的音色柔润优美、晶莹剔透,具有丰富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