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14装备幻化任务在哪:有没有关于乒乓球运动员李平的相关信息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8:44:41
怎么找都找不到

1979年,从第35届平壤世乒赛上归国的中国乒乓球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时任中国男队主教练的李富荣更成了人们议论的中心,群众的批评信纷至沓来。近二十年来,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世乒赛的战绩一直不错,在中国球迷的心目中,中国乒乓球队就是一支冠军的队伍,拿亚军都意味着失败,男线全面败北的35届世乒赛,更被认为是一次"惨败"。一位球迷甚至给李富荣寄来一只剪成圆形的鞋垫,并附信说"这只鞋垫是奖给你的勋章"。

面对这些来自群众的尖锐批评,中国乒乓球界"知耻后勇",将来自各界的压力化为了奋斗的动力。大家认识到,35届世乒赛男队失利的主因就在于打法缺乏创新,此外,面对以匈牙利为代表的欧洲两面拉弧圈球结合快攻的凶狠打法,我国的直拍快攻被动防御太多,主动发力进攻太少,针对这些弱点,中国乒协重新调整组织了集训,誓打翻身仗。谢赛克、蔡振华、施之皓和江嘉良就是这时候被选入国家队的。

谢赛克当年17岁,正手发力对付弧圈球的技术独树一帜,自己也能拉出旋转较强的上旋球,加上发球不错,又占了"左撇子"的便宜,具有一定的实力和威胁。

蔡振华是左手横拍进攻型打法,他刚开始打球时是以防守为主的削球手,改成攻击型打法后,使用的仍然是打削球时用的防弧圈胶皮,从而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打法。

自1979年冬训起,在加大训练强度和密度和同时,男队的教练还特别注意加强难度和结合实战,提高了运动员应付最困难局面的能力。1980年冬训时,蔡振华腰部扭伤,为了参加第36届世乒赛,他每天在领队沈积长的陪伴下忍着腰痛慢跑一万米,坚持了20天后,伤痛终于减轻,可以正常训练了。在35届世乒赛上因体力不支而弃权的的郭跃华把增强耐力作为备战36届的训练的点,在夏天的一次训练中,他因流汗过多休克过去。

1981年4月,第36届世乒赛在南斯拉夫诺维萨德开幕了。在男团比赛中,中国队与匈牙利队分别以全胜的战绩闯入决赛。匈牙利队出场的还是上届团体赛的原班人马:克兰帕尔、盖尔盖伊和约尼尔,中国队则派出了三位小将:谢赛克、蔡振华和施之皓。前五盘,施之皓独丢两分,中国队以3:2暂时领先,关键的第六盘,由蔡振华对阵盖尔盖伊,第三局打到15平,蔡振华手握发球权,连得5分,盖尔盖伊只得摇头认输。第七盘谢赛克对阵克兰帕尔,谢赛克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两局,为中国队夺回斯韦思林杯拿下最后一分。

仅仅用了两年的时间,男队打翻身仗的夙愿就实现了!当"中国CHINA"的字样再次铸刻在斯韦思林杯上时,两年来所有的辛苦都被幸福冲刷得一干二净。

我国女队在本届世乒赛上参加团体赛的阵容是:张德英、曹燕华、童玲和齐宝香。老将张德英是近台快攻打法,曹燕华和齐宝香是快攻结合弧圈打法,童玲是横板防守结合进攻打法,她们可以根据外国队的不同情况来排兵布阵,充分发挥己方特长。在决赛中,中国女队以3:0击败韩国女队,自第33届世乒赛以来第四次蝉联考比伦杯。

男队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女队成功卫冕,中国队在这届世乒赛上打了个开门红,在之后的比赛中,中国队一鼓作气,拿下了五个单项的所有金银牌:郭跃华、童玲分获男、女单打冠军;蔡振华/李振恃获男双冠军;张德英/曹燕华获女双冠军;谢赛克/黄俊群获混双金牌。

一支队伍在一届世乒赛上囊括七项锦标并包揽五个单项的冠亚军,这是世乒赛史上空前的奇迹。中国队在36届世乒赛上大获全胜的消息迅速传遍全球,世界为之震惊,中国队用七枚耀眼的金牌向世界宣告:中国是不折不扣的乒乓强国!

中国队在36届世乒赛上创造的奇迹是中国队员两年刻苦训练的成果,是中国乒乓球队的骄傲,也是工作在中国乒乓球界的所有教练员的骄傲。没有各省市基层体校的培养,没有无数基层教练的辛勤耕耘,没有举国体制和层层选拔制度,也就没有中国乒乓球队这支富有战斗力的集体。36届世乒赛中国队女团主要成员之一齐宝香在成为世界名将后,给她的启蒙教练、河北省体校教练唐银生、李平之写信说:"没有您从小以我的培养,我能有这一天吗?"唐银生和李平之在训练方面有一套独到的经验,几十年来,河北队向国家队输送了郗恩庭、李景光、齐宝香、耿丽娟、牛剑锋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直到现在,郗恩庭等人还恭恭敬敬地叫他们"老师"。正因为我国乒坛有千百个象李平之、唐银生这样的优秀基层教练,中国乒乓球队才能不断地涌现出优秀的运动员,才能世界大赛上屡创佳绩。

36届世乒赛的全胜战绩确立了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乒坛的霸主地位,而且在之后的数年间不可撼动。从1983的东京到1985年的哥德堡,再到1987年的新德里,处于中兴阶段的中国乒乓球队在这三届世乒赛上充分展示了自己的非凡实力,每届世乒赛都只有一项失手,摘得了三届世乒赛总共21项锦标中的18项,而南斯拉夫的舒尔贝克和卡列尼茨、瑞典的阿佩伊伦和卡尔松、韩国的梁英子和玄静和分别摘走了37、38届世乒赛男双冠军和39届世乒赛女双冠军。

成绩固然光彩夺目,但进入八十年代末,中国男队的隐忧渐渐显现出来。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欧洲乒坛的老牌劲旅虽然已渐渐没落,但以瑞典队为代表的新兴贵族实力日益强大,对中国队形成了威胁。起源于欧洲的横板弧圈球打法渐渐成为世界乒坛的主流,而中国传统直板快攻打法劣势也一点点暴露出来:只能近台不能远台,只能打前三板不能相持。

此外,中国男队的人才储备也不像八十年代初期那样丰富,相反,还呈现出一些青黄不接的态势。老将如江嘉良、蔡振华竞技状态已大不如前,而王浩、马文革等一干年轻小将的实力还不足以征战世界大赛。

1989年3月,隐患重重的中国队来到了多特蒙德第40届世乒赛的赛场上,这是30年前容国团为中国夺取第一个世界冠军的地方。中国队这届世乒赛的男团的主力阵容是江嘉良、陈龙灿和滕义,在决赛中,他们0:5惨败给瑞典队,失掉了已保存八年之久的斯韦思林杯。不仅如此,团体失利的中国男队在单项比赛中也未能用最终的胜利来捍卫"世界乒坛霸主"的尊严,男单、男双和混双冠军也分别被瑞典队、德国队和韩国队夺得。

这届世乒赛的男单冠军是瑞典的瓦尔德内尔。经历了37、38、39届世乒赛失败的洗礼,瓦尔德内尔成熟了,他终于在第40届世乒赛上一飞冲天,在此后的十余年间,瓦尔德内尔一直是横亘在中国运动员前的一座大山。

仿佛十年前的历史在这里重演,但今天的现实更加残酷,在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届世乒赛上,中国男队输得只剩一条裤衩,而在这八十年代的最后一届世乒赛上,中国男队竟连混双冠军也没有拿到。中国乒乓球队意识到,我们一直奉为尚方宝剑的直拍近台快攻技术落后了,在欧洲两面弧圈结合快攻的大力围剿下,只有创新,才有生路,只有创新,才有活力,只有创新,才能延续中国队过去的辉煌。十年前的中国队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在八十年代的第一届世乒赛上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并且创造了包揽全部金牌的奇迹,如今处在同样困境的中国队还能与十年前一样用最短的时间再创造一个奇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