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传人闯都市有绿?:历史上真的有藤甲兵吗?如果有,藤甲真那么厉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4:31:12

寻找藤甲兵

  2005年春节前夕,我们摄制组来到一位神奇的彝族老人家里。一段神秘之旅就从这位神秘老人的家中开始了。

  王均:原来我见了照片。这个(仪式)十二年才舞蹈一次。解放后呢,以前的封建迷信都不搞了。解放后我就见到过一次,我就见到过这一次的照片。

  这个挺沉的,行吗您觉得?挺重的,大约有十斤左右吧。

  王均:打仗的时候这些就表示威武,这挂着兽牙,勇士。挂件就像那一类。牙齿挂着就是……

  我们正在拜访的这位神秘老人叫王均,他是1000多年前南诏国王族的后裔。在他的心里,一直有个挥之不去的愿望,因为十多年前,他曾经见过一张真实的照片,表现了一千五百多年前诸葛亮大战藤甲兵的故事。那么当年的藤甲兵现在还会存在吗?

  王均:部落并未消失,文化也未消失,文化是继续发展的。

  古老的藤甲兵文化就如同这件蓑衣一样,随着生态和社会变迁,如果不被珍藏起来就可能永远消失了。就像编制这件蓑衣的草,坚韧得如同动物的皮毛,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同样品种的草了。那么,藤甲兵经历了1500的历史变迁,他们只有被珍藏起来才有可能保留至今。

  王均:舞蹈起源于三国,诸葛亮征南蛮。任何人还没有拍过。那么请我鉴定,我看就是三国时期的舞蹈了。

  藤甲兵就是用藤子,树藤,特殊的树藤把人网罩起来,作为战争的舞蹈。带着面具,面具是木头的面具,拿着武器跳舞。

  谢谢您!回头再来啊!

  好,再见!再见!

  从那张老照片王老先生感到,一千多年前的东西还在云南的某个地方保存着!因为年代久远,当年照片上扮演“藤甲兵”的老人们,大多已经去世。王教授作为一个彝族的长老,决定亲自带我们去寻找。

  我们首先来到了陆良县三岔河一带。

  张老师:这就是三岔河。

  贾向云:三岔河的边。这个古道就是沿着这个沟往上走,形成Z字形地往上延伸。翻过那个山就到了师宗县。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笔下诸葛亮大战藤甲兵的故事就发生在云南的陆良县。秦汉时期修筑的入滇官道,就是在这附近的古道的基础上修筑的。因为山势险峻,道路只能修成五尺左右宽,所以史学家们把它就叫五尺道。从四川宜宾到云南陆良,中原内地历朝历代的君王就是通过这条著名的古道,让几十万汉军一次次远征云南。这其中最为曲折著名的恐怕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和蜀军大战藤甲兵的故事。实际上,当年除了孟获的部落以外,陆良地区同时存在着另外几个部落,较大的有孟氏、霍氏和爨氏。

  据史料记载,孟氏家族的首领孟获被诸葛亮抓了六次之后还是不服气,为了与汉军一赌最后的输赢,孟获从其它部落请来了杀手锏-藤甲兵。而藤甲兵首战蜀军,就大获全胜!这着实让诸葛亮大吃一惊。其实,陆良地区不仅是历代汉王朝、也是当地少数民族部落之间的必争之地。到了公元399年,霍、孟两大部落发生火拼,爨氏就成为最强大的势力。那么,藤甲兵是否来自当年的爨氏部落呢?为什么藤甲兵居然能让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屡次战败?

  在1500年前,云南的生态与现在迥然不同。原始森林中到处是藤类植物。藤条经过特殊处理,制成铠甲后坚韧无比。不仅刀砍不进,箭射不透,而且极为轻便。而经过油浸的藤条还不吸水,过河时就像是皮划艇和救生衣。所以对于诸葛亮来说,当时的藤甲兵就是极为精锐的两栖作战部队。虽然诸葛亮最终用火攻打败了藤甲兵,但是,骁勇善战的藤甲兵还是得到了诸葛亮这位军事大家的敬重,以至于战争结束后,诸葛亮还特地举行了一次隆重的祭奠仪式来凭吊战斗中死难的藤甲兵勇士。

  在满是山地的云南,陆良是最大的高原平坝。陆良四面环山,中间是一大片平地,独特的气候环境使得这里成为五谷丰登的宝地。当年的五尺道可能完全被掩映在丛林灌木之中。历史就像是一场连续剧,当初中原军队杀进云南经过的五尺道旁,现在又立满了新的墓碑,而且墓碑就是用一千多年前古道上的石板雕成的。现在,古老的五尺道已经面目全非!而墓碑的主人已经不是藤甲兵的后代了。

  记者:那边富还是这边富啊?

  农民:这边富。那边是东山,半山区,种不出稻谷来。

  记者:那边种什么?

  农民:苞谷。荞。

  记者:您家祖上是哪儿人哪

  农民:我们家祖上是南京吊板柳树湾的。整个陆良(的人)都是从南京搬过来的。一句话就是:陆良人打得骂不得,都是亲戚。

  历史上,从中原内地往云南有过三次大移民,明代的这次甚至是整个村庄或小镇全都搬迁到了云南。象陆良这样的风水宝地,既是富庶的鱼米之乡,也是历朝历代的古战场。

  这个山洞就是一个古战场的遗迹。在山洞的岩壁上,隐隐约约的书法吸引住我们的目光。据说就在附近的小村庄里,还藏有国家一级文物大爨碑;上面的爨氏书法记载则爨氏家世。当年的藤甲兵很可能就是爨氏家族的士兵,爨氏家族会不会帮我们揭开藤甲兵的神秘面纱?

  我们的司机,他对寻找藤甲兵也格外感兴趣,他是云南省探险协会的创办人之一,还是汽车维修的专业的老师。

  我们的另一位专家是贾向云老师。她是考察云南古长城的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迁徙的历史和西南夷道、五尺道都做过详细的研究。独特的研究视角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注意。由于我们的摄制组有不同的专家从不同的视角考察藤甲兵,使藤甲兵的文化历史背景越来越清晰。

  贾老师:这个地方的彝族啊,每一年都要回到这个地方。他们的祖先埋在这儿,要回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发现有很多彝族火葬的罐,一摞一摞的。

  云南的路,似乎没有平的。幸亏有张老师高超的驾驶和维修技艺为我们保驾护航!贾老师告诉我们:诸葛亮亲征云南,平定其他大姓叛乱后,就“收其俊杰”为地方官吏,爨氏从此在云南中部称雄。而且,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大爨碑。

  贾向云:已经感觉到地理位置不是特别好,他们政府本来想把它搬走,搬到县里面去,但这个村里的村民不干。

  记者:为什么不干?

  贾向云:这是他们的神碑。这等于是他们村子的镇宝了,所以全村人是不准搬。

  据说:爨氏家族本是逍遥中原的汉人家族,自从南夷道连通了中原进滇的道路,他们扶老携幼,带着家当,一步步从古道上走来。在滇东一带定居下来后,变服而从其俗。在与当地少数民族的融合中,最终成了南中大姓,成了云南的统治王族。

  贾向云:孩子生病时敲下来熬水喝,治病啊。他认为这个是神药啊,他已经把这个碑当作神一样了。所以就把这个敲坏了,一块一块地敲坏了。

  在这个爨碑上详细记载着爨氏家族中的龙颜将军,在公元400多年时守卫爨氏家园的功绩。龙颜碑中的爨氏书法正是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融和的结晶。

  采访于西贤教授:爨是以汉文化为核心,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大家族;他们的书法填补了汉字从里书到楷书的空缺,在汉文化的发展始终占有里程碑的作用;也可以说:汉文化的中心曾经在爨氏时期,从中原转移到了云南。

  难怪藤甲兵能让诸葛亮肃穆起敬,因为藤甲兵的基因中既有中原汉人的筋骨,又有少数民族的血肉。今天人们在陆良,特地制造了一面宏大的雕塑墙,再现了当年爨氏家族和诸葛亮的蜀军英勇作战的场景。但是,藤甲兵到底是什么样子?就在我们急切地想看到活灵活现的藤甲兵时,王教授了解到一个彝族小山村正在准备过神猴节。而所谓的神猴就是藤甲兵!请在下期收看真正的藤甲兵的后裔。

有的,央视也报道过了,具体你可以参考一下:http://www.cctv.com/science/20050427/1003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