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武生存怎么分组的:求一个郭德纲的相声文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55:39
有关 中国相声五十年之怪现状 的
有文本就可以
据说说这段的时候,有好多观众都哭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文本——郭德纲、张文顺版
  剧场版

  郭:(上来先学张先生溜肩膀)
  张:这样遭罪
  郭:啊,是啊,那我这边儿(换个方向继续溜肩膀)对称,他好看
  张:哎
  郭:来的人不少,头一排都快坐到台上了
  张:你瞧啊
  郭:刚才啊,是我舅舅啊,老先生多坏啊,刘坏水儿他叫,说的一段儿双簧
  张:恩
  郭:让两位老先生下去休息一会儿
  张:对
  郭:换上我们爷儿俩来
  张:哎
  郭:大伙都熟悉,张文顺张先生,相声界的老前辈
  张:不敢当
  郭:自幼从艺,北京市曲艺团头一科的学员,那一班的大学长
  张:就我岁数大
  郭:是不是啊,北京市面儿上这几位相声名家,都是跟着您长起来的
  张:那会儿我十九他们十二三
  郭:是不是啊
  张:对
  郭:老前辈啊,干了很多年,后来呢,让团里开除了
  张:你提他干吗啊
  郭:现在这事就不叫事了
  张:那会儿叫什么
  郭:那会儿人封建啊
  张:你说你说
  郭:同学的家长们不干啊那会儿
  张:咱可说明一点啊,女学生,女同学可没意见
  郭:对对对对对
  张:倒霉倒在这帮老封建上了
  郭:有道理,有道理,得亏国家拦着您啊,要不然老艺术家早就成老流氓了
  张:咳
  郭:这是玩笑
  张:玩笑
  郭:相声前辈,张文顺
  郭:有认识我的有不认识我的
  张:恩
  郭:学生叫郭德纲
  张:对
  郭:相声界的一个小字辈
  张:恩
  郭:从七八岁开始学,到今年干了二十多年了
  张:怎么样
  郭:很对不起大家
  张:为什么啊
  郭:没有成绩啊,很惭愧啊,刨去我们家里的亲戚没人认识我啊
  从略…………

  本来我想给你贴原文,
  但是太长了,等审过了,黄花菜都凉了!

  详见: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95303/
  你有非著名相声网的ID吗?
  那里可能有纲纲的所有对口文本吧!

上面说了 文本我说说原因
原文:相声公社 ID:有关部门
有感于班主的《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

请尊重大众的选择

读了班主在《我叫郭德纲》里对“文化馆”事件的正面回应,深有感触,更加敬佩班主的为人。喜爱班主不仅因为相声说的好,最重要的是喜欢班主快人快语襟怀坦荡的性格,欣赏班主那股子不服气的劲头儿,欣赏班主建立在深厚功底之上的不服气。
本来不想再多谈班主,是想给班主一个平静,毕竟我们欣赏班主还是缘于班主的表演,我们更希望班主能集中精力创作演出。我知道,就这阵子媒体上下翻腾的“深度报道”,搁谁也得有点勇气面对。近日,我贴在论坛里的“说而优则仕”一帖不到一天功夫被斑竹删了,虽然我和斑竹几经理论,还是没能挽救回来,通过和斑竹交换意见,我能感觉到斑竹的压力,为了维护论坛的环境我也不再坚持。
这事儿刚完,三月八号我参加了一个座谈会,近距离地听到一位“权威人士”谈郭德纲现象,十分震惊,平时读报上网看到一些议论和报道,我并没觉得有问题那么严重,但是听了这位“专家”的言论以后我深为班主捏把汗,正巧,在班主办公室看到了“文化馆事件”,紧接着凑巧听了一段班主的“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完整版,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本来我被斑竹劝说的已经心平气和了,可还是忍不住再说两句,希望不要再删我的帖子。
这位权威专家在大家的期待中分几个方面谈郭德纲现象,非常肯定地说郭德纲现象是炒作,是那些“占据媒体重要位置的60年代在支撑”,表示班主的相声并不新鲜,都是些被解放初相声改革小组摒弃的糟粕,认为班主的相声就是为了迎合一部份人的低级趣味,很庸俗,对班主本人的评价是“底儿潮”,并列举了现在媒体恶炒的关于班主的所谓负面新闻,还不解气,不忘在班主私生活上暴了一把猛料,甚至于怀疑班主的年龄,在回答为什么还有听众欢迎班主时分析认为,班主的听众群多是六七十年代的青年听众,说这部分人是失于传统教育的一代人,传统文化观念淡薄,只知道猎奇,“听相声的都是些什么人?”言下之意,都是些“没文化”的人,末了,还不忘神秘兮兮地说,在反“三俗”倡议后,会有更大的后台将会干预,是否封杀也未可知。
这是这些所谓文化精英们一贯的话语霸权,一个“专家”,不是条分缕析地分析问题,有理有据客观公正就事论事地评价,提出积极的建设性意见,而是上来就武断地打压,依据的都是些陈词滥调,毫无新意。一直以来我都很费解这些所谓的专家们的行径,说得多,做的少,批评多,鼓励少,似乎他是某个专业的专家,若不下黑手阉割了这个行当酒无以证明他才是救世主。
整个谈话给人的印象是帽子棍子满天飞舞。
结合论坛删贴,班主回应“文化馆”事件,以及再次欣赏“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未删节版,深深地感觉班主面临的压力,更为班主捏把汗,因为以班主的性格,也许会奋起抗争,但也许正中下怀,亲者痛仇者快,最后耽误的还是相声。
我前面说了,我喜欢班主不仅是因为班主的活儿好,更重要的是欣赏班主的铮铮傲骨和抗争精神,第一次听《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时是电台的剪辑版,当时就觉得很过瘾,点到了相声没落的死穴,分析的入情入理慷慨激昂,道出了广大观众的心声,勇气可嘉!令人敬佩!后来,在媒体面前,班主关于相声,关于自己对相声的认识,关于相声衰微的原因的分析,实实在在,掷地有声,似乎很久没有听过这样中肯和清醒。
这些直率的言辞,肯定触及到很多人的疮疤,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形成了一个利益阵营,从各个方向开始发难,有威逼利诱的,有招安收买的,有威胁恫吓的,有谩骂侮辱的,有诋毁诽谤的,不一而足。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相声的问题不单是在继承和发展上,还反映在那些阴暗的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上。
班主的《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无疑是拯救相声的宣言,在这段视频中,可以看到班主抑制不住的愤怒,令人感慨万千。专家们、还有相声改革者们为什么不能平心静气虚心地听一听这声呐喊呢?这是一个身处边缘的、热爱相声并身体力行地挽救相声,默默地传承天桥艺术薪火的声音,是一声对相声界,乃至文化界浮躁虚无的批评!
可反观主流相声界的“专家”们的作为,不禁令人汗颜,我们没有听到诚恳地回应,也没听到对相声现状的反思,我们看到的是魍魅魍魉般的面孔,是抓住小辫猛扣帽子,是断章取义狠打棍子,是沆瀣一气地置之死地而后快。我不想在此一一列举,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为什么我们的文艺批评不能建立在文艺本身?难道吃到坏鸡蛋就要连坐生蛋的母鸡吗?难道郭德纲批评指出的不是事实吗?难道这不是相声讽刺的本质吗?难道我们评价一个演员的能力必须翻他的案底吗?谁没年轻过?谁又没有过失?难道“揭黑”者们就那么清白?
看了三月七日班主的文章,我更加佩服班主的为人,有错必改,勇于承认,敢于忏悔这是勇士的品质,让我更相信班主对相声现状的批评是肺腑之言,更加相信班主对相声的热爱,正如班主所说,是可以以命相许的。
最后,我感慨这些“专家”们对普罗大众的蔑视,他们完全不顾文化的差异性,武断地贬低市井文化甚至民间文化,无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存在,认为只有所谓的雅才是文化代表,只有自己沉迷陶醉的趣味才是主流,排斥他们认为的所谓雅文化以外的文化,其实他们忘记了,当他们费尽心机地拥有了“雅文化”的既得利益时,也是他们阴暗地忌讳和羞于回顾曾经俗不可耐的钻营劣迹之时,他们摆出一幅强权面孔,似乎不屑于再与流俗百姓为伍厮混,用他们拥有的片面立场,居高临下地监视、管制、镇压和压迫“俗文化”的广泛代表。殊不知,其实俗与雅是相对的,是不断变化升华的,你今天认为俗的也许就是明天的雅,你今天认为雅的,也许明天会被人唾弃!你今天迷醉的也许正是你昨天封杀压制过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谁也不能代表一种文化标准,请勿强加于人,你只代表你自己的趣味。
无论怎样,拨开云雾见太阳,透过郭德纲现象,我们欣喜地发现,代表着民间市井文化的相声艺术土壤还在,并且肥沃厚重广袤无垠,掌握在民间广阔空间内的相声标准还在,相声听众的评判机能还在,人们知道他们需要怎样的相声,人们知道谁是他们喜爱的相声的代表,人们知道如何爱护他们自己的精神诉求,大众仍然保有最为朴素本源的审美标准和最有基础的被广泛认同的趣味。
笑过之后我们还记得这些声音吗?
有的人满肚子都是知识,可这知识不一定能印成了书
印成书的,不一定是好知识
单位里边好多领导,不一定真有水平,被开除的那些个不一定没有能人
。。。。。。。。
剧场里边不一定都是坏相声,相声大腕他不一定。。。。。。。
第一要有人,第二你要有作品。。。。。
传统相声啊,一千多段,经过演员的努力还剩下二百多段了。。。。。。。。
有相声大腕说过,我们宁可要不完善的新,也不要完善的旧
不让说得太多了,能说的没有什么了。。。。。。。
。。。。。。。。。
权威们反对的,不一定代表民意(烟花禁放)
精英们支持的,不一定百姓就欢迎(宠物泛滥)
呵呵,末了这两个不一定是我加的。

当然还有整段表演中出现多次的叫好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