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旌澜实业有限公司:24节气是在什么时候形成的,世界上除了中国之外还有没有其它国家也用24节气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1:01:02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环绕太阳运行的轨道上所处位置划定的,属于阳历的范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0度,以春分时为0度,清明时为15度,以后每隔15度为一个节气,其日期在阳历中是基本固定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创,是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的辉煌成就之一。

  24节气的由来

  据悉,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1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1天为夏至,最长的1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到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24节气的概念。
  在古代,1年分为12个月纪,每个月纪有2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后人就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24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用来反映季节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而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5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4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3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零摄氏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立春:东风解冻 蛰虫始振 鱼上冰
  雨水:桃始花 食庚鸣 鹰化为鸠
  惊蜇:獭祭鱼 鸿雁来 草木萌动
  春风:玄鸟至 雷乃发声 始电
  清明:苹始生 鸣鸠扶其羽 戴胜降于桑
  谷雨:桐始生 田鼠化为 虹始见

  立夏:蝼蝈鸣 蚯蚓出 王瓜生
  小满:苦菜秀 靡草死 小暑至
  芒种:螳螂生 鶰始鸣 反舌无声
  夏至:鹿角解 蜩始鸣 半夏生
  小暑:温风至 蟋蟀居辟 鹰乃学习
  大暑:腐草为蠲 土润溽暑 大雨时行

  立秋:凉风至 白露降 寒蝉鸣
  处暑:鹰乃祭鸟 天地始肃 禾乃登
  白露:鸿雁来 玄鸟归 群鸟养羞
  秋分:雷始收声 蛰虫培户 水始涸
  寒露:鸿雁来宾 雀人大水为蛤 菊有黄华
  霜降:豺乃祭兽 草木黄落 蛰虫咸俯

  立冬:水始冰 地始冻 雉如大水为唇
  小雪:虹藏不见 天气上腾地气下降 闭塞而成冬
  大雪:鶡旦不鸣 虎始交 荔挺生
  冬至:蚯蚓结 麋角解 水泉动
  小寒:雁北向 鹊始巢 雉始雊
  大寒:鸡始乳 鸷鸟厉疾 水泽腹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