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种子资源搜索网站:传统的七七节应该怎么过?现在的人是怎么过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8:57:33
我想跟男朋友一起过,可不知道怎么办

七夕节的来历
旧历七月初七日晚,为“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女儿节”。是汉族传统的节日。其来源于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之一的《牛郎织女》(其它三个传说故事是 《孟姜女》、《白蛇传》、《梁山泊祝英台》)。这是从原始的日月星辰神话发展而来的。最早的记载见之于《诗经·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蹊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得报章;皖彼牵牛,不以服箱。”这是譬喻银河两岸的星汉徒有织女、牵牛之名,却织不成有文采的织物,拉不了备有车厢的车子。汉代《古诗十九首》形容牵牛与织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使两者发生了联系。至南朝梁殷云《小说》已有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女。天帝怒,责令归河东,许一年一度相会。”梁吴均《续齐谐记》指出了相会日期:“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暂诣牵牛。’至今云织女嫁牵牛。”这一故事经历代演变,在民间传说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遂成了动人的神话传说。
民间相传,织女本是天帝的孙女,却爱上了人间的牛郎,因而结为夫妇,男耕女织,相亲相爱,并且生了一男一女。不料,事为天帝不容,乃命众神将将织女捉上天宫惩罚。牛郎闻讯急忙用扁担箩筐挑上两个孩子追上天空,将要赶上,忽被王母娘娘用银簪所划成的天河阻隔。从此,天河两岸就有了两颗明亮的星,据说那就是牛郎和织女变的。牛郎星旁边还有两颗小星,这便是牛郎挑着的两个孩子。牛郎织女平时不能见面,只能在每年七月七夜里会一次面。天下的喜鹊为让牛郎,织女于七夕相会,便密集于天河之上,成为一道“鹊桥”。故民间老人盛传“七月七,喜鹊稀。”后世,民间据此出现了拜银河、乞巧等许多民俗活动,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神话传奇色彩的节日。

七月话“乞巧”
旧历七月初七日,是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影响比较广泛、比较深远的传统节日。
这个节日源于古代神话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记载见于孔子删定的《诗经·小雅·大东》中:“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践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起。皖彼牵牛,不以服箱。”由此可见,春秋以前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型就产生了,但没有七夕渡河之说。到了汉代,在《诗品·汉古诗十九首》里就有了:“迢迢牵牛星,咬咬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寒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由此可见,到了汉代虽然它们仍为“二星”,但人物的形象己跃然纸上,还出现了“天河”的情节。并且在汉代的《淮南子》一书申也出现了“鸟鹊填河成桥而渡织女”的说法。到了南朝梁的文学家殷芸的《小说》一书里则有了:“天河之东有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伶其独处,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遂废织纫(右为壬)。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至此,牛郎织女相会故事的梗概已具完备。在民间,使它更为丰满、多彩、动人,逐渐成为一个扣人心弦的纯朴而又坚贞的爱情故事,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个节日除“乞巧”名称外,又叫“七夕节”、“女节”、“女儿节”、“少女节”、“巧节”。所谓“乞巧”,就是七月初七的夜间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的意思。因此,在旧时这一天大都是妇女进行活动。《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这儿的穿针是少年女子集在一起比赛穿针。夜间,借着香头的微光,从老太太的手中接过一根针,七根线,谁穿上线,谁就算是乞得巧了,穿得快者最巧。从“穿针乞巧”又发展到“浮针乞巧”。过去在北京地区就有这一习俗。《宛署杂记》就有“七月浮巧针”的记载:“七月七,民间有女家各以碗水暴日下,会女自投小针泛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槌,因此卜女之巧。”这一风俗又叫“丢针儿”。
另外,在这天还有供奉牛郎织女的迷信活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七夕节之乞巧
昔人有诗云“世人欲乞天孙巧,不道人间巧几何”。看来乞巧之举,唐以来即已盛行,迄至明、清,此风未泯。
明、清时代,旧历七月初七日晚间,家有女儿者,拜罢银河后,老人们便给她们每人一根绣针、一条线,让她们作穿针引线的比赛,以先将线穿入针鼻儿者为乞得了灵巧和智慧。
后又流行“丢针儿”的乞巧活动,此带有卜筮的性质。明《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雾、花头、乌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茹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民谚则说:“花针巧,棒槌拙,砖头瓦块差不多。”
满族妇女七夕乞巧多不晒水,而是用白果松的叶子----松针代替绣针,投人水碗,谓之“掷花针”。清时,七夕丢针儿乞巧以黍苗代替绣针。《旧京风俗志稿本》载:“……是夕,用大碗盛清水一碗,放在空庭之中,以接清露,禁止摇荡。至次日,碗中即可结成一层极轻薄之水皮,俟至次日日中,另备一种极轻细黍苗,用小刀削成针形,此苗质轻,投之水面,可以不沉。小女儿环立水碗四周,轻以黍苗投人碗中,而查看碗底之影,如为细长,而宛似针形者,则谓织女已与巧矣;设为粗短等形,则谓未能得巧。其实全为日影方向之关系。乞得巧者,则舞蹈,未乞得者,则号泣,耍皆小女儿常态,无足为怪。”
另外,七夕市间有售卖”七巧图“者,以七块形体不同的小木块为一套,可拼缀成鸟兽、人物的雏形,颠倒反复,变化无穷,成为一种应节的玩物。如果不会玩的,可根据附图按图索骥,形可立成。孩子们买来,争相比赛,看谁心灵手巧,首先拼成图案,亦谓之“乞巧”。不过,民国十年(1921)以后,此物即绝迹于市面。民初时有卖此物者,惟不在七夕,而是在春节期间,与“升官图”并列而售,成为年禧的点缀品。

现代的人过这个节,有向西方靠拢的迹象

很遗憾~七夕是传统女儿节,不是情人节,元宵节才是传统情人节。不过你想过也没人阻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