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笑人物实力排名:世界上第一个测量子午线的人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11 12:23:54

唐代僧一行(683-727年)

唐代著名天文学家、高僧。本名张遂。武则天侄武三思想借重他的声誉,要与他结交,他拒绝了,隐入嵩山,削发为僧,一行是他的法名。唐玄宗时礼迎他至长安,向他求教治国之道。721年,玄宗下诏让他修订历法。724-725年,他组织了全国13个点的天文大地测量。这次测量以天文学家南宫说等人在河南的工作最为重要。一行从南宫说等人测量的数据中,得出了北极高度相差一度,南北距离就相差351里80步(合现代131.3公里)的结论。这个数据就是地球子午线一度的弧长。这与现在计算北纬34°5地方子午线一度弧长110.6公里,仅差20.7公里。唐朝测出子午线的长度,在当时的世界上还是第一次。一行从725年开始编订历法,至逝世前完成草稿,即《大衍历》,728年颁行。 《大衍历》结构严谨,演算合乎逻辑,在日食的计算上,首次考虑到全国不同地点的见食情况。《大衍历》比以往的历法更为精密,为后世历法所师。733年,此历传入日本。

作为天文学家、数学家、机械专家的僧一行,在过去的《唐才子传》上是没有他的名字的。古时对于尊重科学方面做的很差。其实僧一行的辉煌成就一点也不比那些吟诗作赋的文士们逊色。

僧一行,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县(今河南南乐)人,唐开国功臣张公瑾后裔,父张擅,曾任武功令。一行自幼聪明敏捷,过目不忘。20岁左右便博览经史,对天文历算尤感兴趣。他曾向长安玄都观道士尹崇借阅扬雄的《太玄经》,不几天,便去还书。尹崇大惑不解,对一行说:此书意义深奥,我钻研积年还不很了解,你正可细加研求,何必急着还书呢?没想到一行竟回答:我已究其义理。说着一行便拿出他新写成的《大衍玄图》和《义诀》。经过一番交谈讨论,尹崇终于相信一行果然已得《太玄经》奥秘。尹崇称赞一行是颜回再世,从此一行名声大振。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出,僧一行是个极为聪明,并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的人。像尹崇那样的庸人,学一百年也悟不出什么道道儿来。江湖夜雨酷爱围棋,常上TOM网站的围棋对弈,但水平却是一直不高。而人家沧州有个叫育红小学的小朋友,才11岁就是8段(网上)高的水平,而且全是自己钻研,没有正式的老师教。这是好多人一辈子学棋也达不到的高度,看来不得不承认人有天赋的差别(现在这个小朋友正在打入段比赛,成绩也很好,居然一点也不输于道场中学棋的)。

不是最近有网友说爱迪生那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是断章取义了的,本来原话据说是这样的:“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而往往这百分之一的灵感却是最重要的”。江湖夜雨当了多年老师,虽然宣传上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但聪明学生和笨学生的差距还是有的,聪明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东西快的多。人之间有智力和悟性的差距,这是不可否认的。这里当然不是歧视智力差的学生,也不是说这样的学生就注定没有前途,但智力上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呵呵,要是僧一行是我班的学生,那可准是清华、北大的料。而且几乎不用费什么劲儿教。
僧一行(张遂)当时到长安拜师求学,以他的聪明好学,不久就成为著名的学者。当时正是武则天称帝,其侄子武三思身居显位。为沽名钓誉,到处拉拢文人名士以抬高自己,几次欲与结交,但张遂不愿与之为伍,愤然离京,东去嵩山当了和尚,取名为一行,故称一行和尚。想来僧一行,本来也就喜欢佛学,所以才出家为僧,可以静心以钻研学问为乐。我觉得僧一行出家为僧和骆宾王那种逃命隐姓为僧以及后来贾宝玉那种落魄无助,出家糊口那样的行为是大不一样的。僧一行才是真心出家。

僧一行屡次婉拒皇家的招唤,唐睿宗李旦即位,睿宗便命东都留守韦安石礼聘一行出山,一般喜欢功名利禄的人不早乐得眉开眼笑。恨不得生十条腿跑到京师里。别人不说,要是江湖夜雨碰上这样的好事,早喜不自胜了。而一行又称病婉拒,随即又回到荆州当阳山,向沙门悟真学习梵律。看来僧一行真是痴迷于学问的人,让江湖夜雨不得不佩服。到开元五年(717年),唐玄宗又命一行族叔张洽到荆州,硬将一行请出山。玄宗将一行请入皇宫后,问他有什么本领。一行谦虚说:“略能记览,他无所长”。玄宗便叫宦官拿出一本宫女名册,一行浏览一过,便能掩卷背诵,无一遗漏,玄宗大惊,称赞一行为圣人。 按说以僧一行的才学聪明,考取个进士功名自是唾手可得。但是一行最喜欢的还是佛学和科学,也正为这样,我国古代在科学史上才多了一些说嘴的素材,僧一行可谓是“为国争光”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僧一行首次主持了世界上的第一次子午线的长度的测量。所谓子午线的长度,就是地球上经线的长度。僧一行分别派人到北起铁勒(今苏联贝加尔湖附近),南起林邑(今越南中部)之间的13个地点进行观测,测出来的长度是北极高度相差一度(也就是纬度高一度),南北距离就相差351里80步(合现代131.3公里),这个数据就是地球子午线一度的弧长。这与中学地理课本里讲的子午线一度弧长110.6公里,仅差20.7公里。虽然有差距,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相当不错了,而且比比公元814年回教王阿尔马蒙的实测子午线要早九十年。江湖夜雨看到这个世界首次的时候,心中也是暗暗庆幸,如果没有僧一行主持这个事情,差上九十年,这世界上第一次测子午线的荣誉就跑到人家阿拉伯世界去了。说僧一行是经天纬地之才,丝毫不为过。
另外,僧一行和梁令瓒又重新造出了观测天象的“浑天铜仪”和“黄道游仪”,说来我国的科学成就常常是建了毁、毁了建,就像有好多民间工艺失传一样。科学仪器如浑天仪等张衡原来就造过,但后来就失传毁灭了。僧一行重新造出来的浑天铜仪上面画着星宿,仪器用水力运转,每昼夜运转一周,与天象相符。还装了两个木人,一个每刻敲鼓,一个每辰敲钟,其精密程度超过了张衡的“浑天仪”。这已经接近于近代的钟表了。僧一行机械方面的水平也很高。“。”黄道游仪“的用处,是观测天象时可以直接测量出日、月、星辰在轨道的座标位置。僧一行使用这两个仪器,有效的进行了对天文学的研究,发现了好多天文学的现象。江湖夜雨现在正在中学里教高中地理,所以好多僧一行发现的事情还是比较熟悉的。比如像一行对太阳视运动情况的描述:”日南至(冬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适日北至(夏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这就是高中地理中所讲的太阳公转速度的快慢变化,虽然当时僧一行没有像开普勒那样用系统理论推导出来,但是僧一行在当时的时代和条件下,能够发现这个就很了不起啦。僧一行还创造了《太衍历》比过去有许多创新,比过去的《麟德历》与印度传入的九执历更精确,是当时最好的一部历法。并于733年流传到日本,影响甚大。

在一般世俗的人看来,出家为僧是清苦的,天文、数学之类的东东也是乏味的。僧一行一生叙述起来比较单调,既没有添香红袖来衬托出些才子佳人的风流韵事,也没有什么剑侠仙酒来辉映出些名人逸士的豪情雅意,但僧一行却心迷于此,这却正是僧一行的大德大慧之处,正是这些有钻研精神的中外科学家们才让我们从蒙昧的原始时代走向现代的文明。以僧一行的才智,如果求功名利禄,量也不会太难。而僧一行醉心于科学事业,这才是值得称颂的。我国历史上常是以做官为荣,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图个升官发财,封妻荫子。几千年来都是以官谋财,以财谋官,人人都喜欢这“官财”二字。当然有时候也表面上推崇一下读诗书的人,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其实读书也是为了“金榜题名”,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如果读书不能考取功名而当官,也就等于没法收的呆坏帐,白投资。

而对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更是鄙视,《经籍志》上说“夫仁义礼智,所以治国也;方伎数术,所以治身也”。其实那些什么“仁义礼智”那样虚伪的官样作派有什么鸟用?欺骗人民罢了。那些打着“仁义礼智”的家伙,不祸害人民,老百姓就千恩万谢了。而被鄙视的“方伎数术”才真正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说来唐朝时还算是比较尊重科学的,据说科举制度中仍然设有秀才、进士、明经、明算、明法、明书六科,但是到后代程、朱这俩家伙搞的程朱理学兴起后就更糟糕了,作八股、考进士成了唯一的仕途之路,自然科学和技艺都受到了严重的贬斥。钻研科学的人成为收入低下、地位低微的“匠人”。聪明才智之士,把精力都弄到皓首穷经上面了。所以我国的科学逐渐落后于西方,才有近代之耻。
因此在江湖夜雨的唐宋才子中,僧一行当仁不让的要占一席之地,虽然一行圆寂后,唐玄宗谥以“大慧禅师”美称,并为一行“制碑文,亲书于石”,又“出内库钱50万为起塔于铜人之原”。但江湖夜雨却没有找到有唐朝诗人写诗送与僧一行,很是遗憾。江湖夜雨不才,自已杜撰了古风一首,送与僧一行,还望众位不以鄙陋为笑:

煌煌大唐多高僧,玄奘佛国取真经。黄岩双峰收神秀,弘忍五祖传慧能。

法藏义净金刚智,奇僧还数僧一行。一行高僧出名门,博闻强记妙如神。

玄都道士读太玄,皓首穷经亦茫然。一行数日悟此书,古来圣贤叹不如。

长安十丈软红尘,尽是求名求利人。金堂玉马意显赫,美妾娇妻情旖旎。

一行观此独厌弃,功名财色如敝屣。出家为僧占名山,译经著典传好语。

思逐八荒精数术,神游万里测天机。明皇闻之求出山,奉诏修历御天监。

天星恰游黄道仪,木人时鸣浑天钟。近绘日影至南海,遥参斗柄穷北溟。

子午线长人初知,一行于此为首功。精微严谨大衍历,数百年来奉此经。

古来重文轻数术,今朝我赞僧一行。

唐代僧一行

僧一行啊!

唐代僧一行

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