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环最重要的品质:二战期间 英国的胡德号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9:16:32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是历史上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取名于18世纪英国海军名将胡德(这个胡德的后代,英国第一战列巡洋舰分舰队的指挥官胡德在1916年日德兰海战中和座舰——世界上第一艘战列巡洋舰“无敌”号一起沉没)被称为皇家海军20年的骄傲,因为它一战结束时服役,1941年被击沉。
这艘军舰在我看来却是非常美观,但是它和所有的战列巡洋舰一样,适合于远洋破交或者保卫交通线,而不是舰队炮战的理想战舰。
英国人认识到这点,他们为胡德加上了很多装甲,但是20年的时间,战列舰的交火距离已经从一战时的4-6公里延伸到了10-20公里,在这样远的距离上,炮弹会垂直落下,从甲板而不是侧舷命中战舰,英国人似乎没有想到这点。
在1941年的“莱茵演习”(希望我没有记错),德国最新锐的战列舰“俾斯麦”号和重巡洋舰“欧根亲王”号一起出航准备袭击英国交通线,在挪威附近的海战中,仓促前往截击的英国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胡德”号与之遭遇,战斗中,“俾斯麦:轻伤,”威“重伤,”胡“被垂直落下的炮弹命中弹药库,殉爆沉没。

英国虽然战术失利,但是迅速调集舰队围攻”俾斯麦“,最终将其击沉于法国近海,再次展现了大英帝国海军远程封锁的威力,这以后,德国放弃了派遣大型战舰破交的战略。

英国的最大的巡洋舰----胡德号
在大西洋被德国最大的战列舰------卑撕迈给打掉了~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是英国建造的最后一艘战列巡洋舰

英国海军为对抗德国在建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时应急计划”,计划1916年开工建造4艘战列巡洋舰(史称海军上将级)。原设计排水量36000吨,航速32节,主炮沿用15英寸口径火炮,副炮位于露天甲板上,减少高速航行与恶劣海况时海浪的影响。随着德国即将战败,1917年3艘同型舰停建,只留下胡德号继续建造。胡德号始建于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兰海战之后,针对在这次海战反映出来的问题,胡德号改进设计,强化了要害部位的防护,装甲总重量以及舰体结构重量增加,设计航速略有下降。虽然防护水平得到一定加强,但其水平防御装甲和隔舱防护仍然存在隐患。胡德号1920年5月5日完工,标准排水量41,200吨,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主力战舰,被视为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在其服役生涯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作为展示英国国威的礼仪舰巡游世界各国。

1930年代中期胡德号进行了局部的改装,拆除两舷副炮,加装高射炮。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1940年7月3日胡德号作为旗舰率领地中海H舰队炮击阿尔及利亚米尔斯克比尔军港的法国舰队。1941年5月24日,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一起拦截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在丹麦海峡追踪到俾斯麦号,交火后,胡德号被德舰炮弹命中,弹药库发生爆炸,舰体断裂迅速沉没,全舰1419名官兵仅有3人获救。

胡德号以18世纪英国海军上将塞缪尔·胡德命名(取消建造计划其他同型舰均以英国海军历史上的海军上将命名)。并不是纪念在1916年日德兰海战中殉职的第3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司令霍勒斯·胡德海军少将,尽管他们属于同一个家族。

性能数据

排水量:42100-43360吨(正常)/48000-48360吨(满载)

尺度:全长262.3米/水线长259.2米/全宽31.7米/最大吃水10.2米

动力:24座锅炉,主机功率(正常)144000马力/(过载)151280马力

航速:31节(29节/1941年);续航力:5950海里/18节

武备:8门双联装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12门140毫米/50倍口径副炮(1940年拆除);6门102毫米防空炮(1937加装24门40毫米高射炮);4门3磅炮;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侧舷水线装甲带(最大)305毫米,上部装甲带127毫米,隔舱102-127毫米;主甲板38-76毫米,上甲板76-19毫米;炮塔(正面)381毫米,炮座305毫米;指挥塔 228-254毫米。装甲总重量13550吨

舰员:1341-1421人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胡德号战列巡洋舰是英国建造的最后一艘战列巡洋舰

英国海军为对抗德国在建的马肯森级战列巡洋舰,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时应急计划”,计划1916年开工建造4艘战列巡洋舰(史称海军上将级)。原设计排水量36000吨,航速32节,主炮沿用15英寸口径火炮,副炮位于露天甲板上,减少高速航行与恶劣海况时海浪的影响。随着德国即将战败,1917年3艘同型舰停建,只留下胡德号继续建造。胡德号始建于1916年5月31日,在日德兰海战之后,针对在这次海战反映出来的问题,胡德号改进设计,强化了要害部位的防护,装甲总重量以及舰体结构重量增加,设计航速略有下降。虽然防护水平得到一定加强,但其水平防御装甲和隔舱防护仍然存在隐患。胡德号1920年5月5日完工,标准排水量41,200吨,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主力战舰,被视为英国皇家海军的骄傲,在其服役生涯中很大一部分时间是作为展示英国国威的礼仪舰巡游世界各国。

1930年代中期胡德号进行了局部的改装,拆除两舷副炮,加装高射炮。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1940年7月3日胡德号作为旗舰率领地中海H舰队炮击阿尔及利亚米尔斯克比尔军港的法国舰队。1941年5月24日,与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一起拦截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在丹麦海峡追踪到俾斯麦号,交火后,胡德号被德舰炮弹命中,弹药库发生爆炸,舰体断裂迅速沉没,全舰1419名官兵仅有3人获救。
胡德号以18世纪英国海军上将塞缪尔·胡德命名(取消建造计划其他同型舰均以英国海军历史上的海军上将命名)。并不是纪念在1916年日德兰海战中殉职的第3战列巡洋舰分舰队司令霍勒斯·胡德海军少将,尽管他们属于同一个家族。

性能数据
排水量:42100-43360吨(正常)/48000-48360吨(满载)
尺度:全长262.3米/水线长259.2米/全宽31.7米/最大吃水10.2米
动力:24座锅炉,主机功率(正常)144000马力/(过载)151280马力
航速:31节(29节/1941年);续航力:5950海里/18节
武备:8门双联装15英寸/42倍口径主炮;12门140毫米/50倍口径副炮(1940年拆除);6门102毫米防空炮(1937加装24门40毫米高射炮);4门3磅炮;533毫米鱼雷发射管.
装甲:侧舷水线装甲带(最大)305毫米,上部装甲带127毫米,隔舱102-127毫米;主甲板38-76毫米,上甲板76-19毫米;炮塔(正面)381毫米,炮座305毫米;指挥塔 228-254毫米。装甲总重量13550吨
舰员:1341-1421人

从胡德号沉没之日起,人们不断地争论它沉没的原因。在这些争论中,一共提出了7种对胡德号沉没的推论:

1) 第一种是官方的解释:英国方面对胡德号沉默原因进行了两次调查。第一次调查进行的时间非常简短,最后的调查结果于1941年6月2日提交,仅仅在胡德号沉没的8天后。第二次则进行得较为详细,这次调查组询问了89名来自诺福克号重巡洋舰、71名来自威尔士亲王号、14名来自萨福克号的目击者和两名胡德号上的幸存者。与他们一起接受质询的还有相关问题的技术专家。最后的结果于1941年9月12日公布。这两次调查的结论都是胡德号沉没是由于一到两枚15英寸炮弹穿透了船中部的甲板装甲(也可能穿透了舷侧装甲)后落入了4英寸高射炮(4"/45 (10.2 cm) QF HA Mark XVI)的弹药舱,引爆了里面的弹药,高射炮弹的爆炸引爆了船尾15英寸主炮的弹药舱,后一次爆炸使胡德号沉没。

2) 一枚15英寸炮弹击穿了胡德号的水下装甲,引爆了船尾15英寸主炮的弹药库。

3) 一枚8英寸(203cm)炮弹或15英寸炮弹引起救生艇甲板上堆放的大火,火势沿着4英寸炮弹的升降机蔓延到其弹药舱。大火引燃了其中的弹药,爆炸波及了船尾15英寸炮弹的弹药舱,这使胡德号爆炸沉没。

4) 还有一种说法,上述救生艇甲板的大火引爆了位于后部15英寸弹药舱下方的鱼雷储藏室。海军兵工厂总监斯坦利爵士(Sir Stanley Goodall ,他与A. L. Attwood早年都参加了胡德号的设计和建造)。但是这一假设与前面所述第三条都面临了一个问题,即根据来自与威尔士亲王号的目击者和来自胡德号的二等海员Tilburn(他当时正在胡德号的救生艇甲板)的证词,火势在胡德号爆炸前已经被控制,并逐渐熄灭。这样如果这一理论成立,那么可定在胡德号内部(或者在外部观察者无法看到的区域)还有第二场大火。但是根据胡德号幸存者的证词,在胡德号被德军火炮击中到爆炸之间的4分钟里没有关于这方面的报告送抵它的舰桥上的指挥部。

5) 根据日德兰海战的教训(在这次战斗中英国损失了3艘战列巡洋舰,而胡德号正是在海战当天铺设龙骨),胡德号在建造过程中原来的设计就进行了变更,其装甲防护做了相应加强。但是装甲的增加使船体受力过大,结果在丹麦海峡的战斗中,救生艇甲板上的火势引燃了鱼雷助推剂。鱼雷的火势由于温度很高,结果恶化了船体受力结构,使整个船体发生断裂。当船体断裂后,火势蔓延到弹药舱引起了爆炸。

6) 在胡德号出发之前,它的水压弹药传送系统就出现了故障。这一系统在传送弹药桶时如果使用不当就会无法工作。该系统是否已经维修完成现在已经无法考证。如果这一系统在战斗时还存在故障,或者船员在战斗的压力下操作不当,就会引起弹药桶爆炸,进而引起弹药库爆炸。

7) 一枚15英寸炮弹击中了装甲带的倾斜部分,落入了低舱,最后在此处爆炸。爆炸的火焰由船的内部蔓延到后部弹药舱,引起了爆炸。1920年的一个实验为这个说法提供了依据。舰体倾斜装甲会使炮弹在主装甲带和防鱼雷装甲之间爆炸。就是这一理论使后续的乔治五世、狮、和前卫级战列舰放弃了倾斜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