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 疾风兔娘mod:为什么古代把大学叫太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26:49
问问

比如最早的太学,太学很早,太学就是大学。“太”“大”是一个意思,就是中央直接办教。

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四月二十一日,诏令暂于临安府府学设置太学。十三年正月,又定在纪家桥东、前洋街北岳飞故宅设置太学。太学西侧为孔庙,门列二十四戟,中建大成殿,祀奉孔子,十哲配享,两旁彩绘孔子七十二弟子(贤)像,前代贤哲从祀。殿后有光尧石经阁,内陈高宗和吴皇后手书《易》、《尚书》、《诗》、《左氏春秋》、《论语》、《孟子》、《中庸》、《大学》、《学记》、《儒行》、《经解》等刻石。二十六年(1156年),高宗又将所作《文宣王赞》和《七十二贤赞》并《序》刻石,存于太学,并复制刻本颁发各学。太学中部为讲学区,有崇化堂、首善阁。崇化堂为讲堂,首善阁内有历朝有关教育的御札。崇化堂后及两侧有学官廨舍。太学东侧为学生斋舍。

太学初建时,设祭酒1员,主管学务;司业1员,为祭酒副手、总管课试、教导、斥黜等事;博士3员,掌分经讲授、考校程文,并以德行、道艺训导学生;学正1员,掌举行学规,考校训导;学录1员,协助学正同掌学规。后因生员增多,学官人数也有增加,另设学谕(掌以博士所授经传谕学生)、直学(掌生徒簿籍,并稽察出人)等职。每斋设斋长1名,掌管斋务及考核斋生行艺。学正、学录及学谕,由上舍生操行与学业优异者充任。太学行政事务由“三案”管理,厨库案掌管钱粮与书籍簿册的领发;学案掌管文武学的公私补试和升补考;杂案掌管杂务。各案设胥长负责。

太学初定每年春秋两次考试招生,不久改为一年一补,后改成三年一试。学生入学资格,高宗时规定,凡在本州州学修满一年,三试中选者,得送人太学肄业;乾道时(1165—1173年),又定混补法,即每三年应试科举后,所有落第举人皆得应试,合格者补人太学;淳熙时(1174—1189年),因应试者过多,立待补法,各州落第举人,每百人中只能挑选六人送太学补试。

南宋太学沿袭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王安石所创“三舍法”,将太学生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等,规定学习五年。始人太学的为外舍生,入学后每月一私试,每季第一月试经义,第二月试论,第三月试策;每年一公试,入第一、第二等,参与行艺(操行与学业)或升人内舍。内舍生二年一合试,人优、平二等,参以行艺,可升入上舍。上舍生经二年学习后考试。考试成绩行艺并重,分为三等:俱优为上,一优一平为中,俱平或一优一否为下。上等荐于中书省授官,例补承事郎及太学正、录,以2名为限;中等免礼部试,身份与进士同,以5名为限;下等可免乡试,直接参加进士考试,以10名为限。

太学筹建时,定名额为300人,设斋舍10,每斋容30人。但在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开办时,即有700学生,其中上舍生30人,内舍生100人,外舍生570人。宁宗时(1195—1224年)上舍生仍为30人,内舍生130人,外舍生1400人,共有1560人。咸淳年间(1265—1274年),内舍生增至206人,上舍、外舍名额未变,共有1636人。

南宋太学课程,以“五经”为教本,“四书”也列为教材。学生各习一经,每经设博士授教,诗、词、赋、策也随时兼习。

太学生德行考查,以学规及“八行”为依据。“八行”的内容为:“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悌,善内亲为睦,善外亲为姻,信于朋友为任,仁于乡里为恤,知君臣之义为忠,达义礼之分为和。”学规分为五等,生徒犯规,按轻重分别施以不同处罚。此外,外舍生人学五年不参预校定,及不曾请列国学解送,或不曾公试入等籍者,到岁终检校,酌情开除学籍。

南宋著名学者陆九龄、陆九渊、吕祖谦、叶适等曾先后在太学任教。

南宋太学在宋亡后废。

为什么现代把大学叫大学不叫太学?其实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人为的规定而以,没有什么出处。

是汉武帝取的名字,取“宏大”的意思
太学之下设郡国学

太学与今天的大学完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太”有资历深厚的意思。比如太后、太上皇,太师,县太爷都代表了某一领域或地狱的最资深的人物。太学的老师——五经博士大都是朝廷的饱学之士,比如公孙弘等。汉武帝用“太学”代表最高学府,表示太学是全国在学术方面的最资深地位,也体现了学术机构的中央集权,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的确立的一个体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