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取消好友请求:谁有 "支教感谢信" 的 急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50:09
谁有 "支教感谢信" 的 急需

致上海市嘉定区徐行中学的一封感谢信

  尊敬的殷校长:

  您好!

  我们是云南省丽江市宁茛县一中的语文老师,是贵校派信我省支教老师吴刚老师的带教弟子。是您把非常优秀的吴刚老师派遣到我们这遥远的西南边陲,是吴刚老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渊博学识、斐然成绩……赢得了我们的敬重和感谢、爱戴。我们是宁茛教育界的幸运儿,我们得益于吴老师的精心点拔,获益匪浅。他给予我们的帮助是方方面面的,影响是深远的,我们将终生铭记。

  一、“道德第一,学问第二”

  刚到一中,吴老师就把这两句话写在红纸上,醒目的挂在办公室的墙上,成为他自己的座右铭、口头禅,成为他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准之一。时时激励自己,鞭策自己、约束自己,同时也时时影响着身边的这个教育群体,成为了这个群体的领头雁。

  二、“海阔天空,古今中外”

  第一节语文课上,吴老师对语文学科特点的高度概括,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记忆犹新。吴老师学识渊博,博古通今,这是我们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教师所公认的。言语举止都透出一种才气,一种学者型的气质。

  三、工作实绩显著

  1、教学成绩不错。到我们一中以来,吴老师任务重,勇挑重担。他任教高三两个班的语文课,这两个班原来语文成绩非常糟,学生基础差,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但自从吴老师接手以后,吴老师因人而宜,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为他们传道授业解惑,最终,他们的成绩有了质的飞跃。由原来的差班,一跃成为全年级11个班级中最好。这两个班的学生私下都纷纷议论:成为吴老师的学生,我们是幸运的。学生们由衷的语言,朴实无华,却道出了心声:吴老师是教学上的能手。

  2、多次成功举行专题讲座。吴老师一方面认真上好自己两个班的课,同时,他还牺牲许多休息时间,认真的查阅资料,精心的准备,面向全校、面向全县,多次举行专题讲座,如“高考论题作文”、“古诗词鉴赏”等,听讲师生多达1500多人,这些讲座影响大,规模大,赢得了师生们后致好评。

  3、教研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一直以来我们学校的教研工作开展得极为平淡无奇。流于形式,很少真抓实干。而自从吴老师到我校以后,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也有了巨大的改观。吴老师精心组织、安排,各位老师积极主动、认真细致的备课、上课、听评课,以往的教研,感觉是乏味的、疲倦的,而如今,在吴教师的组织、策划下,教研活动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享受,一顿精神盛宴,成为一种获取教与学的经验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吴老师不仅带活了语文学科的教研活动,而且还带动了其他的教研组。其他的教研组也纷纷效仿,颇有成效。他不仅把我们学校的教研活动带活了,还带活了全县的教研活动。全县其他兄弟学校得知我们学校有这么一位出类拔萃的精英,他们不约而同的向我们学校招数来橄榄枝,请吴老师去评评课、指点、带领导。

  4、带教育青年教师成绩显著。吴老师不仅负责高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全校教研工作,而且应校领导的邀请,带教我们几个青年教师。吴老师的视角是独特的,观点是新颖的,做法是有效的。他的确做到了“授人以渔”,“人”是我们青年教师,“渔”是学习方法、教授方法、动手方法。他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他更无私的、毫无保留的给我们传授教授法。他影响的不是某几个班级,他影响的将是几代人。我想,支教的真谛也正在此。

  如今,我们敬爱的吴老师即将离开我们回到他日思夜想的家乡----上海。他人走了,但他身上体现出的上海支教老师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宁茛这块贫瘠的土地上。

  对于吴教师的恩情,我们无以回报,只能通过书信这样一种方式向殷校长寄去我们由衷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

  此致

  敬礼!

  祝殷校长 工作愉快 合家欢乐

  宁茛一中语文教师 杨叙荣、刘元华、杨伟、张建华

  宁茛县大光镇中学语文教师 和英、杨春兰

  二OO五年六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