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知名啤酒品牌:和氏壁和传国玉玺是一回事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00:32
璧不是一种圆环状的玉么?怎么做成玉玺??

  上述说法有的有错误,澄清如下:
  相传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位名叫卞和的人在山中看到一只凤凰栖息在一块石头上,他观察认为,这块石头是包着无价宝玉的原石(璞玉)。
  之后,他便拿这它献给楚厉王。厉王让玉匠看,玉匠说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厉王以欺君之罪砍断了卞和的左脚。厉王死后,卞和又将此璞献给继位的楚武王,他又受到同样的酷刑,被砍去右脚。
  直到公元前689年,楚武王死后,楚文王继位。卞和无脚走不了路,急得抱着玉璞在楚山之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泪水干涸,双眼流血,这才感动了楚文王。
  文王派高明的玉匠剖开玉璞,经鉴别确是晶莹富丽的宝玉,便雕刻琢磨成璧,赐名为“和氏璧”。
  数百年后,到了战国后期,“和氏璧”被赵惠文王得到。秦昭王听说此事,派人去赵国假意说“愿以15座城“来换这块璧,并因此演义出流传千古的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机智动人的历史故事。
  秦统一六国之后,终于得到了这无价的珍宝,秦始皇命令将其雕琢成玉玺,由丞相李斯书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后来秦末农民战争中,子婴投降了刘邦,把玉玺也交给了刘邦。
  汉朝沿用着这只玉玺,在西汉末期,外戚王家专权,王莽篡夺汉朝的皇位,向太后王政君索要玉玺,太后愤怒地用玉玺砸过去,导致玉玺一角破损后用黄金包裹修复。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玺归前赵刘聪。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复夺玉玺。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东晋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玺、姚秦玉玺等。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陈武帝。
  隋唐时,“传国玉玺”仍为统治者至宝。五代朱温篡唐后,玉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和氏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和氏璧为中国古代的一块著名玉璧,相传为楚国人卞和所发现。据传和氏璧本身是纯白色的玉璧,但楚国地区以及可能是和氏璧产地的中国陕西蓝田县均不出产白玉,所以它的颜色和花纹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和氏璧后被加工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传国玺。在中国宋朝末代的动乱中下落不明。由於玉器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礼法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玉璧本身的价值,被民间广泛传颂,成为诸多中国文化中典故、成语的来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2%8C%E6%B0%8F%E7%92%A7

玉玺是用和氏璧做的!好像是王莽的时候,某个皇后或是皇太后在王莽朝她要玉玺时用玉玺砸王莽,摔掉了一个角!后来用金子补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和氏璧雕铸成玉玺,并命李斯在上面刻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刘邦灭秦建汉后,沿用了这个玉玺,西汉末王莽乱政,没记错的话是窦太后用玉玺砸王莽,结果撞掉一个角,用黄金补了,东汉末,就像三国演义里一样,孙坚攻破洛阳,夺得玉玺,然后孙策用它跟袁术换了兵马,袁术有了玉玺以后,以为自己受命于天,就称帝了,结果失败,后来玉玺下落就不得而知了
可以说,这块石头,一口气跨越了六百多年的历史

两个是一回事!
一个物件两个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