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30岁脱发什么原因:吾日三省吾身探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4:15:08
历史有没有记载曾子是在怎样的情况下说出这句话?为什么他认为“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三件事实最重要的?孝顺父母呢?遵守法律呢?

首先要指出的是,曾子这个人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在儒家文化中居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曾子上承孔子,下传子思,孟子又学于“子思之门人”。曾子一生从事的主要事业是讲学,原原本本地将孔子的教导传授给下一代学生。所以他的“日三省”里有“传不习乎”这一重要内容。

让我们继续探讨曾子的思想,一次,曾子对学生子襄解释勇敢的时候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吓;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就是那句很经典的“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里我们看的很明白了,曾子说的自省就是反思自己是否符合儒家之道而暂时保留进一步维护正义权力的手段。这样看来,“为人谋”和“与朋友交”都属于这个范畴。相比其他方面(就像楼主说的孝顺和守法),“忠”与“信”在他那个动荡的乱世,是最符合儒家之道的品质。

所谓反思,就是自省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曾子所日夜担忧自己是否能够做到位的三个方面主要是维护儒家的大道和传播先师的言行。似乎这一点在他的弟子的弟子孟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现在我们都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孟子说为了维护儒家的大道都要做到“舍生取义”的地步了。

这里要特别点出一点:曾子的父亲叫曾点,字皙,是孔子的早期弟子之一。或许在他眼中,维护儒家大道和传播先师言行也是孝道所要求的。

尽管孝道不在曾子的反思范围之内,但曾子的孝顺是十分出名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奉养父母,虽然生活十分俭朴但是每餐必有酒肉供养父亲。还有就是“父母在不远游”,放弃了多次去异地做官的机会。二是尊敬父母,与父母在一起时不敢大声说话,曾子做什么事都请示父母。三是取悦父母,“耘瓜受杖”的故事就是曾子刻意取悦父母的典型事件。四是思念父母。曾子三十一岁时,父亲去世,曾子七天没喝一点汤水,并守孝三年。有一次他吃生鱼,感觉味道很鲜美,但却把它吐了出来,别人问起原因,他说:“我母亲活着的时候不知道生鱼的味道,现在我却吃了生鱼的美味,所以就把它吐出来了。”从此以后,终生不再吃生鱼。双亲去世以后,曾子每次观看丧礼,都会想起死去的父母,经常泪水浸湿衣襟。

至于遵守法律方面,早期的儒家是不以为然的,起码在他们眼里,乱世之法不足以为法,只是诸侯们的单方面意志,他们更加追求的是“言论自由”。以至后来的师从荀子学习儒家的法家代表人韩非子说道:“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是社会的蛀虫(五蠹之一)。从这点上,可见一斑。儒家也并非反对法治,而是他们对法的想法是:法是道德的延伸。而那时诸侯们所立之法,没有一个是符合他们“道”的。这也正是孔子周游列国后发出“归与”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