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门职业排行榜:魏国为何要迁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41:57

十年,公孙鞅亲自率兵攻降了魏国的旧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国被迫迁都大梁

开封是中原文化区中仅次于洛阳的第二座古都,战国魏国、五代梁晋汉周四朝以及北宋曾建都于此。

开封的地理环境和洛阳略同,居天下之中,土地平易多于险阻。天下有变,此地为四战之地,不乏武功;天下平定,则为五方会聚之中心,文物荟萃,往往盛况一时。有时开封人物之盛,甚至超过洛阳。

战国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魏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迁都大梁。此后魏国也被称为梁国,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大梁就是现在的开封,开封的原意是开拓封疆。

张仪说:“魏地四平,诸侯四通辐凑,无名山大川之限。从郑至梁二百余里,车驰人走,不待力而至。”在大梁的西面,有洛阳,为周天子所居。在大梁的东面,有陶 (今山东定陶),为原春秋曹国的都城。陶位居黄河、长江、济水、泗水汇聚之处,“为天下之中”,是“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之地。洛阳是当时的政治中心,陶则是当时的经济中心,而大梁就正是位居这两大中心之间。和洛阳相比,大梁少一些河山之险;和陶相比,大梁实则具有与陶同样的水运便利。陶居于济水、泗水交汇处,大梁则居于睢水、颍水、鸿沟(即后来的汴水、运河)交汇处。在今河南省境内,在大梁西南,有当时韩国的都城新郑;在大梁东南,有当时宋国的都城商丘。三座都城成畸角之势,相互邻近,企足可望。在河南省境外,定都大梁的魏国西有周、韩、秦国、东有曹、宋、齐国,南有强楚,北有劲赵。战国初十余国,魏国恰恰被放在了中间。所以张仪说魏国是土地四平、居水陆道路之中、居诸侯各国之中。

公元前339年,魏惠王是在一连串的忧患当中,迁都到了大梁。魏惠王在位时,齐国是齐威王、齐宣王在位,手下有良臣田婴、田忌、孙膑和孟尝君田文;赵国是赵成王在位,平原君赵胜为相,手下有才能的宾客多至数千人;韩国是韩昭侯在位,申不害为相,用刑名法术治国;秦国是秦孝公在位,重用商鞅实行变法。魏国四周真可以说是强敌林立,而战国的局势也发展为越来越激烈的战争兼并,列国纷争,上下失序,能者为胜。魏惠王元年,赵国和韩国联合进攻魏国,在浊泽大败魏国,包围了魏惠王。十七年,赵国和齐国联合进攻魏国,在桂陵打败魏国。三十年,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宣王采用孙膑的计策围魏救赵,在马陵大败魏军,俘虏了太子申,杀死了大将庞涓。九年,秦国攻打魏国少梁,俘虏了魏将公孙痤。三十一年,商鞅亲自任将出兵,打败了魏将公子昂,夺取了黄河以西魏国的土地。于是,主要为了躲避秦国的锋芒,魏国将都城从安邑迁到大梁。安邑有大小二城,到这时魏国在安邑定都已有二百年之久。

主要为了躲避秦国的锋芒,魏国将都城从安邑迁到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