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竹是什么:论述题 简述杜甫忠君思想的复杂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8:02:13

杜甫对君臣关系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的。在安史之乱前,杜甫和大多数盛唐文人一样,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看作自己的最高理想。这种理想是建立在君为中心、臣为附庸的观念以及对玄宗这个"尧舜之君",满怀信心的思想基础之上的。而安史之乱后,房琯事件在杜甫心目中抹去了最高心目中最高统治者头上的光圈,对他的君臣观产生了重大影响。现实使他早年以君为太阳、臣为葵藿的观念转变为君臣遇合的理论,他主张贤人可以看君能否与自己相合而决定进退。杜甫的君臣观,实质上和唐初魏徵的君臣观是一脉相承的,即"良臣观"而不是"忠臣观"。杜甫有人格独立的鉴定信念,他弃官赴秦州和离开严武幕府的行为,说明了他并非一切唯命是从的愚忠之臣;他学魏徵的直言讽谏,大胆议论朝政,并用诗歌表达了对皇帝过错的批判,他一生同情人民,坚定而真诚地为苍生社稷忧虑;这一切都是良臣观的直接体现。这种良臣观与韩愈及宋代理学家的儒家思想相比,更具有民主色彩,"用这种良臣观来观察杜甫,解释杜甫的言行,更自然更合理,所谓'一饭未尝忘君'不是杜甫的本色。可见杜甫思想中"爱国爱民"与"忠君"的概念必须分开。

唐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力没有人比杜甫更深刻;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面的揭露没有人比他更坚决;但他对皇帝始终抱有信心和希望,在他的诗中,唐玄宗,唐肃宗仍是以明君的形象出现的。
他虽有不被重用的牢骚语“唐尧真自圣,野老复何知。”但又坚信“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到了穷困潦倒的晚年,依然是”每依北斗望京华。”
他积极入世,极力想挽救唐王朝由盛转衰的颓势,并为之奔走呼号,惨淡经营。他为山河破碎而痛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而哀叹。但仍从忠君爱国的观念出发,勉励人们为祖国大业“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盼望着“周汉获再兴,宜光果明哲”。
虽遭遇挫折,历尽磨难,但初衷不改,任何情况下都对皇帝寄托着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