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降压药能长期服用:麻烦各位看一下这篇文章 好的话帮我传一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50:26
槐下英魂
晏归景山白日尽,玉门已破愁难泯。挽索别宦家,诔罢落槐花。金樽酹天地,日月同悲泣。先君若尚存,犹是大明魂。

泚笔为一曲《菩萨蛮》,蘸着穿越时空的翰墨临下你坚贞的墓志铭,这一刻,我为你而歌——大明英魂,崇祯。
四年前的冬天,我第一次来到景山,那已是一个零落萧疏的时节,浓烈的劲风舞弄着败落的残冬,亦舞弄着那棵枯朽的歪脖槐树——我并非为寻这古槐而来,却已听尽了世人于这亡国君的评说,究其内容则大多是如何如何“玩物丧志”,如何如何“奢侈低俗”,终至命丧槐下……唯独身边同游的老者告诉我,崇祯自缢,是因为他有着对大明的忠魂,不愿意屈辱偷生,做“安乐王”,“李后主”。这也是一种可贵的气节。稚气未脱的我也竟一时丛生几分感动,向那古槐下的英魂郑重地深鞠一躬,方才离去。
又一次缅想起崇祯帝,则是在一年前的语文课上,那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不禁令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你那从容自尽的无畏场景:当那绳索在你的颈前渐渐缩紧,我看到了一位不苟且偷生的英雄在窒息的刹那,高喊“还我大明”——这一刻,你的江山为之颤动,汤汤黄河如澎湃沸腾的热血,浩浩长江若高傲坚韧的脊骨,你也便在这天地间永生……诚然,古往今来的史家们对你多无赞誉之言。而我对你的敬仰又怎是谀词所能勾勒!
今朝,当我再一次满怀肃然之情去追忆那一棵古槐,心中即徒增此多感慨。相信,古槐树作为清廷的“战利品”,当代的“警世钟”才得以保存至今。而于我,于那位老者,于崇祯帝,他更是一个忠魂与一种情的寄托。

此刻,李清照的一行绝句徘徊在心头: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后记
06.3.14
相心故情

英雄所见略同

可以啦!

崇祯17岁登基,34岁身死。纵然勤政为国,劳心劳力,奈何毫无治国经验;加之大明朝早已风雨飘摇,独木难撑,以其一人之力恐也无力回天。明史学家语“只要大明朝能稍微正常一些,满人恐怕早已亡国灭种了。”不错,就是在如此“不正常”情况下,尚能支撑十数年。况朝廷实有良臣猛将(如袁崇焕辈)。满人也深知这点,所以皇太极称帝后还曾主动求和,愿销帝号以事明朝。可惜朝廷那时还不予理睬,不屑与“蛮夷之辈”通礼。可叹即使袁崇焕辈可灭了大清国,仍需回过头来与国内数十万大顺军作战,纵有心,实无力,历史的悲剧还是不可避免。
崇祯死前叹“非朕误国,实为众大臣误朕!”谬矣!确实非仅他这一个皇帝误了明朝的大好河山,但多少被朝廷倚仗内平定起义、外击灭清军的将领为他所杀!且他至死仍认为那些人真的该杀。无论出于什么缘由,尽管不是他自愿坐上皇帝的宝座,但身为皇帝,就要负起皇帝的责任。一国之君不是那么好做的!虽然不能就崇祯个人能力的不足指责他亡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他一人身上,至少亡国身死,足以证明他是个失败的皇帝。
至于殉国保节,这亡国之君起码的气节似乎还不值得为其树碑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