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图片:怎样提高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12 01:16:38
问题出自<新闻心理学概论>

在新闻报道的时机和数量上都要控制,必须按照受众的心理活动规律把与受众主观态度不相一致的新闻报道控制在适当的度上和量上。但是考虑受众心理承受能力不等于消极的迁就受众,不能因为怕受众一时承受不了就放弃对错误的东西的批评。通过新闻导向提高受众的思想认识也是增强受众心理承受能力的过程。此外,在考虑受众心理承受力时,一定要着眼于大多数,不能被少数人牵着鼻子走。
加强心理疏导,提高受众心理承受能力

新闻传媒的人文关怀,还应包括在情感和心理上对人给予关怀和理解。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由于不可知因素较多,同时灾难的破坏性较大,人们的心理往往非常脆弱,充满恐惧、惶惑和不安。在这种时候,传媒的报道要特别注意加强心理疏导,对受众进行安抚,消除受众的不良心理倾向,积极引导受众的情绪向健康、向上、乐观、理智的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抵抗突然来临的灾害。在对非典的斗争中,我国政府和传媒在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受众采取心理缓释、心理引导和心理抚慰的方式,努力变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为打赢非典歼灭战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一是进行心理缓释。向受众呈现事物积极的一面,使受众的不良心理倾向得到缓和与释放。传媒针对非典传染性特别强、易对民众造成恐慌心理的情况,指出非典是可以预防的,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同时介绍公共场所预防非典的小知识,教受众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及时纠正一些错误观念,让受众明白:只要方法得当,非典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二是进行心理引导。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引导受众对疫情进行理智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消除盲目恐慌的不良心理。针对受众把非典当作"夺命金刚"的恐惧,发表一系列评介文章,对非典感染、死亡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将非典患者和死亡人数与总人数进行比较,将这次非典与历史上的黑死病、流感瘟疫等作比较,指出:从总体上看,非典的感染率和死亡率都比较小,危害并不是很大,从而消除草木皆兵的恐慌心理,校正受众心理偏差。同时,介绍各地抗非的心得和经验,报道各国理智应对非典的情况:法国总理坚持如期访华;纽约市长到中国城吃饭;印度卫生部长号召人们避免制造不必要的恐慌等等,引导受众冷静、理智地对待非典。

三是进行心理抚慰。受众对非典的恐惧,不仅来自死亡这一严重后果,还由于死亡的映照使不少人认为患上非典将非常痛苦。针对这种情况,传媒勇敢地深入疫区对患者进行采访,请他们谈自己患病的体验,并请治愈者谈切身感受,讲述患者从恐惧不安到坦然轻松的心态,从而消除了人为造成的恐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