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蔚演唱会好骚视频:华表的地位\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7:29:30
要具体点!!!!

急需!急需!

天安门前有一对汉白玉的柱子,大家都知道,它的名字叫华表。在华表挺拔的柱身上,雕刻着精美的龙和云,柱顶上部横插着一块云形的长片石,远远地看上去,好像柱身直插云间,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

  华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物,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在古代具有什么作用呢?

  相传华表既有道路标志的作用,又有过路行人留言的作用,在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就出现了。

  那时,人们在交通要道设立一个木柱,作为识别道路和标志,后来的邮亭、传舍也用它作标识,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后来统称为“桓木”,因为古代的“桓”与“华”音相近,所以慢慢读成了“华表”。

  在这根木柱上,行人可以在上面刻写意见,因此它又叫“谤木”或“诽谤木”。“诽谤”一词在古代是议论是非的意思,就是现代的提意见,所以它又具有现代“意见箱”的作用。

  据史书上记载,尧时的诽谤木以横木交于柱头,指示大路的方向,天安门前的
  华表仍然保持了尧时诽谤木的基本形状。

  不过,天安门前的这对华表上都有一个蹲兽,头向宫外;天安门后的那对华表,蹲兽的头则朝向宫内,传说,这蹲兽名叫犼,性好望,机头向内是希望帝王不要成天呆在宫内吃喝玩乐,希望他经常出去看望他的臣民,它的名字叫“望帝出”,犼头向外,是希望皇帝不要迷恋游山玩水,快回到皇宫来处理朝政,它的名字叫“望帝归”。

  可见华表不单纯是个装饰品,而是提醒古代帝王勤政为民的标志。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华表起源甚早。相传尧舜时在交通要道讲究竖立木牌,让人在上面写谏言,名曰“诽谤木”,或简称“谤木”,也叫“华表木”。《淮南子•主木训》记载:“臣闻尧舜之时,谏鼓谤木,立之于朝。”最初这种“谤木”多竖立在交通要道,供人们写谏,评论时政,同时也能起到路标作用。

到了汉代,华表木就发展演变为通衢大道的标志。因为这种标志远看好似花朵,故称“华表”(古时,“花”同“华”)。汉代还讲究在邮亭的地方竖立华表,可使送信人不致迷失方向。《说文•木部》:“桓,亭邮表也。”古人徐锴又作了进一步说明:“亭邮立木为表……表双立为桓。”因此,华表亦称为“桓表”。

后来,华表逐渐发展成为装饰建筑品,多设在桥梁、宫殿、城垣或陵墓前做为标志。立在陵墓前的叫“墓表”,多数为石造,柱身雕有蟠龙等纹饰,顶端是云板或蹲兽,表上的蹲兽叫“望天犼”。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中,汴梁虹桥两端就画有两对高大的华表,顶端白鹤伫立,神态生动各异。唐诗人杜甫有诗曰:“天寒白鹤归华表,日落青龙见水中。”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的石造联拱桥,即著名的卢沟桥,其两头也有华表四座,高4.65米,石柱上端横贯着云板,柱顶有莲座圆盘,圆盘上雕有石狮子,庄严秀美,气势非凡,为石桥增添了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明永乐年间建造承天门(即今天安门)时也建有两对华表。

华表顶上的异兽,是古时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其特性善吼叫,名曰“吼”(亦作“犼”)。放在皇宫门里的华表,犼冲着北方,名叫“望君出”,每当民间发生灾害时,望君出就呼唤君王出宫;宫门外的华表上,犼冲着南方,叫“望君归”,君王如果在宫外玩的太久,望君归就会提醒说:回来吧,君王。

关于华表,流沙河先生也曾撰文《华表用来报时》,文中这样说道:
“今人衣裘,毛向里面。古人衣裘,毛向外面。所以表字篆文是由衣毛二字组成,意谓裘衣以毛为表。从此引申出了外表、仪表、表面、表现等义。古代官方广设木柱,张贴布告,并让民间在柱上写批评意见,用来表示政务公开,故名华表。暴秦极端独裁,取消华表。秦亡汉兴,重设华表。古代民主精神,微弱一线,赖以传承。
华表柱顶,两木水平正交,各指东西南北,故又名交午木。十字形正交,古谓之交午。在太阳下,观察华表投影,若指向正北了,便是地方时的白昼十二点了。可见华表又有报时功能。今之计时器,名之曰表者,由华表来也。
…… ……
古代天文学家立竿测影,凭竿影的长短推定夏至冬至,然后算出历法,敬授民时。那一根竿名之曰表,这就是华表的胚胎。后有圭表之设。只须在斜置的圭版上插一木签,视其投影所指,便能读出时间,这就是日晷了。

这么看来,华表的用途和内涵还是相当丰富的,它既体现着民主精神,又在一定意义上是权力的象征,还有计时、装饰之用,真可谓是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还能挂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