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异乡人网盘:关于国民党第十七军的一些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27:29
特别是在1940年到1949年的这段时间,像军长,副军长等的名单,籍贯等,前后担任顺序,现存的还有哪些将军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很快沦陷,日本侵略者怀着狂妄的野心,开始猖狂进攻华北。

1933年元旦之夜,日军以炮火轰击华北地区的大门——山海关,开始了它扩大侵华战争、大举进攻华北的新图谋。1月1日上午,驻辽西绥中的日军向山海关方向运动,下午,日军在南关外寻衅并向中国哨兵射击,迫其退入城内。翌日,日军炮击山海关并派步兵爬城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遂不顾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奋起反击,打响了长城抗战的第一枪。至3日拂晓,日军第八师团铃木旅团3000人,在飞机、坦克及海军舰炮火力配合下向中国守城部队轮番猛攻,于下午两时从四门攻入城内。中国守城官兵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死伤惨重,终因孤立无援,残部被迫退至城外。并在撤退过程中全部阵亡,但无一人投降。最终,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山海关失陷。中国军民3000余人遭到日军野蛮屠杀。

接着热河战事开始,同样也因为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仅仅十天,热河全境沦陷。此后,日军分路南犯长城各口。当时,参战部队的多数爱国官兵对狂妄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竭力抵抗。其中,强烈要求抗日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官兵,在其守卫的喜峰口至罗文峪一线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在3月9日至19日的十天时间里,爱国官兵手持步枪、手榴弹、大刀等武器,靠近战、夜战痛歼来犯日军,迫其退至罗文峪以北五公里之外。第二十九军的胜利,被誉为“长城抗战唯一的胜利”,受到全国各界的热烈赞扬与拥护。

古北口方面,国民党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也对来犯的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同年5月,爱国将领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等,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张家口成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开展察东战役,先后收复了察哈尔省东部的康保、宝昌、沽源、多伦4县,抗日同盟军声威大振。创造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从日本侵略者手中首次收复失地的胜绩。

虽然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抵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妥协投降方针,未战先拟言“和”,做出了全线消极防御的战略部署。几十万军队全部部署在几百公里的长城线上,都成了孤军,长城抗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难以摆脱失败的厄运。很快,日军向长城以南地区发起全线进攻,至5月底,冀东22县已经全部被占领。

在大片国土丧失,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一心“剿共”,急于同日本妥协。1933年5月至1935年夏,国民党政府与日本先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使日本掠取了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

面临民族危亡,燕赵儿女不甘受辱,团结起来,积极抗战。自山海关保卫战在正面战场上打响了第一枪后。在后方,全国各社会团体和冀东人民群众,对抗日部队表示了极大的激励和支援。他们或捐款捐物,或亲赴前线慰问,或送水送饭,或火线参军,给抗日部队以极大的鼓舞。各地纷纷发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其中孙永勤领导的抗日救国军是活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支。1933年12月,孙永勤组织“民众军”(后改称抗日救国军),在冀热边地区抗战,沉重打击日军,活动范围在五凤楼山地区。孙永勤率领民众军隐伏深入,寻机歼敌,民众军迅速发展到约5000人,后集结于五指山(在今兴隆县境内)一带。当时,中共遵化县委派遣军事干部徐英等来到民众军驻地,同孙永勤会晤,介绍抗战形势和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将民众军改编为抗日救国军,孙永勤任军长,下设4个总队。改编后的抗日救国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寻机痛击日军,因此所到之处,深受群众欢迎,被誉为“仁义之师”。抗日救国军的壮举,引起了日伪军的惊恐。因此纠集数千兵力,围剿抗日救国军。1935年4月初,孙永勤率救国军一部东渡滦河,进入老梁山区,突遭数千名伪军的围攻,孙永勤率部英勇抵抗。最后,因寡不敌众,除少数官兵突围成功外,孙永勤、关元有、赵四川、王殿臣等抗日救国军主要领导人和所余官兵壮烈殉国。

孙永勤领导的抗日救国军在日本侵略者推行殖民统治的恶劣环境中,与日伪军浴血奋战一年半,袭击、破坏日伪据点上百座次,毙、伤、俘日伪军警5000余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给各界抗日御侮的群众以极大激励,在长城内外洒下了抗日的种子。中共中央在1935年的八一宣言中,高度赞誉孙永勤是“为救国而捐躯的”的民族英雄。

在全国抗日斗争高涨的形势下,河北省的青年学生也纷纷投身抗日热潮,他们组织抗日宣传队,深入工厂、农村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人阶级也举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如:正太铁路工人成立的铁路同人救国会,开滦五矿举行的同盟罢工。工商界也进行了示威游行,反对日本的侵略行径。文艺界,各地陆续建立了左联组织,各种革命文化社团也纷纷出现。在河北大地上,燕赵儿女的抗日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8月,日军分三路,沿平汉、津浦、平绥铁路进攻华北,面对日本强敌的进攻,国民党爱国官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顿挫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大大鼓舞了河北人民的抗战热情,由于敌强我弱和国民党当局的战略错误及指挥失当。仅三个多月,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大名等地相继失守,到11月中旬,河北、察哈尔两省全境沦陷。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河北人民遭到空前的践踏和蹂躏。10月8日,日军攻占正定县城,两三天内就杀害无辜群众1506人。10月12日,日军攻占藁城县梅花镇,屠杀群众1547人,占全镇人口的60%。10月11日前后,日军在成安县进行了三次大屠杀,惨杀群众5718人。11月14日,日军又在广平县城附近屠杀群众2000余人。日军制造的惨案暴行一起接一起,烧毁的房屋,抢夺的财产,更是不计其数。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拯救敌后人民,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河北,在中共河北地方党组织及其武装配合下,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人民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军民团结对敌,不断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使河北成为华北抗战的主要战场和全国抗战的坚强堡垒。

1937年10月,一一五师一部2000人,在聂荣臻率领下到达晋、察、冀三省交界地区,与中共晋察冀省委相配合,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山地游击战争,仅一个多月,就控制了平汉、平绥、正太、同蒲4条铁路之间的北岳地区。1938年1月,在河北省阜平成立晋察冀边区政府,成为共产党、八路军在敌后开辟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9月,党中央派红军团长孟庆山从延安赴冀中,与地方党组织一起发动群众,组建河北游击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年底,河北游击军发展到2.5万人。共产党员吕正操也是在这一年的10月,将所率国民党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在晋县小樵镇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并挥师北上,与冀中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相配合,收复失地,队伍很快发展到5000多人。1938年4月、5月,建立起冀中政治主任公署、冀中军区,控制了平汉、北宁、津浦铁路和滏阳河、沧石路之间平原地区,成为在敌后开辟的第一个平原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以后,一二九师分兵多支,陆续开进冀南,与地方党组织结合,收复失地。 1938年4月,建立冀南军政委员会、冀南军区。8月,建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创建了北连冀中、南达豫北、东至津浦路、西抵平汉路的又一平原抗日根据地。为了建立以燕山山脉为中心的冀东抗日根据地,河北(敌后)省委、冀热边特委与八路军第四纵队配合,于1938年7月,发动席卷21县,一度收复9座县城的冀东抗日暴动,组建起拥有10万余人的抗日武装。之后,又相继建立了冀热察(平西、平北)抗日根据地、太行区(河北部分)抗日根据地、冀鲁边区(河北部分)抗日根据地。

河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成为对日作战的前沿阵地,在反“扫荡”、反“蚕食”、反“清剿”的历次战斗中,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到处痛击日军。河北省的党组织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也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已成为在群众中享有威望的政党,并从地下党转变为局部执政的党。在抗日根据地里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实行了民主政治,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武装在抗日斗争中不断壮大,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三)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一文,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必然胜利,但战争又是持久战,而不能速胜,必须采取人民战争的方针才能取胜;并提出取得最后胜利要经过三个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自此,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遂调整侵略方针,对国民党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而把主要力量放在对付共产党和敌后根据地的军民。日军迅速增兵华北,因此河北各根据地成为敌人进攻的主要目标之一。河北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企图“速战速决”解决华北问题的侵略计划。

1938年9月,日军调兵3万,分25路对北岳地区进行“扫荡”,企图肃清山地,然后“扫荡”平原,以确保占领地。从9月开始到11月,我北岳地区军民经过两个多月的英勇奋战,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在继粉碎敌人25路围攻后,又粉碎了1939年冬日军的重点大“扫荡”。其中陈庄战斗歼日军1200多人。黄土岭一战,歼敌900余人,并击毙敌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这一胜利震动了全国。

日军罪恶的魔爪在伸向北岳区的同时也伸向冀中。从1938年11月开始到1939年4月,半年当中对冀中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扫荡”。1938年11月12日,敌人调动日伪军6000多名,以北宁路及平、津为基点,分别由天津、廊坊、北平、高碑店、徐水出发,围攻我大清河以北之主力。我年轻的冀中部队,为粉碎敌人的围攻,保证领导机关不受损失,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相机打击敌人,奋战20昼夜,与敌作战29次,毙伤日伪军600余名,俘伪军1000余名,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为了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贺龙和关向应同志率八路军一二0师与冀中的第三纵队并肩作战。在齐会战斗中,给日军“渡佳行联队”主力以歼灭性的打击,毙敌700多名,活捉7名,仅有百余人逃脱。齐会一战,给了敌人一次最沉重的打击。从而稳定了群众情绪,提高了冀中军民的斗志和信心,揭穿了敌特捏造的所谓“八路军主力已退出冀中”的谣言,我军威信空前提高。群众称一二0师是“能征善战的老八路”。

在敌人对冀中进行“扫荡”的同时,对冀南抗日根据地也进行了“扫荡”。1938年11月14日,日军以步兵2000人,汽车约200辆,坦克7辆,骑兵600人,从邢台经任县、尧山、隆平,于17日上午侵占南宫县城。我军曾乘夜攻入城内,袭扰敌人,由于南宫城早已被群众拆毁,敌人失去了屏障,给敌军以重大杀伤。民兵和群众配合部队作战,帮助军队侦察敌情,担架运输,戒严锄奸,并慰劳部队等。因此,我军明了敌情,战斗情绪高涨,与敌人进行了连续作战。而敌人则耳目闭塞毫无所得,被迫于11月5日突围。我军与敌作战28次,毙伤日寇600多名,毁汽车18辆,毙战马100余匹。

日军妄想摧毁冀中、冀南抗日根据地的企图连续失败之后,趁冀中、冀南各河涨水之际,将大清河、子牙河、滹沱河、滏阳河、运河等河扒堤掘口200多处,造成冀中、冀南数十年未有的大水灾。受灾面积达60多县,淹没良田2250万亩,人口、牲畜的死亡和财物的损失极为严重,造成500万群众流离失所。但军民未被洪水的淹没所吓倒,反而激起了对敌人无比的愤恨。全体军民一面开展水上游击战;一面积极救灾,机关部队实行严格节约,并帮助群众修堤排水,战胜水灾。

在此期间日军对我正在创建的冀东、平西、平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扫荡”。各地区的军民在冀察热辽区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均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从1941年起,日本侵略者集中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疯狂进行“扫荡”、“蚕食”,实行灭绝人性的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河北各抗日根据地,敌后抗战进入空前困难时期。在华北,从1941年初到1942年底,日军连续 5次实行“治安强化”运动,加上1942年至1943年,河北发生严重水、旱、蝗虫灾害,河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困难尤为严重。对北岳区,日军集中10万兵力,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使我根据地缩小70%。对冀南四二九大 “扫荡”,我基层组织50%以上被破坏,区、连以上干部损失四五千人;对冀中五一大“扫荡”,我区以上干部牺牲1/3,群众被抓5万,冀中、冀南根据地大部变为游击区。在冀热边,日军发动了3期大规模 “扫荡”,在长城两侧、热南山区制造了千里“无人区”。一时,河北大地上,“无村不戴孝,处处添新坟”。

但是,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没有征服和吓倒河北人民。河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反“扫荡”、反“蚕食”斗争,进一步完善了主力军、地方军和群众武装三位一体的人民战争军事体系,特别加强了地方军和群众武装,河北人民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 (冀中、冀南各挖地道数万里)、麻雀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村自为战,人自为战,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同时,各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各级党、政、军、群机关脱产人员精减一半以上;开展大生产和生产救灾运动,部队、机关达到了基本自给或部分自给,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为便于应付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实行党的领导“一元化”,加强了党政军民工作的集中统一;派出大批武工队,“敌进我进”,把日伪基层政权改造成了革命的“两面政权”;开展整风运动,等等。这样,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河北抗日军民扩大了北岳根据地,坚持了冀东抗战阵地,坚持和恢复了冀中、冀南根据地,迎来了敌后抗战的局部反攻。

(四)

河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党组织,领导根据地军民,经过英勇顽强的艰苦斗争,胜利地渡过了1941年至1943年的艰苦时期,到1943年底,根据地的局面已开始恢复。1944年5月12日,中共晋察冀分局发出《关于目前形势与工作方针的指示》。5月28日,晋察冀军区发出《关于继续向敌后之敌后开展工作的训令》,对局部反攻作战作了部署,并组织各战略区分别进行春夏季攻势和秋冬季攻势。

北岳区自1944年1月起,即主动出击,至5月,攻克敌据点358处,新开辟工作的村庄2360个。在护麦斗争中,又作战88次,歼敌1500多人。6月,向敌纵深地区攻击,连续袭击了保定、望都、完县、涞源等城,接着军分区部队向敌人的封锁线突破,到 9月底,已扫清敌人第一线点碉,使晋东北与冀西连成一片。同时,察南部队越过桑干河,在涿鹿县深井堡以西建立游击根据地,开辟了怀安、宣化、阳原、涿鹿部分地区,打开了察南地区的局面。平北部队向北扩展,开辟了张家口东北崇礼县大部地区。到年底,北岳区共作战1384次,歼敌7267人,攻克据点、碉堡189处。

在冀中区,1944年先后发动了春季“拔碉战役”、“护麦战役”,粉碎了敌人在河北抢麦10万吨的计划,接着又发动青纱帐战役和秋冬季攻势作战。全年作战1945次,歼灭日伪军2.1万人,攻克县城25座,碉堡、据点815处,解放村镇3892个,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370万。

在冀热边区,抗日军民1至5月粉碎了日伪军1.5万人对热南山区的“扫荡”和对遵化、玉田地区的合击,先后攻入宁河、唐山马家沟矿,作战55次,歼敌2962人。结束了根据地基本区被分割的局面。9月15日,日军调集6.6万兵力,对冀热边进行大“扫荡”。抗日军民经过3个月反 “扫荡”作战,共作战106次,攻克敌据点58处,歼灭日伪军3031人。

在冀南区,也积极发动攻势作战,开辟了清丰地区,解放了枣南全境。冀鲁豫部队至年底共作战2700次,收复县城7座,攻克据点445个;逼敌撤出据点654个,歼敌4.1万人。渤海区部队在秋季攻势中歼敌5000余人,攻克县城3座,收复靠近津浦铁路的南皮县城。

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的指示,中共晋察冀分局和军区从1945年1月至 7月末共作战2700多次,歼敌2.8万余人、收复县城15座,拔除据点700多处,解放国土13.5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冀察区向根据地边沿区敌据点攻击,先后攻入徐水南关、保定北关,袭崇礼县城。5月12日,发起察南战役,攻克怀安、涞源县城,围困广灵县城,袭入宣化南关,直逼张家口市郊。6月份发起平北战役,收复崇礼县城。7月份挺进察北,建立万全、尚义两县抗日政权,使冀察、冀晋解放区连成一片。冀晋区部队1945年春,先后袭入平山、繁峙、山阴县城,拔除平山、灵寿敌据点24处,解放52个村庄。在冀中区,4、5月间先后进行了任(丘)河(间)战役、文(安)新 (镇)战役、饶(阳)安 (平)战役,作战330次、歼敌3700多人,拔除点碉357个,收复8座县城,解放村镇527个。6月发起子牙河东战役,攻克献县、大城,拔除子牙河东沿岸全部据点,东进到渤海边,歼敌3072人,解放272个村镇、25万人口。7月,又乘胜进行大清河北战役,向霸县、永清、固安、武清地区进攻,至8月上旬歼敌3500多人,进逼平、津市郊,拔除据点70多处,解放国土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75万。在冀热辽区,抗日军民经4个月苦战,歼敌5035人。尔后,组成3个挺进支队,于6月份,展开夏季攻势。

1945年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10至11日,朱德总司令发布受降和实行全面反攻等7道命令。自8月9日起,河北军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转入战略反攻,向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展开大规模进攻。在河北军民和全国军民的打击下,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字。不久,河北全境解放,历时八年的艰苦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河北各解放区军民一片欢腾。

(五)

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河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抗战八年,晋察冀所属之冀中、北岳、冀热辽各抗日根据地共与敌作战3.2万余次,消灭日伪军30.6万人;晋冀鲁豫根据地(包括冀南、太行、冀鲁豫、太岳)共歼灭日伪军42万多人。晋察冀所属正规部队,由3000余人,发展到了30万余人,晋冀鲁豫所属正规部队由9000人发展到30余万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燕赵大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谱写了一曲曲撼人心扉、催人泪下的悲壮之歌。他们当中,有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如节振国、马本斋、狼牙山五壮士等等;有拥军支前、坚贞不屈的模范人物,如戎冠秀、崔兰仙、荣林娘等等;有毁家纾难、舍生取义的开明士绅,如刘光锡、邢玉祥等等;有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国际友人,如白求恩、柯棣华等等。这些在河北大地抗战过的优秀儿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崛起,无私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这里我们将历史丰碑上的英雄事迹展现给读者:

几乎童叟皆知,传遍河北大地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其中一例。那是1941年8、9月间,日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的“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第七连奉命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历经数次鏖战,完成掩护任务后,留下六班扼守狼牙山,担负后卫阻击。他们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德才。就是他们后来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五壮士为了部队和群众的安全转移,将敌人引向了棋盘陀——一座峰顶三面临渊,仅有方圆几米地盘的“死亡之路”。凭据弹丸之地,先后击退了敌人4次冲击,打死打伤敌军90多人。到最后,五壮士折断枪支,从容地走向悬崖,落崖而去。体现了革命战士崇高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和伟大的民族气节。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名百世流芳。另外,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河北还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如开滦赵各庄矿工人节振国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共产党员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抗日小英雄王璞、爆破大王李混子等,都为河北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军民团结一家亲。在敌后战场上,广大军民浴血奋战,不怕流血牺牲,使敌人闻风丧胆。在后方,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鱼水深情同样感天动地。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指战员和抚养伤病员。1943年,有一天敌人进行“扫荡”,戎冠秀同志带着女儿和儿媳妇跑到村外,看见一个有病的八路军战士,因病不能行走。戎冠秀同志便急忙和女儿、儿媳妇架着这个有病的战士到一个秘密的小石洞去。戎冠秀同志叫女儿放哨,自己蹲在地上叫战士蹬在肩上,用人搭梯的办法把这个战士送上近丈高峭壁进入山洞。然后,又送去棉被和食物。该战士在洞里住了三天,安然地躲过了敌人的“扫荡”,而回到部队。像这样的事迹对于戎冠秀同志来说数不胜数,也正是因为如此,戎冠秀同志赢得了子弟兵的爱戴。另外,还有宁死不屈的妇救会主任崔兰仙,劳动英雄荣林娘,还有很多很多,连姓名也没有留下的更是不胜枚举。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的支持,我们的抗日根据地才像铜墙铁壁一样的坚强;正是有了人民的支持,我们的革命事业才无往而不胜。

在共同的民族敌人面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在共产党统战政策的感召下,一批开明士绅也深怀民族大义,积极支援抗战,并以杰出的智慧和勇敢,为我抗日军民做了大量工作。

刘光锡,河北平山人,他年过不惑之年,毅然弃医从军,带领全家数口参加了八路军,组建“平山团”后,刘光锡任排长。在接受整训期间,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光天医院”捐献出来,创建了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后方医院。在抗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长期战斗频繁的艰苦环境中,刘光锡积劳成疾,但仍坚持战斗。

邢玉祥,河北安平人,是一个开银号和药房的有名士绅。七七事变后,当地政府官员弃城逃跑,为了维持地方治安,邢玉祥和其他人组成维持会,当时邢玉祥虽已白发苍苍,古稀之年,但受到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的感召,出任安平县第一任抗日县长,领导安平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并送儿子和女婿参加革命队伍。1942年日军对冀中实行大“扫荡”后,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开展城市地下工作,邢玉祥利用自己的关系,在石家庄为冀中军区建立了一个联络站,开展地下工作。他派子女打入敌人内部传送情报,采购药品,购买枪支,营救地下党员,做了许多有益工作。

正是因为民族的觉醒,民族的团结,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国际友人的支援,我们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战争中,面对外侮不甘受辱,团结奋战,不怕流血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曲感人篇章,至今还在人们心中回荡......

(六)

八年抗战中,河北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遭受了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被日军杀虐致死的河北民众约有146.5万人,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101547人。被烧毁房屋约656.4万间。对侵华日军的暴行,河北人民刻骨铭心。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中华儿女坚强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任何强敌都将被埋葬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60年前的抗日战争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将永远激励后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民族的独立自主去奋斗、去拼搏。当前,我们一定要发扬革命前辈在战争年代那种义无反顾献出自己满腔热血和宝贵生命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拼命精神,把爱国主义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开拓进取,顽强拼搏,为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参考资料:http://dangshi.hebei.com.cn/dsb/dsbc/userobject1ai579.html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很快沦陷,日本侵略者怀着狂妄的野心,开始猖狂进攻华北。

1933年元旦之夜,日军以炮火轰击华北地区的大门——山海关,开始了它扩大侵华战争、大举进攻华北的新图谋。1月1日上午,驻辽西绥中的日军向山海关方向运动,下午,日军在南关外寻衅并向中国哨兵射击,迫其退入城内。翌日,日军炮击山海关并派步兵爬城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遂不顾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奋起反击,打响了长城抗战的第一枪。至3日拂晓,日军第八师团铃木旅团3000人,在飞机、坦克及海军舰炮火力配合下向中国守城部队轮番猛攻,于下午两时从四门攻入城内。中国守城官兵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死伤惨重,终因孤立无援,残部被迫退至城外。并在撤退过程中全部阵亡,但无一人投降。最终,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山海关失陷。中国军民3000余人遭到日军野蛮屠杀。

接着热河战事开始,同样也因为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仅仅十天,热河全境沦陷。此后,日军分路南犯长城各口。当时,参战部队的多数爱国官兵对狂妄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竭力抵抗。其中,强烈要求抗日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官兵,在其守卫的喜峰口至罗文峪一线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在3月9日至19日的十天时间里,爱国官兵手持步枪、手榴弹、大刀等武器,靠近战、夜战痛歼来犯日军,迫其退至罗文峪以北五公里之外。第二十九军的胜利,被誉为“长城抗战唯一的胜利”,受到全国各界的热烈赞扬与拥护。

古北口方面,国民党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也对来犯的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同年5月,爱国将领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等,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张家口成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开展察东战役,先后收复了察哈尔省东部的康保、宝昌、沽源、多伦4县,抗日同盟军声威大振。创造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从日本侵略者手中首次收复失地的胜绩。

虽然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抵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妥协投降方针,未战先拟言“和”,做出了全线消极防御的战略部署。几十万军队全部部署在几百公里的长城线上,都成了孤军,长城抗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难以摆脱失败的厄运。很快,日军向长城以南地区发起全线进攻,至5月底,冀东22县已经全部被占领。

在大片国土丧失,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一心“剿共”,急于同日本妥协。1933年5月至1935年夏,国民党政府与日本先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使日本掠取了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

面临民族危亡,燕赵儿女不甘受辱,团结起来,积极抗战。自山海关保卫战在正面战场上打响了第一枪后。在后方,全国各社会团体和冀东人民群众,对抗日部队表示了极大的激励和支援。他们或捐款捐物,或亲赴前线慰问,或送水送饭,或火线参军,给抗日部队以极大的鼓舞。各地纷纷发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其中孙永勤领导的抗日救国军是活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支。1933年12月,孙永勤组织“民众军”(后改称抗日救国军),在冀热边地区抗战,沉重打击日军,活动范围在五凤楼山地区。孙永勤率领民众军隐伏深入,寻机歼敌,民众军迅速发展到约5000人,后集结于五指山(在今兴隆县境内)一带。当时,中共遵化县委派遣军事干部徐英等来到民众军驻地,同孙永勤会晤,介绍抗战形势和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将民众军改编为抗日救国军,孙永勤任军长,下设4个总队。改编后的抗日救国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寻机痛击日军,因此所到之处,深受群众欢迎,被誉为“仁义之师”。抗日救国军的壮举,引起了日伪军的惊恐。因此纠集数千兵力,围剿抗日救国军。1935年4月初,孙永勤率救国军一部东渡滦河,进入老梁山区,突遭数千名伪军的围攻,孙永勤率部英勇抵抗。最后,因寡不敌众,除少数官兵突围成功外,孙永勤、关元有、赵四川、王殿臣等抗日救国军主要领导人和所余官兵壮烈殉国。

孙永勤领导的抗日救国军在日本侵略者推行殖民统治的恶劣环境中,与日伪军浴血奋战一年半,袭击、破坏日伪据点上百座次,毙、伤、俘日伪军警5000余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给各界抗日御侮的群众以极大激励,在长城内外洒下了抗日的种子。中共中央在1935年的八一宣言中,高度赞誉孙永勤是“为救国而捐躯的”的民族英雄。

在全国抗日斗争高涨的形势下,河北省的青年学生也纷纷投身抗日热潮,他们组织抗日宣传队,深入工厂、农村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人阶级也举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如:正太铁路工人成立的铁路同人救国会,开滦五矿举行的同盟罢工。工商界也进行了示威游行,反对日本的侵略行径。文艺界,各地陆续建立了左联组织,各种革命文化社团也纷纷出现。在河北大地上,燕赵儿女的抗日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8月,日军分三路,沿平汉、津浦、平绥铁路进攻华北,面对日本强敌的进攻,国民党爱国官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顿挫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大大鼓舞了河北人民的抗战热情,由于敌强我弱和国民党当局的战略错误及指挥失当。仅三个多月,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大名等地相继失守,到11月中旬,河北、察哈尔两省全境沦陷。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河北人民遭到空前的践踏和蹂躏。10月8日,日军攻占正定县城,两三天内就杀害无辜群众1506人。10月12日,日军攻占藁城县梅花镇,屠杀群众1547人,占全镇人口的60%。10月11日前后,日军在成安县进行了三次大屠杀,惨杀群众5718人。11月14日,日军又在广平县城附近屠杀群众2000余人。日军制造的惨案暴行一起接一起,烧毁的房屋,抢夺的财产,更是不计其数。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拯救敌后人民,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河北,在中共河北地方党组织及其武装配合下,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人民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军民团结对敌,不断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使河北成为华北抗战的主要战场和全国抗战的坚强堡垒。

1937年10月,一一五师一部2000人,在聂荣臻率领下到达晋、察、冀三省交界地区,与中共晋察冀省委相配合,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山地游击战争,仅一个多月,就控制了平汉、平绥、正太、同蒲4条铁路之间的北岳地区。1938年1月,在河北省阜平成立晋察冀边区政府,成为共产党、八路军在敌后开辟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9月,党中央派红军团长孟庆山从延安赴冀中,与地方党组织一起发动群众,组建河北游击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年底,河北游击军发展到2.5万人。共产党员吕正操也是在这一年的10月,将所率国民党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在晋县小樵镇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并挥师北上,与冀中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相配合,收复失地,队伍很快发展到5000多人。1938年4月、5月,建立起冀中政治主任公署、冀中军区,控制了平汉、北宁、津浦铁路和滏阳河、沧石路之间平原地区,成为在敌后开辟的第一个平原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以后,一二九师分兵多支,陆续开进冀南,与地方党组织结合,收复失地。 1938年4月,建立冀南军政委员会、冀南军区。8月,建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创建了北连冀中、南达豫北、东至津浦路、西抵平汉路的又一平原抗日根据地。为了建立以燕山山脉为中心的冀东抗日根据地,河北(敌后)省委、冀热边特委与八路军第四纵队配合,于1938年7月,发动席卷21县,一度收复9座县城的冀东抗日暴动,组建起拥有10万余人的抗日武装。之后,又相继建立了冀热察(平西、平北)抗日根据地、太行区(河北部分)抗日根据地、冀鲁边区(河北部分)抗日根据地。

河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成为对日作战的前沿阵地,在反“扫荡”、反“蚕食”、反“清剿”的历次战斗中,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到处痛击日军。河北省的党组织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也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已成为在群众中享有威望的政党,并从地下党转变为局部执政的党。在抗日根据地里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实行了民主政治,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武装在抗日斗争中不断壮大,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三)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一文,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必然胜利,但战争又是持久战,而不能速胜,必须采取人民战争的方针才能取胜;并提出取得最后胜利要经过三个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自此,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遂调整侵略方针,对国民党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而把主要力量放在对付共产党和敌后根据地的军民。日军迅速增兵华北,因此河北各根据地成为敌人进攻的主要目标之一。河北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企图“速战速决”解决华北问题的侵略计划。

1938年9月,日军调兵3万,分25路对北岳地区进行“扫荡”,企图肃清山地,然后“扫荡”平原,以确保占领地。从9月开始到11月,我北岳地区军民经过两个多月的英勇奋战,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在继粉碎敌人25路围攻后,又粉碎了1939年冬日军的重点大“扫荡”。其中陈庄战斗歼日军1200多人。黄土岭一战,歼敌900余人,并击毙敌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这一胜利震动了全国。

日军罪恶的魔爪在伸向北岳区的同时也伸向冀中。从1938年11月开始到1939年4月,半年当中对冀中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扫荡”。1938年11月12日,敌人调动日伪军6000多名,以北宁路及平、津为基点,分别由天津、廊坊、北平、高碑店、徐水出发,围攻我大清河以北之主力。我年轻的冀中部队,为粉碎敌人的围攻,保证领导机关不受损失,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相机打击敌人,奋战20昼夜,与敌作战29次,毙伤日伪军600余名,俘伪军1000余名,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为了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贺龙和关向应同志率八路军一二0师与冀中的第三纵队并肩作战。在齐会战斗中,给日军“渡佳行联队”主力以歼灭性的打击,毙敌700多名,活捉7名,仅有百余人逃脱。齐会一战,给了敌人一次最沉重的打击。从而稳定了群众情绪,提高了冀中军民的斗志和信心,揭穿了敌特捏造的所谓“八路军主力已退出冀中”的谣言,我军威信空前提高。群众称一二0师是“能征善战的老八路”。

在敌人对冀中进行“扫荡”的同时,对冀南抗日根据地也进行了“扫荡”。1938年11月14日,日军以步兵2000人,汽车约200辆,坦克7辆,骑兵600人,从邢台经任县、尧山、隆平,于17日上午侵占南宫县城。我军曾乘夜攻入城内,袭扰敌人,由于南宫城早已被群众拆毁,敌人失去了屏障,给敌军以重大杀伤。民兵和群众配合部队作战,帮助军队侦察敌情,担架运输,戒严锄奸,并慰劳部队等。因此,我军明了敌情,战斗情绪高涨,与敌人进行了连续作战。而敌人则耳目闭塞毫无所得,被迫于11月5日突围。我军与敌作战28次,毙伤日寇600多名,毁汽车18辆,毙战马100余匹。

日军妄想摧毁冀中、冀南抗日根据地的企图连续失败之后,趁冀中、冀南各河涨水之际,将大清河、子牙河、滹沱河、滏阳河、运河等河扒堤掘口200多处,造成冀中、冀南数十年未有的大水灾。受灾面积达60多县,淹没良田2250万亩,人口、牲畜的死亡和财物的损失极为严重,造成500万群众流离失所。但军民未被洪水的淹没所吓倒,反而激起了对敌人无比的愤恨。全体军民一面开展水上游击战;一面积极救灾,机关部队实行严格节约,并帮助群众修堤排水,战胜水灾。

在此期间日军对我正在创建的冀东、平西、平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扫荡”。各地区的军民在冀察热辽区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均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从1941年起,日本侵略者集中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疯狂进行“扫荡”、“蚕食”,实行灭绝人性的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河北各抗日根据地,敌后抗战进入空前困难时期。在华北,从1941年初到1942年底,日军连续 5次实行“治安强化”运动,加上1942年至1943年,河北发生严重水、旱、蝗虫灾害,河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困难尤为严重。对北岳区,日军集中10万兵力,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使我根据地缩小70%。对冀南四二九大 “扫荡”,我基层组织50%以上被破坏,区、连以上干部损失四五千人;对冀中五一大“扫荡”,我区以上干部牺牲1/3,群众被抓5万,冀中、冀南根据地大部变为游击区。在冀热边,日军发动了3期大规模 “扫荡”,在长城两侧、热南山区制造了千里“无人区”。一时,河北大地上,“无村不戴孝,处处添新坟”。

但是,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没有征服和吓倒河北人民。河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反“扫荡”、反“蚕食”斗争,进一步完善了主力军、地方军和群众武装三位一体的人民战争军事体系,特别加强了地方军和群众武装,河北人民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 (冀中、冀南各挖地道数万里)、麻雀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村自为战,人自为战,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同时,各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各级党、政、军、群机关脱产人员精减一半以上;开展大生产和生产救灾运动,部队、机关达到了基本自给或部分自给,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为便于应付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实行党的领导“一元化”,加强了党政军民工作的集中统一;派出大批武工队,“敌进我进”,把日伪基层政权改造成了革命的“两面政权”;开展整风运动,等等。这样,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河北抗日军民扩大了北岳根据地,坚持了冀东抗战阵地,坚持和恢复了冀中、冀南根据地,迎来了敌后抗战的局部反攻。

(四)

河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党组织,领导根据地军民,经过英勇顽强的艰苦斗争,胜利地渡过了1941年至1943年的艰苦时期,到1943年底,根据地的局面已开始恢复。1944年5月12日,中共晋察冀分局发出《关于目前形势与工作方针的指示》。5月28日,晋察冀军区发出《关于继续向敌后之敌后开展工作的训令》,对局部反攻作战作了部署,并组织各战略区分别进行春夏季攻势和秋冬季攻势。

北岳区自1944年1月起,即主动出击,至5月,攻克敌据点358处,新开辟工作的村庄2360个。在护麦斗争中,又作战88次,歼敌1500多人。6月,向敌纵深地区攻击,连续袭击了保定、望都、完县、涞源等城,接着军分区部队向敌人的封锁线突破,到 9月底,已扫清敌人第一线点碉,使晋东北与冀西连成一片。同时,察南部队越过桑干河,在涿鹿县深井堡以西建立游击根据地,开辟了怀安、宣化、阳原、涿鹿部分地区,打开了察南地区的局面。平北部队向北扩展,开辟了张家口东北崇礼县大部地区。到年底,北岳区共作战1384次,歼敌7267人,攻克据点、碉堡189处。

在冀中区,1944年先后发动了春季“拔碉战役”、“护麦战役”,粉碎了敌人在河北抢麦10万吨的计划,接着又发动青纱帐战役和秋冬季攻势作战。全年作战1945次,歼灭日伪军2.1万人,攻克县城25座,碉堡、据点815处,解放村镇3892个,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370万。

在冀热边区,抗日军民1至5月粉碎了日伪军1.5万人对热南山区的“扫荡”和对遵化、玉田地区的合击,先后攻入宁河、唐山马家沟矿,作战55次,歼敌2962人。结束了根据地基本区被分割的局面。9月15日,日军调集6.6万兵力,对冀热边进行大“扫荡”。抗日军民经过3个月反 “扫荡”作战,共作战106次,攻克敌据点58处,歼灭日伪军3031人。

在冀南区,也积极发动攻势作战,开辟了清丰地区,解放了枣南全境。冀鲁豫部队至年底共作战2700次,收复县城7座,攻克据点445个;逼敌撤出据点654个,歼敌4.1万人。渤海区部队在秋季攻势中歼敌5000余人,攻克县城3座,收复靠近津浦铁路的南皮县城。

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的指示,中共晋察冀分局和军区从1945年1月至 7月末共作战2700多次,歼敌2.8万余人、收复县城15座,拔除据点700多处,解放国土13.5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冀察区向根据地边沿区敌据点攻击,先后攻入徐水南关、保定北关,袭崇礼县城。5月12日,发起察南战役,攻克怀安、涞源县城,围困广灵县城,袭入宣化南关,直逼张家口市郊。6月份发起平北战役,收复崇礼县城。7月份挺进察北,建立万全、尚义两县抗日政权,使冀察、冀晋解放区连成一片。冀晋区部队1945年春,先后袭入平山、繁峙、山阴县城,拔除平山、灵寿敌据点24处,解放52个村庄。在冀中区,4、5月间先后进行了任(丘)河(间)战役、文(安)新 (镇)战役、饶(阳)安 (平)战役,作战330次、歼敌3700多人,拔除点碉357个,收复8座县城,解放村镇527个。6月发起子牙河东战役,攻克献县、大城,拔除子牙河东沿岸全部据点,东进到渤海边,歼敌3072人,解放272个村镇、25万人口。7月,又乘胜进行大清河北战役,向霸县、永清、固安、武清地区进攻,至8月上旬歼敌3500多人,进逼平、津市郊,拔除据点70多处,解放国土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75万。在冀热辽区,抗日军民经4个月苦战,歼敌5035人。尔后,组成3个挺进支队,于6月份,展开夏季攻势。

1945年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10至11日,朱德总司令发布受降和实行全面反攻等7道命令。自8月9日起,河北军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转入战略反攻,向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展开大规模进攻。在河北军民和全国军民的打击下,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字。不久,河北全境解放,历时八年的艰苦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河北各解放区军民一片欢腾。

(五)

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河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抗战八年,晋察冀所属之冀中、北岳、冀热辽各抗日根据地共与敌作战3.2万余次,消灭日伪军30.6万人;晋冀鲁豫根据地(包括冀南、太行、冀鲁豫、太岳)共歼灭日伪军42万多人。晋察冀所属正规部队,由3000余人,发展到了30万余人,晋冀鲁豫所属正规部队由9000人发展到30余万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燕赵大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谱写了一曲曲撼人心扉、催人泪下的悲壮之歌。他们当中,有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如节振国、马本斋、狼牙山五壮士等等;有拥军支前、坚贞不屈的模范人物,如戎冠秀、崔兰仙、荣林娘等等;有毁家纾难、舍生取义的开明士绅,如刘光锡、邢玉祥等等;有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国际友人,如白求恩、柯棣华等等。这些在河北大地抗战过的优秀儿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崛起,无私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这里我们将历史丰碑上的英雄事迹展现给读者:

几乎童叟皆知,传遍河北大地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其中一例。那是1941年8、9月间,日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的“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第七连奉命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历经数次鏖战,完成掩护任务后,留下六班扼守狼牙山,担负后卫阻击。他们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德才。就是他们后来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五壮士为了部队和群众的安全转移,将敌人引向了棋盘陀——一座峰顶三面临渊,仅有方圆几米地盘的“死亡之路”。凭据弹丸之地,先后击退了敌人4次冲击,打死打伤敌军90多人。到最后,五壮士折断枪支,从容地走向悬崖,落崖而去。体现了革命战士崇高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和伟大的民族气节。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名百世流芳。另外,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河北还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如开滦赵各庄矿工人节振国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共产党员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抗日小英雄王璞、爆破大王李混子等,都为河北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军民团结一家亲。在敌后战场上,广大军民浴血奋战,不怕流血牺牲,使敌人闻风丧胆。在后方,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鱼水深情同样感天动地。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指战员和抚养伤病员。1943年,有一天敌人进行“扫荡”,戎冠秀同志带着女儿和儿媳妇跑到村外,看见一个有病的八路军战士,因病不能行走。戎冠秀同志便急忙和女儿、儿媳妇架着这个有病的战士到一个秘密的小石洞去。戎冠秀同志叫女儿放哨,自己蹲在地上叫战士蹬在肩上,用人搭梯的办法把这个战士送上近丈高峭壁进入山洞。然后,又送去棉被和食物。该战士在洞里住了三天,安然地躲过了敌人的“扫荡”,而回到部队。像这样的事迹对于戎冠秀同志来说数不胜数,也正是因为如此,戎冠秀同志赢得了子弟兵的爱戴。另外,还有宁死不屈的妇救会主任崔兰仙,劳动英雄荣林娘,还有很多很多,连姓名也没有留下的更是不胜枚举。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的支持,我们的抗日根据地才像铜墙铁壁一样的坚强;正是有了人民的支持,我们的革命事业才无往而不胜。

在共同的民族敌人面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在共产党统战政策的感召下,一批开明士绅也深怀民族大义,积极支援抗战,并以杰出的智慧和勇敢,为我抗日军民做了大量工作。

刘光锡,河北平山人,他年过不惑之年,毅然弃医从军,带领全家数口参加了八路军,组建“平山团”后,刘光锡任排长。在接受整训期间,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光天医院”捐献出来,创建了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后方医院。在抗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长期战斗频繁的艰苦环境中,刘光锡积劳成疾,但仍坚持战斗。

邢玉祥,河北安平人,是一个开银号和药房的有名士绅。七七事变后,当地政府官员弃城逃跑,为了维持地方治安,邢玉祥和其他人组成维持会,当时邢玉祥虽已白发苍苍,古稀之年,但受到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的感召,出任安平县第一任抗日县长,领导安平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并送儿子和女婿参加革命队伍。1942年日军对冀中实行大“扫荡”后,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开展城市地下工作,邢玉祥利用自己的关系,在石家庄为冀中军区建立了一个联络站,开展地下工作。他派子女打入敌人内部传送情报,采购药品,购买枪支,营救地下党员,做了许多有益工作。

正是因为民族的觉醒,民族的团结,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国际友人的支援,我们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战争中,面对外侮不甘受辱,团结奋战,不怕流血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曲感人篇章,至今还在人们心中回荡......

(六)

八年抗战中,河北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遭受了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被日军杀虐致死的河北民众约有146.5万人,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101547人。被烧毁房屋约656.4万间。对侵华日军的暴行,河北人民刻骨铭心。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中华儿女坚强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任何强敌都将被埋葬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60年前的抗日战争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将永远激励后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民族的独立自主去奋斗、去拼搏。当前,我们一定要发扬革命前辈在战争年代那种义无反顾献出自己满腔热血和宝贵生命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拼命精神,把爱国主义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开拓进取,顽强拼搏,为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很快沦陷,日本侵略者怀着狂妄的野心,开始猖狂进攻华北。

1933年元旦之夜,日军以炮火轰击华北地区的大门——山海关,开始了它扩大侵华战争、大举进攻华北的新图谋。1月1日上午,驻辽西绥中的日军向山海关方向运动,下午,日军在南关外寻衅并向中国哨兵射击,迫其退入城内。翌日,日军炮击山海关并派步兵爬城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遂不顾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奋起反击,打响了长城抗战的第一枪。至3日拂晓,日军第八师团铃木旅团3000人,在飞机、坦克及海军舰炮火力配合下向中国守城部队轮番猛攻,于下午两时从四门攻入城内。中国守城官兵与日军展开激烈巷战,死伤惨重,终因孤立无援,残部被迫退至城外。并在撤退过程中全部阵亡,但无一人投降。最终,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山海关失陷。中国军民3000余人遭到日军野蛮屠杀。

接着热河战事开始,同样也因为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仅仅十天,热河全境沦陷。此后,日军分路南犯长城各口。当时,参战部队的多数爱国官兵对狂妄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竭力抵抗。其中,强烈要求抗日的国民党第二十九军官兵,在其守卫的喜峰口至罗文峪一线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在3月9日至19日的十天时间里,爱国官兵手持步枪、手榴弹、大刀等武器,靠近战、夜战痛歼来犯日军,迫其退至罗文峪以北五公里之外。第二十九军的胜利,被誉为“长城抗战唯一的胜利”,受到全国各界的热烈赞扬与拥护。

古北口方面,国民党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也对来犯的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同年5月,爱国将领冯玉祥、方振武、吉鸿昌等,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在张家口成立了“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开展察东战役,先后收复了察哈尔省东部的康保、宝昌、沽源、多伦4县,抗日同盟军声威大振。创造了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从日本侵略者手中首次收复失地的胜绩。

虽然广大爱国官兵英勇抵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由于国民党政府坚持“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妥协投降方针,未战先拟言“和”,做出了全线消极防御的战略部署。几十万军队全部部署在几百公里的长城线上,都成了孤军,长城抗战从一开始就注定了难以摆脱失败的厄运。很快,日军向长城以南地区发起全线进攻,至5月底,冀东22县已经全部被占领。

在大片国土丧失,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仍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一心“剿共”,急于同日本妥协。1933年5月至1935年夏,国民党政府与日本先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塘沽协定》、《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使日本掠取了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

面临民族危亡,燕赵儿女不甘受辱,团结起来,积极抗战。自山海关保卫战在正面战场上打响了第一枪后。在后方,全国各社会团体和冀东人民群众,对抗日部队表示了极大的激励和支援。他们或捐款捐物,或亲赴前线慰问,或送水送饭,或火线参军,给抗日部队以极大的鼓舞。各地纷纷发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其中孙永勤领导的抗日救国军是活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支。1933年12月,孙永勤组织“民众军”(后改称抗日救国军),在冀热边地区抗战,沉重打击日军,活动范围在五凤楼山地区。孙永勤率领民众军隐伏深入,寻机歼敌,民众军迅速发展到约5000人,后集结于五指山(在今兴隆县境内)一带。当时,中共遵化县委派遣军事干部徐英等来到民众军驻地,同孙永勤会晤,介绍抗战形势和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将民众军改编为抗日救国军,孙永勤任军长,下设4个总队。改编后的抗日救国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寻机痛击日军,因此所到之处,深受群众欢迎,被誉为“仁义之师”。抗日救国军的壮举,引起了日伪军的惊恐。因此纠集数千兵力,围剿抗日救国军。1935年4月初,孙永勤率救国军一部东渡滦河,进入老梁山区,突遭数千名伪军的围攻,孙永勤率部英勇抵抗。最后,因寡不敌众,除少数官兵突围成功外,孙永勤、关元有、赵四川、王殿臣等抗日救国军主要领导人和所余官兵壮烈殉国。

孙永勤领导的抗日救国军在日本侵略者推行殖民统治的恶劣环境中,与日伪军浴血奋战一年半,袭击、破坏日伪据点上百座次,毙、伤、俘日伪军警5000余人,给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给各界抗日御侮的群众以极大激励,在长城内外洒下了抗日的种子。中共中央在1935年的八一宣言中,高度赞誉孙永勤是“为救国而捐躯的”的民族英雄。

在全国抗日斗争高涨的形势下,河北省的青年学生也纷纷投身抗日热潮,他们组织抗日宣传队,深入工厂、农村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人阶级也举起了抗日救亡的大旗,如:正太铁路工人成立的铁路同人救国会,开滦五矿举行的同盟罢工。工商界也进行了示威游行,反对日本的侵略行径。文艺界,各地陆续建立了左联组织,各种革命文化社团也纷纷出现。在河北大地上,燕赵儿女的抗日斗争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8月,日军分三路,沿平汉、津浦、平绥铁路进攻华北,面对日本强敌的进攻,国民党爱国官兵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顿挫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大大鼓舞了河北人民的抗战热情,由于敌强我弱和国民党当局的战略错误及指挥失当。仅三个多月,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邯郸、大名等地相继失守,到11月中旬,河北、察哈尔两省全境沦陷。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河北人民遭到空前的践踏和蹂躏。10月8日,日军攻占正定县城,两三天内就杀害无辜群众1506人。10月12日,日军攻占藁城县梅花镇,屠杀群众1547人,占全镇人口的60%。10月11日前后,日军在成安县进行了三次大屠杀,惨杀群众5718人。11月14日,日军又在广平县城附近屠杀群众2000余人。日军制造的惨案暴行一起接一起,烧毁的房屋,抢夺的财产,更是不计其数。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拯救敌后人民,1937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河北,在中共河北地方党组织及其武装配合下,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人民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军民团结对敌,不断给日寇以沉重打击,使河北成为华北抗战的主要战场和全国抗战的坚强堡垒。

1937年10月,一一五师一部2000人,在聂荣臻率领下到达晋、察、冀三省交界地区,与中共晋察冀省委相配合,广泛发动群众,开展山地游击战争,仅一个多月,就控制了平汉、平绥、正太、同蒲4条铁路之间的北岳地区。1938年1月,在河北省阜平成立晋察冀边区政府,成为共产党、八路军在敌后开辟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9月,党中央派红军团长孟庆山从延安赴冀中,与地方党组织一起发动群众,组建河北游击军,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年底,河北游击军发展到2.5万人。共产党员吕正操也是在这一年的10月,将所率国民党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六九一团在晋县小樵镇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并挥师北上,与冀中党组织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相配合,收复失地,队伍很快发展到5000多人。1938年4月、5月,建立起冀中政治主任公署、冀中军区,控制了平汉、北宁、津浦铁路和滏阳河、沧石路之间平原地区,成为在敌后开辟的第一个平原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以后,一二九师分兵多支,陆续开进冀南,与地方党组织结合,收复失地。 1938年4月,建立冀南军政委员会、冀南军区。8月,建立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创建了北连冀中、南达豫北、东至津浦路、西抵平汉路的又一平原抗日根据地。为了建立以燕山山脉为中心的冀东抗日根据地,河北(敌后)省委、冀热边特委与八路军第四纵队配合,于1938年7月,发动席卷21县,一度收复9座县城的冀东抗日暴动,组建起拥有10万余人的抗日武装。之后,又相继建立了冀热察(平西、平北)抗日根据地、太行区(河北部分)抗日根据地、冀鲁边区(河北部分)抗日根据地。

河北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成为对日作战的前沿阵地,在反“扫荡”、反“蚕食”、反“清剿”的历次战斗中,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到处痛击日军。河北省的党组织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也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已成为在群众中享有威望的政党,并从地下党转变为局部执政的党。在抗日根据地里建立起新民主主义的政权,实行了民主政治,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武装在抗日斗争中不断壮大,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三)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一文,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必然胜利,但战争又是持久战,而不能速胜,必须采取人民战争的方针才能取胜;并提出取得最后胜利要经过三个阶段。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自此,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本侵略者遂调整侵略方针,对国民党采取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方针,而把主要力量放在对付共产党和敌后根据地的军民。日军迅速增兵华北,因此河北各根据地成为敌人进攻的主要目标之一。河北军民在党中央和毛泽东的英明领导下,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打破了日本侵略者企图“速战速决”解决华北问题的侵略计划。

1938年9月,日军调兵3万,分25路对北岳地区进行“扫荡”,企图肃清山地,然后“扫荡”平原,以确保占领地。从9月开始到11月,我北岳地区军民经过两个多月的英勇奋战,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在继粉碎敌人25路围攻后,又粉碎了1939年冬日军的重点大“扫荡”。其中陈庄战斗歼日军1200多人。黄土岭一战,歼敌900余人,并击毙敌中将旅团长阿部规秀。这一胜利震动了全国。

日军罪恶的魔爪在伸向北岳区的同时也伸向冀中。从1938年11月开始到1939年4月,半年当中对冀中进行了多次较大规模的“扫荡”。1938年11月12日,敌人调动日伪军6000多名,以北宁路及平、津为基点,分别由天津、廊坊、北平、高碑店、徐水出发,围攻我大清河以北之主力。我年轻的冀中部队,为粉碎敌人的围攻,保证领导机关不受损失,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相机打击敌人,奋战20昼夜,与敌作战29次,毙伤日伪军600余名,俘伪军1000余名,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为了坚持平原游击战争,巩固冀中抗日根据地,贺龙和关向应同志率八路军一二0师与冀中的第三纵队并肩作战。在齐会战斗中,给日军“渡佳行联队”主力以歼灭性的打击,毙敌700多名,活捉7名,仅有百余人逃脱。齐会一战,给了敌人一次最沉重的打击。从而稳定了群众情绪,提高了冀中军民的斗志和信心,揭穿了敌特捏造的所谓“八路军主力已退出冀中”的谣言,我军威信空前提高。群众称一二0师是“能征善战的老八路”。

在敌人对冀中进行“扫荡”的同时,对冀南抗日根据地也进行了“扫荡”。1938年11月14日,日军以步兵2000人,汽车约200辆,坦克7辆,骑兵600人,从邢台经任县、尧山、隆平,于17日上午侵占南宫县城。我军曾乘夜攻入城内,袭扰敌人,由于南宫城早已被群众拆毁,敌人失去了屏障,给敌军以重大杀伤。民兵和群众配合部队作战,帮助军队侦察敌情,担架运输,戒严锄奸,并慰劳部队等。因此,我军明了敌情,战斗情绪高涨,与敌人进行了连续作战。而敌人则耳目闭塞毫无所得,被迫于11月5日突围。我军与敌作战28次,毙伤日寇600多名,毁汽车18辆,毙战马100余匹。

日军妄想摧毁冀中、冀南抗日根据地的企图连续失败之后,趁冀中、冀南各河涨水之际,将大清河、子牙河、滹沱河、滏阳河、运河等河扒堤掘口200多处,造成冀中、冀南数十年未有的大水灾。受灾面积达60多县,淹没良田2250万亩,人口、牲畜的死亡和财物的损失极为严重,造成500万群众流离失所。但军民未被洪水的淹没所吓倒,反而激起了对敌人无比的愤恨。全体军民一面开展水上游击战;一面积极救灾,机关部队实行严格节约,并帮助群众修堤排水,战胜水灾。

在此期间日军对我正在创建的冀东、平西、平北抗日游击根据地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扫荡”。各地区的军民在冀察热辽区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均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

从1941年起,日本侵略者集中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疯狂进行“扫荡”、“蚕食”,实行灭绝人性的烧光、抢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河北各抗日根据地,敌后抗战进入空前困难时期。在华北,从1941年初到1942年底,日军连续 5次实行“治安强化”运动,加上1942年至1943年,河北发生严重水、旱、蝗虫灾害,河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困难尤为严重。对北岳区,日军集中10万兵力,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使我根据地缩小70%。对冀南四二九大 “扫荡”,我基层组织50%以上被破坏,区、连以上干部损失四五千人;对冀中五一大“扫荡”,我区以上干部牺牲1/3,群众被抓5万,冀中、冀南根据地大部变为游击区。在冀热边,日军发动了3期大规模 “扫荡”,在长城两侧、热南山区制造了千里“无人区”。一时,河北大地上,“无村不戴孝,处处添新坟”。

但是,日本侵略者的凶残,没有征服和吓倒河北人民。河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反“扫荡”、反“蚕食”斗争,进一步完善了主力军、地方军和群众武装三位一体的人民战争军事体系,特别加强了地方军和群众武装,河北人民创造了地雷战、地道战 (冀中、冀南各挖地道数万里)、麻雀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村自为战,人自为战,使日军陷入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同时,各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各级党、政、军、群机关脱产人员精减一半以上;开展大生产和生产救灾运动,部队、机关达到了基本自给或部分自给,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为便于应付复杂多变的战争环境,实行党的领导“一元化”,加强了党政军民工作的集中统一;派出大批武工队,“敌进我进”,把日伪基层政权改造成了革命的“两面政权”;开展整风运动,等等。这样,经过3年艰苦卓绝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河北抗日军民扩大了北岳根据地,坚持了冀东抗战阵地,坚持和恢复了冀中、冀南根据地,迎来了敌后抗战的局部反攻。

(四)

河北各抗日根据地的党组织,领导根据地军民,经过英勇顽强的艰苦斗争,胜利地渡过了1941年至1943年的艰苦时期,到1943年底,根据地的局面已开始恢复。1944年5月12日,中共晋察冀分局发出《关于目前形势与工作方针的指示》。5月28日,晋察冀军区发出《关于继续向敌后之敌后开展工作的训令》,对局部反攻作战作了部署,并组织各战略区分别进行春夏季攻势和秋冬季攻势。

北岳区自1944年1月起,即主动出击,至5月,攻克敌据点358处,新开辟工作的村庄2360个。在护麦斗争中,又作战88次,歼敌1500多人。6月,向敌纵深地区攻击,连续袭击了保定、望都、完县、涞源等城,接着军分区部队向敌人的封锁线突破,到 9月底,已扫清敌人第一线点碉,使晋东北与冀西连成一片。同时,察南部队越过桑干河,在涿鹿县深井堡以西建立游击根据地,开辟了怀安、宣化、阳原、涿鹿部分地区,打开了察南地区的局面。平北部队向北扩展,开辟了张家口东北崇礼县大部地区。到年底,北岳区共作战1384次,歼敌7267人,攻克据点、碉堡189处。

在冀中区,1944年先后发动了春季“拔碉战役”、“护麦战役”,粉碎了敌人在河北抢麦10万吨的计划,接着又发动青纱帐战役和秋冬季攻势作战。全年作战1945次,歼灭日伪军2.1万人,攻克县城25座,碉堡、据点815处,解放村镇3892个,面积1.1万平方公里,人口370万。

在冀热边区,抗日军民1至5月粉碎了日伪军1.5万人对热南山区的“扫荡”和对遵化、玉田地区的合击,先后攻入宁河、唐山马家沟矿,作战55次,歼敌2962人。结束了根据地基本区被分割的局面。9月15日,日军调集6.6万兵力,对冀热边进行大“扫荡”。抗日军民经过3个月反 “扫荡”作战,共作战106次,攻克敌据点58处,歼灭日伪军3031人。

在冀南区,也积极发动攻势作战,开辟了清丰地区,解放了枣南全境。冀鲁豫部队至年底共作战2700次,收复县城7座,攻克据点445个;逼敌撤出据点654个,歼敌4.1万人。渤海区部队在秋季攻势中歼敌5000余人,攻克县城3座,收复靠近津浦铁路的南皮县城。

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扩大解放区,缩小敌占区”的指示,中共晋察冀分局和军区从1945年1月至 7月末共作战2700多次,歼敌2.8万余人、收复县城15座,拔除据点700多处,解放国土13.5万平方公里,人口500多万。冀察区向根据地边沿区敌据点攻击,先后攻入徐水南关、保定北关,袭崇礼县城。5月12日,发起察南战役,攻克怀安、涞源县城,围困广灵县城,袭入宣化南关,直逼张家口市郊。6月份发起平北战役,收复崇礼县城。7月份挺进察北,建立万全、尚义两县抗日政权,使冀察、冀晋解放区连成一片。冀晋区部队1945年春,先后袭入平山、繁峙、山阴县城,拔除平山、灵寿敌据点24处,解放52个村庄。在冀中区,4、5月间先后进行了任(丘)河(间)战役、文(安)新 (镇)战役、饶(阳)安 (平)战役,作战330次、歼敌3700多人,拔除点碉357个,收复8座县城,解放村镇527个。6月发起子牙河东战役,攻克献县、大城,拔除子牙河东沿岸全部据点,东进到渤海边,歼敌3072人,解放272个村镇、25万人口。7月,又乘胜进行大清河北战役,向霸县、永清、固安、武清地区进攻,至8月上旬歼敌3500多人,进逼平、津市郊,拔除据点70多处,解放国土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75万。在冀热辽区,抗日军民经4个月苦战,歼敌5035人。尔后,组成3个挺进支队,于6月份,展开夏季攻势。

1945年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10至11日,朱德总司令发布受降和实行全面反攻等7道命令。自8月9日起,河北军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转入战略反攻,向敌占城市和交通要道展开大规模进攻。在河北军民和全国军民的打击下,日本于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字。不久,河北全境解放,历时八年的艰苦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河北各解放区军民一片欢腾。

(五)

八年抗日战争期间,河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抗战八年,晋察冀所属之冀中、北岳、冀热辽各抗日根据地共与敌作战3.2万余次,消灭日伪军30.6万人;晋冀鲁豫根据地(包括冀南、太行、冀鲁豫、太岳)共歼灭日伪军42万多人。晋察冀所属正规部队,由3000余人,发展到了30万余人,晋冀鲁豫所属正规部队由9000人发展到30余万人。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燕赵大地上,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感人事迹。谱写了一曲曲撼人心扉、催人泪下的悲壮之歌。他们当中,有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如节振国、马本斋、狼牙山五壮士等等;有拥军支前、坚贞不屈的模范人物,如戎冠秀、崔兰仙、荣林娘等等;有毁家纾难、舍生取义的开明士绅,如刘光锡、邢玉祥等等;有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国际友人,如白求恩、柯棣华等等。这些在河北大地抗战过的优秀儿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崛起,无私贡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这里我们将历史丰碑上的英雄事迹展现给读者:

几乎童叟皆知,传遍河北大地的“狼牙山五壮士”就是其中一例。那是1941年8、9月间,日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的“大扫荡”。9月25日,日伪军3500余人围攻易县城南的狼牙山地区,企图歼灭该地区的八路军和地方党政机关。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第一团第七连奉命掩护主力部队和群众转移。历经数次鏖战,完成掩护任务后,留下六班扼守狼牙山,担负后卫阻击。他们是: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德才。就是他们后来被誉为“狼牙山五壮士”。五壮士为了部队和群众的安全转移,将敌人引向了棋盘陀——一座峰顶三面临渊,仅有方圆几米地盘的“死亡之路”。凭据弹丸之地,先后击退了敌人4次冲击,打死打伤敌军90多人。到最后,五壮士折断枪支,从容地走向悬崖,落崖而去。体现了革命战士崇高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精神和伟大的民族气节。从此,“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名百世流芳。另外,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河北还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事迹,如开滦赵各庄矿工人节振国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共产党员马本斋领导的回民支队、抗日小英雄王璞、爆破大王李混子等,都为河北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军民团结一家亲。在敌后战场上,广大军民浴血奋战,不怕流血牺牲,使敌人闻风丧胆。在后方,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鱼水深情同样感天动地。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曾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掩护指战员和抚养伤病员。1943年,有一天敌人进行“扫荡”,戎冠秀同志带着女儿和儿媳妇跑到村外,看见一个有病的八路军战士,因病不能行走。戎冠秀同志便急忙和女儿、儿媳妇架着这个有病的战士到一个秘密的小石洞去。戎冠秀同志叫女儿放哨,自己蹲在地上叫战士蹬在肩上,用人搭梯的办法把这个战士送上近丈高峭壁进入山洞。然后,又送去棉被和食物。该战士在洞里住了三天,安然地躲过了敌人的“扫荡”,而回到部队。像这样的事迹对于戎冠秀同志来说数不胜数,也正是因为如此,戎冠秀同志赢得了子弟兵的爱戴。另外,还有宁死不屈的妇救会主任崔兰仙,劳动英雄荣林娘,还有很多很多,连姓名也没有留下的更是不胜枚举。正是因为有了人民的支持,我们的抗日根据地才像铜墙铁壁一样的坚强;正是有了人民的支持,我们的革命事业才无往而不胜。

在共同的民族敌人面前,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在共产党统战政策的感召下,一批开明士绅也深怀民族大义,积极支援抗战,并以杰出的智慧和勇敢,为我抗日军民做了大量工作。

刘光锡,河北平山人,他年过不惑之年,毅然弃医从军,带领全家数口参加了八路军,组建“平山团”后,刘光锡任排长。在接受整训期间,将自己经营多年的“光天医院”捐献出来,创建了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后方医院。在抗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长期战斗频繁的艰苦环境中,刘光锡积劳成疾,但仍坚持战斗。

邢玉祥,河北安平人,是一个开银号和药房的有名士绅。七七事变后,当地政府官员弃城逃跑,为了维持地方治安,邢玉祥和其他人组成维持会,当时邢玉祥虽已白发苍苍,古稀之年,但受到吕正操领导的人民自卫军的感召,出任安平县第一任抗日县长,领导安平人民进行抗日斗争,并送儿子和女婿参加革命队伍。1942年日军对冀中实行大“扫荡”后,根据地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开展城市地下工作,邢玉祥利用自己的关系,在石家庄为冀中军区建立了一个联络站,开展地下工作。他派子女打入敌人内部传送情报,采购药品,购买枪支,营救地下党员,做了许多有益工作。

正是因为民族的觉醒,民族的团结,爱国主义精神的发扬,国际友人的支援,我们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战争中,面对外侮不甘受辱,团结奋战,不怕流血牺牲,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曲感人篇章,至今还在人们心中回荡......

(六)

八年抗战中,河北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遭受了严重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被日军杀虐致死的河北民众约有146.5万人,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101547人。被烧毁房屋约656.4万间。对侵华日军的暴行,河北人民刻骨铭心。

历史证明,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中华儿女坚强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不可战胜的力量,任何强敌都将被埋葬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60年前的抗日战争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科书,将永远激励后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民族的独立自主去奋斗、去拼搏。当前,我们一定要发扬革命前辈在战争年代那种义无反顾献出自己满腔热血和宝贵生命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拼命精神,把爱国主义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开拓进取,顽强拼搏,为把我国建设成高度民主、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老大 你的回答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