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演员丁咛:北京的园林中有"万园之园"美誉的园林是_____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44:32

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王道成

清王朝鼎盛时期,北京西北郊出现了一座被欧洲人誉为“万园之园”的世界名园: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在对圆明园进行疯狂抢劫之后,野蛮地纵火焚烧。1900年又遭到八国联军的破坏。

清王朝覆灭后,军阀、官僚、政客肆意掠夺遗址上的遗物,圆明园遗址成为一片废墟。在纪念圆明园罹劫140周年的时候,回顾一下圆明园的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风雨沧桑,对于搞好圆明园遗址公园的建设,也是十分有益的。

京城西北郊的海淀在古代曾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湖泊区。由于这一带景色优美,元、明以来,贵族、官僚相继在这里建造园林。明万历(公元1573—1620)年间水曹郎米万钟在北海淀建造了一座园林,取海淀一勺之意,名曰勺园。万历皇帝的外祖父武清侯李伟在勺园的上流建造了一座规模宏伟的园林,取水木清华之意,名曰清华园。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后,忍受不了北京夏天的炎热,准备择地筑城避暑。康熙中叶,在明代清华园的旧址上兴建了清代第一座皇家园林畅春园,在玉泉山修建了澄心园(后改静明园),在香山修建了行宫(后改静宜园),在热河修建了避暑山庄。1709年,康熙将畅春园北一里许地名后华家屯的一座园林赐给他的第四个儿子胤?并亲题园额曰:圆明园。这时的圆明园,只是一座皇子的赐园,它的面积约600亩。1722年,康熙病逝,胤?即位,改元雍正。1725年,雍正在圆明园原有亭台邱壑的基础上加以扩建,“分列朝署”,全园面积增至3000余亩,有28处重要的建筑组群。从此,圆明园成为清统治者经常居住和向全国发号施令的政治中枢之一。

乾隆即位的时候,清王朝已经建立了将近100年,国家的统一,政权的巩固,特别是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乾隆的大兴土木提供了物质基础。为了追求山水之乐,乾隆先后改建和扩建了康熙、雍正年间在北京西北郊兴建的畅春园、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并借疏浚西湖的机会兴建了清漪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山五园”。在“三山五园”中,乾隆对圆明园的经营可以说是不遗余力。但是,乾隆对圆明园的扩建,并没有扩大圆明园的地盘,而是在原有范围内调整园林景观并增建若干建筑组群以丰富园景。乾隆对圆明园的扩建,主要是在圆明园的东邻和东南邻修建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这三座园林连成一片,总面积达5200余亩,同属圆明园总管大臣管理。我们今天讲的圆明园,实际上包括长春、绮春二园在内。

圆明园是一座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兼有御苑和宫廷两种功能。

为了适应清统治者政治上和生活上的需要,圆明园的建筑数量多,类型复杂。殿、堂、轩、馆、廊、榭、亭、桥、楼、阁、厅、室,应有尽有。建筑布局采取小分散、大集中的方式,把绝大部分的建筑物集中为小的群组,再分散配置于全园之内。圆明园的建筑,个体形象小巧玲珑,千姿百态,尺度比外间同类型的建筑要小一些,而且能突破官式规范的束缚,广征博采大江南北的民居特色,出现了许多平面形式如眉月形、字形、工字形、书卷形、口字形、田字形乃至套环、方胜等等。除少量殿堂外,建筑的外观朴素雅致,少施彩绘,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十分谐调。建筑群体组合更是富于变化。全园100多组建筑群无一雷同,但又万变不离其宗,都以院落的格局作为基调,把我国传统院落布局的多变性发挥到了极致。

圆明三园共有100余景,除少数宫殿、庙宇和特殊功能的建筑外,造景取材极为广泛。有的模拟江南风景,有的再现前人诗画意境,有的移植江南名园,创造出一处处“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诗情画意的境界。它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发展的高峰,也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光辉总结。

在圆明园中,还有一处被称为西洋楼的欧式建筑。这处建筑包括6幢洋楼,3组大型喷泉和若干园林小品,沿着长春园北墙呈带状展开。

这6幢洋楼是:谐奇趣、蓄水楼、养雀笼、方外观、海宴堂、远瀛观,都是文艺复兴后期巴洛克风格。但是,在细部和装饰方面,也采用了许多中国的手法,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

但是,西洋楼占地仅有120亩,是长春园的九分之一,圆明三园的2%。圆明三园中,98%都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古典园林。所以,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在《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把雅典的巴黛农神庙与中国的圆明园分别作为西方艺术和东方艺术的代表,称西方艺术是理念艺术,东方艺术是梦幻艺术。他盛赞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的崇高典范。”

圆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