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测试内心年龄108岁:高考在即,谁有高考提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11 00:28:48
最好实用的

●应试答题高分功略
高考的考场上,考生要把自己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也是相当重要的。应试答题技巧
调整最佳应试状态
考试时,最冤枉的事莫过于记住的知识想不起来,会做的题目束手无策,简单的运算出现错误,这种现象在考生中并不鲜见。例如有一位考生这么说:“就学习时间而言,似乎已到了我的极限。我觉得平时学得还可以,大部分习题都能做对,但考试时却不知怎么搞的,该对的做不出来,不该错的却偏偏出错,成绩总是不理想,这使我紧张不安,甚至有点儿害怕考试。”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考生没有使自己处于最佳应试状态,情绪过于紧张,无法充分集中注意力,不能调控自己的内部心理状态和外部操作活动,从而影响自己真实水平的发挥。那么如何将紧张程度调控到中等水平,维持最佳应试状态呢?
1?保持充足的睡眠。有些考生为抓紧时间多学知识,剥夺部分睡眠时间,这是一种极其愚蠢的做法。睡眠可消除疲劳,防止大脑因活动过度而产生抑制,而且可以为新陈代谢补充营养,使人集中注意力,增加记忆效率,思维反应敏捷,想像力丰富。所以复习越是紧张,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在复习考试阶段,考生必须睡足8小时。曾有这样一位考生,活泼聪明,学习刻苦,平时学习成绩较好,家长、教师对他的期望值很高,希望他在考试时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于是在临考前不切实际地给他加压,使他每天晚上12∶30左右才能上床睡觉,早晨6∶30又得起床读书。一个阶段过后,该生的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因在规定的时间内完不成试卷上的全部内容而落后于本来不如他的其他同学,家长很是着急。那么为什么原来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卷上的全部内容,而现在不能了呢?更深层的原因是其反应、思维速度变慢了,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下降了。侵占了睡眠时间,在疲劳状态下学习,大脑皮层某些部位由于长时间工作产生超限抑制而难以正常工作。也就是说,在他学习时,大脑并非百分之百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可能某些部位已经“睡着了”,不能工作了。这样势必影响学习速度,本来已经掌握的内容难以在短时间内反映出来,或者根本就束手无策。经常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形成了不良的习惯,那么到考试时也处于这种状态,这必然会阻碍他的答题速度。因此在这种不遵循生理规律的“意志”和压力驱动下所进行的疲劳战不可能带来好的学习结果,相反因为消耗了大量宝贵的心理能量而只能得不偿失。
2?摄入充足的营养。营养是一个人生长发育和从事各种活动的主要能源。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体发育和大脑机能,严重的会出现头昏眼花、注意力涣散、思维反应迟缓等症状,降低工作效率。复习考试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脑力活动,更需要摄入充足合理的营养供给大脑。“废寝忘食”强调了意志在学习中的作用,但却违背了学习的生理规律,所以在复习考试时不宜提倡。
3?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必须进行休息,或者是静止性休息如睡眠,或者是活动性休息如体育锻炼。休息既可以防止疲劳,又可以消除疲劳,而对于主要从事脑力活动的考生说,体育锻炼更有利于防止和消除疲劳。通过体育锻炼,人体不断分解、消耗原有能量,合成、再生新能量,增强人体各大系统的功能,提高反应灵活性,增强效率和考试效果。
4.不断变换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任何单一的活动持续时间过长,都会引起人的厌倦疲劳,注意力分散,从而降低学习工作效率。所以要不断变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避免单科独进,方法单一,使各科内容交替进行,耳眼口手脑并用,听说读写算并进,学习方式多样化。用新的方式学习新的内容时,对原有的学习来说实质上就是一种休息,这样高效地利用时间,可以更快更好地获取知识。
5.考试前一天以休息为主,在放松状态下“随便翻翻”笔记和书本,此时不宜再记新的内容和钻研未搞懂的。一般说来,这时新学的内容,考到的可能不大,却会与脑中的内容相互干扰,搅混,使脑子变得沉重,过于紧张。
6.考试前做好必要的物质准备。如准备好考试时使用的笔墨,为熟悉考试环境,可提前到达考场,免得因准备不足或迟到而惊慌失措,干扰答卷。
7.轻装上阵,适当降低求胜动机。虽然考试成绩要考完以后一段时间才能知道,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其成绩在考前就已经决定了,不管想得到多高的分数,考生此时的水平就是他的真实水平。因此考生无须忧心忡忡,顾虑考试的成败得失;也不可异想天开,不切实际地提高自己的志向水平。你所要做的一切就是顺其自然,发挥出你现有的实际水平。
8.在战略上藐视考试,在战术上重视考试。应该相信自己经过长时间的复习已准备充分,经过多次模拟考试已积累了许多经验,心理也得到了较好的训练,考试并不可怕,这是应试总的策略。但在具体解每一道题时,应认真细心,重视每一细节,尽力不丢一分。“信心”和“细心”可保证你考试取得成功。
● 技巧一:缜密审题,明确要求
弄清题意,确定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明确题目要求,寻找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系。
● 技巧二:先易后难,紧中有序
在答题时,为了做到紧中有序,可以在考前或统览全卷时就大体的分配一下答题的时间,按照“量体裁衣,看分花时”的原则,预先为每门考试做一个时间规划。
● 技巧三:简明扼要,卷面整洁
答题时要抓住要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简明准确的组织答案。
技巧四:涂卡及时,检查得法
一定要及时的填涂答题卡。检查的几个步骤是:有无漏题→笔误→审题是否正确→答题所用原理概念是否正确。

高考最后一个月怎么复习
今年是北京高考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除了首次由北京单独命题以外,还实行了“3+x”科目设置方案,即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以下简称“文综”和“理综”),“3”为语文、数学、外语(数学分文理科、外语考试含听力测试);“x”为文综或理综。那么如何在高考前最后的一个月里做到行之有效地复习,如何适应3+x这项新考试制度,能在7月份的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若干名京城著名高级教师。

正确对待模拟考试的成绩
现在,各高中的高三学生已经结束了第一次模拟考试(以下简称“一模”),6月初将进行第二次,有的中学还会有第三次模拟考试。其实,仅仅两次模拟考试就要做7、8套仿真高考卷子,自己学校所在区的模拟试题外,还要做教学质量较高的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的模拟试题。它除了使学生适应真正考试的题型,在时间上有合理的分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如有的学生平时习惯直接在卷子上写答案,结果一模后,成绩大跌,原来,该生在最后没有时间把写在卷子上的答案抄到答题卡上,白白丢了45分。像这样的事情,通过模拟考试后,都要坚决杜绝!有的学生担心最后作文时间不够,其实根本没有必要,经过这八次模拟考试,每个学生都要总结发现哪个知识点自己掌握的强一点,答题时可以节省时间,哪块儿自己又弱一些,在做题时会耽误一些时间。总结后,自己要合理地控制每道题的速度,就不会出现答不完题的情况。那么模拟考试的成绩与真正高考的成绩会相差多少呢,这要看考生在什么级别的学校,和平时各任课老师对分数掌握的情况。从北京师资力量的总体水平上看,模拟考试成绩要比高考成绩低约30—50分。据多年总结的经验,一模往往要比二模和高考的出题难度大,所以大家不要因为一模成绩不够理想而丧失信心。

横向复习与纵向复习
考生们在最后这30多天里,无论在语文还是其他各学科上都应该进行系统的横向复习与纵向复习。所谓横向复习,就是把所有的模拟试卷串在一起,按题型复习。在45分的基础机读题里都是四选一。第一题考的是注音,在前7、8年,常考的是难见字注音,最近几年则考查学生们对一字多音、常见字误读掌握的情况,如:比较(jiào)而不是比较(jiǎo)、办公室(shì)而不是办公室(shǐ)、友谊(yì)而不是友谊(yí)等。第二题考查学生对错别字的纠正能力,现在的高考不会考错字,只考别字,如同音别字、同意别字等。在90分基础题的后45分属笔答题,包括简答题、阅读、文言文分析理解等。对于这部分,学生们现在应该准备一个自制的“文言文小词典”,把6年来老师讲解的每个词汇都记在本子上,然后有时间就翻看,再加上平时对知识的掌握,一个月下来,文言文部分应该是胸有成竹。对于现代文,要牢记平时老师讲解的语言知识点,对作家作品做到信手拈来。横向复习,并不是让大家把多套模拟试题的答案记下来,因为在高考试卷中,模拟题是不可能出现的,但必然出现的就是大家常见的题型。记住老师出题的目的,抓题型的特点和解题思路,从中发现自己的弱处进行重点复习。所谓纵向复习,
就是把试卷上从第一题到最后一题彻底掌握透彻。因为语文题型基本固定,这就要求学生研究每道题知识点的范围。语文试卷的25道题中,从纵向上说,哪个题是考哪个知识点,考生拿到手里就应一目了然。高考时,虽然题目本身没见过,但题型很熟悉,就会使你不至于太慌乱,静下心来,其实哪一道题都是我们复习过的类型。建议模拟试卷无论横向还是纵向,尤其是在你认为的难点上,应在考前多做几遍。

作文应力求语言生动、情节感人
语文试卷中,除了90分的基础题,就是60分的作文。从最近4年考试的要求看,作文分两个等级给分,一个是基础等级,占50分;一个是发展等级,占10分。当初制定此标准的目的就是为了奖励作文水平高的学生。但发展等级也不是高不可攀,它一共要求12条,其中,内容3条、材料3条、结构3条、语言3条,只要符合其中一条,就可在发展等级上得分。比如有一条要求是词语丰富、句式灵活就可加分,那么,只要你在你的文章中有三四个使用恰当的成语,就可称为语言丰富;在学过的句式中,有长句、短句、设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等,在写文章时,不妨灵活运用,使文章读起来流畅通顺、脍炙人口;在修辞上也要善于运用,像比喻、对比、排比等,尤其排比句,用起来气势恢弘,容易渲染感情。这些都是能在发展等级里得分的地方。
学生们的作文修养并不是靠这30天就能明显提高的,但是怎样能保证通过最后一个月的复习,使高考作文可以拿到不错的分数呢?这就要做到力求语言通顺、材料丰富。这个时期,相信每个学生都已经积累了不少的素材,但至少要熟练掌握7、8个短小精悍的材料,一材多用,材料要生动、形象、感人。比如,宣武区的一模作文题大意为:材料一,目前,中小学生、青少年中因各种原因造成自杀率增高。有一个学校的语文老师在讲完《生命》后布置给同学们一道题:假如你身边的亲友去世了,请写一篇悼文。材料二,西方很重视对青少年进行“死亡教育”,经常假设他们的父母或朋友突然死亡,他们会怎么办。要求:请面对“死亡”写一篇文章。
其中有两个学生的材料引用的就非常好,一名学生写到:……曾经在一个雨天,我看到一只小麻雀在雨中挣扎,它的翅膀折断了,我用手轻轻把它捧起。我看到它的眼睛里露出乞求的目光,似乎希望我能救治它……它一直一直地看我,直到慢慢地死去。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即使是这样一个不堪一击的小生命都如此渴望“生”,那么人呢……另一名学生写到:……一只在冬天出外寻找食物的狼被猎人射杀,但它一直坚持到自己的洞穴口才倒地死去。一会儿,几只小狼跑出来吃了它的肉,猎人明白了,老狼是在用自己的“死”换来孩子们的“生”……即使是一般动物,对生也有强烈的渴望。
从此时到高考,还有6、7次模拟作文,现在就训练把文章写出“情”来。记住,批作文的人是有“情”的人,如果你的文章能让阅卷老师感动,能打动他,再加上文章开头精彩、结尾扣题,那么你的高考作文必得高分。
从数学方面,目前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综合解题能力,认真复习对各种题型的讲评,包括如何入手、思考和解答。把平时老师要求熟练掌握的习题集至少到目前为止已经做到三遍以上,使基本概念、方法落到实处。

一模题难度稍大
每年高考前的模拟考试,其目的有三个:一是做一个考前准备;二是使学生对自己有个客观的定位;三是通过考试,查漏补缺,让学生认清自己在后一阶段应该主攻哪个方向。今年首次实施3+x,从一模的成绩上看,显然学生们还不太适合这样的形式,因此成绩普遍偏低。但一模的成绩并不是能完全代表高考成绩,根据经验,每年都是“一模难,二模易”,而一模比高考的实际分数要低20至50分,所以考生们不必为一模的不理想成绩而过分担心。在所剩的30多天里,要作好各区的模拟题型,学生们也应该从一模中暴露的问题上下工夫,一般学生应主抓两块,一是各类型大题,二是综合题。

各类学生复习重点
对基础不同的学生来说,最后时期的复习也要因人而异。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考前的这段时期,应按不同类型做出至少20道大题,并针对自己稍弱的地方着重练习。如还有剩余时间,再做几套综合试卷以巩固基础。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在这段时间还要广泛做题,以做题代知识,做一套题补一片知识点。自己研究错题的原因,出现一个错题,就要从根本上消灭它,争取高考时再遇到相同题型能够不丢分。另外,这类学生在基础题上一定要认真对待,选择和填空题的正确率一定要保证。其中选择60分、填空16分,共76分的基础题,是最后一个月里复习的重点。对于大题,如果时间上能保证,就一定要会一个步骤答一个步骤,千万别全部放弃。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比如你在立体几何题上有特长,就尽量把它答完整、答正确。

听力可以临阵磨枪
今年是第一年在英语考试中新增加“听力”一项,但对北京的孩子是个优势。原因在于,北京的师资力量高,学校的教学设备普遍都好。英语听力跟其他学科不一样,它能做到“临阵磨枪,不快也光”的功效。在最后这一个月中,一定要保持每天听一些,基础差的同学利用这段时间多听一些模拟题,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听得范围更广,如一些英文节目、英语广播等,临考最后一周时,再听一下模拟题就可以了。练好听力很关键,一个学生若听力好,那么他的听力完型、单选、改错和写作等水平也相应提高。

吃透模拟题,使总分长100分不是神话
从一模到二模,是学生们增长成绩最快的阶段,但一定要把所有做过的各区模拟题全部吃透。对于英语考试,30%是基础题,50%是中等题,20%是难题。在20%的难题中还有6%的超难题,这6%的难题分数放弃也罢。虽然此次高考是北京市第一次自己命题,出题宗旨要求:贴近生活。所以考生们在这阶段的复习应力求稳当,把基础打牢。比如单选题只有15分,每题1分。但不要忽视这15分的题,考试时,每1分都很重要。而且,你得到了这15分,总分也不会差。在英语的写作文体上要注意应用文,自己应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多作几个范文,做到从内容到行文上都了如指掌。再有就是要坚持做完型填空和阅读练习。考生在答题时,不能犹豫,自己的第一感觉很重要,这是平时所积累的语感在起作用,要自信一些,往往越改越错。在考前最后几天,应该把原来做错的题、拿不准的题再看一下,以保证高考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所以有的学生真的能在高考时总分比平常多出近百分。

正常生活钟进行即可,注意饮食卫生、休息,每天调整好复习时间,不能过于紧张,也不能大玩特玩呀

高考在即,每个学子都身心疲惫地坚持着,他们挑灯夜战,衣不解带,准备拼搏一番。然而,考生和家长可要注意,现在已经到了必须调整生物钟的时候了。

生物钟,是指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奏性。生物通过它能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从而调节自身生理活动节奏。我们这里讲的生物钟是按照高考进行时间调节考生身体生理上的兴奋点,使其与高考时间同步,达到最佳状态。

现在大部分学生学习到很晚,有的甚至喜欢夜里的宁静,更是夜晚学习时间太长而白天精神不振。长期这样下去,人的生物钟就适应了夜晚思维敏捷而白天迟钝、记忆力减退。但高考恰恰是在白天,这样就会导致考生出现很多不适应现象。生物钟调整看似简单,实际上比较复杂,改变它需要时间。为此,老师和家长要说服学生提前调整,使其兴奋点调到白天来,与高考时间同步。考生也必须自觉进行适应性的锻炼,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进入高考状态、增强高考自信心,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