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进行时电视剧全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及措施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11 02:07:59
老师给了论文题目, 找不到资料啊,哪位高手指点一下?

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12大措施
  1.政府加大科学投入,特别是基础科学以及航天、生物、新能源等高科技领域的投入。
  2. 政府应大力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全球知名品牌的重点企业。
  3. 政府采购时,要首先考虑采购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4.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5. 大力改善科技人员的待遇,用高薪吸引优秀人才。
  6.对自主创新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7. 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
  8. 企业设立专项科研开发资金,按一定的产值比例,投入资金进行科技创9.新。
  9.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资金变为技术、技术变为资金、资金变为更高层次技术的良性循环。
  10. 建立高科技创业资金,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宽裕的发展环境。
  11. 引进国外高科技人才。
  12. 改变目前应试教育体系,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

  为什么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议》指出,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作出的重要判断,是对未来五年乃至今后较长时间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出的根本性战略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迫切需要。

  “十一五”时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主要体现在:一是国外技术储备急于获得新市场,这为我们发挥后发优势,进行必要的技术引进和主动选择创造了条件,使我国的自主创新有可能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并支付较低的成本;二是国内人才和科技储备已有相当基础,企业的研发能力有了明显增强,这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三是巨大的内需市场将提供创新的广阔空间;四是我国公共财政实力大大增强;五是激励创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建立,对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大,按要素参与分配已成为重要的分配原则,国家在税收、折旧、财政和投资等方面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正在形成。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路径。要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创新的重要基础和科技竞争力的主要源泉。要大力加强集成创新能力,形成单项相关技术的集成创新优势,努力实现关键领域的整体突破。要加快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全球科技存量,形成后发优势加快发展。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加快建设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努力实现新技术的产业化。要发挥政府的战略导向、综合协调和服务功能,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强有力的创新激励体系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性制度保障,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体制框架,建立和完善创业风险投资,增强税收制度对创新的激励作用,努力吸引集聚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动力来源。

  研究型大学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中央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是顺应形势要求的,是国家的重大战略抉择。

  自主创新从内容上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性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得更
  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自主创新在过程上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着重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企业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带有产业化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原始创新。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用知识创新成果解决其技术创新的难题,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

  原创性、高起点、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活动,是高水平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其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研究型大学由于其自身的优势,日益成为我国知识创新的主力军,成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方面军,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多学科优势便于学科交叉和知识创新;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先进的科研设备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障;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构建适宜的组织文化,等等。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知识创新能力最强的大学,在基础性、前瞻性、前沿性的科学研究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据相关数据,影响人类的70%重大科研成果和绝大多数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世界一流大学。据有关统计,2004年大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分别占总数的64.3%、60%和55.1%;2004年大学共申请专利12997项,获专利授权5381项,并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成果;2003年大学在国内发表论文18.1万篇,占总数的66%;三大检索系统(美国SCI、EI、ISTP)收录论文数,大学占总数的68.5%。这些成果很大部分是由研究型大学创造的。据武书连2004年发布的大学评价,36所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占全国普通高校的62.16%,博士生导师数量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8.92%,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数量分别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45.79%和66.35%。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也是研究型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实现其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努力创造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精英人才,这是我国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也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必经之路。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高校这支最大的师生创新群体必须以凝聚学科方向、创造标志成果、汇集创新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科技创新的基本战略,着力提高解决当前和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的能力,放眼国民经济主战场,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围绕国家目标,以重大科研项目为驱动,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行业技术升级作贡献。在贡献中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

  那么,我国研究型大学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根据南京大学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和发展的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应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观念。首先,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21世纪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互相融合,呈现出“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明显特点,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之间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基础研究作为自主创新的源头,决定着技术创新。谁会想到现在无处不在的计算机、互联网的技术基础是源于20世纪初发现的狭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而且发展如此之快。正如李政道先生所说:“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的能力。谁重视了基础科学研究,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就能自主创新。”因此,研究型大学要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努力提高原始性创新与知识创新能力,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重视结合国家目标导向的研究工作。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因此,它们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必须紧紧围绕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把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成果向应用性转化,不断提高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

  在这个方面,南京大学一直是极为重视的。南京大学在巩固并加强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如何构建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在全校范围展开了大讨论,明确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个人自由探索与国家目标导向研究同等重要”的理念与目标,并把构建南京大学“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人才培养创新体系”作为学校“十一五”规划三大战略目标来抓。

  二是创新机制。一方面是以“985二期”工程为契机,创新学科与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搭建研究型大学多学科交叉与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年来,南京大学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211工程”建设期间,根据现代学科发展趋势与本校学科发展特点,建设学科群,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985工程”一期,又在国际科技前沿领域着力选择少数几个突破口,在全国高校率先设立“学科特区”,以形成局部优势,促进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成长。“学科特区”创立全新的管理机制,遵循国际惯例,采用所长全面负责制,在用人、分配等方面有充分的自主权。经过几年的发展,这几个“学科特区”都取得了不少成果,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突出的创新能力。以分子医学研究所为例,成立六年以来,共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23篇,其中一篇发表在影响引子大于12的刊物《循环》上;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项目24项,经费达4877万元,申请专利18项;承担7个一类新药和3个二类新药的研发工作;3人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另一方面是在管理机制上,以人为本,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制度创新推动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比如改革学校管理体制,进一步厘清校院系三级的权力分配;转变学校行政职能,加强学术权力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快教师评聘制度改革,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教师评聘与人才评价机制,并实行人才评聘多元化标准,等等。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精神内核,而制度建设则是保障研究型大学持续创新的前提。大师云集、英才辈出、硕果累累,不是急功近利的改革措施和行政命令能催化出来的,而是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以人为本的产物。

  三是创新队伍。人才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是自主创新的第一资源。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和若干高水平的学术创新团队,乃是决定研究型大学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南京大学历年来一直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队伍建设为核心”的办学思想。在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改革教师评聘制度,短期考核与长期评定相结合,质量与数量相结合;引进优秀人才,特别重视从海外引进团队。到目前为止,从海外引进了近200名优秀人才;重视学校现有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学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培养机制,并努力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成长环境;强调尊重人才,人才自重,提倡竞争、和谐、有序、协作的学术氛围。这些措施的实行不仅使南京大学建立了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而且还催生了若干创新团队,他们已经成为学校自主创新的骨干力量。在南京大学现有的1700多名专任教师中,就有30名院士,42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级教学名师,教师获得博士学位的比例达51%。与此同时,南京大学特别重视学术团队建设,创立“大师+团队”模式,目前已经拥有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遴选的“优秀创新研究群体”。以凝聚态物理学术团队为例,该研究群体目前有5位院士,9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1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秀的学术团队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成果,近几年来该团队有4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5项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3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四是创新环境。环境创新是维系和促进自主创新的有力保障,它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外部环境。南京大学这几年为科技自主创新创建一个较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做了大量工作:根据国家自主创新体系总体布局和学校学科发展特点,制订了学校自主创新近期和远期规划:在政策制定上优先考虑促进自主创新的源头——基础科学研究、自主创新的核心——创新人才的选拔任用等方面;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包容的文化氛围,鼓励勇于创新、大胆质疑、宽容失败、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在这些指导思想下,南京大学SCI收录的论文数和被引用论文数一直名列全国高校前茅。2000年以来,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0项,这在全国高校中是独一无二的。

  在研究型大学创新环境中突出的是技术创新环境,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鼓励应用性研究。南京大学在这方面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其中包括:1.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制度架构,特别是构建应用人才的评价体系;2.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加速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3.设立技术创新基金。学校首期出资500万元,社会融资500万元设立技术创新基金,由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负责管理,将具有时效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成果快速推向市场;4.实施专利战略。这些措施初见成效。2002年至2005年4月,学校共申请446(1985年以来共751)件,其中第一发明人200人,涉及的人员共783人;从2003年开始实施专利战略,申请量每年翻了一番。2004年,申请量位居全国高校第九,发明专利申请位居第六。近5年来,学校积极推进官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加强校企联盟,建立了一系列与政府、企业合作的实验室,与企业合作科技项目达2000余项,大大加快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总的来说,研究型大学是一个国家构建自主创新体系的中坚力量。我国研究型大学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目标,瞄准尖端科技的战略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与优势,加强基础性、前瞻性和前沿性的科学研究,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走出一条中国研究型大学的自主创新之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来源:光明日报 http://news.ewe.com.cn/show_news.php?blockid=76&articleid=12130

  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意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深刻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利于发挥科技对经济增长的先导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的动力,加快富民强市和〃两个率先〃进程;有利于强化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有利于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市民精神,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和谐南京。
  http://www.ctinj.com.cn/government/20060307.htm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必须突出主体、整合资源、优化环境、跨越发展。
  突出主体,就是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紧迫感和集聚创新要素、吸纳创新成果的主动意识。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增加研发投入,实施名牌战略,围绕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重大项目研发任务,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决策和投资主体、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承担风险和获得利益的主体。
  整合资源,就是极大地释放科教、人才、产业基础的优势和活力,实现各类创新资源的有效融合。大力提高自主创新的组织程度,建立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科技信息交流、成果转化和要素共享平台,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交流对接、互动双赢。加快构筑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有效推动高校、科研院所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地方发展的技术创新,真正把存量资源转化为增长优势,把拥有的实力转化为发展的后劲。在持续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更加重视抓住资本、技术加速向长三角转移的历史机遇,实施开放式自主创新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优化环境,就是切实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服务,营造鼓励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各类科技园区和科技孵化器的功能,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的载体建设。大力发展各类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挥其在优化配置创新资源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投融资体系建设,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撑。加强支持创新的政府引导,完善推动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提供优质、完备、高效的公共服务。弘扬“创业、创新、创优”的精神,广泛宣传自主创新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形成一个人人参与创新、关心创新、保护创新、支持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
  跨越发展,就是不断突破和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全面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推进支撑和引领南京加快发展、和谐发展关键领域的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用高新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构建新的产业竞争优势,大力促进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四大支柱产业的产业升级,加快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新型光电、文化五大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实现“南京制造”向“南京创造”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功能,扩大创新资源的集聚和辐射效应,全面加强国内外科技合作,巩固和提高南京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

  记者:你认为怎样才能提高民族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呢?

  陈小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做好创新体系建设。长期以来,因体制所限,我国的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存在着“两张皮”现象,科研院所的人才与技术优势由于缺乏合作对象得不到发挥,手握订单的企业却要舍近求远,高价聘请国外的设计机构为其承担设计任务,这种状况严重地束缚了民族工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解决这种“两张皮”现象,十分重视创新体系建设。集团公司通过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夯实了技术创新的基础;通过厂所联合,改变过去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通过成立集团公司船舶及海洋工程研发中心,创建了技术创新平台,进一步整合了科研力量,促进了集团公司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了集团公司整体创新能力。通过以上几大举措,中船集团公司形成了以集团研发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其他研发力量为重要补充的两级创新体系框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效果也开始凸现。不仅加大船型开发力度,中船集团公司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牌船型。还开发建造了一批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高技术船舶,为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高技术船舶设计建造能力创造了条件。
  http://www.costind.gov.cn/n435777/n435789/n624643/50449.html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意义和途径

吕 政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第一,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短缺,土地、森林、水、石油、金属矿产等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都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使13亿以上的人口普遍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改变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增长的模式,走资源消耗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根本出路。

第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的中心环节。结构调整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或过剩,二是促进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转移。现阶段我国结构调整的重点是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即提高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并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因此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是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而这种技术的获得,必须依靠自主创新。

第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改善我国贸易条件,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措施。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在出口贸易中,55%的出口产品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1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90%以上也是来自加工贸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只能是为跨国公司做代工的加工组装型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获得微小的利益。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均在5%以下,我国在50%以上。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60%以上需要进口。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发当代一系列军事变革。科技强军是新时期我国军队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领土完整和实现祖国统一,必须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来源面临着军事工业发达国家严密的技术封锁,因此即使花钱,也买不来国防现代化。我们只能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国防科技工业的现代化。

二.什么是国家创新体系?

国家创新体系是从事科学技术创新活动的机构、体制安排、运行方式的总和。它包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国家实验室,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科学普及、技术推广和技术中介组织等。国家创新体系既有基础理论研究,也有应用研究,既有民用技术研发,也有军用技术的研发,既有国有的企事业单位,也有民营的企业和研究机构。因此,不应将国家创新体系简单地理解为国家级的科研院所,它应当是覆盖全社会、各领域、各地区的科技创新的网络组织体系。

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科技创新分为发现、发明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三个阶段。发现的目的在于揭示从宏观到微观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及其运动规律,主要是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科学家的责任和工作重点。科学发现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依据,但不应要求所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都能够立即和直接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发明的任务是根据科学发现所揭示的规律,通过工程技术手段,研制成新材料、新产品或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发明主要是在工程技术层次上的创新。发现是基础研究,发明是应用技术研究。虽然二者不可能截然分开,但在多数情况下,二者仍然是有区别的,创新的目标不同、侧重点不同,成果的表现形式不同。

技术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和市场化是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科技创新成果需要有企业家把各种生产要素组织起来,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并进行规模化生产。杰出的科学家、发明家不一定是优秀的企业家。在社会化的分工体系中,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以及科学家、教授、工程师、企业家角色和职能各不相同,因此在国家创新体系中,他们的分工也各不相同。

三.为什么强调企业应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从工业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的普遍经验看,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多数的技术研发中心建在企业,科技队伍的主体集中在企业。这是因为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具有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内在推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及经济国际化的大环境中,企业始终面临着竞争的压力,不搞创新,企业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发展,企业具有重视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实践中,能够使技术创新方向和目标的选择更符合市场需求;企业具有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的生产设备、工程技术能力以及社会化的配套能力。企业能够把科技要素、工程要素、资金要素、市场要素直接结合起来。

当然,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需要具备以下条件:第一,企业的制度安排具有追求技术创新的内在推动力;第二,已经形成竞争的市场结构,竞争机制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第三,具有追求技术创新的企业家及其经营管理团队;第四,企业拥有一定实力的研究与开发力量和组织;第五,企业具有自我积累能力和外部融资能力。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我们要充分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阅读《经济日报》有关我国企业参加五大国际车展的报道及分析,我感到,以“走出去”为己任的众多中国企业,还须有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推进自主创新的博大胸怀。
  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把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中重点发展、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产业和行业作为重点领域,把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突破的技术群作为优先主题,加快突破瓶颈制约,掌握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解决重大公益性科技问题,在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的同时增强对外开放条件下的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关键是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自主创新,就是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奇瑞、吉利等自有汽车品牌,已经给我们树立了自主创新的榜样。重点跨越,就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支撑发展,就是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强调的是,要切实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在更大市场范围、更多产业领域“走出去”的企业发展目标。

编者按]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关键是要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要在一些重要产业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和提高系统集成能力,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标准。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关于加强自主创新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大力实施‘三自创新’,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战略的精神,营造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良好社会氛围,本期选编一组文章,供中心组学习参考。

u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u自主创新要建立“宽容失败”的体制

u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u自主创新:提升江苏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u自主创新:韩国的做法及对我们的启示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全面阐述了坚持自主创新,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意义、任务和途径,是新时期推进我国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的纲领。
认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必须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环境和条件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一番。要实现这个目标,在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应达到7.5%,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须保持在10%~12%。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短缺,土地、森林、水、石油、金属矿产等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都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这种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使13亿以上的人口普遍过上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改变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粗放增长的模式,走资源消耗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出路。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心环节。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在出口贸易中,55%的出口产品是加工贸易,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不到10%;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90%以上也是来自加工贸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只能是为跨国公司做代工的加工组装型产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只能获得微小的利益。我们也必须正视,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远远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用于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强度,我国2004年占GDP的比重为1.2%,美国、日本和韩国分别为2.7%、3.9%和2.9%;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只相当于美国和日本的三十分之一;对外来技术的依赖程度,发达国家平均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均在5%以下,我国在50%以上;对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投入比例,我国为1:0.08,韩国和日本分别为1:5和1:8;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购置所需要的技术含量高的关键装备和零部件,60%以上需要进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根本途径。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阶段难以与发达国家争高低,应当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再从国际市场上购买我们短缺的资源和技术装备。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比较优势,因此我们不拒绝、不排斥上述两种类型的发展模式。但是,必须看到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大多处于产业垂直分工低端,一些地区的GDP虽然增长很快,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国民收入。我们的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分工不应长期停留在这一水平上,不应只依靠发挥劳动力便宜的比较优势,而应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提高竞争优势,推进产业升级,改善国际贸易条件,在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型产业领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升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工业已经没有国界。工业无国界的说法似是而非。虽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产业链的垂直分工,导致工业生产过程没有国界,但是,在有国家存在的情况下,利益绝对是有国界的。作为科学实现形式的技术也是有国界的。否则,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和规则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特别是对于核心技术的控制,实质上为了控制获得超额垄断利润的手段,以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我们强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正是为了改变高新技术依赖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的状况。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国防工业高新技术,更不可能通过技术贸易获得。
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研发能力先天不足,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需要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以市场换技术,是指通过向跨国公司转让国内的市场份额,以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市场换技术的前提条件有三个,一是国家间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处于不同阶段,二是产品具有生命周期,三是技术存在代际差异。以市场换技术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从国外购买先进技术装备,以提高国内用户的生产技术水平;二是引进外资在国内建厂。
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有一定的积极的作用,与发展中国家最初的技术和产业起点相比,缩小了技术差距、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另外通过技术扩散、零部件生产在当地外包、技术服务、人员培训等途径以及本国企业的竞争压力,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出口产品结构的调整。因此,我们强调自主创新,并不排斥技术引进和利用外资。
但是,必须看到以市场换技术的弊端。由于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代际差异,发展中国家换来的技术总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技术。跨国公司在技术转让时,必然要“留一手”,以市场换技术的国家更不可能获得核心技术。与此同时,以市场换技术还可能形成对本土企业技术进步进行排斥和抑制。从实践上看,在引进技术的同时坚持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行业与企业,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市场占有率都能有所作为。反之,过度依赖以市场换技术的行业和企业,形成了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症”,大多没有什么作为。

自主创新要建立“宽容失败”的体制

自主创新要以企业为主体,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要求,也是为很多发达国家的实践所验证。以企业为主体才能使创新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推动力。这里所说的以企业为主体,是指企业在自主创新中应成为投资主体、研发主体和应用主体。

自主创新对我们国家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在起步的时候尚有待政府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例如,为了鼓励企业能主动地开展研究开发,在提高企业研发经费占销售额比重中,需要采取一些有力的激励措施。不但对其成果,特别是成果的实际应用,要予以重奖,更要为其在研发经费的投入上实行税收优惠,以及国家补贴。在眼前看,虽然国家减少了收入和增加了支出,但这些激励机制所产生的效果和创造的财富,则远非原投入可比。

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以技术创新为中心的技术进步,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60%,而我国尚只占33%。

技术创新和研究开发是向尚未有完全把握的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因此不能保证万无一失或一帆风顺,而是存在着一定风险。为了给高新技术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就需要形成一套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这对在客观上有效的研发和创新活动是很重要的。

据世界银行统计,1991至1995年,西方国家支持高科技发展的“企业风险基金”总额就达到800亿美元。这为企业开展研发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企业要作为自主创新主体,外部因素固然十分重要,但关键还在于企业内部。只有当全体职工,尤其是专业人才把自主创新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时,创新才有可能出现。因此企业内部如何形成一套促使大家动脑子、不断改进工作的氛围,形成一套机制、一种企业文化,这才是推动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的根本之道。

要提倡敢冒风险,形成“奖励成功,宽容失败”的体制。创新和研发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取得成果,但成果的取得往往来之不易,因此对这方面作出贡献的人要大加奖酬,这也对在职职工起着示范作用。

但创新和研发都在客观上存在着风险,对没有取得成功的试验,或由失败导致的损失,必须采取宽容的态度,要继续给予鼓励和支持,而不是求全责备。要是对失败不能宽容,则会造成“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使大家对创新袖手旁观,这比由于失败引起的损失会更严重得多。

美国3M公司始终鼓励创新,其职工在岗位上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和行动,即使失败,或因试验而付出代价,只要是为了改进工作,则不会由其承担责任,公司仍鼓励并支持其继续努力。反之,要是谁在其任职的三年期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提不出任何改进工作的意见和行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则在裁员时将成为首选对象。

这正是3M公司久盛不衰的奥秘之所在,也是“宽容失败”的一个生动例证。

提高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营企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其中,民营科技企业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知名民营企业。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民营企业仍然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制造、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而且大多数为独资的中小企业,资本社会化程度低、总量小,技术人才缺乏。因此,民营企业在整个技术创新过程中,表现出较强的“拿来主义”和“短期化行为”的倾向,民营企业更多地是借助于外来技术,通过技术转移的方式获得技术创新成果。

一、当前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民营企业的“不愿”和“不能”问题。

就企业自主创新本身而言,不仅成本高、回收期长,而且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技术投入的未来预期很难把握。加之,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在经营理念上存在重销售、轻技术的思想,在资本投资倾向上,也更愿意投向资金回报率高、周期短的行业,如房地产开发项目等。在能够获得现实利益的条件下,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不愿意在自主创新方面进行投资。另一方面,虽然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意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但由于资金缺乏、势单力薄,一旦某项技术开发的失败,就意味着企业的失败,从而使民营企业陷入了“不搞自主创新等死,搞了自主创新找死”的两难境地。

(二)民营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

目前,民营企业主及其雇员的学历普遍较低,大多数是高中及高中以下的文化程度。根据国家统计局对1413家民营企业的调查:企业从业人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只占17.86%,民企总经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1/3。这造成了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技术人才、自主创新管理人才和自主创新技能人才三方面的缺乏。

另外,从区域分布上看,民营企业大都远离核心城市,这在吸引技术人才方面存在着先天劣势。同时,由于多数民营企业在薪酬、选拔、培训等人力资源制度方面的缺乏,给技术人员造成对企业未来“不稳定”的预期,难以保证技术研究队伍的稳定性,容易造成技术人员的流失,以及研究项目的失败和知识产权的外流。因此,在一些民营企业中形成了“挖人才?流失?再挖人才”的恶性循环,未能形成一支稳定、持续的自主创新人才队伍。

(三)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

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在从实验开发走向产品市场的过程中,既需要充足的科技信息、市场信息做支撑,同时还需要对技术进行价值评估、咨询、风险投资以及进行股权交易的各种中介机构来共同完成。而我国社会中介服务机构体系的缺失,一方面造成科研机构与高校大量的科技资源的闲置;另一方面又使大多数民营企业苦于没有适用的技术开发项目与技术开发人才,客观上形成了产学研之间,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相互联动的阻碍,加大了民营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风险和难度。目前,从事自主创新的民营企业,基本上是处于“单打独斗”或“全线出击”的状态,大大限制了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步伐。

(四)政策支持缺乏系统性。

就目前的自主创新支持政策而言,主要有“新产品补助”、“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等,这些政策多以某个创新技术项目或产品为对象给予支持,并具有浓厚的“计划分配”色彩,往往是采用“一分了之”和“撒胡椒面”的做法,既缺乏对项目的跟踪和反馈,也缺乏对技术和市场之间关系的考虑。另外,这些政策的操作,也仅仅局限在应用研发层面展开,缺乏对研发过程的系统分析,缺乏对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联动关系的考虑。

二、提高我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政策思路

基于以上的分析,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指导思想,应是“市场驱动、政府支持、服务配套”,并以消除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障碍为政策基点,通过完善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设施,建立引导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市场机制。

(一)建立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中介服务体系。

大力培育各类技术中介服务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成果转换、技术咨询等方面的服务。技术中介服务组织是联系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纽带,通过建立面向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技术诊断、咨询、培训、项目评估、科技人才、项目投资、技术转让、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评估等技术中介组织,为民营企业提供“一条龙”的技术创新服务,搭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平台,充分整合有利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各方面资源,改变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单打独斗”或“全线出击”的局面,降低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和难度。

另外,在各类技术中介服务组织中,有相当数量的是为民营企业提供公益性、扶植性的技术创新服务中介组织,这些技术中介服务组织本身具有一定“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在设立之初可考虑政府出资加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然后政府逐步退出,最终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

(二)建立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共性技术研究是应用研究的基础和源泉。因为民营企业主要从事的是应用研究,所以在考虑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问题时,必须要从加强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联动的角度出发,环环相扣,层层展开。例如,美国政府通过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NIST)的先进技术计划(ATP),实现对共性技术的资助。同时根据小企业创新计划(SBIR),由ATP资助的政府实验室对与单个企业合作的项目提供资助,从而实现共性技术与企业应用研究的联动。这种方式既提高了政策支持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也降低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和费用,促进了共性技术的溢出,并将市场信息引入到共性技术研究中来。因此,我国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起共性技术与应用研究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促进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三)制定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

适度集中财政资金建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基金,扶持创办科技型民营企业,支持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同时,除了已有对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普适性的税收激励政策以外,重点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实施特定的减免税政策,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例如,制定针对民营企业同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税收激励政策。

(四)优化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金融环境。

一是积极引导民间资金和海外资金设立专门化的中小商业银行,专门从事针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活动和资产管理活动。二是加快建立和健全针对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担保机构。三是逐步建立我国的风险投资体系,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多层次的融资渠道。

自主创新:提升江苏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2006-2020《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并制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这意味着党中央近年来一再强调的“自主创新”由理念上升至运筹的层面上来,并将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进行部署实施。江苏省能否实现“两个率先”取决于能否形成一股创新精神;能否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也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自主创新正成为提升江苏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将对江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面临的四大挑战

综合分析近几年江苏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和培养,当前面临着四大挑战。

挑战一:高层次人才短缺,创新重任谁来承担

主要表现在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的比重低。江苏是人才大省,2004年全省科技活动人员的绝对数达到33.53万人,位居全国首位。比位于第二、三两位的北京和广东两省分别多3.33和4.24万人。但在相对指标以及人才质量方面仍存在差距。科技活动人员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指标,2004年江苏省的这一指标为59.2%,全国平均水平64.7%,江苏省比全国水平低5.5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是科技活动人员中从事创新活动的核心力量,2004年,江苏拥有的R&D人员为10.33万人年(折合全时人员计算),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但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比重仅为74.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2个百分点。下表是对京沪苏浙鲁粤六省市科技人才的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进行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