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纪电子请帖制作:为什么佛教在中国有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32:33
佛教在对中国传统民间信仰有什么影响?

从建筑的角度来讲,
佛教与中国民间文化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原始宗教的融合,二是与民俗文化的融合。

原始宗教是我国最早兴起的宗教形式,分为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这两者在寺院建筑上都有体现,尤以自然崇拜最为突出。自然崇拜实质上是早期人类对自然界中存在的事物神化了的崇拜,和一些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从远古开始,人们就认为天圆地方,这种思想一直贯穿我国封建时代,藻井就是这种解释在寺院建筑中的具体体现。一般在殿堂内部,大型寺院的顶部结构多用拱斗式,我们看到的有椽子、藻井等。藻井是一种位于顶部较大的顶部穹隆状的天花象一只倒扣的碗,一般是方形多边形或圆形的凹面,因饰以花纹、雕刻和彩画,故定此名。它一般用于尊贵的建筑内,如神佛顶上。至明清,这种藻井演变成比

例较大的主形格,其花纹多彩绘,画以团花龙凤,称天花板。北京石景山的法海寺大雄宝殿的藻井就很有代表性。法海寺正殿供横三世佛,故有三个藻井。这三个藻井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每个高一米,周围斗拱分作三层,层层上收,底层直径2.94米,上层直径2.45米。每层斗拱都有精美的小木块雕刻装饰而成,每个小木块长33厘米,宽21厘米,厚5厘米,制作异常精细:每个藻井底部都绘有不同的曼陀罗,这些曼陀罗均以梵字代表佛、菩萨像,两侧填以绿色蔓草,靛蓝色地,描金,是明代作品,为法海寺一绝。在皇宫中,也有藻井,是在皇帝宝座之上,这也是帝王与神佛的又一个相同之处。

佛教和中国民俗文化的融合,在寺院建筑上主要体现在殿堂外部的装饰上。虽然殿堂多为红墙,但有的寺院殿堂山墙上也饰有浮雕,其中有的就是我国古代民居中建筑外部装饰的浮雕。这种浮雕往往用图案本身或其谐音来象征吉祥幸福。这类题材和佛,教关系不大的吉祥图案,充分体现了中国民俗建筑的特色。如五台山的南山寺和佑国寺中,许多围墙和栏杆上的图案,就取材于佛教和民间传说。在佑国寺中满眼都是琳琅满目的汉白玉浮雕,内容之丰富简直让人不相信是到了寺庙:属于花鸟鱼虫的,有松竹梅,瓶中花,行狮卧虎,鲜桃石榴,凤凰展翅,鹿登梅山;属于历史的,有朱买臣负荆读书,李密挂角观卷,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苏武牧羊,太公钓鱼;属于神话的,有萧史引凤,松下问童,天女散花,嫦娥奔月,孙悟空登天,钟子期弹琴;此外还有福寿禄三星,鹿鹤同春,二龙戏珠等等,造型优美,生动传神,简直是一派流光溢彩的神仙境界,一幅多彩的人间图画。

除此之外,在有些寺院中还会看到牌坊。山西五台山龙泉寺寺前就有一座汉白玉石牌坊,这座牌坊刻满奇花异草,飞檐走兽,仅龙就刻了89条。牌坊建于本世纪初,耗银36400多两,动用一百余人,历时六载,才得以竣工,是首冠五台山的艺术珍品。这种中国独有的建筑会出现在寺院中,本身就说明了佛教已完全融人了中国文化。

佛法是佛主对九法界圆满的教育,佛所讲的是认识自己和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人的生活不一不异,对人的生活有很大帮助,自然就有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传播。
中国的传统的信仰主要是道教,读过《道》《德》经与佛教中的《金刚经》的人会发现,教理有相同之处。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因为佛教的思想与中华文化的传统一样都是建立在孝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