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霹雳小组电影:关于中国科幻文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3:36:21
我要做一个关于科幻文学的报告

希望大家谈谈自己对科幻文学的看法

谢谢了 先

科幻,幻想的前面得有个限制词:科学!我国从来不乏幻想类的文学作品,不过咱们都叫它神怪小说,比如《西游记》,《聊斋》等等,而真正称得上是科幻的作品,我自己能够记得的是《珊瑚岛上的死光》,是看的小人书,听说还拍了电影,可惜没看过。总之,在中国,似乎科幻作品的定义就是:给青少年或“幼儿”看的读物。兼且有上世纪中期那股“现实主义”风潮影响至今,将科幻作品这种貌似“捕风捉影,白日做梦,华而不实”的文学类型逼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其实科幻是种很严肃的文学类型,无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都不会比任何的文学类型逊色!其成果中亦不乏传世巨著!比如法国的儒勒凡尔纳系列,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系列,田中芳树的银英系列,都具有史诗般的故事背景以及与现实社会别无二致的纷繁复杂的世界观,读来令人不忍释卷。而我国,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吧,目前为止还真没看到哪怕能跟软科学沾边的大气点的作品,也许有人会说:《小兵传奇》和《寻秦记》不就是科幻吗?我会说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说不定它们可以算是科幻作品,但各个电子书网站都将之归类为“玄幻”应该也不无道理的吧?就我个人看法,是将科幻这个文学类型看得很崇高很伟大,并认为它与其他文学类型是有个明确的分界线的,至于怎么划分,我说不好,不过多看些《雨果奖》、《星云奖》的获奖作品,相信会有一定的认识吧。(说起科幻,三天三夜说不完,可惜有点累了,手眼有点不跟趟,暂且先打这些吧,一直在说自己的看法,观点也偏激了点,可能对楼主用处不大,抱歉抱歉。)

科幻即科学幻想(Science fiction)
科幻的定义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尺度差异极大。
比较接近的是:“用幻想艺术的形式,表现科学技术远景或者社会发展对人类影响。”
其中最广义的一种认为:“只要故事中含有超现实因素,便可算作科幻作品。”
《辞海》上对“科幻小说”的定义是:“依据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成就以及在这些基础上可能达到的预见,用幻想的方式描述人类利用这些新成果完成某些奇迹的新型小说。”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四卷定义为“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学体裁,这种体裁的小说以真实或想象的科学理论的发现为基础。”
正统科幻迷主张科学与幻想缺一不可。倘若没有任何科学根据,则只能归为奇幻、魔幻或超现实作品;反之幻想若是付之阙如,那就只是一个科学写实故事。
在中国大陆科幻迷中有这样的民间分类:科幻有硬科幻、软科幻、稀饭科幻之分,三类科幻的科学可能性依次降低,这三类科幻是科幻迷中永恒的争论,硬科幻迷往往不能容忍毫无科学色彩纯幻想被称为科幻,软科幻迷和稀饭科幻迷则相对宽容。
俄裔名小说家纳布可夫有句耐人寻味的名言:"科学离不开幻想,艺术离不开真实",或许正是科幻艺术的最佳写照。
科幻中的科学并没有任何局限,天文、物理、生物、化学、机械、电子都可以提供很好的题材。除了自然科学之外,社会科学同样能作为科幻的素材。
实际上,科学可能性的大小必须保持适度的大小才能保证科幻的吸引力,对技术的幻想要求过于严苛往往限制了想象力的展开,而幻想的科学含量过低,则失去了科幻的本来意义。
在科幻爱好者中盛传的一则“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是这样的:“地球上最后一个人坐在房间里。这时响起了敲门声。”可以说,这比一个精确的定义更能概括科幻小说的特质。

据媒体近日报道,上世纪80年代,中国至少有三四十种专业科幻刊物和报纸,一百七八十种科普期刊,每年有数百篇原创的科普科幻作品问世。 然而,在之后20多年间,科幻刊物锐减,目前仅剩了一家《科幻世界》,成了13亿国民的一根独苗。
然而,我们如今却没了科幻科普报刊的生存空间,如果不是《科幻世界》独立撑持,一枝独秀,中国科幻早已成了灭绝的恐龙。何以至此?
我们如今却没了科幻科普报刊的生存空间,如果不是《科幻世界》独立撑持,一枝独秀,中国科幻早已成了灭绝的恐龙。何以至此?科普作家魏雅华分析说,科幻小说的衰败,首先缘于1982年的科幻小说姓“科”姓“文”之争。结果,科幻小说被认为姓“文”。自1982年后,中国的科普、科技类报刊和出版社,视科幻小说为异端。出版管理机关多次发文,将科幻小说扫地出门,于是中国的科幻小说失去了一大半阵地。

中国科普现状调查
在一次“科普论坛”上,一份有关中国科普现状的调查资料显示,在中国,2人中有1人迷信求签;4人中有1人迷信星座;5人中有1人迷信周公解梦;50个中国人中只有一个人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这个调查结果是令人震惊的,尽管消息刚刚披露就有人质疑其可信度,然而我们毕竟无法回避一个事实,这就是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不容乐观。

中国人更缺乏的是科学精神
早在1998年春天,有位老人就私下对朋友说:“五四”过去快八十年,人们几乎都忽略了“五四”的另一个口号——科学,似乎认为科学是“不言自明”的东西,在中国已经生根了。“但是我认为‘科学’在中国根本就没有生根。有些科学家甚至是‘院士’,有多少科学精神,我也很怀疑。”整整七年的时光过去了,这位长者也早已离我们而去,看看今天的科普调查数字,我们禁不住想起了老人这一席不无沉痛的话语。他所注视的并不只是简单的科学常识的普及,而是科学精神的生根、成长。

中西科幻的比较
把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放在一起比较,就象把婴儿和巨汉排在一处。然而,尽管实力相差悬殊,毕竟还是两个不同个体。我们把“取长补短”当成学习、借鉴的至高境界。但关键却是,先要弄清别人的东西,哪些是长,哪些是短。中国科幻的特点,并不因其弱小而不存在。在借鉴美国科幻的发展经验时,了解中美科幻的区别是重要前提。

希望中国科幻一路走好
前不久,7部科普著作在全国科技大会上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从而打破了科普著作无缘国家科技奖的历史。这既是一个标志性的信号,也是科普创作繁荣的号角。我们期待着科学家、科普作家走向自由想象和新奇创造的境界,在政策的激励扶持下,通过科普科幻报刊和创作的繁荣,唤起国民对复兴中国科幻的热情,这是民族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