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用户密码奇怪?:“为贤者讳” 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52:03

中国古代讲求“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即避讳名字。

于是,为了讳尊者,田灯 “只徐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为了讳贤者,古人把孔子的“丘”字念成了“区”;为了讳亲者,司马迁把《史记》中所有讳其父的“谈”字都去掉了。虽然讳得可笑,但是基本方向还是正确的,因为讳毕竟“非不书也,书而迂曲其文耳”,仅仅是改个字罢了。

随着历史的发展,名字我们不再忌讳,然而对高大人物的避讳却在别的方面五花八门、天马行空起来了。

《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便产生了避讳的方方面面:例如,国讳(指举国臣民,甚至包括皇帝本人,都必须遵循的避讳);家讳(主指父祖的名讳,且仅限于家族内部避讳,故又称私讳);内讳(实际上也是家讳,所不同的是指避母祖名讳);圣讳(即“为贤者讳”,亦即对封建社会所推祟的圣人贤者的名讳);宪讳(指对上司官员的名讳,因下属官员对上司长官称“大宪”、“宪台”,而对他们的名字要避讳,所以称宪讳);还有翌代仍讳(指前代之讳,后代仍沿制避讳)。 其中宪讳的一个成语典故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讲宋代—个叫田登的人当上了州官之后,要求百姓将“点灯”改为“放火”以达到宪讳的目的。

“为贤者讳”,简单地说,就是避讳与圣贤取同样的名字。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成了中国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春秋公羊传·闵公元年》说:“‘冬,齐仲孙来。’齐仲孙者何?公子庆父也。公子庆父,则曷为谓之齐仲孙?系之齐也。曷为系之齐?外之也。曷为外之?《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在这里,“《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成了中国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这条总原则必须在“中庸”的前提之下来实行,也就是要“适可而止”,它本身并非弊端,但是,违背了这个前提,就会成为弊端。

《春秋公羊传》中这句话的本意是什么?我们根据《十三经注疏》中的注疏来看:“为尊者讳”是因为“为闵公讳,受贼人也。”“为亲者讳”是因为“为季子亲亲而受之,故讳也。”“为贤者讳”是因为“以季子有遏牙不杀庆父之贤,故为讳之。”在这里,孔子是本着王道的精神,“隐恶扬善”的精神,为后世订立这个原则。孔子在《春秋》中所“讳”的,都是不应该肯定,更不应该提倡的丑事、恶事,孔子为之“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宣扬正道,用正道来引导天下,另一方面是“贬天子,退诸侯,讥世卿”,名为“讳”之,实为“彰”之,也就是告诉我们,那些事是“见不得人”的。我们不要以为,孔子是在替尊者、亲者、贤者隐瞒丑事、恶事,那是大错特错的。我们要知道,《春秋》是孔子站在“道”的高度来评判天下一切人事、为天下树立王道仁政原则的著作,而不是为了作一部“史书”,所以,“庄子说‘《春秋》经世,先王(孔子)之志’,孟子说‘《春秋》天子之事’,董子说孔子作《春秋》‘加王心、当新王、返王道,为一王之法’,桓宽说孔子‘修王道,作《春秋》’,王充说‘素王之业在于《春秋》。最能阐明《春秋》外王性质的莫过于司马迁了(司马迁为公羊家),司马迁曰:‘《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辩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蒋庆先生《公羊学引论》,第36页)

由此来看,孔子在这里的“讳”与后世所说的“讳”是两回事,以何为证?我们可以举《礼记·曲礼上》中的话来为证:“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为尊者、亲者、贤者讳,是鼓励尊者、亲者、贤者尽其本分,也是为了使人们对尊者、亲者、贤者保持一种敬意、爱意、学意。贤其贤、亲其亲,不能不知近之敬之、畏之爱之,更不能不“知其恶”以自警,否则便不符合“中庸”之道。我们用“推己及人”的原则扪心自问一下:我们在把尊者、亲者、贤者的丑事、恶事大肆张扬出去的时候,我们是一种什么心态呢?当他们有错的时候,我们应该是敬而告之,以便使之知过而改,不至于陷于不义的境地,假如我们不这样做,却到处去宣传他们的错误,是要达到什么目的呢?如果是已经成为历史的,那么,孔子主张“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因为谏也无用,咎也无益,关键在于我们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最后,我们引《孝经》中的两段话来结束此段: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要君者无上,非圣人者无法,非孝者无亲。此大乱之道也。”子曰:“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