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空调工程有限公司: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的个人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1:13:53
他们的出生日期和战绩、逝世日期

志愿军“一级英雄”特等功臣邱少云????????
  ??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五日,美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
  江边,严重地威胁着刚满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此关键时刻,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英明
  地决定,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同英雄的朝鲜人民和朝鲜人民军一起,并肩作战,
  抗击侵略。
  ??在艰苦的反帝斗争中,中朝两国人民风雨同舟、祸福相共,用鲜血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252/5253/20010614/488842.html
  结成了牢不可破的战斗友谊。
  ??邱少云就是在这场战争中,于391高地战场上,为了完成潜伏任务,严守革命纪律,他以
  超人的意志和毅力,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直到最后的牺牲。
  ??邱少云(1926-1952)出年于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玉屏村邱家沟的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
  里。在万恶的旧社会、邱少云九岁丧父、十一岁丧母、十三岁就开始了长工的生涯,受尽了
  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1949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作垂死挣扎,妄图挽救西南一隅,估逼穷
  人当炮灰。邱少云就是在老板的出卖、被强迫捆邦拉去当了壮丁。
  ??苦难的童年生活、悲惨的家庭遭遇,在邱少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盼望
  光明、盼望解放!
  ??1948年,刘邓大军奉党中央毛主席命令挥师南下于1949年12月解放了成都,相应,四川
  获得了解放,邱少云一家和天下劳苦大众获得了新生,太阳出来了,来了救星共产党,邱少
  云作为解放兵毅然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1年3月,邱少云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
  军。当他来到朝鲜,看到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匪帮对朝鲜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目睹朝鲜儿童遭受自己童年时代一样的苦难,倍加激起邱少云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恨。要
  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
  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
  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
  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
  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指示:“提高纪律性,坚决执行命令,是我军的光荣传统。
  这次任务十分重要,也非常艰巨,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邱少云和战友们坚定地
  回答:“坚决完成任务!”
  ??要使几百人潜伏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二十多个小时,不能有一个人暴露目标,确实任
  务是艰巨的,困难是不少的。但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深刻认识到抗美
  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代表着祖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因此
  士气旺盛、斗志昂扬,表现出了无比的坚强和主动机敏,表现出了惊天动地的革命英雄主义
  和自我牺牲精神。邱少云怀着对敌人刻骨仇恨,于战斗前夕,向党支部交了一份人党申请书。
  他写着钢铁誓言:为了战斗的胜利,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深夜,五百多名全副武装的志愿军战士,按预定计划井井有条地迅速分散开来,隐蔽潜
  入到三九一高地附近一片蒿草丛生的地里。每个人从头到脚插上了蒿草,风一吹,人身上的
  草和地上的草同时摇动,看不出一点儿伪装的痕迹。邱少云和他所在的那个排,就在高地东
  边的一条长满蒿草的土坎旁边隐蔽着。
  ??天刚蒙蒙亮,战士们首先看到的就是三九一高地上的那一层层的铁丝肉和一簇簇的地堡
  群。一挺挺机枪从地堡的射口直对着山下,持枪的敌人在山脊上的交通壕里来回走动,还不
  时地用望远镜朝山下张望。邱少云看到还在准备顽抗的敌人,心中燃烧着仇恨的怒火,他瞪
  大了眼睛,更加警惕地监视着敌人。
  ??十点多钟的时候,意外的情况发生了,李承晚匪军的一个班钻出了地堡,朝邱少云同志
  和他的战友潜伏的方向窜来。
  ??邱少云和战友们镇静地互相看看,眼神互相示意:不能冲动,潜伏好就是胜利。他们继
  续坚定、沉着地潜伏在草地里。敌人越来越近了……突然,有两年战士被敌人发现了,敌人
  吓得倒退了两步,慌张地乱扫了一梭子弹、扭头就朝山顶上逃跑。
  ??在此关键时刻,要是让敌人活着回去,潜伏的机密就会暴露,情况就会很严重。这一切,
  观察所里的团指挥员看得非常清楚。指挥员立刻下达命令:用炮火消灭这股敌人!顿时,炮
  声隆隆,三九一高地山坡上,筑起了一道火墙,截断了敌人的逃跑,一个班的敌人全部被歼
  灭在山腰中。邱少云看到这个情景,激动地瞧瞧两旁的战友,表达了内心的高兴。
  ??山上的敌人被这一阵炮火吓得胆颤心惊,龟缩在乌龟壳里不敢动弹,半个钟头后,从南
  方飞来几架敌机。盘旋在志愿军潜伏的上空。忽然,敌机投下了燃烧弹。有一颗燃烧弹落在
  离邱少云两米远的草地上,飞迸的燃烧液溅到邱少云的左腿上,眨眼功夫,插在他脚上的蒿
  草烧着了,火苗腾腾地冒起来,此刻,邱少云只要翻动一下身子,就可以把火苗扑灭,但是
  这样做会暴露目标啊!邱少云想到要更好地打击敌人,想到整个战斗的胜利,他坚定地伏在
  草丛中,接着衣服也烧着了,一会儿,烈火就蔓延到了全身。
  在邱少云的后边,有一条小水沟,此时只要他后退几步,在泥水里打个滚,还是可以把
  火扑灭的。但是他一滚动,敌人就会发觉,潜伏目标就会暴露。为了革命胜利,邱少云就象
  一块千斤巨石。伏在那里,纹丝不动,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继续燃烧着。同志们眼看着烈火在
  吞噬着自己的战友,急得咬破了嘴唇,几次想站起来,帮助邱少云扑灭身上的烈火。可是邱
  少云和战友们深深懂得,在这个节骨眼上,只要有人动一下,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整个
  反击计划……全都完了,将要取得的胜利就会丢失,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牢记着部队首长
  的嘱咐:“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暴露目标。”他们怀着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强压着满腔怒火,
  等待着战斗时刻的到来。
  时间过的真慢,邱少云还是纹丝不动地伏在那里。为了革命,为了胜利,他咬紧牙关,
  顽强的忍受着烈火烧身的剧烈疼痛把手深深的插入泥土,他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直到最后牺
  牲。下午五点三十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向三九一高地进攻的号角吹响了,同志们怀着满腔复
  仇的怒火,以排山倒海之势向敌人扑去。两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敌人的一个加强连全部
  被歼了,三九一高地上飘扬着我军胜利的红旗。凯歌声中,指战员们心潮澎湃地久久注视着
  英雄牺牲的地方。那红色的腾腾烈火中,闪现着英雄的巨大形象。
  邱少云同志那种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那种坚韧顽强的革命意志,那种高度的自我牺牲精
  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邱少云是视纪律重于生命的典型代表。
  在中外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正如我国已故的著名女书法家肖娴所书:“是真
  烈士,乃大英雄。”他那惊天动地、泣鬼神的无私奉献精神。从50年代起就广为传扬,威振
  四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他的精神鼓舞下英雄楷模层出不穷、雷锋、王杰等……,特
  别是在98年的抗洪救灾的英雄的人民解放军为保卫国家的财产,人民的生命安全,涌现出了
  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为党和人民又立了新功。铜梁人民有邱少云这样的一位优秀儿子
  为此感到骄傲,铜梁的党政军领导为振兴铜梁经济正带领全县人民在团结奋斗、努力拼搏。
  邱少云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邱少云烈士永垂不朽!
  黄继光纪念馆坐落在四川省中江县城东,分纪念性景区、陈列展览区。纪念性景区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由董必武题写馆名的大门楣在前;黄继光扑向敌人枪眼瞬间的雕像跃立在高处。

  郭沫若题字“凯歌万代”立在像后;邓小平题字“特级英雄黄继光”刻在像下;题字下镶有5幅浮雕反映黄继光生平事迹;浮雕左右双建中朝友谊亭,内悬董必武和郭沫若题写的对联。陈列展览区由5个陈列室组成,通过500余件实物、图片、组画和模型详细介绍黄继光从一个贫苦宵民的儿子成长为特级英雄的光辉历程,歌颂他胸怀全局、奋不顾身的大无畏气概,展示他高度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黄继光(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四川中江人。1952年10月20日,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夺取597.9高地。在部队进攻受阻的紧急关头,黄继光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孔,为保证部队攻克高地而壮烈牺牲。 黄继光纪念馆建在四川省中江县城东魁山脚下的御马河畔,是一座仿古园林建筑。占地13,589m2,建筑面积x000m2,由纪念景区、陈列展览区和办公区3部分组成。

  黄继光纪念馆于1962年始建,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董必武、刘伯承、郭沫若、何香凝、张爱萍、秦基伟等先后为纪念馆题词,1962年9月,董必武为纪念馆题写馆名。1982年5月邓小平题写特级英雄黄继光7个字。1987年新馆落成,座落在中江风景独秀的魁山脚下,凯江东河之畔,是为纪念伟大爱国主义及国际主义战士,特级英雄黄继光英勇事迹的专题性纪念馆。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2000余平方米,仿古典园林建筑错落有致地镶嵌在花木繁茂,鲜花簇拥,环境十分优美,滔滔凯水奔流不息,那是在呤唱英雄之歌;巍巍魁傲然屹立,那是不屈的英雄之躯。纪念馆融资料征集、陈列宣传、文化交流、旅游文化于一体。
  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董存瑞舍身炸敌堡,英勇献身。在时任冀热察辽分局书记兼军区司令员程子华的重视下,董存瑞的事迹在《群众日报》上首次见报,在社会上传播开了。

  1948年5月25日下午4点过后,程子华同志来到隆化城视察战果,当走到隆化中学前面时,只见一个班的战士在那里恸哭。程司令员很奇怪,为什么打了胜仗反而哭呢?一问才知道,他们的班长董存瑞同志为掩护全连冲锋,为减少战友伤亡,只身托住一包黄色炸药炸掉了一个横跨在旱河上的桥形碉堡,英勇牺牲了。战友们在战场上找了半天,最后只找到了一只鞋,像是班长董存瑞的,现在正对着这只鞋哀悼他们的好班长呢。程司令员听后沉默了一会儿,安慰并鼓励了全班战士后,回过头对秘书齐肃说:“你连夜到董存瑞所在的部队里去,搜集有关董存瑞的事迹,专门写一篇报道给《群众日报》头版头条刊登,还要写一篇社论颂扬!”

  当天晚上,齐肃和程司令员警卫班的两个战士带着冲锋枪,骑马到了董存瑞所在的师政治部宣传处。宣传处同志建议他们到团里去,他们于是又急奔团政治处。团政治处的同志向他们谈了所了解的情况,并把营、连上报的材料给了齐肃。团政治处的同志说:“现在能搜集到的材料就是这些,里面还有董存瑞同志那个班的材料,建议你们不必再下去了,而且部队正在运动中。”他们同意了团部意见,连夜就赶回去,当晚就写好了报道。

  材料中详细记着:面对封锁前进道路的桥形暗堡,董存瑞主动请求带爆破组去炸毁它。连领导同意后,全组三人向前爬去。董存瑞挟着炸药包,另一战士带了一个三角叉,那是比着敌碉堡和沟底的距离做的,把它立在沟底,用来支撑炸药包,使其贴在碉堡底上,以便爬到较安全的距离拉导火线,这样既可炸掉碉堡又可安全撤出。可惜在向碉堡接近时,其他两位战士负伤倒下,只有董存瑞一个人冲到了碉堡底下,三角叉没带上来,如果退回去拿三角叉可能被敌击中再也上不来了,而且总攻发起的时间已到,再也没时间等了。这时连里的同志清楚的看到董存瑞想找个什么东西来支撑,但他周围没有适用的器材。这时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手托起炸药包,贴在碉堡底部,一手把导火索拉着。轰的一声,敌人的暗堡飞上天,机枪哑了,我军冲锋号一响,全连同志顺利地冲进隆化中学的操场院,把一部分敌人压缩在最后一个碉堡内。敌连长还想强迫部下顽抗,这时一个刚被俘虏过来的战士突然站起来喊话,因为那边有好几个他的老乡。他指名道姓地喊道:“别听长官的谣言,解放军优待俘虏,你们看我不是很好嘛!”随着这喊话声,敌兵群起打死了敌连长,一个个走出碉堡缴械,整个隆化城至此全部解放。

  程子华司令员听完齐肃的汇报,指示立即写一个报道给报社送去。同时他自己也写了篇文章。1948年7月11日,冀热察辽党报《群众日报》刊登了题为《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董存瑞自我牺牲使隆化战斗胜利完成》的报道。原文是(前线电)齐肃报道:冀热察辽人民解放军敢五部队八支队六分队六班长董存瑞同志在隆化战斗中以顽强杀敌的气概作了永垂不朽的自我牺牲,他个人的英勇行动使隆化战斗的胜利解决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当我军拿下隆化之苔山制高点后,战斗进入纵深,部队逼近蒋匪城内中学的主要堡垒时,东北角的明暗地堡群和一个架在一道浅沟上的桥状碉堡挡住了我军前进道路,敌用十几挺机枪和冲锋枪组成交叉火网封锁很紧,无法接近,连上去两个爆破组都没有完成任务,但这时不拿下桥状碉堡战斗就再不能发展,更不能歼灭集中于中学里的全部敌人。于是优秀的共产党员董存瑞同志,不顾方才已完成了两次爆炸和连长对他的劝阻,坚决自动要求担当这个任务。经允许后他就用手抹了抹汗,抱起炸药包一弯腰冲上去了。但当时没有木架或棍子可以把炸药支在堡垒中间,而放在桥状碉堡下又炸不毁它,董存瑞同志为完成任务,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毫不踌躇地用一手扶着炸药包,一手拉导火索,在强烈的轰声中敌碉堡毁灭,董存瑞同志也光荣牺牲了。我突击队随着浓烟冲进,解决了这一带蒋匪,俘敌百三十余,缴机枪冲锋枪各十余挺,占领了学校,完成了对苔山的包围圈,迫使残敌突围被歼。当教导员知道了董存瑞牺牲的经过后失声痛哭,连干部以后看地形时见到董同志的牺牲地都流泪不止,全连的战士们为他的英勇所感动,决心为他报仇。

  同日发表在《群众日报》一版上程子华司令员的文章题目是《董存瑞同志永垂不朽》。文章对英雄给予了高度评价:人民英雄董存瑞同志,你是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榜样,我区全军将永远记着你的英勇,有了你那种坚决顽强的攻击精神,敌人的任何抵挡都是枉然……

  齐肃的报道,是有关董存瑞烈士事迹的第一篇报道。随着革命的进展和新中国的建立,董存瑞———这个不朽的名字已写进中小学课本,成为家喻户晓的英雄,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252/5253/20010614/48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