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叶子做的画:鲁迅的生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20:40:14

鲁迅(1881~1936)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辛亥革命后,曾任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基石。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
  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的作品充实了世界文学的宝库,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世界语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豫山,后改字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绍兴17年;少年的鲁迅居住在绍兴城区。12岁到17岁时,鲁迅在绍兴的三味书屋学习。南京4年;1898年,鲁迅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求学,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日本7年;1902年9月赴日本仙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在是东北大学医学部)学医,据说曾经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3月从学校退学,1909年从日本归国。在北京;1912-1926,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北京教育部任签事.在经历一段思想苦闷,对国民党、社会改革失望的痛苦后,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女子师范高等学校任教授、北京大学任讲师。1918年,他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在厦门和广州;1926年8月,南下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并与自己的学生许广平同居。上海10年;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这或许是把他定位为自由作家的论据之一,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鲁迅和化名狄克的张春桥进行过论战。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而逝世,民众代表在其灵柩上覆盖写有「民族魂」的白旗。

对鲁迅评价经常是两极分化,有人说他是汉奸,有人说他是民族魂;有台湾人说,鲁迅就两个字:文痞 ,他所拥有的基本上就是如何骂人的伎俩,比他的老师章疯子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有的人的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新文化的方向。

关于鲁迅的正面评价,已经太多,是否可以说他是汉奸有待考证,但鲁迅是有汉奸嫌疑,因为他说满族入关是异族侵略,这种论调完全配合当时和现在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企图,这是错误的,中国早就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三国之后,中国人口只剩下约200万,大量的少数民族内迁,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汉文化再次兴起,因此,汉族是文化上汉族,而非血源上的。而且,当时的满族是明朝的一部份,这在地图上可以看出来,满族入关和闯王的大顺国一样,都是内战。以鲁迅的知识,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的,为什么他要为帝国主义分裂中国帮忙?鲁迅表面上是大汉族主义,但实质上和承认日本扶持的满藏疆伪政府有差别么?有趣的是,现在的纳粹皇汉分子到处宣传鲁迅有汉奸嫌疑的言论。

鲁迅的汉奸嫌疑还表现在抗日期间,他继续咒骂国民党政府,打击人们的抗日热情。诚然,国民党是腐败的,但在日本侵略的时候,在政府艰苦抗日的时候,爱国者不应该团结起来么?爱国者不应该鼓励抗日么?鲁迅是写过友邦惊诧论,表面上是骂洋人的,是爱国的,但如果你仔细看,哪个文章也是在骂国民党的媚外,软弱和对学生镇压的。鲁迅一直是批判国民政府的,但在抗日的时候,你不能停一下么?民族大义为重么。鲁迅的友邦惊诧论依旧是在批评抗日政府,打击当时的团结抗日热情,因为他要在国民党的报纸上发表,才明面上爱国而已,否则,他的文章无法发表。这很容易理解的,就如今天的论坛,某人要攻击谁谁谁,但直接说出来不行的,于是文章大都是正面的,可里面夹杂一些私货,有时候,这种伎俩被发觉了,于是换个马甲,再继续干。下面看看鲁迅有多少个马甲。

鲁迅的曾用笔名或者说马甲:
干凡、飞迅、直庚、树俟、独洛、敖隼、旁斡预、L.S.、丁□、丁萌、士繇、E.L.、及锋、之达、子明、丰瑜、元艮、元期、不堂、中头、中拉、长庚、公汗、风声、巴人、龙刚、且介、且文、史赉、史癖、白舌、白道、令飞、飞斐、冬华、乐文、乐贲、乐雯、品音、记者、动轩、仲度、华圉、自树、□c遐、许霞、迅行、苇索、杜斐、何干、一尊、余铭、译者、张沛、阿二、阿法、苗挺、直入、明瑟、罗怃、佩韦、周树、周悼、庚辰、庚言、孟弧、封余、荀继、茹莼、树人、候堂、独立、姜珂、洛文、神飞、敖者、莫朕、桃椎、索士、索子、晓角、翁隼、唐俟、旅隼、朔尔、家干、家斡、宴教、冥昭、焉于、黄棘、梦文、雪之、常庚、曼雪、崇巽、符灵、康郁、隋文、越丁、越山、越侨、越容、楮冠、鲁迅、尊古、游光、遐观、编者、虞明、豫才、燕客、霍冲、孺牛、小孩子、丰之余、韦士繇、邓当世、白在宣、华约瑟、齐物论、杜德机、何家干、何家斡、即鲁迅、张承禄、张禄如、周玉才、周动轩、周树人、周樟寿、周豫才、宓子章、赵令仪、某生者、倪朔尔、栾廷石、唐丰瑜、唐元期、黄凯音、戛剑生、康伯度、隋洛文、葛何德、董季荷、敬一尊、朝花社、编辑者、编纂者、纂述者、ELEF、旅沪记者、宴之教者、楮冠病叟、中国教育社、奔流社同人、译文社同人、铁木艺术社、旅沪一记者、朝花社同人、上海三闲书屋。

从这些马甲上看,鲁迅是很勇敢,很坚持,骨头最硬,让人钦佩。真是这样么?他的写作是在国民党无法干涉的租界里面,他的人身安全是有日本保护的,他并没有生命威胁,日本为什么允许他在日本的租界内?如果对日本没有好处,日本会保护他么?这就如汪精卫是卖国和救国的争论一样,汪精卫说他自己是曲线救国,但是,如果汪精卫的行为对日本没有好处,日本会和他合作么?汪精卫的汉奸身份是
无法翻案的,鲁迅怎么就可以被称为民族魂呢?汪精卫是永远的汉奸,因此,鲁迅也没有资格被称为民族魂。

鲁迅的骨头并不是最硬,也没那么高风亮节,鲁迅一边骂国民党,一边还从国民党的大学院到教育部挂名领取干薪,所谓干薪,就是没干工作却拿工资。台湾的历史学家李傲披露,鲁迅在1928年到1931年这四年零一个月,他向国民党的政府每个月领干薪,每个月三百块钱,三百块钱相当于一个大学教授半倍的薪水,大学教授拿两百块,鲁迅拿三百块。四年零一个月,相当于四百九十两黄金。

总之,鲁迅被捧的太高了,他批评儒家的吃人本质是好的,批评国民党的腐败是对的,但他不应该在抗日期间,躲在日本租界里面打击中国人的艰苦抗战。鲁迅是怎样被神化的呢?左派景仰他的反封建,右派则为他玩命的咒骂政府的本事而疯狂, 于是, 他就被中国的知识分子捧为神,成了所谓偶像。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豫山,后改字为豫才,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是他的笔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评论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

生平

鲁迅纪念馆中的雕像鲁迅的迁居路线大致为:绍兴——南京——北平——厦门——广州——上海。

绍兴17年
少年的鲁迅居住在绍兴城区。12岁到17岁时,鲁迅在绍兴的三味书屋学习。童年的百草园、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带的农村等地,给了鲁迅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之后创作《呐喊》和《彷徨》两部小说集的素材来源。

南京4年
1898年,鲁迅到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和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铁路学堂求学,颇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在日本7年
1902年9月赴日本仙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在是东北大学医学部)学医,据说曾经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3月从学校退学,1909年从日本归国。

在北京,1912-1926
1912年受蔡元培之邀到北京教育部任签事.在经历一段思想苦闷,对国民党、社会改革失望的痛苦后,重新投身新文化运动,在北京女子师范高等学校任教授、北京大学任讲师。1918年,他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用现代体式创作的短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12月,他还生动地塑造了阿Q形象,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

在厦门和广州
1926年8月,鲁迅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被北洋军阀政府通缉,於是南下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

1927年1月16日,鲁迅离开厦门经香港,於19日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 并与自己的学生许广平同居。

上海10年
1927年10月到达上海,10年之久,他一直住在上海公共租界北区的越界筑路区域(所谓「半租界」,今天虹口区北部鲁迅公园一带),那里有特殊的政治环境,以及他不少的日本朋友。1930年起先后加入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左翼作家联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但鲁迅与左联领导有很多思想上的冲突,这或许是把他定位为自由作家的论据之一。1927年到1936年间,鲁迅创作了很多回忆性的散文与大量思想性的杂文。

鲁迅墓鲁迅在上海期间,和宋庆龄、陈赓有交往。鲁迅所主持的文学团体和郭沫若、郁达夫主持的文学团体有矛盾。 鲁迅扶植奖掖文学青年,包括柔石、白莽、萧军、萧红等,也和化名狄克的张春桥进行过论战。

自1931年起,鲁迅大力倡导木刻版画,由此开始了中国创作版画的历史。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因肺结核病而逝世。在上海为他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民众代表在其灵柩上覆盖写有「民族魂」的白旗。

家庭
1906年,25岁的鲁迅从日本回国,遵照母亲的意见而与28岁的朱安结婚。1927年10月8日,鲁迅在广州与许广平结婚。1929年,儿子周海婴在上海出世。 鲁迅有两个弟弟:周作人(1885-1967)、周建人(1888-1984)。

鲁迅与周恩来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学始祖周敦颐。

成就
鲁迅一生写了许多小说,散文和杂文,其中不少为经典之作。

鲁迅在学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著有《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同时对美术也颇喜好,他是中国版画的发起人。

评价

鲁迅一九三零年照於上海鲁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在文学上的卓越贡献,已被文学界与普通民众所公认,他对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社会的弊端予以深刻的阐释。他的小说倍受推崇,散文诗《野草》被认为是中国20世纪文学的颠峰之作。但在反映其政治倾向的许多杂文思想价值上颇受争议,大多数人认为他文笔犀利、思想深刻,是「新文学」的奠基人。也有不少人认为他是个浅薄的激进主义者,主要是认为他睚眥必报,喜好争论,如果他能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他未见得会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继续追捧。他也是现代中国大陆很多民族主义者的膜拜对象。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前,他在中国大陆是一位受意识形态保护的作家。现在大陆学术界对他的评论已经自由化。

由於鲁迅生前反对国民党的官僚腐化,血腥治国,因而受到国民政府的严重打压。1949年后鲁迅在台湾也一直被当作国民党的反面教材加以贬低,就象在大陆,林语堂、梁实秋受到贬低一样。反之毛泽东早在延安时期就对鲁迅有高度评价,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的方向就是新文化的方向」,并将中共在延安创办的文学院取名鲁迅文学院,后改为鲁迅艺术文学院。在共产党掌权后,鲁迅的形象被严重政治化,其文学地位也被高估。他逝世后的两岸政府对他的不同的政治化评价,使当代对鲁迅的真实思想需要重新澄清。

国内比较重要的当代鲁迅研究学者有王瑶、钱理群、李欧梵、王富仁、陈漱渝、汪晖、张梦阳、徐麟、王乾坤等。

水星上有一座环形山是以鲁迅的名字命名的。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思想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学医,后从事文艺等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

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的工作,站在反帝反封的新文化运动的最前列,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 旗手。

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反动当局所通辑,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当时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四一二"事变以后,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其间,目睹青年中也有不革命和反革命者,受到深刻影响,彻底放弃了进化论幻想。1927年10月到达上海。

1930年起,鲁迅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进步组织,不顾国民党政府的种种迫害,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运动。1936年初"左联"解散后,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27-1936,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这些作品收录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的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和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进步的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莽原》、《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的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集、研究、整理了大量古典文学,批判地继承了祖国古代文化遗产,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 文学史纲要》、《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等等。

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鲁迅的生平和创作

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

鲁迅于1881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破落的大家庭里。绍兴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传统的地方,保留有众多的名胜,如古代治水英雄夏禹的陵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留下的遗迹,近代反清女杰秋瑾从容就义的轩亭口,等等。民间还有各式各样的戏剧演出和传说故事。乡亲们最津津乐道的是两个“鬼”:一个是“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更强的鬼魂”——女吊;另一个是腰束草绳,脚穿草鞋,手捏芭蕉扇,富有同情心的“无常”。乡土传统与民间文化,深深地影响着鲁迅的一生。

鲁迅从小就表现出活泼的性格。因为外祖母家在农村,鲁迅也就有了一批农民小朋友,一起在朦胧的月色下,划着白色的小航船,赶去看戏;回家的路上,肚子饿了,就“偷”自家地里的豆煮了吃。鲁迅还在叫做“百草园”的后园里,发现了大自然的无穷趣味: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椹;蟋蟀弹琴,油蛉低唱;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的何首乌;人首蛇身的“美女蛇”的传说……正是这样自由的童年生活,开发与培养了未来作家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6岁时鲁迅告别了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拜本城中极方正、极有学问的寿镜吾老先生为师,一直读到17岁。在这里,他熟读了儒家的经典,又在课余广泛阅读了儒家之外的各种杂书:小说,野史,笔记……不仅关注历史、人事,也注意观察自然。这样开拓了鲁迅广阔的精神空间,为鲁迅以后思想与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宽广深厚的知识基础。

鲁迅的童年也有阴影:13岁那年,祖父因故入狱,不得不随着全家到亲戚家避难;以后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于当铺与药店,在周围人的歧视与侮辱中,感受社会的冷酷与势利。父亲最后因庸医的延误而过早离世,更给少年鲁迅以很深的刺激,他由此开始了对中国社会、文化、人世与人心的思考。

1898年,18岁的鲁迅,揣着慈母多方筹措的8块银元,离开了家乡,到异地去寻求新的出路。他先进了南京水师学堂,后又改入路矿学堂。在求学期间,鲁迅开始接触物理、数学、化学等现代自然科学知识,并阅读外国文学与科学著作。特别是严复翻译的英国人赫胥黎的《天演论》,更给他带来了一阵惊喜,他从《天演论》所介绍的进化论学说里,接受了一种自强、自立、自主的人生哲学,同时强烈地感受到在激烈竞争的世界里,处于落后地位的中华民族的危机。

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两年后怀着“科学救国”的梦想,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希望毕业以后回国救治像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在仙台,他虽然也遇到了像教解剖学的藤野严九郎先生那样关心自己的老师,但也不时受到歧视;特别是有一次课堂里放映记录日俄战争的幻灯画片,看到一个替俄军当侦探的中国人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旁边竟站着一群中国人在围观。鲁迅受到极大刺激,由此觉悟到医治精神上的麻木比医治身体上的病弱更为重要,改变中国第一要著是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当推文艺。于是鲁迅决定弃医从文。他和朋友们热烈地讨论着: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并于1903年、1907年、1908年公开发表了第一批论文,提出了“立国”必先“立人”的思想,呼唤“精神界之战士”。

鲁迅于1909年回国后,一直在痛苦地思索,沉默了将近十年。直到1918年五四运动前夕,才在朋友的鼓动下,提笔写了《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这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小说通过一个“狂人”之口,对几千年的旧传统提出了大胆的质问:“从来如此,便对么?”揭露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是一部“吃人”的历史,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小说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极大震动,鲁迅一发不可收,连续写了多篇小说,后来编为《呐喊》《彷徨》两本小说集,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出版。

鲁迅后来对自己的创作追求作过说明,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觉悟起来,“改良这人生”,因此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最关注的是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创作了许多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描写题材。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始终关注的是“病态社会”里的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苦”。因此,在《药》里,他仅用一床“满幅补钉的夹被”暗示了华老栓一家生活的贫困,正面展开描写的是他们吃人血馒头的精神的愚昧。在《故乡》里,最震撼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穷,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隔膜。《祝福》的深刻性正在于描写了祥林嫂在封建神权下所感到的恐怖。鲁迅同样严峻地揭示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与危机:辛亥革命时期独战多数的英雄,在强大的封建传统的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个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在颓唐消沉中消磨着生命(《在酒楼上》);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力量,只能又回到旧家庭中(《伤逝》)。

鲁迅还说过,他写小说,是因为青少年时代许多痛苦的记忆,使他不能忘却。于是,当年在日本幻灯片里所看到的那些围观的麻木的中国人(鲁迅称之为“看客”),就不断地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在《孔乙己》里,主人公的不幸(包括他被丁举人残忍地打断了腿),没有引起周围人的任何同情,大家只是围观着取笑他;在《祝福》里,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点刺激。而这些人在听厌了之后,又立刻唾弃,对祥林嫂加以又冷又尖的笑。人们就是这样鉴赏着他人的痛苦,这不仅是麻木,更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酷。而在《药》里,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夏瑜怀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信念,自觉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里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先驱者的一切崇高的理想与流血牺牲,全都成了毫无意义的表演。在这些描写的背后,读者不难感觉到,鲁迅用一种悲悯的眼光在“看”。他的小说正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如此无情地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鲁迅由此开拓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对人的灵魂的毒害与咀嚼。

最充分地体现了鲁迅小说的这种“民族自我批判”(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改造国民性”)特点的,无疑是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自己说,他写这篇小说是为了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于是,中国的读者也就永远记住了,并且永远摆脱不掉这位头戴毡帽的阿Q。鲁迅在他身上发现的是“精神胜利法”:尽管阿Q处于未庄社会最底层,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以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都是永远的失败者,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的态度。或者“闭眼睛”:根本不承认自己的落后与被奴役,沉醉于没有根据的自尊之中:“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或者“忘却”:刚刚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啪啪响过以后,就忘记一切而且“有些高兴了”。或者向更弱小者(小尼姑之类)发泄,在转嫁屈辱中得到满足。或者“自轻自贱”,自甘落后与被奴役:“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在这些都失灵以后,就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的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说一声“儿子打老子”就“心满意足的得胜”了。甚至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也就心平气和,天下太平。而一旦造起反来,也是做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奴役他人的梦。因为鲁迅,人们终于认识到自己与他人身上的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因此,小说的结尾,阿Q在走向法场前的一瞬间,突然感到可怕的狼一样的“眼睛”在“咬他的灵魂”,高声一叫:“救命……”所有的中国人读到这里,都被震动了。小说后来翻译成多种外文,许多外国读者也在自己或同胞身上发现了阿Q,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就表示,阿Q让他想起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这或许表明,阿Q的“精神胜利法”揭示的是一种人类精神现象;鲁迅的《阿Q正传》可以说是一部“为人类写作”的作品,它不仅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

鲁迅的《呐喊》《彷徨》不只是以“表现的深切”震撼人心,而且以“格式的特别”吸引了广大读者。早就有人指出,鲁迅的每一篇小说都试验着采用一种新的形式,很少有雷同,充分显示了鲁迅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例如,他的《狂人日记》用的是“日记体”,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来组织小说。《孔乙己》又别出心裁地选用酒店的“小伙计”来讲述故事,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同时观察与描写孔乙己的可悲与可笑,看客(酒客与老板)的麻木与残酷,而“他”自己也逐渐参与到故事中来,先是“附和着笑”,后又冷酷地拒绝了孔乙己教自己识字的好意,终于成为“看客”中的一员。《药》更是出人意料地将小说的主人公夏瑜置于“幕后”,而以主要篇幅描写人们对他的牺牲的种种反应,让读者在自己的想象中来完成他的形象。《故乡》《祝福》这样的“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都讲了两个故事:在讲述“他人”的故事(闰土的故事、杨二嫂的故事、祥林嫂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我”的故事,因而具有浓郁的抒情性,两类故事互相渗透、影响,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结构。鲁迅这样自觉的形式试验,使他成为“创造新形式的先锋”,深刻地影响着后来的作者。

在写作《呐喊》《彷徨》的同时,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1928年出版)和散文诗《野草》(作于1924-1926年,1927年出版)。这是两部写法与风格迥异的现代散文的经典。《朝花夕拾》最初陆续在报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鲁迅大概是回想起幼时,水乡的夏夜,在大树下乘凉,听老人们谈闲天、说故事的情景。《朝花夕拾》也是在谈闲天,是对生命的童年时代(“朝花”)的回忆与重提。于是,在鲁迅生命历程中,留下印记的人和事都一一流泻在鲁迅的笔端:民间传说中的“无常”,父亲的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还有我们没有提及的幼时的保姆“长妈妈”,一生坎坷的老友范爱农,等等。鲁迅是怀着温馨的爱去回忆的,从中显露出鲁迅心灵世界最为柔和的一面,又内含着一种深沉的悲哀。《野草》是另一类散文,是“梦”的产物:全书三分之一的篇章都以“我梦见”为开头。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奇诡的世界:夜半时分的幻觉中听见“吃吃”的声音(《秋夜》);“人睡到不知道时候的时候”,“影”来“告别”(《影的告别》);青白的冰谷中看见“死火”,“有炎炎的形,但毫不摇动,全体冰结,像珊瑚枝”(《死火》);“狗”追着“人”,大声质问,“人”拼命“逃跑”(《狗的驳诘》)……鲁迅把他在儿时敷演童话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借以表达自己微妙的难以言传的感觉、情绪与心理,对人的生命进行更深层次的哲理思考。鲁迅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读者也因此有机会借《野草》去窥见鲁迅灵魂的深处。

鲁迅在进行小说、散文创作的同时,又在《新青年》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杂文。五四前后,他在北京期间所写的杂文,编有《热风》《坟》(其中一部分是世纪初写的论文)《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集。1926年8月至1927年10月,鲁迅因北方反动势力的迫害而南下,先后在厦门大学与广州中山大学任教,这一时期的杂文主要收在《而已集》里。1927年底,鲁迅定居上海,开始了他“最后十年”的生命历程,并以主要精力进行杂文创作。先后出版有《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等。

鲁迅曾经说杂文是“感应的神经”,作为一种报刊文体,它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对正在发生的社会、思想、文化现实作出最迅速的反应,并及时得到社会的反响。因此,它是鲁迅这样的时刻关注国家民族命运、民众疾苦的知识分子,与他所处的时代保持密切联系的最有效的方式。鲁迅又说,杂文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并因此把杂文分为“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两类。鲁迅一生都在战斗,怀着“立人”的理想,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任何形式,任何范围的对人的奴役与压迫(民族的奴役、阶级的压迫、男性对女性的歧视、老人对少年的摧残、强者对弱者的侵犯,等等)。他说他这样做,并不是个人的意气,而是为了中国与人类的“将来”,因此他的一切批评“实为公仇,绝非私怨”。鲁迅的15本杂文集,就是从五四前后到3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的忠实记录,就是一部思想、文化发展的历史。而作为一个作家,鲁迅更为关注的是在历史事变背后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的反应与变动。鲁迅曾充满自信地说:“‘中国大众的灵魂’,现在是反映在我的杂文里了。”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杂文就是一部活的现代中国人的“人史”。如果要真正了解中国的社会与历史,特别是要了解中国人,那就读读鲁迅的杂文吧。

鲁迅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奉献出了一本小说集《故事新编》(除3篇写于20年代,其他大都写于1934年和1935年,1936年出版)。这是身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鲁迅对“故事”(古代神话、传说与史实)的“新编”(新的阐释与激发)。进入鲁迅文学世界的古人,或是古代的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女娲(《补天》)、后羿(《奔月》)、夏禹(《理水》);或是历史中的圣贤人物:孔子、老子(《出关》)、墨子(《非攻》)、庄子(《起死》)、伯夷、叔齐(《采薇》),等等。在传统文本里,这些人都居于高堂圣殿,神圣不可侵犯,但到了鲁迅的笔下,却全都回到日常生活情景中,抹去了英雄的神光,还原于常人、凡人的本相。因此,《奔月》不写射日英雄后羿当年的赫赫战功,而竭力写他功成名就“以后”,成为普通人的遭遇:天下的鸟兽全被射死,再无用武之地,只能整日为吃食而奔波;被人们冷落、遗忘不说,学生也来暗算自己了,最后连老婆(嫦娥)也远走高飞:这“先驱者的命运”的思考与表现,发人深省。《非攻》里的墨子在完成了止楚伐宋的历史业绩“以后”,并没有成为英雄,却遇到了一系列的倒霉事:被搜检了两回,募去了破包袱,“又遭着大雨,到城门下想避避雨,被两个执戈的巡兵赶开了,淋得一身湿,从此鼻子塞了十多天”。这最后一笔苦涩的幽默,才真正令人难忘。整部《故事新编》充满了鲁迅式的幽默,而骨子里仍然藏着固有的悲凉;此时的鲁迅正面临死亡的威胁,处于身心交瘁之中,却能写出如此从容、洒脱的文字,这正意味着他的思想与艺术都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1936年10月19日,这位本世纪中国与世界的文学大师,放下了手中的笔;这位思想的巨人,停止了思想。成千上万的普通人自动地来为他送行,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三个字:“民族魂”。

鲁迅生平提要

一八八一年
九月二十五日 诞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周家,取名
樟寿,字豫山。祖父周福清(1837一1904),
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欲县知事,此时
正在北京任内阁中书。父亲周伯宜(1860一
1896),秀才,闲居在家,思想颇为开通6母
亲鲁瑞(1857一1943),出身于绍共近郊安
桥头一户官宦人家,没念过书,但以自修得
到能够看书的学力。
一八八六年
本年 由叔祖周玉田开蒙,进周家自设的私塾读
书。按照祖父的意见,除习字、对课之外,
主要是读《鉴略》。
因原名豫山与“雨伞”谐音,改为豫亭,后又
改为豫才。
一八九0年
本年 继续在本宅私塾读书。因课余在周玉田家
中看到许多杂书,引起了欣赏和搜集图画
书的兴趣。
一八九二隼
二月 被送进据说是绍兴城内最严格的私塾“三
味书屋”,从寿镜吾读书。除在课堂上读经
史之外,还读小说,看画谱,并逐渐养成了
影描小说书上的插图,直至整段整本地抄
杂书的爱好。
一八九三年
秋天 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捕入狱,押在杭州府
狱内。为免受牵连,与二弟周作人一起,被
送往亲戚家避难。
一八九四年
四月 由避难地返回家中,仍进“三味书屋”读书。
冬天 一父亲吐血病倒。既身为长子,便挑起了生
活的重担,除读书外,还要出入当铺和药
房,领略冷眼和侮蔑。
一八九六年
十月十二日 父亲病逝。家境急剧衰败,甚至招致亲戚
本家的欺侮。
一八九八年
春天 在家练习八股诗文,送去“三味书屋,由寿
镜吾的儿子寿洙邻批改。
五月 离开绍兴到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念书。
改本名樟寿为“树人”。
十一月 因不满江南水师学堂的乌烟瘴气,退学回
家。
十二月十八日 参加会稽县的县考,在五百多人中考得第
一百三十六名。
一八九九年
一月 再会南京,改入矿路学堂念书。课余则常
习骑马。
一九0一年
本年 仍在矿路学堂念书。开始到学堂内的阅报
处翻阅《时务报》等宣扬新思想的报刊,并
买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以及林纤翻译
的外国小说,读得入迷。
一九0二年
一月 以一等第三名的成绩从矿路学堂毕业。
三月 离开绍兴去日本留学。先人东京的弘文学
院学习日语。
十月 与弘文学院的同学许寿裳经常讨论中国国
民性的病因及其解救办法。并经常去东京
中国留学生会馆参加反清的革命者的演讲
会。
一九0三年
三月 作《自题小像》诗。
六月 在留日浙江籍学生主办的《浙江潮》上发表
编译的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
十月 与陶成章等人一起,加入反清团体“浙学
会”,此会即为后来成立的著名的反清组织
“光复会”的前身之一。
一九0四年
四月 在弘文学院卒业。
九月 入设在日本本州岛东北部的仙台医学专科
学校学习医学。
一九0六年
三月 从仙台医学专科学校退学,返回东京,一面
学习德语,一面阅读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
六月 奉母亲之命,回绍兴与朱安结婚。婚后不
几日,便与周作人再赴东京。
秋天 与许寿裳、苏曼殊等人筹划办《新生》杂志,
但因经费无着,稿件匮缺而作罢。
一九0八年
夏天 继续在东京读书学德语。
从夏天开始,每星期日往章太炎在东京的
寓所,听他讲学,历时大约半年。
一九0九年
三月二日 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第一册出
版。
七月二十六日 《域外小说集》第二册出版。
八月 为了负担家庭经济,离开日本回国,结束了
七年的留学生活。
回国后,就任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的
生理和化学教员,兼任日籍教师的翻译。
一九一0年
五月 祖母病逝,回家主持葬礼,诸事都依照旧可
办理。
七月 辞去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教席,回到绍兴。
九月 担任绍米府中学堂的监学,兼教生物课。
一九一一年
七月 辞去绍兴府中学堂职务,失业在家。
十月 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席卷全国,绍兴城内一
片混乱,遂应府中学堂学生的请求,回校暂
管校务。
十一月 带领学生演说队上街宣传革命,安定民心。
不久,受新任绍兴军政府都督王金发委任,
担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
冬天 作短篇文言小说《怀旧》。
一九一二年
二月 辞去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职。
应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去南京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的教育部任职。
五月 因教育部北迁,单身前往北京,住进宣武门
外的绍兴会馆。
八月 任北洋政府教育部佥事,兼第一科科长。
一九一三年
本年 为应付袁世凯政府的恐怖统治,开始抄书、
辑书,其后又开始抄碑,读佛经,除去教育
部上班和逛书店,基本上不出会馆,每日夜
间孤灯独坐,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好几年。
一九一八年
四月二日 作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交《新青年》
发表。
五月十五日 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诗《梦》。
七月二十日 作长论《我之节烈观》。
八月二十九日 开始陆续向《新青年》的“随感录”栏投稿。
冬 作短篇小说《孔乙己》。
一九一九年
四月二十五日 作短篇小说《药》。
八月十九日 购买西直门内八道湾十一号的房产。
十一月二十一日与周作人全家一起迁入八道湾十一号新
居。
十二月一日 离京赴绍兴、于十二月二十九日携母亲。
朱安及周建人全家返抵北平,住进八道湾。
开始了大家庭聚居的生活。
一九二0年
八月五日 作短篇小说《风波》。
八月六日 应聘任北京大学国文系的兼任讲师,直至
一九二六年。主要讲授中国小说史,并以厨
川白村所著的《苦阀的象征》为教材,讲授
文艺理论。与此同时,还应聘任北京高等师
范专科学校的兼任讲师,讲授中国小说史。
十月二十二日译毕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小说《工人
绥惠略夫》。
一九二一年
一月 作短篇小说《故乡》。
十二月四日 开始在《晨报附刊》上连载中篇小说《阿Q
正传》。
一九二二年
一月 应聘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委员会委

六月 作短篇小说《端午节》和《白光》。
十月 作短篇小说《社戏》。
十一月 作短篇历史小说《不周天》。
十二月三日 作《(呐喊)自序》
一九二三年
四月 接连出席董秋芳、许钦文等组织的文学团
体“春光社”的聚会,给文学青年以直接的
指导。
六月十四日 与周作人妻羽太信子发生严重冲突,当晚
即改在自己房内用餐,不再与周作人等一
起吃饭。
七月十九日 接到周作人亲自送来的绝交信,兄弟二人,
就此绝交。
八月二日 搬出八道湾十一号的寓所,与朱安一起,迁
至西城的砖塔胡同六十一号居住。
十月一日 开始连日高烧,咳嗽,实际是肺病复发,持
续一个多月,才逐渐恢复。
十二月十一日 所著《中国小说史略》(上册)出版,由新潮
社发行。
十二月二十六日往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演讲,题目是《娜拉走
后怎样》。
一九二四年
二月七日 作短篇小说《祝福》。
二月十六日 作短篇小说《在酒楼上》。
三月一日 往日本人开设的山本医院就诊。此后一个
月内,接连往该医院就诊十三次,都是治疗
发烧、咳嗽及吐血之类的肺病症状。
三月二十二日 作短篇小说《肥皂》。
五月二十五日 迁居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
六月十一日 往八道湾十一号旧宅取书及什器,又与周
作人夫妇发生冲突。
七月八日 应邀往西安,参加西北大学举办的暑期演
讲活动。至八月十二日返回北京。
九月十五日 作散文诗《秋夜》,此为《野草》的第一篇。
九月二十二日 开始翻译《苦闷的象征》,至十月十日结束。
九月二十四日 作散文诗《影的告别》。
十一月十三日 作《记“杨树达”君的袭来》。
十一月十六日 参与组织的《语丝》周刊创刊。
十二月二十日 作散文诗《复仇》和《复仇(其二)》。
一九二五年
一月一日 作散文诗《希望》。
一月二十八日 作散文诗《好的故事》。
二月十日 作《青年必读书》,回答《京报副刊》的征
答。
二月二十八日 作短篇小说《长明灯》。
三月二日 作散文诗《过客》。
三月十一日 开始与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的学生许广平
通信。
四月二十四日 发起成文文学团体“莽原社”,创办《莽原》
周刊,自任编辑。
五月二十六日 邀集女子师范大学的六位教员,联名在《京
报》上发表《关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的
宣言》,公开支持女师大学生反对校长杨殖
榆。
六月十六日 作散文诗《失掉的好地狱》。
六月二十五日 请许广平等人在家中吃饭,因酒醉而开怀
大乐,甚至以手按许广平的头。自此以后,
与许广平通信的口气明显变化,毫不掩饰
地流露出亲昵之情。
六月二十九日 作散文诗《颓败线的颤动》。
七月十二日 作散文诗《死后》。
大约同时,与韦素园、李霁野等六人组成文
学团体“未名社”,出版《未名》半月刊和《未
名丛书》。
八月十四日 因支持女师大学生,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
去教育部企事职务。
八月二十二日 向北洋政府平政院递交诉状,控告章士钊
违法免他职务。
九月一日 肺病复发,连绵数月才愈。
九月十六日 作短篇小说《孤独者》。
九月二十一日 作短篇小说《伤逝》。
十一月六日 作短篇小说《离婚》。此后即停止创作小
说。
一九二六年
一月十六日 在平政院控告章士刽胜诉,恢复教育部金
事职。
三月十日 作回忆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三月二十五日 去女师大参加“三·一八”渗案死难者刘和
珍、杨德群的追悼会,并在五天后写出《记
念刘和珍君》。
三月二十六日 因《京报》披露段棋瑞政府在学界通缉鲁迅
等五十人的密令,离家往设在西城的莽原
社躲避。
三月二十丸日 由莽原社转移至山本医院,继续避难。
四月十五日 因直、奉联军进入北京,政治气氛进一步恶
化,由山本医院转移至一家德国医院避难;
十天后又移至一家法国医院,至五月二日
才返回家中,恢复正常生活。
七月二十八日 应厦门大学聘,任该校国文系教授兼国学
院研究教授,决意离京南下。
与此同时,与许广平约定,离京南下后,先
分开两年,各自作些准备,再决定将来的生
活。
八月二十六日 与许广平同车离开北京,经上海转水路往
厦门(许广平从上海去广州工作)。
九月四日 抵达厦门大学。在国文系讲授中国文学史
和小说史。
九月十八日 作回忆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本
月及下月,接连作了好几篇这样的散文。
九月二十六日 为授课,开始编写中国文学史讲义,名为
《中国文学史略》。此项工作一直持续到年
底。
十一月十一日 作《写在(坟)后面》。
十一月十五日 致信许广平,郑重地列出今后的三种打算,
请她帮助选择。这实际上是试探,也是求
援。
十一月十九日 决定于学期末离开厦门大学,去广州中山
大学国文系任教。
一九二七年
一月十一日 在接到许广平一封热烈表自的信之后,又
致信许广平,明确表示了与她结合的决心。
一月十五日 乘船离开厦门,于十八日抵达广州,任中
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长。
二月二十日 与许广平一起宴请也到中山大学任教的老
友许寿裳。此后一起游玩,或远足,或看电
影,请吃饭,持续十余比
三月一日 中山大学开学,忙于教务。
三月甘九日 因不满中山大学文学院长傅斯年聘顾颉刚
来校任教,与许寿裳一起迁居校外,住白云
路白云楼二十六号二楼。并请许广平也同
居一处。
四月十五日 以教务长身份召集中山大学各系主任会
议,力主营救当日事变中被捕的学生,但无
人附合。
四月二十一日 辞去中山大学一切职务。在白云楼闭门不:
出。
四月二十六日 作《<野草>题辞》。
五月一日 作《<朝花夕拾>小引人》。
五月六日 接受日本记者山上正义的采访,发表他对
“四一五”事变的看法。
七月二十三日 在国民党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夏期学术演
讲会作演讲,题目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
及酒之关系》。
九月四日 作《答有恒先生》。
九月二十七日 与许广平同船离开广州去上海。
九月二十八日 途经香港,遭受香港海夫人员的野蛮检查。
十月三日 抵达上海。五日后迁人虹口景云里二十三
号,与许广平正式同居。
十月二十五日 至江湾劳动大学演讲,题为《关于知识阶
级》。
十二月十八日 因蔡元培推荐,任南京政府大学院特约著
作员,开始领取薪水。
十二月二十一日 至暨南大学演讲,题目是《文艺与政治的歧
途》。
一九二八年
一月八日 原厦门大学的学生廖立峨,携爱人及其哥
哥来访,声称要作鲁迅的“义子”,住在鲁迅
家,长达七个月。
二月二十四日 致信台静农,提议将《莽原》半月刊迁往上
海,并表示愿当编辑。
二月五日 往内山书店购买自译恩格斯《社会主义从
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此后又陆续购读此类
书籍十多种。
二月二十三日 作《“醉眼”中的朦胧》。
六月二十日 与郁达夫合编的《奔流》月刊创刊。
八月十二日 与许广平一起去杭州游玩,至十七日返回。
八月二十二日 致信韦素园,认为“以史底唯物论批评文艺
的书”是“极直捷爽快的,有许多味暖难解
的问题,都可说明”。
九月九日 因邻居嘈杂搅扰,迁至景云里十八号。
十二月六日 与柔石等人合编的《朝花》月刊创刊。
一九二九年
四月二十二日 开始翻译卢那察尔斯基的《艺术论》。
五月十三日 赴北京探母。至六月三日返回。
五月二十二日 在燕京大学演讲,题目是《现今的新文学的
概观》。
八月十三日 请律师向北新书局提出诉讼,追索拖欠的
稿费。后书局分四次,将所欠八千多元稿
费,全数付清,历时四个半月。
九月二十六日 儿子海婴出世。
十月十二日 译完普列汉诺夫的论文集《艺术论》。
十二月二十二日 作《我和(语丝)的始终》。
一九三0年
二月十六日 由柔石、冯雪峰陪同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
盟”的筹备会。
与此同时,参加共产党组织的“中国自由运
动大同盟”成立大会,被人推举为发起人。
三月二日 出席“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并作
演讲。
三月十九日 因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向国民党中央呈请通
缉“堕落文人”鲁迅,往日本朋友内山完造
家中避难。
三月二十六日 致情章廷谦,说在一左联”成立会上“一览了
荟萃于上海的革命作家,然而以我看来,皆
前花色”。
四月十一日 主编的“左联”机关刊物《巴尔底山》旬刊级
刊。
五月七日 由冯雪峰陪同。往爵禄饭店会见共产党领
导人李立三,拒绝其要他公开写文章斥骂
蒋介石的要求。
五月十二日 迁往共四川路上的“北川公寓”。
六月七日 向共产党“第三国际”组织的“中国革命互
济会”捐款一百元。
九月十六日 出席“左联”等组织为其举办的五十寿辰纪
念会,并作讲话。
十二月二十六日 译完法捷耶夫的长篇小说《毁灭》。
一九三一年
一月二十日 因柔石等五人被捕。携全家至一日本人开
设的花园庄旅店避难。至二月二十八日返
家。
四月二十五日 所作《中自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
在左联机关刊物《前哨》的创刊夸上发表。
七月二十日 在社会科学研究会举办的暑期学校作演
讲,题目是《上海文艺之一瞥》。
十月二十三日 所作《“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命运》发
表。
十一月五日 作《<野草>英译本序》。
十二月十一日 主编的《十字街头》双周刊创刊。
十二月二十五日 作《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回答两位青年
作家的询问。
一九三二年
二月三十日 因避“一·二八”事变的战火,携全家及周建
人一家在内山书店,在其楼上暂居。
四月二十日 作《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
五月九日 致信日本朋友增田涉,说:“今后拟写小说
或中国文学史”。
十月十日 作《论“第三种人”》。
十月十二日 作七律《自嘲》。
十一月十一日 赴北京探母病。至三十日返回上海。
十一月二十二日 接连往北京大学和辅仁大学演讲,其中在
辅仁大学演讲的题目是《今春的两种感
想》。
十二月十日 作《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
十二月十六日 作《<两地书>序言》。
一九三三年
一月十七日 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成立大会,并被
推举为执行委员。
二月七日 作《为了忘却的记念》。
三月五日 作《我怎么做起小说来》。
四月一日 作《现代史》。
四月十一日 迁居大陆新村九号。
五月二十九日 作《<守常全集>题记》。
六月十八日 致信曹聚仁,认为“今之青年,似乎比我们
时代的青年精明,而有些也更重日前之益,
为了一点小利,而反噬拘陷,……历来所身
受之事,真是一言难尽。”
七月三日 作《我谈“堕民”》。
七月八日 致信黎烈文,说:“我与中国新文人相周旋
者十余年,颇觉得以古怪者为多,而漂聚于
上海者,实尤为古怪……”
七月十二日 作《沙》。
八月三日 致信黎烈文,说:“小说我也还想写,但目下
恐怕不行。”
八月十二日 作《上海的儿童》。
九月二十日 作《偶成》。
十月一日 作《看变戏法》。
十月二十八日 作《<解放了的堂·吉词德>后记》。
十二月三十日 作五言四句诗《无题》。
一九三四年
一月三十一日 作《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三月二十三日 作《答国际文学社问》。
四月二十六日 作《小品文的生机》。
四月三十日 致信曹聚仁,谈及周作人五十自寿诗引致
的攻击,认为“此亦‘古已有之’,文人美女,
必负亡国之责……”
五月二十六日 作《儒术》。
六月十日 作《隔膜》。
七月十日 作《买<小学大全>》。
七月十六日 作《忆韦素园君》。
七月三十日 致信日本朋友山本初枝,说:“我有生以来,
从未见过近来这样的黑暗……非反抗不
可。”
八月二日 作《答曹聚仁先生信》,断言“汉字和大众,
是势不两立的”。
八月九日 发烧,自觉“胁痛颇烈”,肺病相当严重了。
八月二十日 写完《门外文谈》。
八月 作历史小说《非攻》。
九月二十五日 作《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十月一日 作《又是“莎士比亚”》。
十一月十五日 作《答<戏>周刊编者信》。
十一月二十一日作《中国文坛上的鬼魅》。
十二月九日 题《芥子园画谱》赠许广平诗。
十二月十一日 作《病后杂谈》。
十二月十六日 作《病后条谈之余》。
十二月十八日、致情杨弄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
攻下“横站”。
一九三五年
一月二十四日 开始为《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选
稿
二月十五日 开译果戈理的长篇小说《死魂灵》。
三月二日 作《<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
四月二十三日 致信萧军、萧红,说:“最令人寒心而且灰心
的,是友军中的从背后来的暗箭,受伤之
后,同一营垒中的快意的笑脸。”
四月二十九日 作《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九月十二日 致信胡风,将“左联”中的某些领导人比喻
成“在背后用鞭子打我”的“工头”。
十一月六日 去苏联驻上海领事馆观看电影。美国记者
史沫特莱等劝他出国休养,但他考虑到政
治和经济上的诸多困难,没有采纳她的意
见。
十一月二十日 作《陀斯妥耶夫斯基的事》。
十一月二十九日 作历史小说《理水》。
十二月五日 作七律《亥年残秋偶作》。
十二月 作历史小说《采薇》和《起死》。
一九三六年
一月三日 肺病复发,引起肋膜发炎,肩胁部均大痛。
一月二十八日 编定《凯绥.河勒惠支版画选集》,并作序。
二月二十九日 致信曹靖华,明确表示了对于“左联”解散
的不满,并表示不愿加入新成立的“文艺家
协会”:“似有人说我破坏统一,亦随其便。”
三月二日 受寒而气喘病发,延续一个多月。
四月一日 作回忆散文《我的第一个师父儿》。
四月七日 作《写于深夜里》。
五月二日 致信徐懋庸,说:“我希望这已是我最后的
叫封信,旧公事全都从此结束了。”
五月三日 致信曹靖华,对傅东华、郑振铎和茅盾等
人,均提出批评。
五月十四日 致信曹靖华,说:“近来时常想歇歇。”
五月十八日 发烧,持续不退。
五月三十一日 史沫特莱请当时上海最好的一位肺病专家
来作诊断,诊断结果是认为鲁迅的病症非
常严重,“倘是欧洲人,则在五年前已经死
掉”。
六月丸日 病中口授《答托洛斯基派的信》,冯雪峰执
笔。
六月十日 口授《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冯雪峰执
笔。
六月十五日 与茅盾、曹靖华等六十三人联名发表《中国
文艺工作者宣言》。
八月一日 去医院诊病,体重仅为三十八点七公斤。
八月五日 写完《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问题》。因病中体弱,此文先口授,由冯雪
峰执笔拟就,鲁迅再用三天时间,修改完
毕。
八月二十三日 作《“这也是生活”……》。
九月五日 作《死》。
九月十九日 作回忆散文《女吊》。
十月九日 作《关于太炎先生二二事》。
十月十八日 “气喘发作。终日呼吸困难。
十月十九日 上午五时二十五分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