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信用卡的卡号:商品的社会价值和生产价格是怎样形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3:35:22
论述题
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请大家帮帮忙吧
谢谢了

商品的价值也是在交换过程中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

  我说“商品的价值可以由供求关系来决定”,是因为我已经从两个方面证明马克

  思“商品价值与供求关系无关”的观点是错误的。

  第一,异种劳动之间的价值之比并非固定不变的常数

  既然没有任何权威机构规定并定期宣布异种劳动的价值之比,那么它们是如何确

  定下来的呢?这个过程的微观机制又是怎样的呢?我通过分析劳动产品的交换过程证

  明:异种劳动的价值之比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双方在“谈判”时确定的(请见:“商

  品交换过程的微观分析”一文,其证明是否正确,欢迎大家检验)。

  由于异种劳动的价值之比要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才能最终确定下来,所以,即使

  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是确定的,这些商品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仍然无法得到最终确定

  (生产者只能估计它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只能在交换过程中,在异种劳动的价值之

  比得到确定之后,才能确定下来。由于商品的价值是在交换过程中确定的,当然会受

  到供求关系的影响,甚至完全取决于供求关系。

  商品在市场上最终确定下来的价值,又会成为反馈信号,成为生产者今后估计商

  品价值的重要依据。

  第二,商品生产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需求的增大而增加

  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商品生产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会随着需求的增大而增加。

  某种商品的需求增加后,为了满足扩大了的需求,劳动生产力(率)较低的生产

  者也将参加该种商品的生产,结果是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另一方

  面,产量提高后,本地的原材料可能不够使用,必须从较远的地方获取原料,需要额

  外的运输原料的劳动,因此,商品中凝聚的劳动量增加,进而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增加。

  因此,只要商品的生产者是非均质的,只要生产原料具有稀缺性,商品的价值

  (由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就会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

  当供应和需求在较大的数量上达到新的平衡时,商品的价值并不恢复到前一个供

  求平衡点的数值。因此,这种增加不是商品供不应求造成的。

  当该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使用新的、劳动生产力较高的生产方式后,商品的价值

  下降。但是,在新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者之间仍然存在差异,原材料仍然是有限的,

  因此,商品的价值随着需求的增加而增加这一现象仍然存在。

  因此,即使严格遵循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也能得出商品的价值可能受到市场供求

  情况的影响这一结论。马克思在研究商品的生产时没有考虑生产要素的稀缺性,是他

  得出“商品价值不受供求关系影响”这一结论的原因之一。

  马克思借用或者改造价值概念的行为本身没有错。但是,在他的理论中,决定价

  值的因素受到主观判断的影响,所以他并没有把价值概念真正地改造成一个客观的概

  念。即使严格遵循他的理论,“价值”的性质仍然是主观的。所以,我说:“商品的

  (或者劳动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可以在市场上由供求关系决定”,并没有错。

  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上个月在“经济探索”论坛上,曾有人问我“价值是什么?价格是什么?两者的

  区别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含糊的,是没有什么“价值”的,我自己也是很不满意

  的。我过去的确没有很好地思考过这个问题,或者说没有思考出结果来。

  今天清晨在回味 CPShao 对我的批评时,我的脑子里跳出了这两句话:

  价值是人们头脑里的价格,价格是物质化了的价值

  价值是模糊的价格(一个数值范围),价格是精确的价值(一个确定的数值)

  为了避免被斥为“胡说八道”,在这篇文章中,我先梳理了基本概念,以及我对

  现有理论的理解和批判,最后才拿出这两句话,也算对那位网友晚到的回答。

  这些问题好象都是远离现实的问题,已经有朋友批评过我脱离实际。不过我认

  为,很多纯理论的东西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实际上仅仅一纸之隔,一旦这层纸被捅破

  了,原来很“纯”的东西就会变成很“现实”的东西。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这种

  情况是司空见惯的。

  我继续欢迎大家的批评。今天清晨我还总结出“做学问三有益”:开卷有益,上

  网有益,挨骂有益。有空时写出来玩玩(注)。

  http://www.nows.com/c/zgyj1999/zgyj9901/jiazh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