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康节物理论:联邦德国的主要政党之一的“左翼”的政治宗旨、选民阶层和执政阶段是什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0:35:25

“左派”和“右派”的称呼由来已久了,《辞海》对其起源的描述是“法国大革命初期,1789年5月,国王召开三级会议,贵族与僧侣坐在右边,第三等级坐在左边。其后,国民会议召开时,主张民主、自由的激进派坐在左边,保皇派、保守派坐在右边,无形中形成左右两派。19世纪,欧洲国家的议会也以议长座椅为界,分左右两派就坐。后左派、右派即逐渐成为政党派别政治上激进或保守的代名词”。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从这一含义中引申为右派即资产阶级反动派,左派即无产阶级革命派。
看起来似乎是法国大革命先驱们随意而坐的屁股,给世界带来了两个势不两立争吵不休的新名词——左派、右派。但据我仔细考证,远没有那么简单,革命先驱们的屁股,并不是随意而坐的。在民主政治初期的法国巴黎,塞纳河左岸聚集着廉价住宅区和廉价咖啡馆,是激进的青年知识分子聚集地区;而塞纳河右岸则是巴黎的高尚住宅区,聚集着达官贵人,高级政治沙龙里充斥着既得利益阶层和保守派。从地理位置也可看出“左”、“右”两大阵营之分。
再追溯远一点,古罗马巫师在占卜时,手举一个方形木框面对天空,若鸟从右侧飞入木框视野,示吉;若鸟从左侧飞入木框视野,示凶。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是右手拿着象征权力的“闪电权杖”。命运女神克罗托,也是用右手拿着决定人生命的“脆弱之线”。基督徒祝福和划十字,都是用右手来作,人们总是右手向上指向天堂,指向永生,而左手向下,指向受诅咒的地狱。《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记载了“万民受审”之事,神同众天使降临人间,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万民聚集在神的面前接受神的审判。神让善人站在右边,进入天堂,获得永生;而让恶人站在左边,打入地狱,饱受煎熬。在大多数英语系国家的传统婚礼上,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表明女性处于从属的次要的地位。这不禁使人们想起《圣经》里古老的传说,夏娃,是抽出亚当左侧的一根肋骨创造出来的。再考察一下字源,英文“右”单词为“right”,另有“正确”的意思,而表示“左”的单词除了“left”外还有另一个单词“sinister”,却含有“笨拙、邪恶”之意。
“右尊左卑”,才是产生“左派”和“右派”不同含义的直接源头,不单英语系国家和基督教国家是这样,伊斯兰教等国家也是如此,《古兰经》中,安拉没有左手而有两只右手!而且同样也有被奖励的善人站在神右边,而被处罚的恶人站在神左边的记载。
毕竟“左派”和“右派”的称呼已经中国化了,所以还必须考察一下中国关于“左派”和“右派”的不同含义。汉字是人类所有伟大文明中仍流传下来并还在使用的唯一古文字,甲骨文的“左”字上为“x”形下为“工”形,“右”字上为“x”形下为“口”形,“x”形在甲骨文中指代“手”,而纺织用的缠线工具和工匠用来度量的尺子在甲骨文中都是“工”形,“口”形则指代食器。看来我们古人对于“左”、“右”分得非常鲜明,“左派”属于干活的“贱人”,而“右派”属于享受的“贵人”。“左”、“右”各加个单人旁变成“佐”、“佑”,“佐”是辅佐,“佑”是保佑,保佑者比辅佐者尊贵,也是不言自明的。
《礼记·王制》记载:“殷人学国老于右学,学庶老于左学”,郑玄注曰:“右学为大学,左学为小学”。《逸周书·武顺》称“天道尚左”,周朝的开国大典上尚父姜子牙就是站在武王右边,而周公等王子则站在武王左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史记·陈丞相世家》记载:“以绛侯(周)勃为右丞相,位次第一,(陈)平徙为左丞相,位次第二”。秦朝的官制也是“右庶长”高于“左庶长”,“右更”高于“左更”。“闾左”指穷巷贫民,而“右族”指世家大族;贬官称为“左迁”,而居高位称为“右职”;“旁门左道”,“无出其右”,成语中的“左”为贬义而“右”为褒义也无需多解释了。
对于中国古代是“右尊左卑”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中央台的“百家论坛”的某教授就声称中国古代是“尊左”的,网上也有大量认为中国传统是“尊左”的所谓“证据”,我挑几条典型的来批驳一下。
一:中国有“男左女右,男尊女卑”的传统,而且这传统来自于《易经》的“男为阳,女为阴;阳为左,阴为右”。
驳:持这种看法的人根本不懂《易经》,《易经》讲究的是“阴阳调和”而带来的和谐,所以才有“天地交泰”的说法。《易经》里的“否”卦是乾(天)上坤(地)下,按理说这是自然界的常态,应该是吉兆,但《易经》却认为是“大凶”;而乾(天)下坤(地)上的“泰”卦,明显违反常理,但《易经》却认为是“大吉”;这正是《易经》“阴阳调和”理论的精华所在,简而言之,《易经》认为统治者(天)高高在上,而小民(地)匍匐于下,这样的国家就离灭亡不远了;而小民成为主人(上),统治者成为“公仆”(下),这样的国家才能长盛不衰。仔细体味《易经》“天地交泰”的妙理,也就会明白《易经》为何说“男为阳,女为阴;阳为左,阴为右”了,它并非是“尊左”,而是为了“阴阳调和”。(关于这可详见我的另一个帖子)
二:《老子》中就有《贵左》章,其文曰:“君子居则贵左”,“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可见是“尊左”的。
驳:持这种看法的人根本不懂《老子》,《老子》第31章被后人加了个小标题为《贵左》,加这小标题的人和白痴有得一拼。“君子居则贵左”的下文是“用兵则贵右”,闲居是小事,所以“贵左”,而“用兵”是大事,所以“贵右”,“左”、“右”谁更尊不是一目了然的吗?同样,“吉事尚左,凶事尚右”的下文是“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吉事”容易办,所以“尚左”,“凶事”难办,所以“尚右”,“上将军”的地位比“偏将军”高,这就不用解释了吧。能从《老子》这些文字中看出“尊左”,我实在无话可说,只有晕倒一条路了。
三:《史记·魏公子列传》记载:“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既然是“虚左”,可见左为尊。
驳:持这种看法的人拜托多了解一些古代常识,驾驭马车的“御者”要挥舞鞭子,而挥舞鞭子常用右手,挥舞的鞭子会妨碍右座者的视线,一不小心还会给右座者来一下,所以在马车上的确是左座为尊。但这只是特例,不是通例。
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该明白,古今中外,“右尊左卑”都是通例(中国在唐宋时有些变化,但无关宏旨),所以法国大革命先驱们的屁股并不是随意而坐,而是有深刻的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样,当年汉太尉周勃冲着士兵们高呼“支持刘氏的卷起袖子举起左手”(“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周勃的手,也不是随意而举的。因为“右尊左卑”是“左派”和“右派”分野的根源,所以“左派”常指未得利益者而“右派”常指既得利益者,所以“左派”常要求改变现状而“右派”常要求维持现状,所以“左派”常代表底层贫民利益而“右派”常代表上层贵族利益,所以“左派”常激进而“右派”常保守,所以“左派”常年轻而“右派”常年老,所以我们只听过“左倾冒险主义”而未听过“右倾冒险主义”,只听过“右倾投降主义”而未听过“左倾投降主义”……
古今中外都是“右尊左卑”,是因为偶然吗?我看不是偶然,而是来自于人类的一个普遍的共同生理特征:右手强势。正是因为右手强势,所以右手更显得重要,帝王们象征权力的斧钺权杖之类也都由右手掌握,所以人类的习惯大都为“重右轻左”,这才是“右尊左卑”的最根本源头,也是“左派”和“右派”含义分野的最根本源头。
当然,“右尊左卑”也是相对的,例如周勃“为刘氏左袒”时,“刘氏”和“吕氏”都是贵族,只不过当时掌权的是“吕氏”,所以“吕氏”更“尊”,所以周勃“为刘氏”必须“左袒”。同时,“左派”和“右派”中间并没有无法逾越的鸿沟,他们常可以角色互换的,例如阿Q,当他要求革命时,他是当然的“左派”,如果他革命成功,掌权获利后,他又会变为坚定的“右派”。例如国民党,当其高举“三民主义”北伐时,他是革命的“左派”政党,当打下天下后,他又成了保守的“右派”政党。这类例子,实在举不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