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锶副作用痛苦吗:请问唐朝有多少个皇帝?顺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09 03:32:52
武则天前后经历几个皇帝?杨贵妃是哪个朝代的?情给予详细解答!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 618年~690年,705年~907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年~626年
武德 618年~626年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年~649年
贞观 627年~649年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年~683年
永徽 650年~655年
显庆 656年~661年
龙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乾封 666年~668年
总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仪凤 676年~679年
调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开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中宗
(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年,
(以及705年~710年)
嗣圣 684年

睿宗
(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年,
(以及710年~712年)
文明 684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684年~705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载初 690年

中宗
(重新即位)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见684年,)
705年~710年
神龙 705年~707年
景龙 707年~710年

睿宗
(重新即位)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见684年,)
710年~712年
景云 710年~711年
太极 712年
延和 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年~756年
先天 712年~713年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年~762年
至德 756年~758年
乾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年~779年
宝应 762年~763年
广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历 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圣文皇帝 李适 780年~805年
建中 780年~783年
兴元 784年
贞元 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年
永贞 805年

宪宗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李纯 806年~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年~824年
长庆 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年~826年
宝历 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年~840年
宝历 826年
大和 827年~835年
开成 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年~846年
会昌 841年~846年

宣宗 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李忱 846年~859年
大中 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年~873年
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年~888年
咸通 873年~874年
乾符 874年~879年
广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年~904年
龙纪 889年
大顺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乾宁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复 901年~904年
天佑 904年

昭宣 光烈孝皇帝 李祝 904年~907年
天佑 904年~907年
武则天自立了周这个国号

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唐武德元年(高句丽婴阳王二十九年,隋天寿元年,隋皇泰元年,高昌义和五年,618年)至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在位;
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至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在位;
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太宗第九子,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至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在位;
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高宗第七子,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至唐嗣圣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在位;
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高宗第八子,唐文明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至唐载初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在位;
6.则天皇后武曌,周天授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至周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在位;
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复辟,唐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至唐景龙四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7.炀皇帝李重茂,中宗第四子,唐唐隆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复辟,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至唐延和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在位;
8.谯王李重福,中宗第二子,唐中元克复元年(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9.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唐先天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至唐天宝十五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在位;
10.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玄宗第三子,唐至德元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至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在位;
11.岐王李珍,睿宗孙,唐正德元年(唐上元二年,蒙赞普钟十年,渤海大兴二十五年,燕显圣元年,761年)在位;
12.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肃宗长子,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至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在位;
13.广武王李承宏,高宗曾孙,唐□□元年(唐宝应二年,蒙赞普钟十二年,渤海大兴二十七年,763年)在位。
14.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代宗长子,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至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
15.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丘帝李诵,德宗长子,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
16.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顺宗长子,唐永贞元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至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在位;
17.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宪宗第三子,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至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在位;
18.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穆宗长子,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至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
19.绛王李悟,宪宗第六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
20.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穆宗第二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至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在位;
21.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穆宗第五子,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至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在位;
22.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宪宗第十三子,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至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在位;
23.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宣宗长子,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至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在位;
24.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懿宗第五子,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至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在位;
25.襄王李煴,肃宗五世孙,唐建贞元年(唐光启二年,封民承智×年,渤海宽明十六年,871年)在位;
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懿宗第七子,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至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
27.德王李裕,昭宗长子,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
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复辟,唐光化四年(长和安国三年,渤海庆成九年,901年)至唐天佑元年(长和安国六年,渤海庆成十二年,904年)在位;
28.哀皇帝李柷,昭宗第九子,唐天佑元年(长和安国六年,渤海庆成十二年,904年)至唐天佑四年(长和安国九年,渤海文德二年,蜀天复七年,晋天复七年,西汉金山天复七年,契丹太祖元年,907年)在位。
武则天前后经历了4个皇帝
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
回答者:墨尔根代青 - 助理 三级 5-13 12:44
武则天(武曌)先是唐太宗- 李世民的的嫔妃,民死后他的儿子唐高宗-李治早就看上她了,所以没有送到感业寺当尼姑反而又当了儿子的嫔妃,至于怎么当上皇后的我想大家都知道就是亲手掐死自己女儿嫁祸给本来皇后,而后自己就当上了.再往后就是高宗病逝后,太子李显继位,即中宗。武则天不满意就以自己的皇太后身份给李显废了改立自己儿子李旦为帝,即睿宗。规定睿宗不许干预朝政,一切由她作主。后来干脆自己称帝,还改了国号为周.
要是这么算起来她应该经理了4个皇帝两个算是自己的"老公",两个算是自己的"儿子".
至于杨贵妃是唐明皇李隆基的妃子
唐高.宗李渊
太宗·李世民
高宗·李治
周·武曌
中宗·李显
睿宗·李旦
玄宗·李隆基
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
德宗·李适 (kuo四声)
顺宗·李诵
宪宗·李纯
穆宗·李恒
敬宗·李湛
文宗·李昂
武宗·李炎
宣宗·李忱(chen二声)
懿宗·李漼 (cui三声)
僖(xi一声)宗.李儇( xuan一声)
昭宗·李晔
哀帝·李拀 chu四声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 618年~690年,705年~907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618年~626年
武德 618年~626年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李世民 627年~649年
贞观 627年~649年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李治 650年~683年
永徽 650年~655年
显庆 656年~661年
龙朔 661年~66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乾封 666年~668年
总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仪凤 676年~679年
调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开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中宗
(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84年,
(以及705年~710年)
嗣圣 684年

睿宗
(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84年,
(以及710年~712年)
文明 684年

武周(690年~705年)
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 武则天 684年~705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载初 690年

中宗
(重新即位)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见684年,)
705年~710年
神龙 705年~707年
景龙 707年~710年

睿宗
(重新即位)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见684年,)
710年~712年
景云 710年~711年
太极 712年
延和 712年

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712年~756年
先天 712年~713年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李亨 756年~762年
至德 756年~758年
乾元 758年~760年
上元 760年~761年

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李豫 762年~779年
宝应 762年~763年
广德 763年~764年
永泰 765年~766年
大历 766年~779年

德宗 神武圣文皇帝 李适 780年~805年
建中 780年~783年
兴元 784年
贞元 785年~805年

顺宗 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805年
永贞 805年

宪宗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李纯 806年~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

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821年~824年
长庆 821年~824年

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24年~826年
宝历 824年~826年

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李昂 826年~840年
宝历 826年
大和 827年~835年
开成 836年~840年

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李炎 840年~846年
会昌 841年~846年

宣宗 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李忱 846年~859年
大中 847年~859年

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李漼 859年~873年
大中 859年
咸通 860年~873年

僖宗 惠圣恭定孝皇帝 李儇 873年~888年
咸通 873年~874年
乾符 874年~879年
广明 880年~881年
中和 881年~885年
光启 885年~888年
文德 888年

昭宗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888年~904年
龙纪 889年
大顺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乾宁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复 901年~904年
天佑 904年

昭宣 光烈孝皇帝 李祝 904年~907年
天佑 904年~907年
武则天自立了周这个国号

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峰的唐朝,共有二十一个皇帝,这二十一位皇帝共建有二十座皇陵(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乾陵),因唐代建都于关中地区,所以有唐一代,除了最后两位皇帝,昭宗李晔建和陵于河南洛阳,哀帝李杞建温陵在山东菏泽外,其余都十八座皇陵都在陕西咸阳的二道原坂的漫漫黄土是,这十八座帝陵号称“关中十八陵”。
唐代葬制不象汉代,皇后不单独起陵,与皇帝共葬一个墓穴当中。而帝陵以皇室成员、功臣等人的墓陪葬。唐陵还有一个与汉代皇陵来不同之处在于,唐陵的起陵形式有两种,一种形式是继承秦汉以来封土为陵的形式,在坟丘上覆盖大量的黄土,形成一定规模的人造山,以标明此为某位皇帝的陵园。唐代的皇陵采用这种形式的有:高祖的献陵、德完的祟陵、武宗的端陵。另一种则是沿用魏晋南北朝以来,穿凿山峰,在山的中部开辟墓室,以山为陵的形式。唐陵采用这种方式的有:太宗的昭陵,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中宗的定陵,睿宗的桥陵、玄宗的泰陵、肃宗的建陵、代宗的元陵、顺宗的丰陵、宪宗的景陵、穆宗的光陵、敬宗的庄陵,文宗的章陵、宣宗的贞陵、懿宗的简陵、僖宗的靖陵。

基本情况:

陵名 陵主 陪葬人数

昭陵 太宗以文德长孙皇后附葬 嫔妃、皇子、公主、及功臣一百六十七人

乾陵 武则天与高宗合葬 十七人

定陵 中宗 十五人

桥陵 睿宗以肃明刘皇后,昭成窦皇后附葬 八人(皇子四人,公主三人,功臣一人)

泰陵 玄宗以贞顺武皇后附葬 高力士一人

建陵 肃宗 以郭子仪、李怀让等二人(现已无考)

元陵 代宗 史无记载

祟陵 德宗 四十三人

丰陵 顺宗 庄宪王皇后

景陵 宪宗 两位皇后、一位妃子及一位太子

光陵 穆宗 五十人(有皇后二人)

庄陵 敬宗 皇子一人

章陵 文宗 贵妃一人

端陵 武宗 妃一人

贞陵 宣宗 史书无记

简陵 懿宗 史书无记

靖陵 僖宗 史书无记

和陵 昭宗,李杞建在外 河南洛阳

温陵 哀帝 山东菏泽

唐代的陵寝制度,陵园分上宫和下宫,上宫为献殿,建筑在陵园围墙南门以内,正对山陵,是上陵和举得祭祀仪式的场所;下宫为寝宫,为供奉墓主灵魂起居的地方,位置在距陵2.5公里南偏西处。山陵的墓室,坐南向北,墓道通向墓室正中。地面建筑有内城和外城。内城是帝王的陵墓围墙,也叫神墙,,四角各开一角楼,开四门,南曰朱雀,北曰玄武,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四门各有石狮一对。朱雀门是陵园的正门.有神道直达三公果以外,两边排列高大的石翁仲(就是石人)十对(东文西武),石马五对,米雀—对,飞马一对,华表一对(以上部分组成了俗称的石像生)。在玄武门北有立马六对,号曰“六龙”、象征帝王的的内厩。

唐诸陵在五代时除乾陵以处都被后梁节度使温韬所盗,诸多陪葬墓也多被盗。

杨贵妃
(719~756)
唐代蒲州永乐人(陜西华阴县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唐高.宗李渊
太宗·李世民
高宗·李治
周·武曌
中宗·李显
睿宗·李旦
玄宗·李隆基
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
德宗·李适 (kuo四声)
顺宗·李诵
宪宗·李纯
穆宗·李恒
敬宗·李湛
文宗·李昂
武宗·李炎
宣宗·李忱(chen二声)
懿宗·李漼 (cui三声)
僖(xi一声)宗.李儇( xuan一声)
昭宗·李晔
哀帝·李拀

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最高峰的唐朝,共有二十一个皇帝,这二十一位皇帝共建有二十座皇陵(武则天与高宗合葬乾陵),因唐代建都于关中地区,所以有唐一代,除了最后两位皇帝,昭宗李晔建和陵于河南洛阳,哀帝李杞建温陵在山东菏泽外,其余都十八座皇陵都在陕西咸阳的二道原坂的漫漫黄土是,这十八座帝陵号称“关中十八陵”。
唐代葬制不象汉代,皇后不单独起陵,与皇帝共葬一个墓穴当中。而帝陵以皇室成员、功臣等人的墓陪葬。唐陵还有一个与汉代皇陵来不同之处在于,唐陵的起陵形式有两种,一种形式是继承秦汉以来封土为陵的形式,在坟丘上覆盖大量的黄土,形成一定规模的人造山,以标明此为某位皇帝的陵园。唐代的皇陵采用这种形式的有:高祖的献陵、德完的祟陵、武宗的端陵。另一种则是沿用魏晋南北朝以来,穿凿山峰,在山的中部开辟墓室,以山为陵的形式。唐陵采用这种方式的有:太宗的昭陵,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中宗的定陵,睿宗的桥陵、玄宗的泰陵、肃宗的建陵、代宗的元陵、顺宗的丰陵、宪宗的景陵、穆宗的光陵、敬宗的庄陵,文宗的章陵、宣宗的贞陵、懿宗的简陵、僖宗的靖陵。

基本情况:

陵名 陵主 陪葬人数

昭陵 太宗以文德长孙皇后附葬 嫔妃、皇子、公主、及功臣一百六十七人

乾陵 武则天与高宗合葬 十七人

定陵 中宗 十五人

桥陵 睿宗以肃明刘皇后,昭成窦皇后附葬 八人(皇子四人,公主三人,功臣一人)

泰陵 玄宗以贞顺武皇后附葬 高力士一人

建陵 肃宗 以郭子仪、李怀让等二人(现已无考)

元陵 代宗 史无记载

祟陵 德宗 四十三人

丰陵 顺宗 庄宪王皇后

景陵 宪宗 两位皇后、一位妃子及一位太子

光陵 穆宗 五十人(有皇后二人)

庄陵 敬宗 皇子一人

章陵 文宗 贵妃一人

端陵 武宗 妃一人

贞陵 宣宗 史书无记

简陵 懿宗 史书无记

靖陵 僖宗 史书无记

和陵 昭宗,李杞建在外 河南洛阳

温陵 哀帝 山东菏泽

唐代的陵寝制度,陵园分上宫和下宫,上宫为献殿,建筑在陵园围墙南门以内,正对山陵,是上陵和举得祭祀仪式的场所;下宫为寝宫,为供奉墓主灵魂起居的地方,位置在距陵2.5公里南偏西处。山陵的墓室,坐南向北,墓道通向墓室正中。地面建筑有内城和外城。内城是帝王的陵墓围墙,也叫神墙,,四角各开一角楼,开四门,南曰朱雀,北曰玄武,东曰东华,西曰西华。四门各有石狮一对。朱雀门是陵园的正门.有神道直达三公果以外,两边排列高大的石翁仲(就是石人)十对(东文西武),石马五对,米雀—对,飞马一对,华表一对(以上部分组成了俗称的石像生)。在玄武门北有立马六对,号曰“六龙”、象征帝王的的内厩。

唐诸陵在五代时除乾陵以处都被后梁节度使温韬所盗,诸多陪葬墓也多被盗。

杨贵妃
(719~756)
唐代蒲州永乐人(陜西华阴县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纳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效。杨贵妃喜爱岭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计急运新鲜荔枝到长安。

后安史之乱,唐玄宗逃离长安,途至马嵬坡,六军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贵妃之堂兄)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玄宗为息军心,乃杀杨国忠。六军又不肯前行,谓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贵妃亦被缢死于路祠。安史治乱与杨贵妃无关,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婵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唐武德元年(高句丽婴阳王二十九年,隋天寿元年,隋皇泰元年,高昌义和五年,618年)至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在位;
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至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在位;
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太宗第九子,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至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在位;
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高宗第七子,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至唐嗣圣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在位;
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高宗第八子,唐文明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至唐载初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在位;
6.则天皇后武曌,周天授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至周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在位;
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复辟,唐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至唐景龙四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7.炀皇帝李重茂,中宗第四子,唐唐隆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复辟,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至唐延和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在位;
8.谯王李重福,中宗第二子,唐中元克复元年(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9.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唐先天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至唐天宝十五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在位;
10.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玄宗第三子,唐至德元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至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在位;
11.岐王李珍,睿宗孙,唐正德元年(唐上元二年,蒙赞普钟十年,渤海大兴二十五年,燕显圣元年,761年)在位;
12.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肃宗长子,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至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在位;
13.广武王李承宏,高宗曾孙,唐□□元年(唐宝应二年,蒙赞普钟十二年,渤海大兴二十七年,763年)在位。
14.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代宗长子,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至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
15.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丘帝李诵,德宗长子,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
16.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顺宗长子,唐永贞元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至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在位;
17.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宪宗第三子,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至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在位;
18.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穆宗长子,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至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
19.绛王李悟,宪宗第六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
20.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穆宗第二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至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在位;
21.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穆宗第五子,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至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在位;
22.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宪宗第十三子,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至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在位;
23.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宣宗长子,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至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在位;
24.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懿宗第五子,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至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在位;
25.襄王李煴,肃宗五世孙,唐建贞元年(唐光启二年,封民承智×年,渤海宽明十六年,871年)在位;
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懿宗第七子,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至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
27.德王李裕,昭宗长子,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
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复辟,唐光化四年(长和安国三年,渤海庆成九年,901年)至唐天佑元年(长和安国六年,渤海庆成十二年,904年)在位;
28.哀皇帝李柷,昭宗第九子,唐天佑元年(长和安国六年,渤海庆成十二年,904年)至唐天佑四年(长和安国九年,渤海文德二年,蜀天复七年,晋天复七年,西汉金山天复七年,契丹太祖元年,907年)在位。
武则天前后经历了4个皇帝,
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姓李氏 讳渊,唐武德元年(618年)至唐武德九年(626年)在位;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讳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626年)至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在位;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讳治,太宗第九子,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至唐弘道元年(683年)在位;

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 讳显,高宗第七子,唐弘道元年(683年)至唐嗣圣元年(684年)在位;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讳旦,高宗第八子,唐文明元年(684年)至唐载初元年(690年)在位;

则天皇后武氏 讳曌,周天授元年(690年)至周神龙元年(705年)在位;

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复辟,唐神龙元年(705年)至唐景龙四年(710年)在位;

炀帝 讳重茂,中宗第四子,唐唐隆元年(710年)在位;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讳旦,高宗第八子,唐景云元年(710年)至唐延和元年(712年)在位;

谯王 讳重福,中宗第四子,唐中元克复元年(710年)在位;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讳隆基,睿宗第三子,唐先天元年(712年)至唐天宝十五载(756年)在位;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讳亨,玄宗第三子;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讳豫,肃宗长子;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 讳适,代宗长子;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丘帝 讳诵,德宗长子;

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 讳纯,顺宗长子;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 讳恒,宪宗第三子;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 讳湛,穆宗长子;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 讳昂,穆宗第二子;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 讳炎,穆宗第五子;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 讳忱,宪宗第十三子;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 讳漼,宣宗长子;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 讳儇,懿宗第五子;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 讳晔,懿宗第七子;

哀皇帝 讳柷,昭宗第九子。

杨贵妃是唐朝的,在唐玄宗年间

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唐武德元年(高句丽婴阳王二十九年,隋天寿元年,隋皇泰元年,高昌义和五年,618年)至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在位;
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至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在位;
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太宗第九子,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至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在位;
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高宗第七子,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至唐嗣圣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在位;
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高宗第八子,唐文明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至唐载初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在位;
6.则天皇后武曌,周天授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至周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在位;
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复辟,唐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至唐景龙四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7.炀皇帝李重茂,中宗第四子,唐唐隆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复辟,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至唐延和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在位;
8.谯王李重福,中宗第二子,唐中元克复元年(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
9.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唐先天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至唐天宝十五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在位;
10.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玄宗第三子,唐至德元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至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在位;
11.岐王李珍,睿宗孙,唐正德元年(唐上元二年,蒙赞普钟十年,渤海大兴二十五年,燕显圣元年,761年)在位;
12.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肃宗长子,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至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在位;
13.广武王李承宏,高宗曾孙,唐□□元年(唐宝应二年,蒙赞普钟十二年,渤海大兴二十七年,763年)在位。
14.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代宗长子,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至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
15.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丘帝李诵,德宗长子,唐贞元二十一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在位;
16.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顺宗长子,唐永贞元年(蒙□□×年,渤海正历十二年,805年)至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在位;
17.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宪宗第三子,唐元和十五年(吐蕃彝泰五年,蒙全义五年,渤海建兴二年,820年)至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在位;
18.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穆宗长子,唐长庆四年(吐蕃彝泰十年,蒙大丰元年,渤海建兴七年,824年)至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
19.绛王李悟,宪宗第六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在位;
20.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穆宗第二子,唐宝历二年(吐蕃彝泰十二年,蒙保和三年,渤海建兴九年,826年)至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在位;
21.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穆宗第五子,唐开成五年(吐蕃彝泰二十六年,蒙天启元年,渤海咸和十一年,840年)至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在位;
22.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宪宗第十三子,唐会昌六年(蒙天启七年,渤海咸和十七年,846年)至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在位;
23.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宣宗长子,唐大中十三年(蒙天启二十年,渤海正永三年,859年)至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在位;
24.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懿宗第五子,唐咸通十四年(礼建极十五年,渤海宽明三年,873)至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在位;
25.襄王李煴,肃宗五世孙,唐建贞元年(唐光启二年,封民承智×年,渤海宽明十六年,871年)在位;
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懿宗第七子,唐文德元年(封民大同×年,渤海宽明十八年,888年)至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
27.德王李裕,昭宗长子,唐光化三年(长和安国二年,渤海庆成八年,900年)在位;
26.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复辟,唐光化四年(长和安国三年,渤海庆成九年,901年)至唐天佑元年(长和安国六年,渤海庆成十二年,904年)在位;
28.哀皇帝李柷,昭宗第九子,唐天佑元年(长和安国六年,渤海庆成十二年,904年)至唐天佑四年(长和安国九年,渤海文德二年,蜀天复七年,晋天复七年,西汉金山天复七年,契丹太祖元年,907年)在位。
武则天前后经历了4个皇帝
杨贵妃是唐玄宗李隆基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