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个辛勤的园丁:伊拉克战争后国际局势的新变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49:09

美国的“倒萨”行动虽然部分地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意图,严峻的战后局势却让处于大选之年的小布什在中东问题上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而且这一局势已经并正在对美国政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就目前来看,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美国政府以反恐为名谋求世界霸权的做法, 极大地削弱了美国的 "软实力" , 在国际上破坏了美国政府的形象.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奈多次指出,美国赢得了战争,却使自己的软实力大受影响。近年来全球反美主义不断增强,使美国的软实力,特别是通过政策的合法性及其包含的价值观来感召其他国家的能力不断下降。在伊拉克问题上,战前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众多反对,悍然出兵伊拉克导致国际反恐联盟的分裂,战后美国又连续爆出“情报门”、“虐囚门”事件,一连串的事件使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威信大打折扣。在二战后的国际舞台上,美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可以为所欲为,但是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孤独”。美国虽然在战前竭力拼凑了“攻伊联盟”,但是不少盟国都面临国内反对派的压力,并且战后持续不断的恐怖活动使一些国家“离意”渐增。西班牙、菲律宾、新西兰等国从伊拉克提前撤军无不如此。
  2.导致了美国新安全战略和中东战略的 "微调" . 尽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军事优势,不顾许多盟国反对,公然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但战后的严峻形势促使美国不得不改变先前的一些单边主义做法,重新寻求联合国和盟国的帮助。2003年9月小布什在联合国发表讲话,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参与伊拉克的战后重建,此举被视为布什政府向多边主义回归的重要一步。在今年年初提出的“大中东计划”中,美国也已开始注重与北约、八国集团及联合国的合作,并且过分倚重武力的做法也有所改变。在6月份的八国会议上,布什总统明确表示,有关国家应当减少对伊拉克的债务,北约应该在伊拉克局势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北约应该加入到伊拉克事务中来,并且我们有了一个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国经济时报》, 2004年06月14日。}。尽管布什的“温和”姿态不乏对总统大选的考虑,但从另一侧面也反映出布什政府正在汲取伊拉克问题上的教训、逐步而有限地向多边主义回归。
  3.加剧了国内高层的政治斗争, 原有的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 自小布什上台后,新保守派借“9.11”事件的契机势力达到顶峰,小布什的支持率也一路攀升,一改上台之初的弱势总统形象。然而伊拉克战争却使美国政府陷入了意想不到的泥沼,先是“情报门事件”使布什政府疲惫不堪,并导致中情局局长特尼特辞职;继而出现的“虐囚门事件”又使布什班子雪上加霜,国内要求拉姆斯菲尔德下台的呼声此起彼伏,小布什的支持率也跌至最低点。民主党众议员霍尔弗就主张,拉姆斯菲尔德应当与特尼特一起下台,理由是他们犯的错误严重损害了美国的世界地位以及美国的反恐战争。面对国内外的压力,小布什也被迫对保守主义的做法有所抑制,转而更加重视国务院的作用。打着反恐旗号的伊拉克战争却激起国际恐怖主义浪潮的反弹,高唱道德主义高调的新保守主义又使美国在世界的道德权威全面下降,无论是对于布什本人还是美国的反恐政策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伊拉克问题与美国选举政治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伊拉克问题使小布什在“9.11”后形成的政治优势逐渐减弱,并促成了今年大选中新一轮的外交政策辩论,而伊拉克问题则是辩论的一大焦点。
  美国NBC专栏政治分析家查尔斯?E.库克指出,布什在今年大选中的命运将主要取决于三个问题:首先是美国经济增长能达到何种程度?能增加多少就业?其次是伊拉克的形势将会如何?美国人将会如何看待这一形势?伊拉克军事占领和重建等问题是否会销蚀公众的信心?最后是大选之前是否会有针对美国或者美国公民的重要袭击,如果有的话,美国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些袭击的?*{See Charles E. Cook, From Swings to Pole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Winter 2003, P.213.}实际上,后两点都可以归结为伊拉克反恐战争对大选的影响。民主党总统竞选外交政策顾问菲斯特恩(Feinstein)明确指出,“在战争过程中,布什外交政策的总体倾向有很多可以批评的空间。……这正是克里所采取的策略。" *{ "CAMPAIGN 2004-Editorial Briefing with Lee Feinstein" , http://www.cfr.org/publication.php?id=6750.}这样,激烈的总统角逐使伊拉克问题成为双方的一个重要政治工具,克里试图通过攻击小布什在伊拉克问题上的漏洞而提高自己的政治得分,小布什则力图尽快稳定伊拉克局势,使之按照自己的预想轨道运行以避免新的失分,进而挽回优势。双方斗争的背后隐藏的是各自巨大的政治利益。
  另一方面,这次外交政策的辩论也是美国既有的外交政策之争的继续。有关外交政策问题的辩论在以往的大选之年也经常可见,冷战后美国国内对外政策中关于单边主义和多边主义的分歧和讨论也一直存在。2001年小布什的上台,使新保守派主张的单边主义暂时占了上风,但相关的争论并未平息。人们在怀念前总统里根和克林顿的背后,体现的正是对他们的保守主义或自由主义的认同和期望。伊拉克问题上的困境和此次大选争论使这一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实际上,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无论是新保守派还是自由派,他们在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和打击恐怖主义、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确保国家安全等战略目标上并无多大异议。争论的焦点仅仅在于实现霸权的途径和方式,即通过单边主义还是多边主义维护美国霸权的问题。作为民主党人的前国家安全顾问伯杰就指出“一个民主党政府仍需要重申在必要时使用武力维护美国核心利益的意愿。但是再没有比恢复美国在全球的道义和政治权威更紧迫的事情了,这样在我们行动时就可以劝说其他人的加盟。" “如果我们不改变方法或者是领导的话,我们最重要的全球目标--通过推进中东民主来击败恐怖主义,极有可能失败。" *{Samuel R. Berger, " Foreign Policy for a Democratic President" , Foreign Affairs, May/June 2004.}
  尽管克里利用布什班子的失策,在安全与外交问题上得分不少,但仍然存在着两难选择。如果一直以温和的面貌出现,就会被认为过于软弱,不能采取有效的反恐政策,保护国家安全。“克里必须使足够多的美国人相信,布什仅仅依靠强硬是不能赢得反恐战争的;而他克里,也将会强硬,同时他也将会同样重视国际合作。*{" Gelb, " Foreign Policy Likely to Be Major Topic in 2004 Campaign" , http://www.cfr.org/publication.php?id=6850.}另一方面,如果克里立场太过强硬,难以和布什拉开距离,就会因为缺乏执政资源而陷于不利地位。这种两难的困境,其一是美国在伊拉克的局势所决定的,无论在情报上或是战后局势控制上有多少失误,美国人都希望尽快控制局势,而不是仓促的撤军和逃避。这种局面留给克里的政策选择空间是极其有限的;其次是克里的竞选策略,克里选择伊拉克问题作为突破口,决定了他必然要采取不同于小布什的对伊政策。但实际上,克里更多的只是针对小布什政策的批评,本身并没有与小布什截然不同的或者相对成熟的对伊拉克政策。
  今年6月份,克里提出了新的国家安全政策,即领导一个有力的联盟以应对“9.11”后的世界;加快军队现代化以应对新的挑战;增加军事力量,改进外交、情报系统、增进价值和观念的吸引力;使美国从对中东石油的依赖中解脱出来*{John Kerry , "New Strategies to Meet New Threats" , West Palm Beach, Fla. June 1, 2004.}。实际上,克里的政策虽然更多地强调了多边主义精神,但在现有情况下,面对恐怖主义持续攻击的危险,任何当选的总统都必须采取坚定的强硬反恐立场。
  对于小布什来说,向多边主义的回归既是选举的策略,也在代表着未来的政策取向。表明布什政府开始逐步摆脱新保守主义“乌托邦”式的构想,汲取反恐战争中的教训,向着理想和务实方向调整。就克里而言,除了在税收、财政赤字等经济问题上向小布什发难外,采用多边主义外交修补同盟国的关系,进而摆脱目前在伊拉克的困境无疑是其选举中得分的有力武器。
  结 论
  伊拉克战争作为美国新世纪安全战略调整后发动的战争,它不仅改写了中东传统的国际格局,而且也对美国的国内政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美国新安全战略和中东战略的一个尝试,伊拉克既可能是这次安全战略调整的起点,也可能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帝国霸权”政策受挫的肇端。从某种程度上说,小布什政府利用反恐扩展霸权的战略目标已经得到部分实现,但小布什个人的政治目的却显然没有完全达到。 "9.11”后的反恐战争树立了小布什政府的威信和支持率,而伊拉克战争后的严峻形势则使这种原有的支持和信任正在下降。
  虽然伊拉克问题不可避免地与这次美国总统大选直接挂钩,然而大选后的美国政府不会也不可能放弃在伊拉克的战略利益。美国的确难以忍受持续的人员伤亡、物力投入和战后伊拉克的社会动荡,但同样无法想象在付出了巨大代价之后美国会放弃在这一海湾战略要地。因而无论从短期来看还是中长期来看,美国仍将会加强对伊拉克的控制,以继续推行“中东民主化改造”战略,维护在这一地区的巨大战略利益。经过这次选举辩论之后的美国外交政策也将会更多地转而求助于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以摆脱目前的尴尬处境,更有利地实现“美国治下的世界和平”。正如有国际舆论所指出,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他都必须为这次战争付出代价,调整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单边主义政策,获得国际社会的援助和谅解,因此“下一届总统需要尽可能赢得其他国家的忍耐和谅解”Ian Williams: "Is the US clever enough to rule the world?" http://www.atimes.com/atimes/Front_Page/FF17Aa01.html.这一点,对任何一位新总统都不例外。而被美国顺利实施政权更迭的伊拉克,在不久的岁月中能否再如白宫所设计的国家重建进程,在海湾建立起一个“稳定的亲美民主政权”,显然直接关系到白宫战略家们精心打造的“中东民主化改造”战略和“美国治下的世界和平”蓝图的兑现。

are you jok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