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图作图:有关西北文化的资料,紧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11 04:44:39
不用太多,有条理点即可~

探寻滇西北自然与文化的亲和力

--------------------------------------------------------------------------------

发布日期:2005-05-10 18:46:41

“绿色之旅”在丽江古城启幕

新华网云南频道5月5日电(王法)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和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合作项目“滇西北自然与文化之窗——暨绿色旅游推广中心”5月1日在云南丽江古城光义街现文巷42号纳西族民居庭院揭幕成立。百年老屋里第一批展示的新老图片,通过同一个区域、同一个拍摄位置,比较式反映了滇西北地区自然与文化的百年变迁,这些珍贵的历史遗照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美国驻成都领事馆领事邓乃文,国家环保总局,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环保局,丽江市政府领导等有关负责人以及通用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实先生,绿色环球21驻中国总代表诸葛仁博士参加了该中心揭幕。当天,记者对“滇西北自然与文化之窗——暨绿色旅游推广中心”负责人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首席代表牛红卫女士进行了专访。

保护和发展考验的明智回应

牛红卫认为,具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华民族在上世纪迎来了一个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却发现“历史与未来留给我们及后代的回旋余地是如此狭小,基础条件是如此苛刻!”中国要以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和4%森林资源养活22%的世界人口。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更日益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沉重的双重压力:一面来自发展的要求,一面来自环境的严峻,这使得国家面临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带着“自相矛盾”的含义。我们这一代人身处如此深刻的两难之境,是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大考验。新一届中国政府提出以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对国家面临的这次大考验的明智回应。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深游客对丽江市及滇西北地区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独特价值的了解,提高游客在旅游活动中保护生态、爱护环境的意识;从而积极配合乃至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推进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与环境保护和谐一致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旅游、其他相关知识和实际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相关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和当地社区民众对家乡的生态和文化资源价值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其生态意识、生态理念和生态道德方面的修养和提升绿色旅游方面的认识和技能。在产业开发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及具体旅游经营管理活动中,进一步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使开发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以协调发展。牛红卫说,“滇西北自然与文化之窗——暨绿色旅游推广中心”,能成为反应和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小小的窗口是她的衷心希望,

旅游热点优势引导公众参与

丽江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三个世界遗产桂冠的城市。滇西北地区的三江并流地区是中国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物种多样性、少数民族文化最典型、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近十几年来,随着这一地区的对外开放,这一区域神秘的面纱被揭开,极具特色的自然和文化多样性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关注,每年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和考察。丽江和滇西北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丽江市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正力争把丽江建成高层次的国际旅游城市,并采取了许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来处理好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但同时,丽江的旅游业经过十年的第一轮开发,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现有的为数不多的景区景点及有限的基础设施、旅游产品及线路已不能满足游客对高质量旅游的要求。同时,滇西北各地尚还缺乏系统而全面地介绍滇西北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展示窗口,导致游客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内涵的认识都浮于表面。难以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许多游客都只经历到一种“快餐式”的旅游方式。建立“滇西北自然与文化之窗—暨绿色旅游推广中心”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展示滇西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元性,以此唤起公众对滇西北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引导公众选择绿色的旅游方式,培养公众的生态意识、生态理念、生态道德及社会责任感,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科普教育和爱国注意教育,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环境教育融入旅游活动

据了解,该项目目的将展示滇西北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各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多元性;展现三个世界遗产,即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纳西东巴古籍文献世界记忆遗产; 通过80年时间跨越、两代摄影家在滇西北拍摄的新旧照片对比,展示丽江古城、丽江市以及滇西北沧桑巨变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对地理景观,尤其是森林植被的影响;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部与中国各级政府、其他合作伙伴以及社区合作开展的项目和项目区的情况简介,包括项目的重点保护对象、所采取的保护对策、初步保护成果等;向公众陈列目前全球面临的主要生态危机和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为滇西北绿色旅游事业提供一个展示及推广的互动平台,对广大游客和从业人员进行绿色旅游知识宣传和培训。以此唤起广大游客和当地人民对滇西北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引导他们选择对环境友好的绿色旅游方式,并关心和积极参与相关的保护活动。

推广中心主要用于展示滇西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元性,以此唤起公众对滇西北生态环境和民族文化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引导公众选择绿色旅游方式,对大自然和各民族及其文化充满尊重和关爱;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生态理念与生态道德并具有社会责任感;使环境教育、科普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对民族文化及其历史演变的探索和谐一致地融入旅游活动之中;并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敦煌——大西北的文化浪漫

在我中华博大和缤纷的壁画宝库中,敦煌壁画特立独行,风味殊异。它既与中原壁画的面貌迥然不同;亦与西域各窟的画风相去甚远。这区别不仅是文化意蕴的不同、地域风情的相背,更是一种极具个性审美创造。只要我们的目光一触到敦煌的画面,心灵即刻被它这种极其强烈的独特审美气息所感染!这里是敦煌样式。从艺术上说,敦煌壁画是东方中国乃至人类世界一个独有的样式。
那么,敦煌样式源自何处?它经历怎么样的形成过程?哪些是它的审美特质?谁又是它的缔造者?
写到这里,我便感到自己已然置身在一千前茫茫戈壁滩那条响着的驼铃的丝绸古道上了。
在海上丝路开通之前,中国面向外部世界的前沿在西部。其中一扇宽阔的大门便是敦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自中原喷涌而出,经由河西走廊这条笔直的千里通道,穿过敦煌,向西而去,光芒四射地传布世界。同时,源自西方的几大文明,包括埃及文化、希腊文化、西亚文化,以及毗邻我国的印度文化,亦在同一条路线上源源不绝地逆向地输入进来。东西文化的交汇与碰撞,便在这里的大漠的荒滩上的撞出一个光华灿烂的敦煌。
敦煌内外,除去祁连山和天山两大山脉,余皆一马平川的荒漠与渺无人迹的沙海;这里,骄阳似火,寸草不生,寂寥万里,了无生息;然而强烈的阳光却溶化了山上的积雪,晶莹地渗入山脚的荒滩与沙碛,形成一个个鲜亮耀眼、充满生气的绿洲,这便成了西北游牧民族生息与繁衍的地方。自先秦的戎、羌、氐、大夏,到西汉时期的塞人、胝人、匈奴人、乌孙人,西域众多民族都曾轮流地称霸于此。在莫高窟的开凿期,柔然鲜卑和铁勒突厥是这里当家的主人。此后,吐蕃、党项、回鹘、蒙古,都曾做过敦煌的统治者。在中国的众多古城中,很少有敦煌这样的多民族轮唱主角的班斓经历。
艺术是生活最敏感的显影屏。莫高窟的壁画中自然留下了这些昔日的主人们形形色色奇特的音容笑貌、精神气质,以及他们独有的文化。从洞窟唯一的写实人物供养人的装束与打扮上,我们便能看到这些北方各族的虔诚信徒侍立神佛一侧最真切的模样。倘若仔细端详,在不同民族称雄敦煌的时代,那些神佛的形象也微妙地发生了变化。人们信手画出的人物,总是与自己所熟悉的民族的、民族的、国家的、乃至地域人的容貌相似。故此,这些神佛的面孔往往也带着西域民族的印记。比如西夏时代那些长圆大脸、高鼻细眼、身材健硕的菩萨,倘若换上凡人衣履,干脆就是纵马狂奔、强悍刚猛的党项壮汉。
不仅如此,西域的各个民族,无论是鲜卑、吐蕃、党项,还是回鹘与蒙古,都曾给敦煌带来一片崭新的风景,注入新的活力以及独具的文化内涵。习惯于绕行礼佛的吐蕃人,不仅带来一种在佛床后开凿通道的新型窟式,带来《瑞象图》、带来了日月神、如意轮观音和十一面观音,更带来了藏传的佛教文化;党项人不单给敦煌增添神秘的西夏文字、龙凤藻井和绿壁画,而且把带着女真族和契丹族血型的西夏文化渲染其中;在敦煌听命于蒙古人的时代,窟顶上布满的庄重肃穆的曼陀罗只是一种异族风情的表象,更为重要的,则是忽必烈为莫高窟进一步引进的源自印度、并被藏族发扬光大在密宗文化。
然而,共而的佛教信仰和身处恶劣环境的神灵崇拜又在更高的层次上融汇、整合着西域各族这些彼此相异的文化,而是最深刻的融汇成果,则凝结成一种文化精神。
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所要注意的不再是壁画上各个民族特有形象,方式与文化符号,而是他们共同的一种气质。不论他们是谁,他们都曾在河西、西域,以至中亚的广阔而空旷的大地上奔突与驰骋。他们和他们拥有的马群与羊群混在一起,逐着鲜美的青草与甘洌的溪水,以及丝绸之路上的种种机遇,从而获得生命的鲜活与民族的延续。他们彼此之间一直是一边友好交往,一边为夺取生存
莫高窟第196窟菩萨像 盛唐
条件而相互厮杀;相互依存又相互对抗,相互学习又相互争夺;他们的精神彼此影响,性情彼此薰染,热辣辣并虎虎生气地混成一片。相异的历史形成他们各自的文化,相同艰辛的生活却迫使他们必备同样的气质,那就是:勇猛、进取、炽烈、浪漫、豪放,与自由自在。
就是这种北方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气质与文化特征,形成了敦煌样式深层的文化主体。

城市化背景下西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

□ 高永久 刘庸

城市化从发轫到今天,已经成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阻挡的潮流。无论从何种角度观察,作为经济现代化标志之一的城市化都会给西北民族地区带来全面的挑战,尤其表现在民族传统文化方面。城市化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力迅猛推进,改变着城市和乡村的面貌、组合着人际关系网络、拓展着社区的边界、整合着人们的交流方式。城市文化以无法阻挡的穿透力渗透到民族文化的刚性结构中,并逐渐取代民族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形成的地位和作用,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面临被替代的境地。
在这种民族文化日益变迁的情境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各族居民的传统文化必然面临着城市化推进带来的严峻挑战,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西北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传承。如果失去了文化承受者,那么,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会陷入深深的困境之中。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西北地区有很多民族社区的少数民族居民确实已经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再一个问题就是民族传统文化面临变异的危险。现代文化伴随城市化而来,民族社区年轻一代的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其影响,会使这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产生令人担忧的后果——文化变异;有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还面临另一种形式的困境——涵化,这是一些少数民族文化无力阻挡城市化推进带来的结果,涵化包含了接受、适应和抗拒,不同民族地区、不同少数民族在文化涵化过程中的抗拒,在生活方式当中表现得相当突出。
如何应对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是当前保护西北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最为迫切的问题。少数民族文化作为我国各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客观存在,它不仅具有一般文化所具有的特点,还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质。如甘肃特有的民族东乡族、裕固族和保安族的外表服饰等特征从直观而言就明显不同于南方的彝族、傣族和壮族等,更不要说深入分析各个民族文化的内涵了。事实上,各民族文化有自己的独特性正是其存在的理由,也正是需要保护的根据。因为现代社会转型造就多元化,培育多元化,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化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特性。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生态意义不仅关系到它自身的存亡问题,而且关系到整体民族文化的发展。既然各民族文化如此重要,又如何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来进行保护。

准确把握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

由于各少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形态各异,在城市化的巨大冲击面前,表现形态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有的民族文化遇到的冲击较大,有的则较小。只有对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现状有比较全面、详尽、准确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够抓住问题的实质,做到有的放矢。
弄清楚各少数民族文化的现状需要深入到西北民族地区进行全面的田野调查,这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作。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城市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都有哪些,怎样加以利用;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哪些要素在现代社会中具有发展的潜力,怎样才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哪些优秀成份能够继续把民族的象征传承下来,哪些文化因子容易或能够和现代城市文化相结合;哪些文化无法在现实社会情境中生存,保护它也是无益的。当然,由于田野调查范围有限,具体到各个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中,应该认真进行论证,也只有在充分了解个体民族文化现实状况的基础上,才可以采取相应有效的对策和措施。

改变“ 传承两难”的困境

西北民族地区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几乎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就是民族传统文化在继承当中的“文化缺失”问题。针对“传承两难”的困境,需要缓解两个方面的矛盾:
首先是政府方面需要做出新的制度安排。政府可以通过制度的结构优势,塑造传承设计“可期望的框架”,保证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维护各民族的利益。政府方面的制度安排可以减少民族文化被破坏的程度,降低保护成本,提高效益。政府体制的稳定作用能够起到“政府效应”,减少因城市化推进而带来的紧张、对抗甚至危机。
其次是各族居民应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每个民族都有对自己祖先光荣历史的记忆和复兴民族文化的渴望。培养少数民族年轻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信心和认可,就能使完整、系统、充满活力的民族传统文化传递到年轻一代的民族成员身上,这是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发展的前提。要摈除家庭传承的局限,稳妥地扩大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手段和方法。当然,各民族文化在不断地“再地方化”过程中,需要注意当地居民文化的行为标准、文化容忍和冒进束缚等规范,防止“再地方化”的扩大化。
其实,任何民族传统文化的拥有者一代又一代地传递民族文化要素的时候,文化的接受者在一生当中都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各种地方文化都会以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认知,他们一旦对本民族文化失去信心,就很容易接受外来的优势文化,而对本民族文化弃之不顾。所以,培养各民族年轻一代的民族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能够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他们受到的现代文化的影响要比他们的前辈大,要让其在认可本民族文化、立志弘扬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在现代社会的情境中重新审视本民族传统文化,认真对待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因为,年轻一代既接受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在城市化的背景下对现代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接触,他们会把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城市现代文化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一些弘扬本民族文化的方法和途径。他们能够利用所获得的现代文化知识,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发扬,摈弃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合乎时代发展的文化因子,弘扬积极的文化因子,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开发利用。

保护民族传统物质文化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表现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如服饰、建筑、器皿、书籍等,这些物质文化载体往往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可以说,物质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体系存在的基础。当前西北各民族文化的物质基础遭遇到明显的“侵蚀”。笔者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在服饰、建筑等方面,有些民族社区已经很难区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差异,尤其是杂居在汉族居民中间的少数民族。
保护也是双方面的事情。从政府的角度讲,各级政府既要向城市社区的各族居民提供足够的物质性的保护空间,也要给各族居民提供参与民族社区建设的机会;从居民的角度看,各族居民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应走出狭小的社区生存空间,融入现代社会,达到和当前文化的相互适应。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服饰、歌舞等进入市场,这是对传统民族工艺品的一种很好的保护方式,是一种民族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发展或者是民族文化“再地方化”的一种反映。以这样的方式保护民族文化不仅可以使民族传统文化被更多的人群所了解,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进一步发展,同时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其实民族物质文化融入商品经济的机会越大,与经济效益的联系也就越紧密。这意味着民族文化在现实社会中有存在的土壤,有利于它的保护和发展。

传承各民族的活态文化

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除了有形的物质文化以外,还有无形的精神文化,如各民族的民间文学、特色艺术、价值观念、风情习俗等。它们一般是未被文字记载或音像记录的尚未定型的文化事象,主要存储于少数民族成员的头脑和思想意识中,依靠口头传承,一旦承载的个体消失,这些文化也将随之消失。同时其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当中,即在外部具体环境的变化下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活态文化植根于民间,是本民族文化的象征。因此,对于活态文化的保护是民族文化存亡的关键。在思想意识上,要在少数民族居民的思想意识中树立保护民族活态文化的自觉意识。民族传统文化是全人类的宝贵财产,其保护、发展与进步是人类共同的责任,而不仅仅是哪一个政府部门负责任的事情。有关部门要在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价值和文化价值上加大力度,使每个公民真正具有保护民族传统活态文化的主人翁意识。在行动上,不仅要保护活态文化存在的载体,还要加大对活态文化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活态文化的载体有人、所处的环境和实行的条件。就作为传承民族传统活态文化载体的个体而言,为了使活态文化不至失传,要在各民族中实行广泛的文化宣传教育,扩大接受活态文化的个体范围,在该民族中营造一种自觉的文化传承机制。同时,各级政府应把对活态文化的保护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并制定具体的保护制度或法律,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创造切实的保障。
另外,依据各个民族所处的不同的自然或社会环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保护策略,这是进行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关键。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应该坚持这样一个原则:既要能够促进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又要能够实现本地区民族文化的顺利变迁;既要把发展策略与目前的社会发展趋势相联系,又要尊重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尊重他们的选择;要注重物质文化的发展,更要重视优秀精神文化的发展;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社会文化效应;要考虑短期的利益,更要保证长期的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民族文化的创新、传承和保护的有机统一,使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发展中得到发展和进步。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而且是全社会的事情,广大民族成员更应该积极保护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都应该对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有自觉的传承和发展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