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删除冲击波病毒:请你们对古人或现代的某个人作一简短的评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11:24:57
希望是人尽皆知的名人,伟人,诗人,作家,歌手,演员等等

比如三毛,张爱玲,王菲,安妮,海子,苏轼等等

评价内容为他(她)人生中的一两件重大事件,改变甚至扭转他(她)人生之路的人或事,并对他(她)的追求,思想简单地概括一下

谢谢啦

-_-

^_^

张爱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的如此精致却除此之外别无第二人可以相比。读她的作品你会发现她对人生的乐趣的观照真是绝妙!张爱玲的才情在于她发现了,写下来告诉你,让你自己感觉到!她告诉你,但是她不炫耀! 张爱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传奇》其实用传奇来形容张爱玲的一生是最恰当不过了。张爱玲有显赫的家世,但是到她这一代已经是最后的绝响了,张爱玲的童年是不快乐的父母离婚,父亲一度又扬言要杀死她,而她逃出父亲的家去母亲那里,母亲不久就又去了英国,她本来考上了伦敦大学,却因为赶上了太平洋战争,只得去读香港大学,要毕业了,香港又沦陷,只得回到上海来。她与胡兰成的婚姻也是一个大的不幸。本来在文坛成名是件好事,可是这在解放后居然成了罪状,最后只得远走它乡!

  张爱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个善于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享乐主义者,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悲剧感的人;她是名门之后,贵府小姐,却骄傲的宣称自己是一个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怜人,时时洞见芸芸众生“可笑”背后的“可怜”,但实际生活中却显得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但她自己无论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独标孤高。她在文章里同读者拉家常,但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不让外人窥测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一时无二,然而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以至有人说:“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

鲁迅
在〔拥抱儒学挥别鲁迅与柏杨〕一文中,我对鲁迅“礼教吃人”的偏激观点有所批评,引来一位网友〔雪之〕的指教与纠正,从行文运笔看,这位雪之应该是位青年学生或老师,文章写得不错,但说理上略欠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能力。本来我既非专门研究鲁迅,对鲁迅的作品兴趣也不大,实在不想多谈鲁迅,但既有朋友认真指教,不予回应似欠礼貌,为此也就再说几句吧。
其实人各有其才能.性情与癖好,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尽可以有个人的理由,这似乎是无需“论证”的,以语言的“论证”代替更真切的心灵感悟,恐怕只是西方理性思维模式的一种偏爱,应该是不足为训的。再说,关於我为什么不喜欢鲁迅与柏杨的行文气味,在我这一篇文章的行文游走中也都做了说明,如果雪之细心阅读的话,应该不难看到并有所理解吧!
其实我之所以劝人不要染上鲁迅与柏杨的气味,与自己的经历与反省是有很深关系的。先父早岁担任国民政府的警官.地方部队的军官,可能也习染了一些军警气息,再加上他自己爱恨分明的强烈性格,所以其行事风格有强烈的两分化倾向,爱之爱上天,恨之恨入地。这种癖性与五四人物的强烈批判气味,具有很强互相吸引的力量。我也是透过先父接触并认同五四人物及其批判的。当年鲁迅的书是禁书但在地下流行,柏杨的东西也有些受禁,但在旧书摊还能找到。我对这些东西特喜欢,应该也读了不少。可是随着我与儒学的接触,随着年岁.经历与人生领悟的增加,我逐渐转变了态度。世界是有无同在.乾坤并建.互渗互入.共立共成.互相转化的。你固然看到了一面,但许多其他面向却遗落了,你固然看到了一些“理”,却还有许多其他理没有看到。世界不应该是黑白两色,你死我活的。一个有儒学教养的人,应该懂得忠恕哀矜之道,应该学会更大的包容更深的理解。敢爱敢恨而悲天悯人,当然是很崇高的情怀,但不能因为自己的崇高就有权任性施为,不能因为自己有爱就就随便否定别人的爱,更不应该借此执一废多,打击一大片。
中国的礼乐教化含蕴宏富,三千年来代代相承,且有所添加与转换,维系着亿万生灵的安身立命,人伦欢爱,与夫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礼乐教化是中国人爱心与智慧的结晶,是天道人文的汇归,导引着方方面面的公私生活。当然也不能说“礼”就等於仁等於良知,“礼”未必就是全面正义与良善的,礼需要因时而变,需要接受仁的导引,义的批判。此外“礼”毕竟不是上帝,可以全知全能奖惩人间;礼只是社会人文的一种观念基底,只能被动的与活人进行对话与辩证。而统治集团毕竟是有武力.有组织.有自我利益与意志的,他之运用礼,毕竟也有他的意图与想法,而他的理念与施为,未必就合“礼”,如果不合“礼”,也不是“礼”或老百姓所能阻止的,岂可以把一切都算在“礼”的头上大喊“礼教吃人”?知识份子论世的前提应该是要知世,炮轰人间的同时应该尽量不伤及无辜,我想这应该是一个道德裁判员应守的职业道德 。但是,鲁迅在自命裁判员的同时,却完全不管这些“礼”,一味任情奔放,高下随心。所谓“礼教吃人”.所谓“不读中国书”.所谓“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测度中国人”……〔手边没有参考书.只能记忆所及提几句〕。人在愤怒时候说的话,本来就不免过激而不宜当真,但是这种“话”却笔之於书,一印再印,写之者固自以为神来之笔,得意之作。读之者又震於“大师“之名,读之再三,牢记心中,以之做为认识中国,知人论世的南针,这样的辗转传播,谬种流传,我们难道不应该仗义执言,有所补正么?
岁月悠悠,事过境迁,经过近百年动乱互杀的中国人,应该是可以静下心来反思:到底是“礼教杀人”,还是五四的偏执任性杀了人?但是,百年动乱虽已痛定,却很少人深刻的反思五四的功过,五四的偏执任性与快意恩仇,还是当今知识份子的重大心性倾向之一,鲁迅仍然是许多人心中不可触动的神只,当前的雪之应该就是一个。将“礼教吃人”的偏执呐喊说成是:“儒者良知的写实性之社会批判与反思”。是吗?“礼教吃人”倒成了〔良知的写实〕,照此说来,三千年礼教中国,人也该早被吃光了吧!中国文
明也早该入地狱了吧!但是只要我们不睁眼说瞎话,放眼神州宇内,中国人并没有被吃光,中国文明也绝非如此不堪!更回过来说,法律不“吃”人吗?几千年的律法活动,恶法亦法,整死多少人呢?为什么没有看到西方的“法律吃人”,而单单说中国“礼教吃人”?没有看到法律的副作用,单单看到礼教的副作用,这是公平正常的吗?或者又是一次民族虚无主义的自我凌辱?当今中国要追求“和平崛起”,如果还不能自我信持,还任令民族虚无主义的有害话头,到处张狂,那么所谓“崛起”恐怕只会是一场空梦而已!
文末雪之引了几句鲁迅的正面话语来推崇鲁迅,我想这也并不是很相干。儒学本来就肯定人皆有良知良能,作为知识份子的鲁迅当然同样具备,只是他没有修习克己复礼的功夫,没有将良知良能一以贯之,没有在批判政治社会黑暗的同时,保留一点对中华文化及中国人的悲悯同情。反而选择了借愤怒而失心,借自我任性而横扫一切。这种偏执顽固.无限上纲.仇恨挂帅的心态,难道跟文革没有关系?当前中国戾气太盛,不愿协商,独断专横,好用强制,民间也好动刀枪拳头,这恐怕又是一种文革遗风。中国要走向强盛安富,走向和谐,必须要减少不必要的内斗内耗,像鲁迅这样的心态与笔法,真的需要有所检讨与改正了!
当然,我对鲁迅的认识可能还不深,但我想梁实秋的认识应该很有参考价值,不妨在此引上一段做为本文的结束———
〈关於鲁迅〉.梁实秋:〔鲁迅一生坎坷,到处“碰壁”,所以很自然的有一股怨恨之气,横亘胸中,一吐为快。怨恨的物件是谁呢?礼教,制度,传统,政府,全成了他泄忿的物件。他是绍兴人,也许先天的有一点“刀笔吏”的素质,为文极尖酸刻薄之能事,他的国文的根底在当时一般白话文学作家里当然是出类拔萃的,所以他的作品(尤其是所谓杂感)在当时的确是难能可贵。他的文字,简练而刻毒,作为零星的讽刺来看,是有其价值的。他的主要作品,即是他的一本
又一本的杂感集。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牢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思想,对人对事都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即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鲁迅不足以语此。他有的只是一个消极的态度,勉强归纳起来,即是一个
“不满於现状”的态度。这个态度并不算错。北洋军阀执政若干年,谁又能对现状满意?问题是在,光是不满意又当如何?我们的国家民族,政治文化,真是百孔千疮,怎么办呢?慢慢的寻求一点一滴的改良,不失为一个办法。鲁迅如果不赞成这个办法,也可以,如果以为
这办法是消极的妥协的没出息的,也可以,但是你总得提出一个办法,不能单是谩骂,谩骂腐败的物件,谩骂别人的改良的主张,谩骂一切,而自己不提出正面的主张。而鲁迅的最严重的短处,即在於是。〕
孟母有三迁以择良的明哲,孟子有“居移气.养移体”的教言,墨子有悲染丝的故事,佛家要破习染之迷障,习而染之,浸而润之,人的良知良能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变色变味了!所以古人自胎教起,就要施以良好健康的环境氛围,听雅音,说正言,修德性,成君子。近代中国人受西方单线进步史观的影响,看不起古人,鄙视古文化,但对习染成德性的体悟而言,今人恐怕远没有古人的认识深刻。至今还在推崇五四的负面心态,还在流行五四的刻薄用语,甚至有些地方还把洪秀全.李自成.张献忠.黄巢.等人列入中华民族72伟人[注]。试问鼓吹打砸抢杀人.毁灭中国经典,怎么能做为正常社会的榜样?难道还要鼓励老百姓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
我真心期望中国人赶紧回头,把“造反有理”.“打砸抢杀人”的马列英雄史观,好好检讨检讨,修正修正,否则中国社会的和谐.温暖与光明,恐怕还会很遥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