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余额宝在哪里: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这什么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5/13 14:45:16
这首诗是谁的?有什么历史背景?这四句诗的意思?
我在网站突然看到的 感觉很有意境 所以问问

康有为悼李鸿章的一首诗

【原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辨误】

何新按:此诗近年网络传为李鸿章临终绝笔,实大谬。

此诗未见于李文忠公文集。揆诸诗意,则断不可能为李氏所做。盖近年有为李氏涂脂抹粉之风潮,而有人刻意曲解为之包装也。

此诗系一首悼亡之作。有说谓作者应是康有为,可信。

1901年李鸿章死,康有为其时正流亡在新加坡槟榔屿,去国近万里。时逢庚子之乱,国破民残,故有”八千里外吊民残“之语,而李鸿章则死于京门,断不可能发出此语。

盖康氏与李鸿章虽有帝党及后党之别,其往昔交往则颇多恩怨纠结。闻其死讯后,康有为感慨时政及国事,而赋此诗。

【解读】

康有为这首悼诗,解析如下:

劳劳车马未离鞍

————劳顿的车马还没有解开鞍绳

临事方知一死难

————事到临头才知道死别是多么艰难

【何按:此句系化用清初人赵翼《瓯北诗抄》的旧句“平时每作千秋想,临事方知一死难“。赵诗原意是讽刺明末重臣洪承畴的贪生怕死。洪承畴兵败后被清军所俘虏,作为明臣子本应选择死来表示忠贞,以求千秋不朽之名。但他却投降了清朝,这就是所谓”一死难“。而李鸿章在临终之际绝对不可能引用这种诗句,来影射讽骂自己。】

三百年来伤国步

———三百年来清朝无所建树,而国家进步很小

八千里外吊民残

———我流亡在八千里之外,为百姓受残害而伤心

秋风宝剑孤臣泪

—————你身为孤臣孽子,作伴只有秋风和宝剑

落日旌旗大将坛

———(身后)夕阳残照之下的军旗以及拜将的空坛

【何按:李鸿章先统领淮军后以此为基础,建立北洋系军队,被尊为军帅。】

海外尘氛犹未已

————可是国难未已,海外侵掠的征尘还没有平息

诸君莫作等闲看 !

————朝中官人莫要视若等闲,低估了未来的危险!

【史事】

作为以知洋务著称的晚清官僚,李鸿章同情维新,但首先自保,这是李鸿章在戊戌风云中的立场。据近年新见史料,李鸿章在当时朝野纷争中立场属于慈禧一边的后党。但是对康、梁维新派,李鸿章实际暗中有所支持。

1898年6月11日光绪下诏明定国事,历史上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运动开始。6月16日光绪召见康有为,命他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设计改革新政事务。康有为退朝在故宫便道途中遇到李鸿章。李脸色大变,悄悄将荣禄在慈禧面前参劾康有为、刚毅反对皇帝授康有为官差之事告他,意在提醒要康氏小心。

还有一次,荣禄到颐和园谒见慈禧太后,正好李鸿章因太后赏他食品要向太后谢恩故同被召入。荣禄要李鸿章在太后面前告状说康有为非法乱制,皇上如果听从必将有大害;同时他以李鸿章“多历事故”,应对太后直陈变法的害处。李鸿章则以叩头称“太后圣明”搪塞支应,并将此密告康有为

实际上,戊戌新政的一些政策措施如奖励工商等都是李鸿章多年主张的。将科举考试中的“八股”废掉改为策试,更得李鸿章赞赏。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本想废科举兴办洋式学堂,但考虑到会遭到天下读书人的反对,所以妥协暂改只是废八股,改为策试。据说李鸿章私下曾对人说:“康有为吾不如也”。因为废八股“吾欲为数十年而不能,彼竟能之,吾深愧焉”。当李鸿章听说废八股遭到许多读书人反对、甚至有人要刺杀康有为时,特派人前往康处,要康“养壮士,住深室,简出游以避之。”康有为奉命出京,李还“遣人慰行”。

光绪创办京师大学堂(后来之北京大学)时,李鸿章曾劝奉旨管理大学堂事务的孙家鼐请康有为出任总教习(首任校长),虽然此议未成,但对京师大学堂创办、发展起过重要作用的西学总教习美国人丁韪良则是因李鸿章与孙家鼐的力荐才就任的。丁韪良后来对人说:“戊戌举办的各种新政,惟设立大学堂一事,李鸿章认为最关重要,赞助甚力。”

戊戌政变发生后,慈禧重新训政,光绪被囚。康、梁逃往海外,“六君子”被杀,支持维新的官员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新法尽废。在这种严峻时刻,李鸿章仍暗中回护了一些维新人士,如张元济因参加维新被革职,他不仅派人前去慰问,而且要盛宣怀在上海安排张的工作。

由于李鸿章的许多思想与维新派相近,所以有人向慈禧告密说他也是维新派。慈禧太后曾向他出示这些告密奏章,并问他说:“有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回答说:“臣实是康党。惟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慈禧听后“默然”。(据李鸿章侄婿孙仲屿的《日益斋日记》)

李鸿章之所以如此回答慈禧,因为他了解慈禧最关心的其实并非“法”变不变,而是她的权力是否受到挑战;注重的首先不是臣下对“变法”的观点,而是其是否参与光绪、“帝党”、维新派的实际政治活动。所以他强调“废立之事,臣不与闻”,表明自己不介入宫廷政争,不参与朝廷的“家务事”。

1898年戊戌政变,维新六君子被杀,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流亡海外。之后一年多时间里,慈禧太后严令下,清廷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搜捕新党,维新派人士多数潜逃海外。

1898年11月政变后,因当时西方列强多支持光绪和康梁维新党人,慈禧派荣禄去见李鸿章,想让李鸿章出面安抚洋人。李鸿章请求朝廷委任自己为两广总督,以便与列强沟通。荣禄向慈禧转达了李鸿章的意思,慈禧同意了。于是李鸿章被任命为两广总督。1900年初,李鸿章离京南下赴任。

1899年7月,康有为在加拿大成立保皇会,向国内渗透。慈禧倍感压力巨大。因之两度以十万两白银的巨额赏金,悬赏捕杀康有为与梁启超。另一方面慈禧决定废黜光绪皇帝,使保皇党人彻底失去使帝政复辟的希望。

1900年1月24日,慈禧宣布废光绪,立溥儁为皇储。然而这次废立遭到以刘坤一为首的外藩大臣的反对,加上列强不支持,最终宣告失败。

康梁保皇党人闻听后党废立之议后,计划组织起兵勤王。保皇会在澳门设立总局,指挥国内,按保皇会的设想,起兵勤王主要在三个方向:长江、广西、广东。长江起义,主要负责人是唐才常及其自立军。在广西方面,康有为集合广西保皇党人及天地会党人,准备攻桂林,取湘鄂。1900年5月,唐景崧派人主动与康有为联系,唐景崧原先在康有为协助下在桂北办团练,已经拥有多个根据地。在广东方面,康有为派梁炳光等人到新安、东莞一带办团练,联络各地洪门会党与绿林豪杰。康有为与梁启超非常重视广东举事,还一个原因就是康梁均为广东人。

正当康有为与梁启超正密谋在广西与广东发动起义时,李鸿章接任两广总督。

1900年1月18日,李鸿章到达广州。他此行的受命之一,是为肃清康有为、梁启超及其党人。在李鸿章就任两广总督之前,清政府已经严令海疆各地缉拿康梁。 但是李鸿章对康有为与梁启超实抱有同情的态度。李鸿章到任不久,2月11日,清廷下令李鸿章将康有为与梁启超的广东祖坟铲平,但李鸿章接到朝廷命令后,却迟迟不肯行动。到3月27日,李鸿章上奏朝廷,称“虑激则生变,平坟似宜稍缓”。 不仅如此,李鸿章还给康有为和梁启超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李鸿章勉康梁“精研西学,历练才干,以待他日效力国事,不必因现时境遇,遽灰初心”。

1900年庚子事变义和团运动发生,八国联军攻陷北京,西太后带着光绪跑到西安,清廷大乱。

6月12日,慈禧转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火速调其回京负责与列强周旋拟签订条约事务,连续急电催其北上。

李鸿章回京后即主持与列强的谈判。1901年7月25日,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

辛丑卖国条约签约后两个月,李鸿章身体每况愈下,不久死去。

死讯传到海外,康有为弟子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是:

“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的大势,不知政治的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

“要而论之,李鸿章有才气而无学识之人,有阅历而无血性之人也。彼非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心,后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扩展资料:

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其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

这是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李鸿章的绝笔诗,名《临终诗》。

全文: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译文:自临危受命以来,马不停蹄人不离鞍,遇到事情才知道死有多难。遥想当年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但数十年宦海浮沉,国祚兴衰。秋天的风英雄的剑还有老臣的类,太阳落下了军旗在祭奠着将军。如今海外尘氛未息,希望国家的有志之士能出来力挽狂澜。

此诗写于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病逝前。在此之前,他刚代表清朝与八国联军签署了《辛丑条约》,以及写下了上面这首绝笔诗。

扩展资料:

《临终诗》全文解读。

自临危受命以来,李鸿章自是马不停蹄,人不离鞍,为了与各国使者斡旋,心力交瘁。而临事方知一死难,更是常人所难体会。旁人遇上难事,顶多不过一死,便可一了百了。李鸿章此刻是代表着大清与列强求和,而非议和。

而“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了解李鸿章平生的人恐怕对此句感触更深。遥想当年李鸿章进京考试,少年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但经历了数十年宦海浮沉,国祚兴衰,李鸿章由心中只见自己,到装满了天下。

然而,尽管李鸿章晚年时力图为国尽忠,无奈世界之发展潮流,并非一人可独力改变。甲午之时,大清惨败,日本首相讥笑大清“以李鸿章一人敌日本一国”。李鸿章虽为首辅,却只是一“孤臣”,身边不但没有志同道合者,反而在朝堂中处处掣肘受限,虽身怀宝器,却无处可用。

如今海外尘氛未息,自己死后,只能寄希望于国家的有志之士能出来力挽狂澜,再造乾坤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鸿章

这首诗传为李鸿章死前口述,无题。后称为“绝笔诗”、“绝命诗”或“遗诗”,但在史料中难觅此诗。此诗在李去世近六十年后才出现,目前查到的最早出处为台湾著名史学家高拜石《南湖录忆》。也是这首“临终诗”的惟一原始“史料”依据。

《临终诗》(清)李鸿章: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翻译:自临危受命以来,马不停蹄人不离鞍,遇到事情才知道死有多难。这些年来国家命运已乱,被列强瓜分国土,国家百姓生活惨淡,颠沛流离。秋天的风英雄的剑还有老臣的泪,太阳落下了军旗在祭奠着将军。如今海外对于我国的觊觎并未停息,希望国家的有志之士能出来力挽狂澜。

此“绝命诗”写李一生为国操劳,四方奔走未曾歇息,直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慨叹几百年来国步多舛国势衰微而民生多艰,个人竭尽孤忠以力挽狂澜而终于在萧瑟秋风中老去,眼看空荡荡的拜将坛只剩下旗子在残阳夕照中飘动;大局着实堪忧,乃殷切叮嘱后继者:国境上战云犹在,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扩展资料

1901年二月6日,北京贤良寺。临终之际的李鸿章口占七律一首,由其子李经述代为笔录。诗曰: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此诗水准和情境比较符合李的情况。但此诗不见于李鸿章的后人、好友编纂的李氏文集,甚至《李鸿章全集》也为见此诗的身影。

有关史料表明,李鸿章临终前时刻都有亲人和部属陪侍左右,他在弥留之际的具体情态细节、只言片语都有人做详细记录。他临终前留下的上奏清廷的遗折和遗言都被记录整理,如果李鸿章临死前有此诗,必然被记录。

此诗最早的载述者高拜石出生于1901年,也就是李去世的同一年。高写文称李鸿章“易箦前……吟有”此诗。

按照诗言志来说,以此诗之气魄和高度或只有李鸿章能为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贤良寺

百度百科-李鸿章

这是李鸿章临终诗,李鸿章在临终之际,感念一生中的万事种种,曾口述七律一首,诗云: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译文:

自临危受命以来,马不停蹄人不离鞍,遇到事情才知道死有多难。遥想当年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但数十年宦海浮沉,国祚兴衰。秋天的风英雄的剑还有老臣的类,太阳落下了军旗在祭奠着将军。如今海外尘氛未息,希望国家的有志之士能出来力挽狂澜。

赏鉴:李鸿章在自己临死之时仍心系国家, 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内忧外患,强大起来。可是无奈自己已经离死不远了,因此心含遗愤,希望后人能够完成他的遗愿。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fú],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

扩展资料:

李鸿章临终诗写作背景: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病逝。在此之前,他刚代表清朝与八国联军签署了《辛丑条约》,以及写下了上面这首绝笔诗。

1894年,清朝甲午战败,李鸿章奉命前往日本议和,签署了《马关条约》,赔偿白银2亿两,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 澎湖列岛。尽管甲午战败非他之过,尽管城下之盟他已尽其力,甚至身中一枪为清朝省下1亿两,李鸿章还是被士大夫斥为汉奸,国内“皆曰可杀”。

这次议和给李鸿章的刺激极大,李鸿章发誓“终身不履日地”。两年后他出使欧美、途径日本横滨,坚持不肯登岸,甚至也不肯乘日本船。正是这样的屈辱感,使他有了“临事方知一死难”的感慨。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庚子拳祸之后的议和,必然使李鸿章想起了甲午战败之后的议和,屈辱感都是一样的,心态可能更加坦然了。有了“杨三已死无苏丑,李二先生是汉奸”的前车之鉴,对于“误国者秦桧,卖国者李鸿章”的诋毁应该也就不以为意了吧。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是李鸿章被引用最多的诗句之一,姜鸣还以上半句为题写过一本晚清政局和人物的研究。

“秋风”和“落日”两个词都暮气十足,也给整句诗定了调,后面的“宝剑”、“旌旗”、“大将坛”也都没有了豪迈的气概。整句诗似乎是在说一个将军,但已经英雄迟暮,再也没有上战场的机会。

“孤臣”一词值得玩味。当时曾国藩、左宗棠已经去世,张之洞偏安于湖广,后来被人称为“中兴四大名臣”的,只有李鸿章一人在中央。甲午之时世人说他“以一人敌一国”,所谓“孤臣”最高也不过如此了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鸿章

临终诗

作者:李鸿章

朝代 :清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释义:

秋风吹着宝剑孤城落泪,

日落照着旗子和大将坛。

外国人对我国的侵略还没有停止。

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啊!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对华战争。联军很快攻占天津,进入北京。慈禧带光绪帝出逃西安。逃亡途中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罪已诏”,授予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令其迅速办理谈判事宜,朝廷“不为遥制”。

李鸿章临危受命,北上调停。李鸿章首先致电英、法、德、俄、日五国公使,提出“先靖内乱,再议善后”的解决方案。列强表示同意李鸿章北上。李鸿章垂暮之年,看到熟悉的天津城如今残破不堪,不禁放声痛哭。

其幕僚梁肯堂曾记曰:相公时下忧时泪,谁道而今非哭时?譬以等闲铁如意,顿教捶碎玉交枝。皇舆播荡嗟难及,敌垒纵横不敢驰,曾是卅年辛苦地,可怜臣命已如丝。李鸿章马不停蹄,赶至京城。此时的北京城亦是一幅惨景:“京师尸积遍地,腐肉白骨路横”;“火焚数千万家,昼夜烈焰腾空”。

李鸿章在京城下榻于贤良寺。京城各国驻军只承认奕劻和李鸿章两位全权大臣的居住之所为中国地方,其余均为“外国辖境”。其实,奕劻住宅外有日本兵持枪护卫;李鸿章住所亦有荷枪实弹俄国兵把守,外国报纸评论云:奕劻“如一囚徒”;李鸿章“实际上是受到礼遇的俘虏”。

经过9个月的艰苦谈判,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与列强签订了近代以来最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完辛丑条约之后,海内外一片骂声,但是必须得签,作为大清王朝的裱糊匠,他只能做到这点了。

李鸿章为签订和约竭尽了全力,1900年12月底,李鸿章开始生病,一个月后高烧不退。1901年7月,李鸿章病情加剧,不能视事。9月,又患上伤风,“鼻塞声重,精神困倦”。《辛丑条约》签字后,李鸿章的病情急转直下,饮食不进。

两个月后,部下周馥接到李鸿章病危的消息,赶到贤良寺前来探望。李鸿章此时已病入膏肓,身着殓衣,呼之能应,口不能语。时局惟艰,干戈未息。临终前,李鸿章依然无限牵挂,吟诗一首:

劳劳车马未离鞍:马车前的马还没有离开马鞍(比喻事业没完成)。

临事方知一死难:事到眼前才知道免不了一死。

三百年来伤国步:几百年来为国家的发展缓慢而悲伤。

八千里外吊民残:在几百里之外为民残哀悼。

秋风宝剑孤臣泪:秋风吹这宝剑,孤城落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日落照着旗子和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已:外国人对我国的侵略还没有停止。

诸君莫坐等闲看:大家不要视若等闲,冷眼旁观啊!

扩展资料

此诗是李鸿章临终前写的。

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省合肥人,世人多称“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fú],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

李鸿章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

李鸿章一生中参与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等,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死后追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著作收于《李文忠公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