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图片转换成文字:贾宝玉简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14:43
越快越好

贾宝玉,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留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它入世,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当然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作“ 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终因双方思想不同,且无法忘怀精神上的伴侣林黛玉,婚后不久,宝玉就出家当和尚去了。

贾宝玉,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留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它入世,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当然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作“ 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终因双方思想不同,且无法忘怀精神上的伴侣林黛玉,婚后不久,宝玉就出家当和尚去了。

一、 整体印象

贾宝玉是个怪人,也就是说无法用“常人的尺规”来度量的那种人。贾宝玉不是真玉,石头而已。石头者,最硬,最顽固,不事变通,所谓”痴”也。而石头,又不能等同于宝玉。贾宝玉是人,人与石头何异?”情”也。有情的石头者,宝玉也。这里似乎点出了那个千古之谜“人是什么”的另一答案:“人也,有情即人。”

二、 贾宝玉性格研究中的问题

贾宝玉是一个很完整的人物形象,书中从各个侧面展现了呈现的印象派特征。那么,真实的宝玉是什么样子?这里的所谓真实,指的是心理世界的。在性格的刻画中,贾宝玉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性格研究旨在将个人化的印象派的看法能变成客观性的事实。通过对这些事实的分析,展示本真的人物内心世界的特征,进而尝试着阐述有关宝玉的人生问题与相关问题。贾宝玉的性格问题,就在于,将该书命名为《石头记》的诗人,是在怎样的人生体悟下,在怎样的情感指引下,创造的这个在常人眼里,而且诗人也强调常人的眼光必定会认为他怪的怪人的呢?这种怪能够通过小心翼翼的对诗人所刻画的性格的分析得到理解呢?也就是说,通过贾宝玉的性格分析能够获得诗人创造贾宝玉时的那样超出常人的特殊视角呢?

不管答案是肯定或否定,有意义的是,我们的分析应该在这种的问题的指引下,而不是别的什么奇思怪想下前进。石头记,石头记,不就是指通过石头的视角所见所闻吗?而这种研究的意义表在于,理解了贾宝玉的怪,也就获得了石头记中诗人所要读者把握的观看红楼世界的视角。而这个视角正是“解红楼之味”的前提吧。

三、 贾宝玉性格特征概论

贾宝玉是个怪人,怪人自然有其所怪的理由。这一般被称之为个性,宝玉的个性词条很多,分述如下:

a. 容貌美丽,生得风流倜傥,惹人怜爱,充满灵性,有江南才子之风。

b. 知书达礼,出生在世家,懂礼节。

c. 心善。

d. 随和。

e. 重情谊,轻利益。

f. 有诗才。

g. 不好名利。

h. 厌恶经书,不好功名。

i. 多情,好与女子交。

以上所列,是归纳的结果。或许会不够完全,但贾宝玉的主要性格都在其中了。而这其中三个“怪”不得不单独提:(1)读书却恶经书;

(2)懂礼却恶礼节;

(3)多情却不好色。

我们先说说这三个性格特征之怪,再阐述其内在联系。

四、 性格特征之一:读书却恶经书

一般认为宝玉不好读书。仔细一想,宝玉那样的文采和才华,应该是好读书。到底宝玉爱不爱读书?我们还是先看看分析分析:什么是真正的爱读书吧。初略的划分,对于读书,有一种人,一见到文字就头痛,不想读任何书。这种人感觉型偏多,比如书中的薛蟠,现实中这种人也不少。可以把他们归为“厌恶读书者”。还有一种是“好读书”,而且读书很用功,是典型的好学生。但如果问他,假如把学位给你,你还这么用功吗?他们会干脆的回答:“早就扔到一边去了。”这是把读书当作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对书也有些兴趣的读书人。说他们厌恶读书吧,也不,偶尔时也会翻翻喜欢的书;说他们喜欢读书吧,也没见他们怎么花时间读书。还有一种人便是“手不释卷”者,一有时间就找书、买书、看书。你问他最喜欢去哪?“图书馆”,最喜欢干什么?“读书”,他们会脱口而出的这样回答你。这便是真正的好读书者。

读书虽大致分上面三类,但即使好读书的书生,也不是什么书都看。恰恰相反,真正好读书的书痴们,必有所好,且总有所憎。这大概是品味或曰个性的体现吧。比如好读书的文学青年,却怕读数学书,这种人一定不少吧。为何?读不懂。有好读书者却怕读政治,为何?脾性不合。

宝玉好读书吗?从他的学识来看,应该是好的。他对中国文史,文学人物,文学经典,诗词,野史都是比较了解的。从他的诗才,从他和博学多识的宝钗和好读书的林黛玉的交流来看,宝玉应该是读书很勤的人。诸子百家,正史野史,诗词歌赋,他都有所涉猎,是宝钗所说的“杂学旁收的读书人”。另一方面宝玉显然又不是一门心思读书的书痴。他好玩,爱闹。于书,看来只是一般的好读而已。只是手段而已。可有可无:好诗故读诗书,好思考人生便读老庄;好奇文逸事便读野史;好奇而读小说。而一有热闹、有好戏,便一溜烟的跑了。

这样一个不大在乎书本的,有些才华的公子哥,一个出身在书香门第的士大夫子弟,为何会特别厌恶读孔孟经典呢?读不进出,如数学之于文学青年吗?恐怕不是。宝玉聪明过人,读孔孟又不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从宝玉对经典的评价看,也并非读不懂。看来是政治于某些现代学生那样,脾性不合。那么这种内在的脾性不合到底是什么?或者进一步问,这种带有天生的厌恶根源在何处?

答曰:厌恶对功名的进取。读经典,“学而仕则优”的理想是他本能憎恶读经典的原因。并非经典本身,而是传统对经典的固定阅读方式。宝玉为何憎恶功名?为何会憎恶做官,憎恶官场的人情世故呢?答曰:这是情痴的贾宝玉对利化的人际关系的憎恶之本能。

五、 性格特征之二:懂礼却恶礼

人生而如动物,有饮食和男女的需求。人又不同于动物,有超越本能需求的更高需要,爱的需要。爱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对同类的一种本能的心理需要。爱根据其不同根源又可分为:亲情、友情、爱情。爱的需要在人的心理表现为人的情感世界。我们中文用知、情、意中的“情”来总括之。

情有情绪、情感和感情之分。情绪带有某种盲目性,虽为个人所有,却往往不能为个人的意志所能控制。激情在情绪的引导下常常会超越个人意志而行动。这对于一个群居的人来说,不是一件令人放心的事情。引导情绪,并使之规范,这是礼所要做的事情。礼者,情理。理者,条纹,规矩之度也,中也。

礼者,情理也。而情是人与人之间一种非功利的关系,一种与“动物间简单的吃与被吃”的法则相异的关系。中国所谓的人情网,指的就是更多的旨在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的人际关系,而不仅仅是“满足吃饭需要”的利益网。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利益网总是无所不在,而人情网也不可或缺。于是或明或暗,或重或轻的,利益网和人情网交织在了一起,构成了人类社会中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网及其潜在的法则。这种潜在法则,在西方称之为“法”,在中国称之为“礼仪制度”。

礼,作为生活中规定人的行为之习俗,有人情网下的礼仪和利益网下的应酬之分。人际交往不外乎这两个:情或利,此外无它。

在现代社会被科技本质牵引的时代,利益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而人们都将眼睛盯在利益之上。在这个充满利益之争的时代,情礼似乎被人遗忘了。而《红楼梦》就是一部关于情礼的小说。贾宝玉是一个将现实中包含“利和情”的人际关系等同为情之网的情中人。贾宝玉懂礼,懂情礼。只要触动了他的心,不管是有情于人,不是受情于人,他都会发乎情,而止于礼。知书达礼,善解人意。此礼之道一点也不亚于礼化的薛宝钗。

就利而言,人生而要吃饭。为了吃饭,就得同人合作,便有利益的交往。鸟为食死,人为利亡。吃饭,吃饱饭,吃好饭。人的欲望常常驱赶着人们忙忙碌碌走过此生。这样,利益网便在人际关系中打上浓重的一笔。而生活在“富贵之乡”、情种的贾宝玉却割掉这个人们为利而争夺而彼此无情的祸根。贾宝玉最大的性格特点便在于:“非利的视角”。他憎恶一切为利而利用他人的交往。

的确,当我们为利而谋于人群时,他人便或明或暗的成为实现利益之谋的手段。他人不再作为对等者和我们平等。而是如同桌子、椅子、汽车一样成为了我们役使的工具。这种“物化”的态度从利益的角度来看,有利于冷静的谋划,有利于理智的判断。这也就是科学因而能技高一筹的原因吧。这是非常经济的方式:将人际关系简化之,然后便能获得最大的效益。但这里的危险在于,我们会被这种简化的效益所迷惑,被它的成功所迷惑而自然而然的将人际关系中的另一面遗忘。

官场是争斗的名利场,贾宝玉不会将有情的关系变成无情的杀场;俗务是利益的分配、均衡的算计场,虽无情却是情的必要基础,宝玉敬之而不为;男人要为生活奔波,为生计操劳,要比女人多一分利益心,故宝玉远一分;女子中间,女儿的生计一般由父母管着,用不着她们操心,为人母的妇女却要多操一份心,于是相应的宝玉远妇女而近女儿。礼之道是情的尺规,宝玉重视之;应酬之道是利的尺规,宝玉轻视之。礼有高下,先后之分,故要尊之、敬之;情无高下之别,故能随和,平等,率性而为之。

六、性格特征之三:多情却不好色

就类型学而言,情感型和感觉型在情爱方面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前者偏重于心理(心灵)上的共鸣,强调爱的相互理解;后者偏重于生理上的结合,强调爱的性愉悦。一般常识也告诉我们,女人重情,男人好色。情与色因而有所差别。不过,情与色在情感方面总是纠缠在一起的:情中有色,色中有情。很少见到纯粹的情,而完全无情之色也不多见。一般说来,男人好色或者不重情是常态;风流的一般是多情而好色者。

可能有超常态的多情而不好色的情种吗?在回答问题前,先进行一些心理学的基础性考察是有必要的。

人是动物,有很强的性欲,这是一种原始本能。人是群居者,害怕独处,渴望与同类交流。这使社会成为可能,也是情(爱情)的生理基础,在心理上表现为个体对爱的渴望,对孤独的恐惧。人是文化的产物,它给人的性欲和生育本能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从而决定了个体的情之基本取向。

为了保存种族的繁衍生息,造物主让交配给个体带来欢悦。种族对生殖的依赖越强,这种欢悦相应的越强烈。而个体为了得到这种欢悦,便会生死不顾的追求异性,与之交配。人类也是如此,或者说,比一般动物更强烈的追求这种欢悦。文明以降,为了保证生殖的质量和家族的团结,有了婚姻制度以便控制盲目的性冲动对文明制度的负面影响。

我们把单纯追求性欢悦,而不顾及生殖和情感因素的行为称之为色。好色是指这种色超过了一定的尺度,不能为一般道德所容忍。当然就个体而言,性冲动有强有弱,性要求有大有小,不足而一。

性行为会导致性伴侣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特别是固定的、长期的性伴侣,其亲密程度会更加强烈。另一方面,生育后的哺育活动给性伴侣打上了类似血缘的关系。家庭和婚姻制度更是强化了这种关系。这种类似血缘的、类似友谊的情感关系,随着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一夫一妻制的出现,最终沉淀为一种全新的情感关系——爱情,并在个体心灵中打上了情爱的烙印。

情爱以性为生理基础,但不一定需要性冲动强烈,情爱才会强烈。性是类似吃饭的欲求,有很强的个体满足色彩。而在一个群体中,性资源总有限,因而存在利益竞争,从而给性带来了很浓的功利色彩。而情是另一种东西,源于对孤独的恐惧。孤独使我们走向人群,而个体的独立意识又使我们离开人群。自由而不感到孤独,是人们所追求的。为此人们小心翼翼的和他人保持着或远或近的距离。这和人们一方面需要和同类合作,走进人群;一方面同人竞争有限资源,离开人群相当。这两者构成了人际关系的两个维度:利和情。

群居的人要完全离开人群不是不可能的,但很艰难。能从心理上,人生上完全做到的很少,佛家是成功的典范。他们是真正的独居者,“无情”者。用无道德色彩的话说:可以不需要情色的人。从他们的视角来看,一切众生都是“有情”者。不过,有情的众生因人而有差异,有寡情者,有重情者,有多情者。

寡情者,特别关注人际中的利方面,从未考虑或极少考虑人际中情方面,谋人事,渴望建功立业;

重情者,在人际中情的斟酌多于利的算计;

多情者,特别关注人际中的情方面,从未考虑或极少考虑人际中的利方面。

这样看来,多情是针对人际中的情方面,好色是针对人际中的利方面(性资源一直是利中竞争最激励的部分),两者并无根本的矛盾。从理论上讲,多情而不好色是完全是可能的。当然,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一回事。的确,在现实中,平常男子多情便好色,不好色一般就寡情。为何?男子要为家业谋,故事业心重,也就是人际关系中的利重,功名心,利益心相应就重了。另外,男人在情爱方面,欲望强烈,非贪便色。要超越欲望的束缚,非有极强的意志力和非同一般的事业引导不能为。

穷人为吃饭谋,富人为欲望谋。很少有安贫乐道和知足常乐者。而在这不多见的两种人之间,其中有特别喜爱人际关系的非功利交流的人又很少,因为要克服贫与欲的束缚,一般要求独处静修,或过一种守静的人生。

贾宝玉生而富贵,不愁吃穿,利的束缚很弱。他生来长得极好,惹人怜爱,其在人际交往中,他的存在可以给人带来快乐。这如同好孩子,总是被大人喜爱,即使他什么也不做,还需要别人来操心(自然这是完全从非功利的角度来看问题的)。而因自身存在而他人带来的快乐使人乐于走进人群,并以一种完全非功利的与人相处。所有这些成就了贾宝玉性格的多情一面。而色之不好又是怎么成为可能的?

小孩子不好色,其一是有好玩的东西,玩而忘之;另一方面是性冲动很少,或者说无。宝玉好玩,顽玩,且会玩。宝玉性冲动不是特别重,但还是有的,并有过类似经历,且有一定的环境。我们很难说他没有这种冲动。所以“不好色”还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于是我们可以进一步问:“宝玉在他所喜爱的好孩子面前,真的没有欲望冲动吗?”

就情的一面而言,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情是有严格的礼规范的,不可逾越,不能有非份之想。所谓“份”,名份也,非妻非妾不可为。友情有友情的礼,亲情有亲情的礼,爱情有爱情的礼,上下有上下的礼。

与袭人交,“可与不可之间,有过但不算太失礼;与黛玉接触、亲密,爱情之礼,无欲,不逾礼;对宝钗敬而保持距离,不逾礼;与湘云亲近,友情之礼,可与不可,无欲,不逾礼。

宝玉有色,可以从他与“风尘女子”的交流中看出来。宝玉在大观园中面对让他喜爱的女子时,有冲动,从一些细微的情节中可以看出。但有色而不好,有冲动而不乱者,礼也。是礼成就了宝玉的情感之纯真,成就了这颗情种。

没有锻炼不成器,没有修炼不能断爱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礼之规仪,不可能多情而不淫。

七、综述

如果说佛教导我们离开世间,道家教导我们远离人群回归自然,那么儒家则教导我们怎样在人群中过一种有情的礼乐生活。礼乐,礼乐,非礼不成乐,非乐不为礼。乐者,互利之超功利态度也。儒学的根本是一种情的教导。不过,世人为欲所缚,容易陷入利网中,而将情礼蜕变为利之礼。情礼者,理也;利礼者,世故也。正如风流的魏晋名士“非名教而任自然”看似非儒实则为真儒辩护一样。有魏晋风骨的诗人曹雪芹同样是“看似非礼实则赞礼”。只是似乎稍稍过头了一些。不过,文学之呐喊不大声疾呼是不大可能传到人们耳中的。

至此,我们从宝玉反对一切为利益谋的怪,到他好情感之规仪的礼节,而反对利益之应酬的繁文缛节,再到他那种多情而不淫的特殊情感的分析,宝玉的古怪也渐渐被一种奇特的视角下之合理所取代。这种视角在作者的神话“有情的石头即人”中点出来了。在关于“主旨谈情”的表白中点出来了。自然,从情的宝玉之视角来看《石头记》,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黛玉是有爱好而达到非利的情,她有诗才;湘云童心不失,顽玩而有豪气,她率真;宝钗在利和情之间,礼使她在大观园中自由自在,任是无情也动人。为何无情的宝钗会让情种宝玉还是觉得动人,而不是冷酷。难道是说“礼”表面无情实则有情吗?凤姐就完全是置身于利网中的合礼者,利之情。要知道利也是有利于他人的,这似乎是一种利与情融合的尝试。至少有一点是相通的:利和情都达到了无私。凤姐重利寡情,但无私心,且特别合理。凤姐者,寡情之人也可敬可爱也。

贾宝玉,传说女娲炼石补天之时,单留下一块未用,弃在青埂峰下。该石自经锻炼之后,通了灵性,可大可小。一僧一道见后,便在石上镌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几个字,投它入世,成为贾政与王夫人的次子—贾宝玉。他是封建叛逆者。他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子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当然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作“ 草莽”、“不肖”。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终因双方思想不同,且无法忘怀精神上的伴侣林黛玉,婚后不久,宝玉就出家当和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