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天下txt:日本人的中流意识是怎么形成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科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23:43
经常看到一亿中流这种说法 日本人的这种中流意识怎么形成的

在社会学中,庞大的中产阶级一直被作为现代民主、富裕、发达社会的人群结构特征。日本的学界和政府都非常重视对中产阶级的研究。总共1.26亿人口的日本,当年却号称“一亿总中流”,日本人都为此而感到自豪。现实的数据也表明,日本相比而言,收入和财富差距较小,生活水平的均等化程度较高。

  在日本的近代史上,关于对中产阶级的认识以及现实中的中产阶级的实际状况发生过几
  次大的变化。早在19世纪下半叶的明治维新时期,具有革新意识的知识精英们从欧洲发达国家的社会变化中体会到,中产阶级将是未来社会的主流,他们提倡以中产阶级作为标准阶级,使下层阶级逐步改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平等化过程,以减少快速发展和变化中的社会矛盾。在这个时期,“中产阶级”(middle class)的概念,是比较古典的含义,即表示一个以收入和财产划分的中间阶级。

  古典中产阶级也称为“旧中产阶级”。20世纪初日俄战争以后,日本产业资本获得较快发展,一些原来在生活底层的人群成为拥有一定财产的“新富阶级”,并形成不同于传统贵族的自身生活方式,居住在东京山手地区的“山手阶级”成为旧中产阶级的象征符号。但是,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的旧中产阶级的人数还是相当有限,甚至被西方学者称为“没有‘中产阶级’的国家”。

  二次大战后,日本在1950年代兴起了大规模产业革命,产业结构中的服务业比重大幅度提高,与此相伴随的是大量白领工作人群的出现。迅速成长的社会知识精英和一般职员、政府行政人员、学校教师、医生、律师、技师等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人群,形成了一个不是仅仅以财产和收入,而是以职业、生活方式、观念意识等综合特征为标志的“新中产阶级”。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东亚社会的专家傅高义教授,曾写了一本很有影响的著作《日本的新中产阶级》,对战后日本新中产阶级形成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描述。当然在现实政治生活中,收入是中产阶级的一个核心指标,如当时产生的以“中产阶级化”为基本纲领的新政党“民主社会党”,就把具体政治目标定为“实现标准家庭的年收入增长两倍,达到平均5万日元”,低收入者也不低于3万日元。

  随着日本经济在战后的迅速发展,“新中产阶级”的人数不断扩大,成为政党生活中谁都特别关注的选民群体。但所谓“新中产阶级”,其实与“旧中产阶级”有很大的区别,它是一个非常庞杂的群体,并不符合传统的阶级定义,因而很多学者为了区别经典的阶级定义,把“新中产阶级”称为“中间阶层”,日本的学者则爱用“中流”、“新中间大众”等词汇来表述它的现实含义。日本的一般民众中,多数人认为“中流”比“中产”或“中间”更容易正确理解含义。1960年的调查结果发现,日本人选择“中流”的占56%,“中产”占29%,“中间”占19%。到1980年代日本的泡沫经济热潮时期,日本人似乎突然感觉到日本的一个新的时代到来了,媒体中到处洋溢着“全体中流”之类的豪迈话语。

  在社会学的研究中,“中产阶级”的划分基本上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收入、职业、消费、生活方式等客观的综合指标,二是根据阶层认同的主观指标,二者的定量分析都要依据大规模的问卷抽样调查。从1955年开始,日本社会学界进行全国的“社会分层与流动调查”(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Mobility Survey),简称SSM调查,到1995年已经进行了五次调查,现在正在筹备2005年的第六次SSM调查。日本首相府宣传室也从1958年开始,每年都举行“国民生活舆论调查”。

  根据社会学界的调查数据,日本以白领职业为特征的“新中产阶级”人数比重从1955年的25.5%上升到1995年的43.2%,与一般发达国家白领职业人群比重差不太多。日本东京大学的名誉教授、著名社会学家富永健一告诉我,“一亿总中流”的说法来自日本政府的“国民生活舆论调查”,调查的提问是把人群分为“上层、中上、中中、中下、下”五个阶层,结果选择“中上、中中、中下”阶层的达到总样本的90%。而社会学家的“社会分层与流动调查”,提问是把人群分成“上、中上、中下、下上、下下”五个阶层,结果选择“中上、中下”阶层的近70%。这说明调查的结果,其实与调查的提问方式有很密切的关联。但“一亿总中流”的说法,经由媒体的渲染,成为一种很流行的说法。

  问题是,在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类似调查中,“中产阶级”认同率都没有如此之高。如在1980年代的调查中,认为自己属于“中产阶级”的,在美国是66.7%,在瑞典是75%,在台湾是57.7%。对于为什么日本人的自我感受这么好这一点,日本社会学教授盛山和夫的解释是,日本的企业组织制度遵循一种符合日本传统的重视“社团集体”的“会社主义”,所以从来就没有形成过西方国家产业革命时期那种“劳工阶级”,“终身雇佣”、“年功序列”等日本特有的企业制度促进了工薪阶层的平等化意识,而且在1940—1950年代日本最大的社会差别,即城市工薪阶层和乡村农民的生活差别,到1973年发生逆转,农户的人均消费水平开始超过城市工薪阶层,日本人从此产生了进入“富裕社会”的社会认同。村上泰亮教授认为,这种社会认同最终促成“新中间大众”时代的到来和“阶层去结构化”的现象,即社会内部的不平等失去了阶层结构化的意义,现实社会不再存在意识形态上的阶层或阶级。